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怎麼誤用「曾幾何時」這個詞語的,你覺得自己用對了嗎?

2021-02-19 福田方寸

有個詞語我看朋友圈經常發感慨的時候在用,是哪個詞語呢?那就是「曾幾何時」。

看了那麼多人在「曾幾何時」,但是幾乎沒有看到有人用對過,這個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看到太多人有事無事就發朋友圈感慨,就使用曾幾何時,用的不對,隔著屏幕都覺得尷尬。

這個公眾號本來要寫金融的,但是一點都不專業,所以啥都寫。

誰讓我從小熱愛成語故事呢,今天就詳細整理一下「曾幾何時」這個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曾幾何時」是文言詞語,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語文課本裡經常見到,這裡的曾是文言副詞,大家都知道副詞在一個句子裡,差不多可以去掉來讀,曾在這個句子有「乃」的意思。

曾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好幾個意思,曾經;重疊的;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增加;竟然,甚至;乃,又等。

「幾何」,即「若干」「多少」;「時」,就是「時間」;「曾幾何時」,就是「才過了沒多少時間」,即「沒過多久」。

很多人用「曾幾何時」,往往望文生義,把曾理解為曾經,以前,不知什麼時候,曾經什麼時候,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

「曾幾何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它指「過去」,也就是表示過去式,用著將來時也不對的,二是表示「時間短」,運用時這兩條件缺一不可。

很多人把曾幾何時當做曾經,想當年,那就太不對了。

以後一定要謹慎用這個詞,千萬不能隨便用錯。

把曾幾何時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整理出來,應該就更容易理解了。

【近義詞】:稍縱即逝、轉瞬之間、彈指之間

【反義詞】:遙遙無期、久而久之、天長地久

【語法】:偏正式;作分句;指時間過去不久

雖然曾幾何時表示沒過多久的意思,但是也不能隨便用在它前面一般要有交代的說明有關的時間和事情,不能突然就使用曾幾何時,不能直接放在句首使用的。

在一句話裡沒有沒過多久的意思,就隨便用上曾幾何時,就屬於語法錯誤了。

「曾」字也有其他意思,比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裡「曾」讀zeng,是增加的意思。

「曾」的另一個意思,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如「曾祖」、「曾孫」。

「曾」表示曾經的意思,在詩句裡有,《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

「曾」還通「層」,重疊的。陸機《園葵》:「曾雲無溫液,嚴霜有疑威。」

經過這麼一番的曾幾何時意思整理,大家大概應該弄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吧,以後使用千萬要謹慎,不要隨便使用,不能為了顯得有文化而去使用,萬一遇到像我這樣喜歡咬文爵字的人,把你的問題找出來,那不就尷尬了。

從網上找到幾個經典誤用曾幾何時的案例,給大家看看,把「曾幾何時」理解成了「曾經」或「在那個時候」。

【誤例展示】

(1)此刻的天安門廣場,八萬餘名青少年用明黃與鮮紅的幾何時,為了這個值得紀念的慶祝,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號,殫精竭慮。曾幾何時,為了這個值得慶祝的紀念,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後繼,浴血奮戰。

  ——國慶60華誕閱兵式開場白

(2)曾幾何時,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匯成海浪,曾幾何時,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廣場上迎風飄揚;曾幾何時,五星紅旗載著自豪矗立於珠峰之巔,曾幾何時,五星紅旗伴著衛星在太空翱翔;曾幾何時,五星紅旗在神州飛船上傲天展望,曾幾何時,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見證輝煌。

  ——喜迎國慶60華誕之《五星紅旗》第一節

還有人用錯曾幾何時,下面三個句子,第一句和第二句把「曾幾何時」錯誤理解為「過去」「以前」,第三個句子用於將來時,更是錯誤。

1曾幾何時,十幾年寒窗磨劍,到頭來看到成堆的稿紙難以變成鉛字,他內心無比痛苦。

2美國方面希望通過播放薩達姆被捕的電視畫面促使伊拉克抵抗武裝放下武器,曾幾何時,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曾指責伊拉克方面播放被俘美軍士兵的電視畫面違反了《日內瓦公約》。

3今天的野狼峪,溝壑縱橫,曾幾何時,就將「天塹變通途」。

關於「曾幾何時」的用法就整理這麼多吧,順便在網上看到經常被誤用的成語,我覺得沒事也可以多看看,多了解學習。

由於前段時間去了趟天台山的國清寺,見到寒山與拾得的那段經典對話,以前覺得是個笑話,現在覺得真的大有學問,非常有智慧,我背了好幾遍,總算背誦下來了,我建議現在很多人沒事就多讀幾遍。

被經常誤用的成語:

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理

解為沒有成功」。

2.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多久"。常誤用

為"曾經"、「不知何時"。

3.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オ能"。不能在

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

4.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

存僥倖,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常誤用為形

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不刊之論:不可刪改或修訂的言論,形

容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刊,刪改。易誤

把「刊"理解為「刊登"。

7.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

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8.處心積慮:存心已久,反覆思慮。貶義。

9.大方之家・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

人,不用來指慷慨解囊之人。

10.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審,現多誤用

為兩方鬧糾紛到法院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

11.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

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12.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

13.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

用為貶義詞。

14.毀家紓難:指獻出全部家產,幫助國

家減輕困難,褒義詞。

15.不勝其煩:貶乂詞,指不能忍受其煩

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6.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逼真。

17.胸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

18.敬謝不敏: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19.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為形容

沒有特長。

20.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

常誤用為自然景觀,相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21、不孚眾望,不使群眾信服。

22、浩如煙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

富。不能形容商品。

23、狹路相逢,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

都不肯輕易放過。不可用於老友見面。

24、漠不關心,不能帶賓語。要說

成"對.漠不關心"。

25、空前絕後:「巴以和平面臨的威脅"是

空前的,但今後可能更嚴重,不會「絕後」

26、素味平生: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不

用於知識。

27、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

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既然已經不會走路

了,怎麼走出自己的路來?)

28、捉襟見肘: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顧

此失彼,窮於應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29、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

動去做,不推讓。

30、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發展

變化跟預料的一樣。

被誤用的成語:

1.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不能用於對待別人,不能帶賓語。

2.不知所云: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

解,使人不知道說的是些什麼。是用於批評說

話人的。

3.不可思議,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

指無法想像,難以理解。

4.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凃麻

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5.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

必然失敗。多指逆潮流而動。

6.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像

冰一樣完全消除。

7.不寒而慄: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的心理。

8.憂心忡忡,形容憂愁很深。

9.年富力強,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不

能用於退休的老人。

10.炙手可熱,比喻人權勢大,氣焰盛,

使人不敢接近。不指知名度。

11.略勝一籌,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不用於價格高低的比較。

12.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

同活的一樣。

13.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4.無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

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15.連篇累牘,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

長。不能形容錯別字多。

16.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

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

17.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

反。不形容兩個人方向相反。

18.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

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19.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雖很小,但

聚集起來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褒義。

20.一文不名,一個錢都沒有。

21.首鼠兩端,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左右

動搖不定。不能用於表示言行不ー。

22.實至名歸,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

功業,自然就有聲譽。用得好。

23.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

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24.涉筆成趣,形容一動筆就畫出或寫出

很有意趣的東西。常用來表示創作者水平高。

25.充耳不聞,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

26.漫不經心,指人對事隨隨便便,不放

在心上。

27.琴瑟失調,比喻夫婦不和。

28.是可忍孰不可忍,指對人的重大罪行

不可容忍,極度憤慨。不能用於對自然災害

29.如坐春風,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

於表現聽者一方的感受。

30.念念不忘,形容牢記心上,時刻不

忘。一般不用於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31.一筆抹殺,指把成績、優點全部勾銷

或全盤否定,一般不用於否定錯誤或罪行。

32.休戚相關,彼此之間的憂喜、禍福都

互相關聯,形容彼此利害一致。一般用於人與

人或人與集體之間,而不用於事物。

33.會聲繪色,指講述、描摹事物的情景

非常生動、逼真。不用於演戲。

34.厚此薄彼,形容對彼此待遇不同。

一般用於對人、單位、集體。

35.奼紫嫣紅,形容各色嬌豔的花,不能

單用於某一種花。

還有容易被理解錯誤的成語:

1. 三人成虎

【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2. 美輪美奐

【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3. 炙手可熱

【解釋】手一挨近就感覺熱 ,形容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離本義。

4. 侃侃而談

【解釋】「 侃 侃 」 本 意為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誤用】現多被誤用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混淆。

5. 首當其衝

【解釋】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

【誤用】常被誤用為「 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先做某事」。

6. 鼎力相助

【解釋】敬辭,用於請託或表示感謝 。

【誤用】只用於對方或他人,自己。

7. 一言九鼎

【解釋】一句話的分量像九鼎那樣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誤用】易被誤用為守信用,背離本義。

8. 首鼠兩端

【解釋】形容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

【誤用】常被誤解為前後言行不一致。

9. 溢美之詞

【解釋】過分誇讚的言辭。

【誤用】常被誤用為褒義。

10. 蓬蓽生輝

【解釋】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

【誤用】易被誤用在別人身上。

11. 蹉跎歲月

【解釋】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形容虛度光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2. 望其項背

【解釋】能夠望見別人的頸的後部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誤用】常被誤用為「只能望其項背」。

13. 差強人意

【解釋】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誤用】多被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背離本義。

14. 拋磚引玉

【解釋】謙詞,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

【誤用】常被誤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15. 不知所云

【解釋】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絮亂或空洞,指說話人。

【誤用】易被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16. 慘澹經營

【解釋】指煞費苦心地從事繪畫或詩文創作,也指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慘澹,指費盡心力。

【誤用】常被誤解為經營不善,很蕭條。

17. 文不加點

【解釋】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

【誤用】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18. 側目而視

【解釋】斜著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誤用】常被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19. 良莠不齊

【解釋】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側重於品質。

【誤用】常被誤用形容水平、成績等。

20. 明日黃花

【解釋】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誤用】不能被寫作「昨日黃花」。

21. 評頭論足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上多方挑剔。

【誤用】常被錯用於中性評議。

22. 七月流火

【解釋】出自《詩·幽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屬望文生義。

23. 翻雲覆雨

【解釋】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領大,技藝高超。

【誤用】常被誤用於表示氣勢宏偉。

24. 彈冠相慶

【解釋】指一人升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

【誤用】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25. 期期艾艾

【解釋】形容人口吃。

【誤用】常被誤解為懦弱猶豫、吞吞吐吐。

26. 無可厚非

【解釋】不可過分指摘,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諒。

【誤用】常被與「無可非議」誤用。

27. 無可非議

【解釋】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誤用】常被與「無可厚非」誤用。

28. 不脛而走

【解釋】沒有腿卻能跑,形容傳布迅速。

【誤用】不可與「不翼而飛」混淆。

29. 目無全牛

【解釋】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

【誤用】易被誤解為缺乏整體觀念。

30. 繪聲繪色

【解釋】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

【誤用】常被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31. 危言危行

【解釋】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常被誤解為「危險」的意思而誤用。

32. 汗牛充棟

【解釋】形容書籍極多。

【誤用】常被用於形容其他事物。

33. 振振有詞

【解釋】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

【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34. 休戚相關

【解釋】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誤用】常與「息息相關」誤用。

35. 不以為意

【解釋】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誤用】不能與「不以為然」混淆。

36. 如履薄冰

【解釋】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誤用】常被誤用於形容客觀情況之危。

37. 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湧向某處(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誤用】常被誤解為巷子裡空無一人。

38. 瓜田李下

【解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39. 出神入化

【解釋】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誤用】常被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40. 登堂入室

【解釋】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誤用】易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41. 如坐春風

【解釋】好像置身於和暖的春風裡,形容受到良師的教誨、薰陶。

【誤用】與「景物」無關。

42. 走馬觀花

【解釋】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

【誤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43. 屢試不爽

【解釋】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誤用】易被誤解為「沒有成功」。

44.曾幾何時

【解釋】表示「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誤用】常被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45.糟糠之妻

【解釋】糟糠:舊時窮人用來充飢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誤用】常被誤用為長得醜陋的妻子。

46.久假不歸

【解釋】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誤用】易被誤解為長期請假不歸。

47.五風十雨

【解釋】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雨順。

【誤用】常被誤用為颳風多、下雨多。

48. 不忍卒讀

【解釋】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誤用】常與不堪卒讀、難以卒讀混淆,誤用為貶義詞,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49. 一文不名

【解釋】名:佔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極為貧窮。

【誤用】常誤用於代替「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後指人無用。

50. 求全責備

【解釋】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

【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

51. 身無長物

【解釋】身邊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困或儉樸。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52. 相敬如賓

【解釋】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樣。

【誤用】常誤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關係之間。

53. 石破天驚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高亢激越,驚天動地。後多用來形容文章、議論不同凡響或事態發展出人意外。

【誤用】常誤與「排山倒海」等連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54. 胸無城府

【解釋】城府:城池和府庫,借指代人處事的心機。形容人坦率真誠,沒有心機。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55.罪不容誅

【解釋】其罪行之大,即使殺了都不能抵償。

【誤用】常被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56. 師心自用

【解釋】師心:以自己的心意為師,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誤用】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鑑,為我所用」。

57. 安土重遷

【解釋】安居故鄉,不願輕易遷往別處。

【誤用】常被誤解為反義。

58. 望塵莫及

【解釋】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後。

【誤用】易與「鞭長莫及」混淆,後者指力量達不到。

59. 不勝其煩

【解釋】煩瑣得讓人受不了。

【誤用】常與「不厭其煩」誤用。

60. 耳提面命

【解釋】提著耳朵告誡,當面教導。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理解為在耳邊訓斥,當面命令。

相關焦點

  • 十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文化的你,用對了嗎?
    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這麼咬文嚼字,但是偶爾能用上幾個成語,還是能顯出一些「文學氣息」,不過據官方統計,我國有10個成語成語常被人誤用,你用錯過嗎?在古代,「危」就是「莊重」的意思,到了現代,「危」成了「危險」「威脅」的意思,所以大家對這個詞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誤以為一個人在「說危險的話,做危險的事」。第六個成語:曾幾何時這個詞語原本是指「時間沒過去多久」,現在很多人都將它拿來「憶當年」,感慨世事無常。我也錯用過這個詞,你呢?
  • 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你和孩子都用對了嗎?
    明日黃花=昨日黃花嗎?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家長們快幫孩子收藏起來吧!【誤用】常被誤用為褒義。10蓬蓽生輝【解釋】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
  • 【遴選公文寫作素材】這些常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遴選公文寫作素材】這些常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公文寫作,公選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個易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誤用】常被誤解為「危險」的意思而誤用。  汗牛充棟  【解釋】形容書籍極多。  【誤用】常被用於形容其他事物。  【解釋】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誤用】易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 語文基礎|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你和孩子都用對了嗎?
    明日黃花=昨日黃花嗎?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家長們快幫孩子收藏起來吧!三人成虎【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誤用】易被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 這9個詞語,為何總是被誤用?!
    「首當其衝」等於「首先」嗎?「曾幾何時」表示「曾經」嗎?挖的是「牆角」還是「牆腳」?「晨星」是多還是少?……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在這個成語中,「絕無」是虛的,不表達詞語的意義,起陪襯作用,「僅有」才是關鍵。上述例句中可改為「從未有過」。出處:語出蘇軾《上皇帝書》:「改過不齊,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自古以來,這個成語一直這樣用,並無它義。
  • 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大合集,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我一直用了個寂寞
    生活中,我們都會比較注重自己說出去的每一句話,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場合,例如面試時、談判時,或是與朋友第一次見面時。在交談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想法,抒發自己的情感,不少人都會選擇用成語來表達自我。樂於運用成語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大家一定要用對,如果誤用成語既有可能產生誤會又有可能造成尷尬,反而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 據說這20個字極易被誤用,快來看看你用對了沒?
    本文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總結行測言語理解20個易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1、危言危行   【解釋】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9、曾幾何時   【解釋】表示「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 優邦學課堂: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你和孩子都用對了嗎?
    明日黃花=昨日黃花嗎?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家長們快幫孩子收藏起來吧!【誤用】只用於對方或他人,自己。10、蓬蓽生輝【解釋】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
  • 這些常見的詞語你都用對了嗎?(七)
    不能用 料峭 來形容嚴寒。24.求全責備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出自《論語·微子》:「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現常常被誤用為貶義詞。28.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是個褒義詞。常誤用為貶義詞,形容 胸無大志 頭腦簡單。
  • 目無全牛、文不加點……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一起來長知識!求全責備【解釋】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誤用】常用來說別人不學習,遊手好閒。不以為然【解釋】然:正確。不認為是正確的。【誤用】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 30個最易用錯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登堂入室【解釋】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誤用】常被誤用為「進入屋子」。望其項背【解釋】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 30個最易用錯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轉起長知識!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 【誤用】常用來說別人不學習,遊手好閒。 不以為然 【解釋】然:正確。不認為是正確的。 【誤用】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 【漲知識】「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並不是曾經哦!最容易用錯的20個成語,測測看你都會用不?
    1、曾幾何時【解釋】:表示「過去沒有多久」。【示例】:80年代後期,90年代初期,臺灣的不少報紙都有文史版……但曾幾何時,這些文史版都統統砍掉了……【誤用】: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誤用】:常與不堪卒讀、難以卒讀混淆,誤以為貶義詞,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8、 萬人空巷【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示例】:喜訊傳來,首都萬人空巷,人們興高採烈走上街頭,在廣場舉行慶祝遊行。【誤用】:常被誤用作街巷空空無人之意。
  • 8個常被誤用的成語,你有沒有「尷尬中槍」?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納悶「咋了,這哪寫錯了?」這不,我們今天整理了8個經常用錯的成語,可不要再露怯了哦。這個成語經常被誤用為過了很久,所以上面秀恩愛的夥伴說,曾幾何時還是個傻小子,大概意思就是沒兩天就成熟了,又沒兩天就結婚了,這不是閃婚是啥嘛~罪不容誅不是網開一面意思是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 這10個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而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成語的理解,往往跟原本的意義大相逕庭,如果用錯就很容易鬧笑話。胸無城府出處:《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誤用:歌功頌德這個詞含貶義,常被誤用作褒義的讚美。大快人心出處:《明史·餘懋學傳》:「如潘季馴之斥,大快人心,而猶累牘連章,為之申雪,是為欺罔。
  • 【好奇心】50條常被誤用的詞語
    【誤用】多被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背離本義。2.不贊一詞【解釋】原作「不能贊一詞」,「贊」古有參與、加入義,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話。後用「不贊一詞」指一言不發。【誤用】被誤解為「沒有一句稱讚的話」。3.
  • 論文中常見的四種詞語誤用情況......
    詞語羨餘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使用某個詞已經可以清晰表達某個意義,又用了與該詞相近的詞來表示這個意義;二是同一個詞不恰當地重複使用。這兩例中,一些詞語的搭配造成了語法成分雜糅或殘缺。例(12)中,「某教授主持的研究」既作「根據」的賓語,又作「表明」的主語。現代漢語中表示使令、帶領、陪同義的動詞可以這樣使用,構成兼語句。但「根據」不是兼語類動詞,不能這樣使用。這個結構實質上是把述賓結構和主謂結構糅合在了一起。或者去掉「根據」,變為主謂結構;或者去掉「表明」,整個結構變為句首修飾語。
  • 髮型師,你發的朋友圈,對了嗎?
    朋友圈是自己的地盤,但是你有沒有考慮你的客戶與合作夥伴的感受。你的微信只是你與朋友家人的聊天工具,那你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但是現在微信這麼方便,多多少少也算是一個自媒體平臺,這樣浪費太可惜了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在朋友圈做營銷
  • 《人民日報》總結:60條常被誤用的成語,你有用錯的嗎?
    [誤用]常被誤用為褒義。10蓬蓽生輝[解釋]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 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誤用]易被誤用在別人身上。[誤用]多被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背 離本義。14拋磚引玉[解釋]謙詞,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 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誤用]常被誤用於對方或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