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戈爾的一生」死刑的意義何在?

2020-12-12 影視Cc位

這兩天忽而看到一條新聞,蠻老的新聞,內蒙古一個剛滿18周歲的青年被誤判死刑,許多年後,真兇歸案,證實了這是一起冤案!看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突然想到一部電影《大衛戈爾的一生》:死刑的真正意義何在?

男主人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學教授,生活美滿。他的一位學生愛上了他,企圖與他發生關係,他拒絕了,但是卻被這位學生以強姦罪告上法庭,名譽盡毀,家破人亡。而後,他的一個女性好友,慘遭姦殺,現場種種證據指向男主人公,最終入獄,判處死刑。

在執行死刑的前三天,男主人公,突然要求見記者,並慢慢透露出了事情的整個真相【這位記者正式當年《鐵達尼號》主演,凱特溫斯萊特主演】。

原來,男主人和他的這位女性好友都是廢除死刑的擁護者,為了引起足夠的重視,證明死刑廢廢除的真正意義,他們一起聯手策劃了這場所謂的姦殺案!

電影的最後,真相大白,但是,為時已晚,男主人已經被執行了死刑。最終,這位記者還是把真相告知了社會大眾,引起了巨大轟動!

雖然,一開始就知道了電影的結局,知道了這是一場策劃案,但是,在電影的最後了,真相揭露的那一刻,真的被深深震撼到:一個人,到底可以為自己堅持的信仰付出多少?在法律上,死刑的意義到底何在?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這句話,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我曾對此深信不疑。只是,看到內蒙這個冤案的時候,內心收到了很大的觸動,不禁在想,對於社會,死刑的意義到底何在?

我想,任何懲罰措施的意義都不在於它本身的懲罰,而是對於受害者與大眾的一個交代。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所有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如果,從一開始,審判就是錯誤的,未能真正的去追求到事實的真相,那麼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對受害者,對大眾,對法律的一種深深的傷害!

對於電影本身追求的並不想做出過多地評判,只是從內心祈禱:不要再有冤假錯案。否則,真的是對人性最大的傷害!

相關焦點

  • 電影《大衛·戈爾的一生》死刑是否應該被廢除?
    《大衛·戈爾的一生》又名《絕命調查》,艾倫·帕克導演。小布希曾當選德(得)州州長,且是第一位連任州長,州長任期內批准了一百多死刑令,即使他後來當選總統,依然不妨礙導演表達對他的不滿。雖然《大衛·戈爾的一生》僅收穫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一項提名,但從完成度上看,這部電影有著極高的質量。
  • 大衛霍克尼的「加州夢」:卓絕巨作《水花》於亞洲率先展出!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加州夢」卓絕巨作《水花》(The Splash)即將於2020年二月於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登場,勢必激起拍場千重浪。(David Hockney)《水花》(The Splash)《這不僅是大衛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更是波普藝術的標誌,具劃時代意義,同時賦予洛杉磯一個鮮明的視覺形象。
  • 《從舊約看家庭》大衛這一家
    何其可悲,大衛對孩子的溺愛,並沒有引起他們的感激,而是激發他們放縱私慾的行為。我們可能從大衛為了押沙龍的死哭得痛徹心扉,體嘗到他愛子的心切;然而,我們也看到他因著過度疼惜孩子到一個地步,忘了「管教」也是一種疼愛的方式。編按:面對社會事件頻傳,深究到底多是家庭內未妥善處理問題的延伸。
  • 【生命靈糧】大衛和約拿單
    在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友誼」,特別是透過約拿單向大衛所展現的情誼,讓我們一起來思想,這可以怎樣成為我們的幫助。         今天經文在第十八章一開始是「大衛向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和大衛的心就深相契合。」那是當大衛殺死歌利亞,掃羅召見他,正和掃羅說完話的時候。在那大衛榮耀的時候,我想約拿單對大衛的第一印象,是英雄惜英雄,第一節繼續寫道「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命」。約拿單隨即把自己身上的外袍脫給大衛,象徵以行動表示願意和他一同分享戰士所珍貴的。
  • 《無邪》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探究死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但是看到本片的介紹時,其中的「死刑」兩個字還是引發了我的好奇。《無邪》讓我想起了兩部探討死刑的老電影,一部是《大衛的一生》,另外一部是《綠裡奇蹟》。《大衛的一生》探討的是一場關於信念的政治運動,將死刑的意義擴大到政治層面,普世意義更宏觀;而《綠裡奇蹟》則更接近電影《無邪》,說是探討死刑,但是通過微觀的個體在事件中所面臨的矛盾和掙扎來表達訴求,不刻意上升高度,這是這兩部電影吸引我的原因
  • 人生的意義之「人永遠的歸宿」
    (二)人永遠的歸宿何在  一、人死觀  人為何會死?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真是一個極大的奧秘。孔夫子亦曾說:「未知生,焉知死。」  什麼叫做死?死的意義就是分離,隔絕。當生命寄居人體已到達了盡頭,便要與那物體隔離,不再發生關係,這就是死。但為什麼生命要離開物體,停止它在物體上的活動呢?
  • rescind「撤銷;廢除;取消」的運用及起源
    ." — Brittny Mejia, The Los Angeles Times, 2 Nov. 2020看到電視上放映的節目宣布關於戈爾叫布希承認選舉。但在美國東部時間凌晨3:17,佛羅裡達州國務卿網站顯示布希將領先優勢被縮小到了565票。戈爾再次呼籲廢除他的選舉。」Did You Know?
  • 略論「玄奘法師」臨終的修持方法,這4方面對「往生」意義非凡!
    何謂「善終」?「善終」(good death),又稱作「好死」(good dying)或「適當死亡」(appropriate death)。要對「善終」作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是困難的,原因是很難依靠「善」、「好」,或是「適當」這些具有價值判斷的字詞,作出一個適用於每個人的、具有普遍性的精確的定義。
  • 白天畫畫,法國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雅克-路易·大衛油畫作品欣賞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又譯:雅克-路易·達維德,畫風嚴謹,技法精工。大衛和之前的畫家們並不一樣,他不是天才。他沉默寡言,不擅交際,但是他就是以驚人的毅力,認真臨摹前輩的作品,才有了後來的好成績。
  • 拜地基主、土地公之真義何在?
  • 基督教刊|聖經是否主張不抵抗主義,或不贊成死刑?
    羅馬書十三1、3及4指出:「……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麼。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卻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的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 毋須言明,也可了解經文裡的「劍」並非坐牢的象徵,而是指死刑。
  • 在《異形:契約》的續集裡,大衛必將面對和工程師同樣的滅亡
    「熵是個婊子。」《垂暮之戰》如是說,「物理理論歸根結底就這句」。如果要求的只是叫好又叫座的科幻作品,則標準大不一樣,能夠顛覆牛頓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機器人三大定律風火水土四大元素和五維空間,「只為擺正你的倒影」,這樣的力量當然也絕對存在著。
  • 讓人發瘋的大衛林奇——經典懸疑電影「穆赫蘭道」
    前段時間一直在推薦大衛芬奇的電影,今天開始推薦大衛林奇的電影,可千萬不要傻傻分不清楚,兩個大衛可不是同一個人…如果說大衛芬奇讓人過癮,那麼大衛林奇就是讓人發瘋了…花了漫長的五天時間來重看,並動筆書寫「穆赫蘭道」的推薦。寫得很慢,因為很難寫。
  • 王溢嘉 | 生命有何意義?你自己說的才有意義
    弗蘭克是結合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的的一位心理治療學家,我年輕時候,很喜歡他提到上初中時的一段往事:有一天,教科學的老師在課堂上口沬橫飛地向學生們解釋,生命分析到最後,「只是一種燃燒,一種氧化的過程。」十二歲的弗蘭克站起來,問:「弗利茲博士,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生命有什麼意義呢?」一下子就把老師問得瞠目結舌。
  • 【教導性信息】大衛鮑森牧師--信息合集
    「耶穌基督的僕人……」「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羅1:1,腓4:8 -下面為大家附上大衛鮑森牧師的部分講道視頻,全部視頻請點擊原文連結到福音影視網大衛鮑森牧師專欄觀看。
  • 天機算命理-「靈魂編號」探究一生運程
    圖 - 由泰國政府教育部頒發許可證書 巴術她所用的佔卜術數,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每個人的專屬「靈魂編號」推算運程,在人的一生當中,此編號不會改變。圖 - 巴術她在推算「靈魂編號」所用的算紙 「靈魂編號」蘊藏了一個人生、老、病、死的過程,一生高低起伏的運程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大衛·洛克菲勒:「我經歷了非常有趣的一生」
    「我經歷了非常有趣的一生」文 | 楊洲(艾默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中最有影響的成員,銀行家、慈善家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走完了自己101歲的人生,於2017年3月20日完美謝幕。他以「有趣」自我定義了自己的一生。
  • 藝術創作自由的限度何在?
    藝術創作自由的限度何在?這件事情,可以從幾個方向細論。首先,德國基本法第5條明訂保障「藝術、學術研究以及教學自由」,不只是確保創作活動的自由,也確保創作成果傳播和流通的自由。像納粹時期對部份藝術作品定義為「墮落」並予查禁扣押,甚至焚書,都屬妨害此種自由。但藝術創作自由的限度何在?最明顯的標準就是:藝術創作是否侵害了其他憲法明訂的自由與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