雙胞胎一個在地球,一個在太空,一年後他們的身體會有什麼不同?

2020-12-13 科學交響樂

人類一直嚮往著飛向遙遠的星際空間,那麼長時間的宇宙旅行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美國宇航局NASA一對雙胞胎太空人做是一項對照實驗。

雙胞胎哥哥被派往國際空間站出任務,弟弟則在地球待命,科學家們準備藉此進一步了解宇宙對人體的影響。一年以後,太空人哥哥回到地球了。

圖為美國太空人凱利(右)和同為太空人的雙胞胎弟弟馬克(左)。

完美對照組 讓科學家更了解人體

美國太空人凱利(Scott Kelly)準備從國際空間站(ISS)返抵地球,他在外太空已經待了將近一年,比一般太空人待在宇宙的時間還多了一倍。更重要的是,凱利將讓科學家進一步了解人體在太空中的變化,因為他有個完美的對照組──他的雙胞胎弟弟馬克(Mark Kelly)。馬克本身也是一名太空人,作為哥哥凱利的對照組,他這一年多來都待在地球上,為的就是讓科學家能更了解宇宙對人體的影響,這項研究將對未來送人類上火星有幫助,讓人們在地球就可以學著適應身體的變化。

2030年 準備送人上火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計劃在2030年送人類上火星,這比送太空人到月球難度更高,大部分的數據顯示從地球到火星得要九個月,這期間要怎麼讓自己在太空艙中更舒服,成了科學家的首要研究目標。

準備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凱利(右)和馬克在鏡頭前留影。

圖為美國太空人凱利,剛剛回到地球的時候。美國太空總署準備立刻將他接往研究室,好好比對他和雙胞胎弟弟馬克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宇宙對人體的影響。

先前的報導中提到,太空無重力的環境會大大影響人類的活動,無論是肌肉、骨骼、視覺或心理都會受影響,究竟待在太空我們的身心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長高了兩釐米,增加了患癌症風險

首先,嚴酷的太空環境會影響你的視覺,當人體因無重力頭下腳上的漂浮時,體液會轉往眼部導致眼壓升高,一旦超標將導致視力減弱甚或失明。

根據最新研究,將近有60%進行長程任務的太空人視力受影響,而沒了地球大氣層保護的太空人,就算待在用特殊材質設計的太空站中,也容易因為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下而致癌。

被送上太空的凱利部分基因發生改變,長高2cm,眼球改變。但人類基本能承受在外太空居住一年。另外,他抵達太空後體內線粒體終端變長,但回地球後線粒體終端比原來更短,增加了加速衰老和癌症風險。

骨質疏鬆 食量不佳

此外,在太空待久了骨骼鈣質會流失,骨質會變得疏鬆,尤其最嚴重的部位包含大腿、膝關節、臀部還有軀幹,回到地球後也容易受骨折所苦,但這可以透過吃東西補充營養來改善。然而,經驗顯示太空人通常比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吃得還少,他們執行任務時通常體重都會下降大約5%。

短短兩周 肌肉量減少了三分之一

在無重力的狀態中,人們會感到手腳無力,不知道怎麼使用自己的肌肉,只要短短兩個星期,太空人的肌肉量就會減少三分之一。為了對抗肌肉退化,太空人一登上國際太空站就得訓練,每天至少得花兩小時在跑步機或其他健身器材上,否則他們的肌肉量會減少高達40%。

美國太空人凱利在無重力的外太空擺弄一顆顆水果。根據統計,太空人的食慾往往不及在地球上來得好,體重平均會下降5%。

低血壓 一踏上地球就昏倒

再來,待在外太空也代表你的心臟和血管得適應氧氣稀少的環境,先前甚至有太空人會出現心律不整的症狀。

在無重力狀態下,人體更多血液會流到上身直達頭部,身體為了避免這個狀況會儘量少生產點新鮮的血液,造成太空人回到地球後有低血壓的毛病,有的太空人甚至一踏上地球就昏倒。

免疫系統也遭殃 傳染病易肆虐

此外,研究顯示無重力狀態會造成人體控制免疫系統的基因失靈,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難以對抗傳染病,再加上太空艙環境狹小氧氣不足,傳染病更容易肆虐,如果又缺乏即時的醫療資源,後果不堪設想。美麗的太空世界讓人嚮往,但得忍耐和家人分別的辛苦,在有限的時間內依靠團隊合作完成任務。

心理壓力大 一天睡不到六小時

除了身體上的不適,太空人的心理壓力也不小,他們得在嚴酷的環境下好好和夥伴合作完成任務,太空站機械運轉的聲音也會讓他們睡不著覺。

他們一天平均下來睡不到六小時,再加上沒有明確的日夜時間概念,對太空人的精神都是種挑戰,但因為能參加太空任務的太空人都是精挑細選,從來沒有人在外太空精神崩潰過。

好的領導人是關鍵

而經驗也顯示,團隊中一個好的領導人是關鍵,如果團隊發生小摩擦時沒有講開來,太空船上的氣氛自然會變差,太空人的不滿和怨氣也會累積,這對幽閉如太空艙的空間來說不是好事。

剛返回地球的太空人凱利先前受訪時說:「在體能上我的狀況還不錯,但最困難的部分是和待在地球上對你很重要的人分開,你們失去了彼此的聯結。」

等凱利一回地球,美國宇航局NASA就會把他接往總部進行一連串的科學檢查,和弟弟馬克的資料對比找出人體適應太空的關鍵。

相關焦點

  • 把同卵雙胞胎航天員中的一個送上太空,NASA這次證明了什麼?
    Scott Kelly和Mark兄弟,他們是歷史上唯一一對同卵雙胞胎航天員,兩兄弟既滿足基本的要求,也對太空實驗有足夠的認知,簡直是完美的實驗對象。2016年3月,經過了一年的任務之後,Scott Kelly返回了地球,在Scott執行飛行任務之前、飛行期間和返回地球之後,研究人員分別採集了兩個雙胞胎兄弟的DNA樣本,希望找出太空生活對人類身心造成的影響。那麼,在太空飛行時,人體具體會發生哪些奇特的變化,會遇到哪些在地球上不會遇到的問題,科學家是怎樣去解釋這些變化,又會給出什麼樣的結論呢?
  • 雙胞胎實驗:人類不適合長期太空旅行,地球是我們的囚籠?
    雙胞胎太空人名字叫科特·凱利和馬克·凱利,2015年科特·凱利前往國際空間站在那裡待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這是美國太空人在外太空停留時間的最長記錄,它身體的變化就成為了科學家研究的對象;而它的雙胞胎兄弟馬克·凱利則留在地面上,是科特·凱利的實驗對照組。這樣科學家可以清楚的知道科特·凱利身體產生了哪些變化。
  • 去太空 NASA研究表明,太空生活會暫時性的改變身體
    兄弟之間也會有競爭。在2016年,當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在太空中度過一年後返回地球時,一定非常驚訝,他的同卵雙胞胎兄弟 - 退役太空人馬克凱利 - 斯科特,比他離開時高出兩英寸。然而,斯科特的身高臨時增加並不是他旅行中唯一改變的事情。作為美國宇航局雙胞胎研究的一部分,當斯科特在太空時,馬克開始了他在地球上的日常生活。
  • 太空生活一年是什麼體驗?日出日落看到吐
    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和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Mikhail Kornienko)為期一年的太空任務將在本周完成一半,為了紀念這個裡程碑時刻,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張信息圖,詳細描述了他們在微重力環境下發生的身體變化。
  • NASA一太空人太空生活一年 長高5釐米(圖)
    回到地球後,沒有了「飄浮」狀態,皮膚還不適應接觸許多物質,十分敏感,這種敏感讓Scott Kelly有種皮膚熱熱的燃燒感。  身體上一個顯著的、暫時的變化是,Scott Kelly長高了2英寸(編者註:約5釐米),這是由於在太空失重狀態下導致脊柱拉長。
  • 大數據揭秘太空飛行健康影響
    著名的雙胞胎提到太空旅行對太空人身體影響的研究,不得不提及著名的雙胞胎實驗。愛因斯坦在雙生子佯謬中提到,有一對雙生兄弟,一個長期太空旅行,另一個留在地球。結果當旅行者回到地球後,他比兄弟更年輕。人們一直未能驗證這一理論,直到Scott Kelly和Mark Kelly成為NASA太空人。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
  • 還需理解人體在太空中會怎樣變化
    只是去往太空,遠不止把人類安全送離地球。離開了地球的生物和重力環境,人類的身體會在太空中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保證長期深空旅行中身體的健康?這些都有待航天生物學解答。由此帶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樣本」。目前,只有不到 600 個人去過太空,人類單次停留在太空中的時間記錄是 437 天,由俄羅斯太空人瓦列裡波利亞科夫保持。
  • 一個完美的太空藥房長什麼樣?
    儘管60年來人類一直在將個體送入太空,但對於在地球以外藥物作用有何不同的研究卻少得驚人。雖然太空中的自我治療很常見,但沒有很好的記錄下來誰服用了什麼,何時服用,以及它有沒有起作用。有一些證據表明,某些藥物在太空中的功用可能會減弱,輻射甚至會使藥物降解,但事實上,專家們並不確定。
  • 太空人發現地球有一個巨大眼睛,一直盯著太空,似乎在守護著什麼
    趣味探索訊 在二十世紀的一天,美國一個載人的宇宙飛船離開地球,正在太空上執行任務,當太空飛行器飛過地球上的非洲撒哈拉沙漠時,一名太空人突然發現在沙漠西南部有一個巨大的眼睛,這個眼睛圓溜溜的,一直緊緊地盯著太空。似乎在守護著什麼? 讓在太空飛行器裡的太空人都感到有些不自在。
  • 雙胞胎兄弟,一個每天喝牛奶一個喝豆漿,一年後差距不止一點點
    朋友小琳家生了一對雙胞胎,最近跟她視頻的時候發現雙胞胎跟我上次見到的比起來差別十分的大。當時我去見他們的時候兩個孩子長得一摸一樣,而且一樣高,但是在視頻裡他們卻變得很不同了。小琳說是因為他們喝的東西的不同,家長在孩子們一歲多的時候就為了讓孩子們長高給他們喝牛奶,但是哥哥不喜歡牛奶,於是他們就想到了代替飲品豆漿。
  • BBC《從太空看地球》,一個你從未見過的地球
    谷 君 說 這次BBC藉助20顆不同衛星拍攝的300多張照片,用一個全新視角向我們展示這顆神奇星球的美麗景象。 此時,雲團漸漸發展成風暴,並隨著地球自轉而旋轉起來。當風暴發展成巨大的空氣渦旋,颶風就會形成。 從衛星圖像可以看到,當颶風形成後,會抵達水溫更高的墨西哥灣,與此同時,其強度和密度也在不斷升級。最終,颶風登陸沿海地區,並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居民的房屋「夷為平地」。
  • 迄今最大數據集揭秘太空飛行危害
    著名的雙胞胎 提到太空旅行對太空人身體的影響,不得不提及著名的雙胞胎實驗。 愛因斯坦在雙生子佯謬中提到,有一對雙生兄弟,一個長期太空旅行,另一個留在地球。結果當旅行者回到地球後,他比兄弟更年輕。
  • 太空人進入太空後到底看到了什麼?回到地球後為什麼相信「神」?
    太空人去太空一趟,回到地球之後,為什麼會更相信「神」?由於我們對宇宙的未知和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所以人類從上個世紀開始就致力於研究這個神奇的宇宙,雖然做出了眾多的努力,但是我們現在對宇宙的了解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 當資本主義衝出地球:一個太空收廢品的遊戲有啥好玩?
    以太空科幻作為題材的遊戲一直在遊戲圈當中有著相對穩定的用戶基礎,而多數玩家們對於太空科幻類遊戲的認知大多也僅有射擊、角色扮演或者飛行模擬幾個大類。鑑於太空科幻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小眾的遊戲題材,因此再繼續以遊戲類型對作品進行劃分,則這些遊戲便成了小眾中的小眾。
  • 女子生下雙胞胎,因奶水不足一個母乳一個奶粉,一年後差距太大
    雙胞胎不同的餵養方式,導致的結果竟大相逕庭家住甘肅天水市的小李最近遇到了一個尷尬事。原來,小李一年前生了一對雙胞胎,對於倆姐妹的出生家裡人是既歡喜又擔憂。喜的是家裡一下子填了兩個乖巧可愛的小寶貝,憂的是寶媽的奶水不夠,只能供給一個孩子吃。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團聚,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再見面差距立現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寶媽曬了一組圖片,稱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同框,差距實在不是一星半點。 明明是雙胞胎,為何會出現這種差距呢?
  • 地球太狹小,「戰爭」已經打到天上了?「太空」+時代正在到來!
    導讀:太空早已不只是用於「仰望星空」,而是實打實的經濟資源。從國際上緊張的競賽中就可以管中窺斑。有這麼一個段子:小西:地球資源已不夠用,有什麼辦法可以發掘新能源嗎?
  • 一對雙胞胎做對照,弟弟變「玻璃人」
    我們先從我翻譯的這本書《我在太空的一年》聊起,作者是NASA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在書中,他帶我們探索神秘的世界盡頭,展現了太空人在太空的生活狀況。斯科特和他的雙胞胎哥哥、NASA 太空人馬克·凱利共同參與了雙胞胎實驗計劃,斯科特在太空生活,馬克則留在地球。
  • 一個有味道的話題:在太空中上廁所怎麼辦?
    無論你是在起居室裡,還是在地球軌道上飛行,當大自然召喚你時,你都必須傾聽。但是當你處於零重力狀態時,像上廁所這樣簡單的事情可能會變成一個重大的挑戰。想一想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試圖使用和衝洗普通廁所會發生什麼,這都是令人厭惡的。那麼太空人在太空中是如何上廁所的呢?每艘宇宙飛船都配備了中性馬桶。儘管馬桶本身看起來像地球上的馬桶,但它的設計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