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2020-12-22 奇點使者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

著名的雙胞胎實驗

自從上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到太空時代以來,一個全新的職業——太空人出現了。一直到今天,太空人仍然是一份非常偉大的職業,而且每一名成為太空人的人,都是經過了非常嚴格的選拔,特別是那些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亦是行業中最優秀的一批人。

1961年,從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飛入太空以來,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40個國家的太空人都先後進入太空,其中很出名的太空人,就有來自美國的Scott Kelly和Mark Kelly,他們是一對雙胞胎兄弟。

雖然他們都是太空人,不過,各自的工作任務是不同的,當他們成為NASA的太空人後,哥哥Scott Kelly被派往國際空間站工作,而且在太空中飛行生活了520天。

而弟弟Mark Kelly雖然也是太空人,不過卻一共只在太空中飛行過54天,而且還是分為多次進行的,也就是說,Mark Kelly事實上每一次在太空中逗留的時間都非常短,其餘的時間都是在地面進行其它工作。

當2016年,哥哥Scott Kelly結束了自己的飛行任務,返回地球後,由於他和Mark Kelly之間的特殊關係,NASA也是非常關注他們之間的差異變化,因為在他們進入太空之前,他們看起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通過檢查測試,最終,研究者發現,在太空中生存了較長時間的Scott Kelly,他的基因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且染色體末端端粒,也神秘的變長了。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科學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和人類的壽命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就是伴隨著人的成長,年齡越大,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就會越短,等到染色體的端粒無法繼續縮短,人體也就迎來了自然死亡。

那麼,Scott Kelly的端粒神秘變長了,是不是意味著他變得更加年輕了呢?不過,研究者並沒有獲得足夠的時間去進行研究,因為Scott Kelly返回地球後不久,他身上一些神秘的變化就很快消失了,而且原本神秘變長的染色體端粒,竟然再次縮短,而且還比Mark Kelly的染色體端粒變得更短。

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Scott Kelly在太空中長期生活,受到了太空輻射而導致的,也就是說,太空輻射讓Scott Kelly更容易患癌,同時也更容易患上各類心腦血管疾病。

這項研究也表明,當太空人長期生活在太空中,的確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損害,而且很多傷害都是目前人類科學技術無法修復和逆轉的。

離開地球,太空輻射讓人類無法永久居住

地球之所以是人類的保護傘,是因為地球上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同時,地球還有穩定的磁場,這些都幫助地球隔絕太空輻射,可以保護地面上的生物。

不過,太空中的環境卻是非常可怕的,前段時間,嫦娥四號就曾經在月球上測試過輻射值,表示月球上的輻射值是地球的200倍,這意味著,人類無法長期在月球表面生活。

所以,這次NASA重新啟動大規模調查研究,也是希望可以提前知曉太空輻射對於人類的危害,畢竟如果2030年前後,NASA真的實施了載人飛去火星,那麼,在太空中6-7個月的漫長飛行,以及抵達火星後受到的太空輻射,包括返程的漫長時間,相當於太空人可能要離開地球1年多的時間。

如果沒有辦法去太空輻射減到最低,那麼,這些太空人即使成功返回了地球,可能未來也會患上很多疾病,同時也不適合再進入太空。

在通過大數據的調查分析後,研究者也發現,進入過太空的太空人,特別是那些長期繼續太空飛行的太空人,當他們返回地球後,他們的線粒體功能都會發生紊亂,所以,研究者也希望可以研發出針對線粒體疾病的藥物,希望儘量將太空飛行對太空人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這樣才可以確保人類後續的太空任務都可以順利進行。

通過研究,也可以看出,地球的確是目前為止,最適合人類的家園,太空中惡劣的環境也讓科幻片中的「移民」等場景,短期內無法變成現實,但是相信未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終有一天會夢想成真,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NASA招新人:太空人報考指南
    世界上僅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能夠獨立培訓太空人,而這三個國家早期載人任務的太空人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後來才逐步向科學家工程師等更多行業拓展。 20世紀60年代以來,NASA共選拔了350人作為太空人候選人進行訓練,目前現役48人。隨時能夠執行飛行任務的現役太空人數量最高峰,是在一段時期內太空梭任務頻繁的2000年,149人。
  • 太空人不好當啊!長期太空飛行會導致腦室體積增大!
    一個由來自比利時、俄羅斯和德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大型團隊發現,在國際空間站呆很長時間的人,他們的一些腦室會增大。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論文中,該研究小組描述了他們對太空人在太空中度過大量時間的腦室研究,以及發現。先前的研究發現,長時間的太空飛行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例如,人會變高,因為脊椎不再被重力壓縮。許多人還經歷了視力的輕微喪失。
  • 美研究稱長期太空任務會使太空人大腦受損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一項新研究說,長期在太空執行任務會導致太空人的大腦發生「明顯變化」,出現顱內壓力升高和視力受損問題。這個問題被稱為視力障礙和顱內壓症候群,但其確切原因一直不清楚。
  • 迄今最大數據集揭秘太空飛行危害
    但是,為了登上火星、探索深空,了解長期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健康影響及原因,並找到解決辦法,可謂至關重要。 11月26日,在Cell、Cell Reports、Cell Systems、Patterns和iScience出版的論文特輯中,美國宇航局(NASA)和其他學術、政府、航空航天和工業組織的200多名研究人員,展示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數據和太空生物學數據集,探討了太空飛行的危害,以及未來20年前往火星和執行其他任務需要準備的工作。
  • NASA一太空人太空生活一年 長高5釐米(圖)
    Scott Kelly已經近一年沒有用雙腿走路了,在太空中他只需要飄來飄去,由於長時間缺乏鍛鍊,太空人會出現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的情況。當然為了儘量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研究人員為他們定製了高強度的鍛鍊計劃,在太空生活了340天,Scott Kelly鍛鍊時間超過700小時。
  • 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
    研究團隊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太空飛行前後的大腦磁共振成像數據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量化了他們大腦結構的變化情況,並將這種結構變化與其認知和運動功能的臨床表現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在國際空間站內進行長時間太空飛行後,太空人的腦室會擴大,其變化百分比與飛行時間顯著相關,但與太空人的年齡負相關;太空人的腦組織(主要位於側腦室和第三腦室邊緣)會上移,在大腦頂部聚集。進一步研究表明,太空人大腦結構的變化與他們飛行後出現的運動和認知能力變化有關。
  • 大數據揭秘太空飛行健康影響
    射線、缺氧、失重、寒冷,甚至孤獨,茫茫太空給予太空人的可能遠遠不止於次。但是,人們為了登上火星、探索深空,了解長期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健康影響及原因,並找到解決辦法,至關重要。
  • 太空人在太空中感染流感 服用一般藥物會有效嗎?
    人吃五穀雜糧,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生病,即使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也不例外。然而,在太空中生病可能是個大大麻煩。由於距離最近的醫院也在數百公裡外,因此太空人們需要的所有藥物都必須事先打包好,這使得設計太空藥物變得極其複雜。除此之外,太空本身也帶來了潛在的醫療問題。眾所周知,這種極端環境會使人的身體發生扭曲、體液流動、骨骼收縮等等。
  • 從SpaceX「龍飛船」太空艙看地球是什麼體驗?NASA太空人拍下一段...
    除了實現他的個人夢想,格洛弗還實現了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他成為第一個在軌道實驗室長期居住的黑人——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裡,這艘巨大的飛船成為他的「家」。 據《紐約時報》報導,NASA已將300多名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但其中只有14名是黑人。
  • 雙胞胎實驗:人類不適合長期太空旅行,地球是我們的囚籠?
    人類是在地球上誕生的,而且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我們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地球上溫和的環境,例如有合適的重力、有合適的大氣壓、有合適的空氣成分、有合適的溫度、有較低的輻射危害;如果人類離開地球這個伊甸園進入外太空,那麼我們就會因為環境的劇烈變化,而瞬間死亡。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這項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研究表明,太空人在太空中花費很長的時間(前往月球殖民地或前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這些時間)可能會遭受類似的影響,並且可能會受益於保護性措施他們的心臟健康。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新的見解,有一天可以幫助地球上長期臥床休息或患有心臟病的人。
  • 太空人會不會在太空發瘋?與世隔絕環境中性格體現淋漓盡致
    NASA在1959年的初選中用了幾天時間對候選人進行測試,但他們並不確定想尋求什麼結果。不過,測試結果與心理學家的預估大相逕庭:候選人並非「性格衝動,有自殺傾向,性癖好異常」,他們完全沒有任何心理問題。「他們不是一心尋死的魯莽之徒。」太空歷史學家羅傑·勞尼厄斯(Roger Launius)指出,「他們善於評估風險,並做出相應的決策。
  • 分析稱遠距離太空飛行最大危險是太空人打噴嚏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表示,在火箭上打噴嚏才可能是太空飛行最大的危險,原因在於零重力使得細菌能夠在空氣中漂浮很久,增加了太空人感染的風險。在地球上,當有人打噴嚏或者咳嗽,細菌會落在3到6英尺(約1.8米)範圍內的地面上,但在沒有重力的太空,這些細菌只會到處漂浮,布滿更多物體的表面。
  • 雙語:美國大選 NASA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投票?
    美國宇航局指出,因為太空人會到休斯頓培訓,大多數人會選擇作為德克薩斯州居民投票。宇航局補充道:「當然,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來自美國各地,所以那些希望作為家鄉居民投票的太空人可以和自己家鄉所在的縣協商出太空投票的特殊方案。」
  • 去太空 NASA研究表明,太空生活會暫時性的改變身體
    兄弟之間也會有競爭。在2016年,當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在太空中度過一年後返回地球時,一定非常驚訝,他的同卵雙胞胎兄弟 - 退役太空人馬克凱利 - 斯科特,比他離開時高出兩英寸。然而,斯科特的身高臨時增加並不是他旅行中唯一改變的事情。作為美國宇航局雙胞胎研究的一部分,當斯科特在太空時,馬克開始了他在地球上的日常生活。
  • 太空會改變你的大腦 甚至會影響太空人的視力
    太空會改變你的大腦。在微重力環境下呆了幾個月的太空人,其大腦中有更多的液體。而這可能影響他們的視力,甚至是在回到地球之後。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地球上,重力把所有的體液拉向人的腳部。但在太空中,情況並非如此。
  • 科學家宣稱,女性可能更適合宇宙飛行
    圖解:遠徵57組女性太空人錢塞勒和麥克萊恩於國際空間站留影圖源:nasa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太空人傑茜卡·梅爾目前是太空中唯一的女性太空人。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在送往太空的約550人中,女性只有區區65人。
  • 美國女太空人談飛行太空感受:上帝是藝術家 深不可測
    「神舟十號」升空,中國第二位女太空人王亞平引起全世界關注。上周六,美國前女太空人Pam Melroy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談到了自己曾經飛行太空的感受,其中特別談到宇宙沒有改變她對上帝的看法,反而更確信,上帝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深不可測。
  • 果蠅揭示太空飛行對心臟的影響
    當地時間11月25日,來自美國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斯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細胞報告》雜誌中發表論文稱,果蠅的心臟在經歷長時間的太空飛行後,其結構和生化指標會產生深遠變化,而太空人很可能也會遭受類似影響。
  • NASA歷史性載人發射,人人可VR參與|nasa|虛擬實境|太空人|航天|月球
    首先註冊,任務的更新信息會及時發送到你的郵箱。▲註冊頁面:可以分享期待、向太空人提問第二步,「任務準備」,其實是NASA製作了一系列360度VR視頻,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沉浸其中。滑鼠劃拉頁面,假裝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