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效尤
尤:過失。效尤是個貶義詞,即效仿壞的行為。而很多時候大家誤認為是效仿。
23.料峭
料峭指的是有一點點寒意,多用於春天,出自蘇軾《定風波》:「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不能用 料峭 來形容嚴寒。
24.求全責備
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出自《論語·微子》:「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如:人無完人,我們不能對小王求全責備。
現常常誤將「求全責備」當成批評。
25.栩栩如生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描述文學作品和雕塑、繪畫方面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出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不能用來形容人的表演逼真。
26.守株待兔
傳說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夫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他便放下手裡的農具在那裡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
是個貶義詞,現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27.名噪一時
噪:群鳴。一時名聲很大。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出自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國師閱文偶誤》:「婁上王辰玉、松江董元宰入都,名噪一時。」
現常常被誤用為貶義詞。
28.胸無城府
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是個褒義詞。常誤用為貶義詞,形容 胸無大志 頭腦簡單。
出自《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29.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幹。不能誤用作褒義詞。
30.巧奪天工
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於「自然本身」。
31.耿耿於懷
本意:心事縈繞,難以忘懷。
誤用字面意思:形容心眼小,一點小事都難以忘懷,含貶義。
32.瓜田李下
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33.充耳不聞
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34.下裡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社會地位低下的人」。
暫時就整理這麼多了,還有很多詞語平時會被誤用,建議大家對於拿不準的詞可以先查查看意思再使用,這樣就避免出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