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吃什麼...

2020-12-14 閃電新聞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除了舉家團聚吃湯圓,廣東各地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來慶祝冬至到來。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冬至將至,下面一起來看看廣東各地過冬至的習俗吧。

1、廣州:煲湯圓殺雞鴨。「冬大過年」、「肥冬瘦年」是廣州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廣州人過冬至,通常會煲湯圓、殺雞殺鴨,跟家人一起圍坐著吃頓豐盛大餐。

2、佛山:蒸「松糕」。松糕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

3、順德:圍爐。打邊爐實際為打甂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在順德,一家人圍坐打邊爐過冬至,寄託著團團圓圓、暖暖和和過好這個冬的期許,盼一家人平安健康,共迎春節!

4、中山:食「水欖」。中山的「湯圓」並不圓,像橄欖狀,故稱「水欖」。餡料通常是蓮蓉或綠豆沙,再加入一些菊花肉。

5、陽江:「鹹湯圓」。陽江人過冬至,會做當地的特色傳統美食—鹹湯圓,寓意「一家團圓、美滿幸福」。陽江人把湯圓稱為「圓子」,和普通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湯圓切成粉粒,湯圓餡放湯裡煮開,聞到香味後,再放湯圓一起煮。

6、梅州:「酒煮羊肉」。客家人稱冬至為「過冬」,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好好地吃一頓」。冬至前後,梅州客家人都喜歡吃羊肉煮酒,認為在冬至時節食用對身體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時令美食。此外,這一天釀造娘酒也是梅州地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這習俗已傳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當天一大早,許多村民都在家中忙著釀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

7、東莞:做「冬團」。冬團是道滘群眾在冬至時節(俗稱「做冬」)必吃的一樣傳統食品,由糯米皮和餡兩部分組成。冬團的餡通常以眉豆為主要原料,還會加入花生等材料,分甜鹹兩種口味。做好的冬團需要用油刷一遍,然後用蕉葉墊好放在蒸籠裡蒸熟。

8、惠州:艾角。艾角,是廣東一帶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製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製作「艾」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開水煮後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絨狀,製成食用艾。之後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鹹、甜各料做餡包成角狀。惠州過冬食用的艾角多採用鹹料,傳統用料多為蘿蔔絲、豬油渣、蝦頭、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

9、汕尾:冬節鴿。冬節鴿又稱冬節蛤、冬節粿,是流行於廣東汕尾一帶的漢族小吃,一般到冬至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做,因其形狀與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為」冬節蛤「,又由於方言的」蛤「和」鴿「同音,而後部分不清楚的以為是」鴿「,所以又叫冬節鴿;是廣東海陸豐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經成為汕尾日常食品。

10、潮汕:冬節圓。潮汕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潮汕人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11、湛江:煮姜飯。湛江吳川吃煮姜飯。姜飯是畲族的風味小吃,部分畲族群眾於春耕時有吃薑飯習慣。姜飯製作方法是先將鍋燒紅放入少許食油,然後倒入搗碎的薑末,炒片刻,加入水、鹽以及大米(糯米、梗米均可)燜熟。姜飯具有味辣、香的特點,有消除疲勞作用。

12、河源:吃蘿蔔粄。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對於客家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大節日,每家每戶過冬至都做足了準備,其中,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對河源人而言,對於蘿蔔粄的回憶,就會想起每逢冬至節日與奶奶和媽媽圍在灶頭捏蘿蔔粄的情景,蘿蔔粄的製作手藝,多是女性在傳承賢惠的客家女人,大多都會製作蘿蔔粄,她們都是從自己的母親那裡學會捏蘿蔔粄。

13、茂名:菜包籺。菜包籺餡料和煮籺是相同的,不過包成球形的包子狀,然後用乾淨燙熟的大片生菜葉包住,再放進籺籃蒸熟,無須用湯煮。蒸熟後有韌性的籺身包在柔軟的菜葉裡,入口另有一番風味。

看了以上廣東各地冬至的美食後,你打算冬至吃什麼啊?你最喜歡的冬至美食有哪些?

相關焦點

  •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看看廣東過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在廣東省的各個地區,對於冬至都有著其獨特的習俗,如客家人愛吃豆腐,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冬至將至,下面一起來看看廣東各地過冬至的習俗吧。
  • 中國冬至習俗各不同,南吃湯圓北吃餃,廣東人:冬至大過年……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2或23日交節,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而關於冬至的習俗,素有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說法,除了南北差異外,各個省份也大有不同,快跟著豬豬一起去看看吧!
  • 冬至 冬大過年
    節氣習俗 冬 至 廣東人俗話稱「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意思都是說冬至甚至比春節還重要。 東莞:拜冬 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 海陸豐人過冬至,為什麼要吃冬至鴿?冬至大過年!
    在海陸豐地區「冬至大過年」,有「清明無段無祖,冬至無段無畝」(意思是「清明節不回家就沒有了祖宗的墳墓,冬至沒有回家就沒有了老婆。)之說,可見冬至是個大節日。
  • 廣東人過冬至,飯桌上不能少了「它」,北方人:我們有餃子就夠了
    廣東人過冬至,飯桌上不能少了「它」,北方人:我們有餃子就夠了。從小就聽媽媽說「冬至大過年」,對於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冬至這一天,大家都要回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大餐,相信很多小夥伴到了下午就看著時間等下班了吧,很多公司在這一天也會提前下班,讓大家回家團圓。
  • 趣談 廣東冬至習俗
    說到廣東冬至習俗,很多人都摸不到頭緒,其實廣東冬至習俗多樣,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習俗,如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廣東冬至習俗】東莞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 冬至節氣?有的地方竟吃湯圓,飲食文化差距太大了
    有的地方竟吃湯圓,飲食文化差距太大了又快到了我們一年一次的冬至啦,冬至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還有就是新年、寒假還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冬至吃餃子啦,年年冬至都不能出去和朋友一起玩,都被媽媽叫回家吃餃子,告訴我家裡人團團圓圓的才叫家。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各大城市冬至都吃什麼。
  • 冬至來啦,吃什麼好呢?
    冬至這一天 到底是該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餃子佔據了絕對霸主地位,從東北到中原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到 | 為什麼老廣說冬大過年?還有這些講究
    冬至到 | 為什麼老廣說冬大過年?△視頻:手繪二十四節氣之「冬至」「冬至大過年」源於舊制「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是老廣從小就知道的諺語。這是因為周代建子,以十一月為正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秦漢又續沿其制,這個觀念一直流傳到今。漢代改稱冬至為「冬節」、「日至」。從南北朝至唐宋稱冬至為「亞歲」或「歲首」。
  • 廣東大浦客家人如何過冬至?
    廣東大浦客家人如何過冬至? 2020年12月21日 10:21   來源:南方日報
  • 冬至大過年,吃圓「大一歲」
    「冬至年邊腳,家家挲甜圓」,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潮汕人又稱之為「冬節」,是傳統的「時年八節」之一,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得煮「甜圓」、吃「甜圓」,潮汕地區更有「吃圓大一歲」的說法。
  • 冬至到,廣東人要「加菜」吃冬至肉,老祖宗的傳統智慧,寓意美好
    冬至到了,廣東人要「加菜」吃冬至肉,老祖宗的傳統智慧,寓意美好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為何說冬至大過年?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
    冬至為何大過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古代重視冬至,因為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曆法的關鍵,曆法準確,測可證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順天應人的資格,所以特別受到重視。
  • 18:02冬至到!今晚記得回家吃湯圓呀~不過,為什麼都說冬大過年?
    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古代先民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via 羊城派「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是老廣們從小就知道的諺語!」via 羊城派耕牛也要吃大餐在郊區農村,冬至時除了祭神拜祖和備辦豐盛筵席外,還要給耕牛吃上一頓糯米糕(用菜葉包裹塞進牛嘴裡),還有米汁、酒糟、蘿蔔、菜水等,以感謝耕牛一年的辛勞與貢獻。
  • 今日冬至,廣東人都在吃什麼?同在廣東不同城,差異更是「千奇百怪」!
    北京時間12月21日我們迎來冬至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我國也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九九歌」中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大如年
  •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立冬的諺語你知道多少
    雖然現在在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農民朋友對天氣還是很關注的,這或許是長期勞作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吧,幾個人湊在一起就喜歡討論天氣。儘管現在有天氣預報了,而且也很準,但是很多農民還是喜歡用諺語來預測天氣,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這些俗語比較準。
  • 冬至的含義和諺語 冬至諺語19條
    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 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水餃了嗎?大家都知道冬至應該吃餃子,吃湯圓,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嗎?冬至還有什麼其他的風俗?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
  • 冬至祝福語:冬至大過年 吃餃子盼團圓
    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按照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一天都要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對於北方人而言,毫無疑問,冬至吃餃子。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哪裡人,是學生,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您在親人身邊麼,冬至這天會和家人一起吃飯麼?被生計所迫,我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每逢佳節,比平時更想家。從氣象學來講,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身子暖和,心也舒坦。
  • 冬至大過年,其樂融融吃團圓
    ,民間有「冬至大過年」之說。據觀察,已在就餐的客人多以4-5人的家庭為單位,也有年輕情侶獨享二人甜蜜時刻。 「冬至大過年,我們今天安排了滿滿的節目。早上去跳舞,中午就跟親戚好友聚餐,晚上和子女兒孫吃飯,生活得多姿多彩啊。」市民陳伯說。冬至這日,他特別穿上西裝,戴上領帶,精神抖擻地與愛人、親友相聚在米其林一星餐廳惠食佳中。啫啫黃鱔煲、粥水魚片、年年有餘等菜式是他們愛吃的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