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隨著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K12在線教育的頭部平臺學員人數海量增長。不過,很多學生家長擔心,生源潮水般湧來後,在線教育平臺師資儲備不足,交付能力跟不上,從而影響其教學質量。
事實證明,這樣的擔心不是多餘。
這個寒假,圍繞2021年春季招生,各家網校的招生廣告滿天飛。寒假+疫情,給在線教育特別是K12網校招生帶來神助攻。據作業幫CEO侯建彬所言,2020年春節期間,作業幫上線免費直播課,5周時間學員總量突破3300萬。
這兩年燒錢營銷最猛的猿輔導,新增學員也不少。
據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課題組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網課市場白皮書暨2021年前瞻報告》,截至2020年底,猿輔導旗下兩大網課品牌猿輔導網課、斑馬AI課的在讀正價課用戶,總數超過400萬人。
從財務指標看,K12頭部平臺的生源滾滾而來,當然是好事。但教育畢竟不是快消品,學員招來後是要上課聽課的,因此,大規模擴招後也給各大平臺帶來沉重的師資壓力。在線教育中,最消耗師資的是一對一名師輔導模式,現在基本上被淘汰。目前,頭部平臺採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雙師大班課,教師端的供應能力由主講和輔導老師共同決定。隨著生源的急劇擴張,多家平臺老師的數量都存在巨大缺口,不僅缺一線名師,也缺合格的輔導老師。
「如果猿輔導未來做到行業第一,也就是一季有3000萬單,按照一名輔導老師搭配250到300名學生的人效,未來5年需要10萬名輔導老師。」猿輔導聯合創始人帥科表示,把本科學歷作為輔導教師招聘底線。
其他頭部平臺的情況,與猿輔導差不多。公司研究室粗略估算,以2020年底正價課人數為依據,參照猿輔導的發展目標與師生配比,那麼,僅僅現有正價課人數TOP4平臺,未來需要的輔導老師人數就超過25萬。
在教育部嚴格要求不允許公立學校教師兼職的情況下,堅持以本科學歷作為輔導老師招聘底線,整個K12在線教育領域需要的輔導老師人數恐怕是個巨大數字。而隨著家長學生對線上教育效果的期待提高,一個剛出校門的本科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輔導老師,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這樣巨大的師資缺口將如何填補,想一想都是很恐怖的事。
中國人信奉「名師出高徒」,報名上網課的家長學生基本上都是奔著名師來的。問題是,中國名師掰著手指頭算,總共也沒有多少個。因此,那些一線主講名師當然成為各家在線平臺的核心資源。
公司研究室發現,各家平臺的文宣中,一線名師幾乎是標配,「700人研發團隊」「超300人畢業於清華北大」,類似的宣傳標語幾乎隨處可見。
一位從公立學校轉型到在線教育平臺的女老師曾向36氪透露,目前在線教育直播課傾向於招清北畢業的人,這些人不見得授課水平有多高,也不見得有多麼豐富的經驗。只要他是清華或者北大畢業的,或者他高中的時候是搞競賽出身的,就會比較受歡迎。
前些年,掌門教育成立時,號稱由清華、北大、浙大、交大、復旦精英聯合創立;後來有一家平臺,乾脆就自稱「清北名校」。其他頭部平臺,雖然沒有這樣露骨,但文宣中都是有意無意地炫耀自家師資來自清華北大這兩所名校。
比如,作業幫的寒假語數雙科重難點集訓班廣告裡,3位女教師的身份上標註的都是「畢業於北大清華」。因此,有人戲稱:「作業幫,我問你,清北畢業去哪裡?去作業幫辦補習班嗎?」
這兩年,隨著大批資金湧入,對名師的爭奪已成為頭部教育平臺的工作重心。2020年8月5日,網易有道旗下K12網校有道精品課發布了2021屆校招職位,面向優秀的知名學府畢業生招聘網課主講老師,其中招聘頁面顯示,「高中大班課主講老師」職位年薪50萬起,其中不乏優秀者年薪可超過100萬,K12小初學段主講老師薪資也在40萬-100萬之間,一時引發眾多關注。
清華北大每年的畢業生畢竟是有限的,能分流到教育特別是在線教育這一塊的不多,哪裡會像廣告中渲染的那樣,似乎是個老師就來自清北。名師不夠,一線老師有濫竽充數之嫌,這也是目前多家平臺遭家長學生詬病的重要原因。2017年前後,猿輔導對外曾稱師資100%來自TOP20名校,這一說法後被媒體打假已不再提。與此同時,未來網記者發現,作業幫1對1輔導宣稱的「8500位專屬名師」、「98%來自名牌公立高校」、「60%任中高考出題閱卷人」等宣傳,也與事實不相符。被曝出後,作業幫刪除了此前不實宣傳,進行了整改。
近年來,教育部出臺多項規定,要求線上教育主講老師必須擁有教師資格,而且不允許公立中小學老師在網校兼職。這一規定,對生源急劇擴張的K12 在線教育平臺是一個嚴峻考驗。
2020年3月,21世紀經濟報導發起了一次K12在線教育師資測評,結果發現:清北網校未公布資質,掌門1對1聘在職教師。
近日,公司研究室專門登陸了清北網校網站,發現清北網校首頁最顯眼的還是宣傳師資團隊的老師照片、簡歷,查看教師資質的窗口比較小,很不顯眼,點進去後可以看到很多老師的教師資格證編號。
在上述測試中,除了清北網校,其他14家機構雖然都公示了老師的資質信息,但大多數機構公布的信息不完整。這種現象,當時應該是普遍存在。
2020年5月,新華社發文指出作業幫等平臺存在教師資質問題,無證授課的現象並不鮮見。新華社記者在作業幫直播課官網發現,在教師資質公示中,部分教師僅注稱「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已通過」「待更新」,無具體證號;不少教師標註了「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編號」。在「新東方在線」官網上,新華社記者看到,一名為「初二英語暑假班【人教版】(三期)」課程授課,聲稱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教師介紹中,教師資格證的編號只有8位數字,在「新東方」官網高中教師查詢中,一位聲稱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的教師介紹裡,教師資格證編號只有13位,皆不符合正規的教師資格證全國統一17位的規則。
顯然,在線教育機構合格老師數量存在不小缺口。不過,這似乎難不住他們,不少平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位熟悉內情的資深培訓師坦言,「在相關政策出臺之後灰色產業鏈就已經誕生,也就是掛靠公司。機構有10個老師只需10本教師資格,教師數量和教師資格證數量對等就好。有關部門檢查時,不會細查匹配,也不會查是否在崗。教育局和工商局也很難在上課的時候把老師抓出來檢查吧。」
公司研究室
微信號 : gsyjs8
微信合作聯繫:13070121306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