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上電子籤名系統,僅用電子郵件訂立商務合同有效嗎?

2022-01-04 金杜研究院

[1] 《合同法》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合同法》第十一條: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 《電子籤名法》第三條。

[3]《合同法》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款:「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合同法》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4]雖然《合同法》第十六條採用了「到達注意」規則認定合同成立時間(參見腳註3),但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根據新法優於舊法原則,電子郵件形式發出的要約生效時間、合同成立時間以《民法總則》規定為準。

[5] 《合同法》第三十四條。

[6]《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7]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五)電子數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

[8] 《若干規定》第十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電子籤名法》第五條:「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供隨時調取查用;

「(二)能夠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數據電文上增加背書以及數據交換、儲存和顯示過程中發生的形式變化不影響數據電文的完整性。」

[9] 《若干規定》第五十條。

[10] 《若干規定》第九條:「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六)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相關焦點

  • 用電子郵件訂立的買賣合同,能否產生法律效力?
    所以,以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關鍵是合同的籤約主體應當明確,如果籤約主體不明確,一旦出現糾紛之後,合同當事人一方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還應當適用電子籤名法的相關規定。從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電子科技公司之所以敗訴,對於通過電子郵件訂立的合同,無法確認郵件系貿易公司所用,不符合電子籤名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的規定: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電子籤名人專有。
  • 電子合同訂立會出現什麼弊端或者問題嗎?
    電子合同訂立會出現什麼弊端或者問題嗎?一、電子合同使用限制雖然電子籤名、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已經得到認可,但是電子籤名、電子合同的適用範圍也受法律限制。三、電子籤名的專屬控制認定電子籤名具有可靠性的標準之一為籤署時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籤名人控制
  • 外國自然人如何籤訂電子合同才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第三,合同實質性內容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其次,無論手寫籤名,還是電子籤名,其都是合同形式上的要素之一。
  • 電子合同如何籤署?
    一筆寫不出兩個「合同」,紙面合同/電子合同,他們都是合同,其籤署的主要功能都一樣:身份識別+籤署系本人所為+籤署人對所籤文件內容認可。不管黑貓白貓,凡是可實現以上合同籤署功能的都是好貓,而不應僅局限於電子籤名方式。如:① 有錢就能解決——電子籤名怎麼方便高效又合法合規籤署電子合同?
  • 在合同上電子籤名,是否有效?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籤名應允而生,不同於紙質合同的電子合同,不需要列印,也不需要手寫籤字蓋章,更無法摁手印,全程在線上操作,那麼對於在電子合同上的電子籤名,是否有效呢?又如何保證其真實可靠性呢?一、是否採用電子籤名、數據電文由當事人約定根據我國《電子籤名法》第三條規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
  • 中智集團「智享籤」實現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日前,人社部發布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進一步明確了:對於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和電子籤名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電子勞動合同在法律效力上有了「名分」。
  • 微信往來、電子郵件往來、電子籤名等幾種特殊的「書面形式」籤訂或續訂的勞動合同可以要求二倍工資賠償嗎?
    第一種情況,是在疫情發生前,這些情況是有爭議的:相關案例裁判的理由是必須不僅形式符合合同法、電子籤名法等的要求,而且內容要符合勞動合法法實質的要求。根據《合同法》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所以,從合同法規定看,數據電文(含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是可以從形式上符合的。
  • 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怎麼認定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六條同時還規定,「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採用「指定特定系統」。所以商務部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範》強調指出,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其次是電子合同籤名的法律效力,除了訂立電子合同的過程有法律規定以外,訂立電子合同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也有明確和嚴格的法律規定。
  • 電子郵件能否算作合同
    那麼電子郵件能否算作合同?閱讀完以下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一、電子郵件能否算作合同《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 籤訂有效電子合同需要什麼條件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第四百九十條 【合同成立時間】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籤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
  • 如何規範籤訂電子勞動合同
    疫情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針對此,不少用人單位和職工可能對如何規範籤訂電子勞動合同存在疑慮,以下將對用人單位和職工在籤訂勞動電子合同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做相應的風險提示。
  • 電子郵件視為書面勞動合同,不支持雙倍工資
    一審法院認為,雖然公司所提供的勞動合同不具備鑑定條件而無法確認該合同上的籤名是否系員工所為,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合同的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報酬、工作地點及時間、社會保險費用等內容達成一致,公司向員工發出錄用通知書中涵蓋了上述內容符合前條款規定的合同形式要件,員工也於2016年11月7日入職公司處實際履職
  • 電子合同是正規合同嗎
    依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第四百六十九條 【合同訂立形式】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 電子勞動合同來了,你知道怎麼籤嗎?
    但紙質合同籤署時間長,並涉及人員往返、快遞郵寄及存儲等成本。電子勞動合同則便民利企、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有利於優化用工管理。今年3月,人社部向北京市人社局發出《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允許北京率先推廣使用電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 電子籤名怎麼籤才有效?
    電子合同的籤署並不同於紙質合同,不需要列印、也不需要手寫籤字蓋章。雖然全流程線上操作,但其中涉及到的角色還是挺多的,要想使得電子籤名有效,這些角色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比如第三方電子籤名平臺與CA機構需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第三方電子籤名平臺還需提供可靠的電子籤名技術,來確保電子籤名的有效性。
  • 設置自動電子郵件籤名時,應當明智地選擇措辭
    該案的關鍵問題在於,根據《1989年財產法(其他規定)》(「LPMPA」,下稱「財產法」),自動生成的電子郵件籤名欄能否構成土地轉讓文件中的有效籤名。曼徹斯特郡法院同時強調了確保所有訂立合同前的通訊均以「受合同約束」作為標題的重要性,以防止交易雙方在無意就其交易訂立合同的情況下受到合同的約束而繼續交易。儘管如此,也需謹慎對待這一方式。英國法院對電子籤名採取的靈活務實的態度意味著「受合同約束」的措辭不一定是完美的辯護——法院仍將審查雙方的意圖和行為。
  • 電子郵件辭職有效嗎?
    人力資源部門直到5月10日才作出接受辭職的答覆。王小姐十分意外,本以為公司會挽留她,沒想到公司竟然同意了自己的辭職請求。深感懊悔的王小姐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她認為,電子郵件的辭職申請只是自己一個意向表示,應當是書面申請才能構成正式的辭職信。公司發出的這一決定顯然是單方面終止與自己的勞動關係,因此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
  • 民法典對電子合同的規定,是網購消費的有力保障
    電子合同開啟了無紙化時代,民法典則順應時代潮流,首次對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標的物交付時間做出規定。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四百九十一、四百九十二條分別對電子合同「書面形式屬性」、成立條件、訂立時間及地點做出明確規定,第五百一十二條則對電子合同標的物交付時間做出了明確規定,完善了電子合同訂立規則。
  • 契約鎖電子合同解讀:1月實施的電商法與電子證照「國標」
    那麼,電子籤名是如何在《電子商務法》中發揮作用的呢?《電子商務法》第三章即對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與履行做出詳細說明:《電商法》第四十七條:電子商務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籤名法》等法律的規定。
  • 安傑視點 | 電子勞動合同在人力資源法律實踐中的應用與風險分析
    電子合同的形式已被《合同法》第十一條[1]確認屬於書面形式的一種。(二)電子合同具備的特徵與傳統的紙質合同相比,電子合同具有以下特徵:1. 合同籤訂主體的雙方或多方在信息網絡上運作(1)特定系統法律規定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指定特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