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深圳7月16日電 題:盛產「中國新富」的深圳樣板
中新社記者 鄭小紅
深圳高新區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在這裡,像任正非、侯為貴、馬化騰、李鋰、徐航、高雲峰、陳志列、徐少春等一大批創新創業領軍人物,創造出一個個自主創新的傳奇故事。從科技創業到科技創富,這些傳奇故事顛覆了人們以往關於創富手段和途徑的認識,興辦實業、科技創富逐漸成為人們新的嚮往。
2004年,騰訊公司在香港上市,造就了5個億萬(人民幣,下同)富翁,7個千萬富翁,馬化騰躋身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前5名。2009年,比亞迪股份和比亞迪電子先後在香港上市,王傳福以340億元個人資產成為當年中國內地首富。2010年,海普瑞藥業公司上市,李鋰夫婦晉升為當年中國內地新首富。而華為公司通行廣泛的員工股權激勵,更是造就了成千上萬的百萬、千萬和億萬新富。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李志遠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深圳高新區初創於1996年,2002年以後,高新區著重培育本土自主創新企業;2006年深圳高新區成為國家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六家試點園區之一。
2009年後,深圳高新區進入優化升級階段,逐步形成土地資本、產業資本、金融資本「三資融合」的新一代科技園區,並率先探索產業升級與空間再造融合共生的舊改模式,為全國高新區「二次創業」探路。
如今,深圳高新區已形成極具競爭力的通訊、網際網路、計算機、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2015年年產值超億元企業429家,其中超100億元的企業就有10家。境內外上市公司84家,截至2016年4月底,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9000億元。
這裡湧現大批創新型企業,4G技術、超材料、3D顯示等領域創新能力處於世界前沿:中興通訊在第四代移動通信TD-LTE技術領域的基本專利佔全球1/8並率先在5G領域布局,光啟擁有全球超材料領域86%以上的專利,柔宇科技的柔性顯示屏研發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以騰訊、大疆科技、研祥智能、超多維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迅速崛起,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先鋒隊。
成長起來的企業正大舉參與全球布局:中興通訊在全球布局了140個分支機構,建設了16個創新中心;邁瑞醫療在海外設立18個機構,其中研發中心3個;海能達在海外設立了8個地區總部和20多個代表處,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斷上演的財富神話,讓當地創新氛圍愈加濃厚。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德群說,2015年6月主會場設在高新區深圳灣創業廣場的首屆「深圳國際創客周」,26.7萬人參加了相關活動。短短半年,深圳高新區創客空間(創客服務平臺)從一兩家劇增到100多家,入駐創客團隊1500多個、創客個人6000多人。深圳灣創業廣場一年來更引得聯想之星、中美創投、眾投邦、「北鬥+」眾創空間等40餘家國內外頂級專業孵化及創業服務機構入駐。
30年多年前,深圳成為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迎來高速發展的30年輝煌;如今,已成為中國最繁華都市之一的深圳,正在新的高度繼續上演經濟改革創新大戲,作為「新樣板」的深圳高新區還在續寫創新創富的傳奇故事。也許,在這些創新團隊成員中,還將會誕生下一個馬化騰、王傳福。(完)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