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2月22日12時48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②古說,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③「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可吃羊肉等溫補。
在河源,怎麼過冬至?
那麼問題來了,在今天這個進補的日子,咱們河源吃啥呢?
在河源,有一種食物,承載著人們兒時的記憶,是冬至必吃的小吃。這就是極富河源特色的傳統小吃--蘿蔔粄(又名煮粄,河源人讀「粄」為「本」)。
(圖片來自網友"花開的聲音":按照河源的風俗,冬至這一天要吃蘿蔔粄,餡料有木耳、花菇、肉餡、雞蛋、魷魚、蝦皮等。這是我和我的夥伴們自己家做的,雖然形狀、餡料不同,但相同的,都是和家人團聚過節滿滿的幸福。)
今天,記者來到老城「北門馬氏」馬凱爾家中,一家人正在忙碌著包蘿蔔粄。馬凱爾說,一年最忙的時候就是冬至,六個兄弟姐妹過來幫忙都忙不過來。
當天預訂的就有1200多個,提前一個晚上就要開始備料了,客戶都是鄰裡街坊和相熟的朋友,20多年來,馬凱爾一直堅持製作蘿蔔粄,不僅僅是為了計生,割捨不斷的更是那份濃濃的「鄰裡情」。
(本報記者 譚興孚 攝)
除了蘿蔔粄,河源的街坊們冬至還會吃什麼?
湯圓
各種口味有木有?!你們最愛哪種口味?
還有······糯米飯
雞酒
吃羊肉
說了那麼多吃的,河源客家過冬至還有哪些習俗?
冬至祭祖是自古農業社會就有的習俗。冬至當天,祭祖與過年祭祖一樣慎重,祭祖後還會大開宴席,團聚而食,稱為「食祖」。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後勁頗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蘿蔔粄怎麼做?小編來教你!
材料:
在來米2斤、白蘿蔔5斤
調味料:
鹽1茶匙、味精2茶匙、胡椒粉1茶匙
做法:
1.在來米洗淨泡三小時瀝乾,加四杯半的水磨成米漿。
2.白蘿蔔去皮,刨成細絲,放七杯水大火煮二十分鐘,蘿蔔絲透明軟了即傾入米漿中,再加入調味料拌勻。
3.拌好的米漿,倒入鋪好玻璃紙的蒸籠中,大火蒸四十分鐘,用筷子試
插,不沾粉漿,即是熟透。
4.漿蒸好的蘿蔔粄置放一夜,待冷透後切片,可煎可煮。
祝大家冬至快樂!闔家幸福!
內容:河源晚報 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