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人員感嘆:若在臺灣 政策讓我不敢生小孩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位於蘭州中學內的臺北市私立重慶非營利幼兒園,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動起來。(杜宜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託嬰環境有多糟糕?駐外人員特別有感受。「如果待在臺灣,我不敢生小孩!」剛結束外派生活的駐外人員高曉雅說。

    她7月時帶著7個月和4歲的孩子從法國回到臺灣地區工作,為了安置7個月大的小嬰孩而去找公立託嬰中心,沒想到竟然候補到100多號,只好花錢請保母,但層出不窮的虐嬰新聞讓她對臺灣保母質量沒信心,而一個月兩萬二的保母費更讓她質疑臺灣一般受薪階級怎麼養得起小孩?對比法國小孩出生幾乎就是政府出錢養,她說:「臺灣並沒有很歡迎小孩出生。」

    法國總生育率自2008年起回升到2以上,高曉雅觀察,「政府的託育政策讓法國人不會怕生小孩。」她說:「婦女生完小孩後首個頭痛的問題就是孩子要放哪?誰照顧?法國政府則讓家長免擔心。」

    高曉雅表示,生下第一胎後,她便把5個月的嬰孩送去公立託嬰中心,託嬰中心免費提供尿布、奶粉、奶瓶、衣服,家長只要把小孩送進去就好。由於在法國生育不會造成父母親的經濟負擔,且不會干擾到職場生涯,沒有人需要為此「犧牲」帶小孩,國家的託育政策讓法國人願意生小孩。長期關心臺灣託育議題的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劉毓秀說:「在成熟先進的社會,女性就業率和生育率是成正比,法國就是很好的例子。」

    長駐挪威的獨立記者李濠仲對臺灣的託育環境也有切身之痛,他表示,他的孩子11個月大時,就送到挪威的幼兒園,國家接手養小孩的任務。反觀臺灣地區,養小孩真的是各憑本事,公立託嬰中心排不到,只好請嶽父嶽母幫忙帶小孩,沒有長輩可以幫忙的只好花錢找保母。

    李濠仲指出,在挪威把小孩送到保母家是罕見的,大部分嬰孩都是送至小區公立幼兒園,因為由國家管理、照顧,對父母來說有保障,且幼兒園幼教老師的水平一致。他說,「挪威幼兒園的老師幾乎都25歲以下,很活潑、有體力。這和臺灣普遍把小孩送給年齡稍大、多退休人員為主的保母撫養,是截然不同的託嬰養育環境。」

    在奧斯陸工作的IT工程師David Hsu指出,挪威政府讓託育變得零負擔。依據今年規定,在9月1日前出生的嬰兒,明年8月保證可進入幼兒園。換句話說,嬰孩11個月就可以去幼兒園。幼兒園的費用按家庭總收入來計算,最多是一個月2580克朗(約新臺幣10082元),一個家庭一年最高有25000克朗(合新臺幣97500元)的「幼兒園支出」減稅額,因此養小孩幾乎是免費的。此外,父母還可選擇49周的全薪育嬰假或59周可領8成薪資的育嬰假,所以生小孩不會造成經濟上的負擔。

    反觀臺灣,小孩生下來後誰帶、要花多少錢養,一直讓時下男女困擾且害怕。李濠仲指出,少子化反應的是一連串臺當局失能的問題。既然已經少子化了,公立育兒園還必須候補上百號,可見託育政策的失效。而家長普遍工時過長,讓大多數的人無法四點半去接小孩,更讓託育問題雪上加霜。他無奈表示,「託育問題不是發放津貼就可以解決。挪威是把小孩當國家資產長遠的照顧,而臺灣小孩投胎前只能許願能誕生在有錢的父母家,沒錢也要有有閒的祖父祖母,否則只是自討苦吃。」此等惡劣的育嬰環境,如何期許臺灣民眾增產報答呢?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不敢生、不想生 臺灣怎樣應對「超低生育率」?
    不敢生、不想生 臺灣怎樣應對「超低生育率」?早在今年4月,臺灣教育部門就宣布,因少子化衝擊,不少高校招生困難,若7月起新生註冊率未達7成,就會扣減招生名額和補助款,達到自然減校的效果。臺教育部門還估計,從現在起到第八個學年後,會有50所大學合併或關校,其中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併,20至40所私立大學關校。少子化衝擊如此嚴重,臺灣人到底有多不敢生?  不敢生?在臺灣養孩子貴的離譜!
  • 民進黨當局搞統一駐外名片格式但未用「臺灣」字樣,綠營急了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臺「外交部」通電所有駐外館處統一名片格式,由於未直接提及使用「臺灣」等字樣,在島內引發議論。親綠的《自由時報》16日報導稱,臺「外交部」日前悄悄通電所有駐外館處,針對駐外人員的名片規定統一格式。
  • 生育率低到高校要「瘦身」 臺灣人有多不敢生?
    原標題:生育率低到高校要「瘦身」 臺灣人有多不敢生?臺灣教育部門近日宣布,因少子化衝擊,不少高校招生困難,將從今年7月起,陸續公布全臺各大學註冊率、人事流動及財務狀況,如新生註冊率未達7成,就會扣減招生名額和補助款,達到自然減校的效果。臺教育部門還估計,從現在起到第八個學年後,會有50所大學合併或關校,其中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併,20至40所私立大學關校。少子化衝擊如此嚴重,臺灣人到底有多不敢生?
  • 「看了三色幼兒園事件,我更不敢生小孩了.」
    我問他們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怕小孩的英語被口語發音詭異的老師教壞,他們說怕小孩在幼兒園被虐待,不信任那些不知根知底的老師,萬一哪天心情不好,說不定就對著孩子撒氣。 我當時還在笑他們被迫害妄想症,沒想到這種事情在現實社會中真的存在!!如今我能理解到他們的顧慮,真不是空穴來風。
  • 臺灣4成上班族不敢生小孩 4成5怕育嬰假丟工作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10年工作人口將減少人力銀行業者在「婦幼節」前夕發表上班族生育調查,4成上班族不管有沒有結婚,都不想生小孩,而「賺的錢不夠養」是最大主因。
  • 2019華僑生政策以及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解讀
    如果您的孩子還未高考,請花3分鐘了解「華僑生聯考」這條直升名校的綠色通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且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須為學歷教育)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港澳地區考生,具有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臺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若綜合第一季來看,臺灣總人口數已減少6553人。島內年輕人向大公報表示,臺灣薪資停滯十幾年,樓價不斷上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敢生小孩?
  • 國家即將開放三胎政策?你還敢生嗎?
    同時微博上關於對」開放三胎政策「的投票,也呈現一邊倒的趨勢,許多網友都認為: 兩個還忙不過來,三個絕對不要! 你敢生,誰給養? 少生優生,幸福一生。 生了也養不起,讀書教育不要錢嗎?
  • 【芽朵帶你看臺灣】在臺灣,生個孩子獎兩萬?!
    點擊標題下面的「全職媽媽芽朵」即可添加關注並獲得更多原創好文哦~ 在我們這些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80後的孩紙們的觀念中,似乎「超生」就是巨額罰款的代名詞。 一直到去年單獨二胎的政策的施行,才讓我們中一部分人的下一代擁有兄弟姐妹的奢望變成指日可待的現實。而在海峽對岸的臺灣,生孩子居然有獎金,多生還多獎,真是令不少大陸同胞們羨慕妒忌恨有木有?
  • 小夫妻帶6個寶寶上街「橫行霸道」引路人圍觀,網友感嘆:真敢生
    ,因此又生下了二胎,沒想到二胎居然是4個兒子,如今家裡一共有6個寶寶,可以說是非常少見了。網友看到之後紛紛感嘆:這對夫妻可真敢生。要知道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很多家庭在生二胎這件事情上仍然是非常謹慎的。
  • 二胎政策放開了,你真的敢生嗎?
    另外一部分人就覺得生一個小孩就可以了,畢竟現在社會壓力比較大,好多工薪階層的人養一個小孩養的還不錯,但是養兩個孩子壓力確實很大。那麼,二胎放開了,到底該不該生二胎呢? 一個孩子也比較難教育,有的家庭一個孩子就有六個人帶,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犯錯了爸爸媽媽也不敢說,爸爸媽媽剛一開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個人一起開始批評爸爸媽媽。還有就想著自己家孩子是獨生子女,以後長大了找的對象也是獨生子女,那麼孩子以後的負擔會很重,這裡說的負擔不是經濟問題,而是以後一對夫妻得贍養四個老人,老人生病住醫院了,得照顧老人。
  • 生育率全球墊底,臺灣年輕人已經生不動了
    這是之前臺灣舉辦的創意「催生」標語活動中,網絡票選出的第1名。舉辦標語評比,是近年臺灣為鼓勵生育而想出的辦法之一。然而,標語創作者張芝菁拿到百萬大獎後,被問會不會生孩子時,卻無奈地說:自己也不敢生,因為養孩子實在不容易。
  • 有獎勵也不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倒數
    去年臺灣「中研院」的人口專題報告披露,目前臺灣婦女平均一生僅生育1.065個子女,遠低於世界平均數2.1個。生育率不說全球最低也是倒數。  近日,一項針對上班族生育計劃的調查顯示,4成上班族根本沒有生小孩的計劃。
  • 二孩政策,「生與不生」難抉擇,看看這位寶媽怎麼說
    自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很多家庭在"生與不生"的問題上舉棋不定,始終無法做出抉擇。 有的頭胎是個兒子,花裙子、小辮子的夢想在召喚,就想再生個女兒; 有的頭胎是女兒,小棉襖已經擁有了,但是貪心不足還想要再來個"男子漢"養大。
  • 附招生計劃、分配生錄取、加分政策
    A:分配生政策是國家為了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分配生政策在我市執行平穩有序。3.分配生錄取辦法各普通高中統招生錄取結束後,省、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以初中學校為單位錄取分配生。依據各初中學校分配生指標及中招成績,參照綜合素質評定等級,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中心城區普通高中錄取符合分配生條件的考生最多可照顧40分擇優錄取,指標錄滿為止,若考生學業成績相同且超過分配名額時,一併錄取。
  • 二胎獎勵政策最新出爐:二胎,你敢生嗎?
    雖說沒有官方的確鑿消息但已經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二胎,我生不起雖然政策看起來很誘人但是網友紛紛表示:養不起@Tiffangy琪琪:一個孩子都快養不起了,除非生孩子免除一切費用。@勤快生活又不粘人的小妖精:光知道叫別人生二孩,是你發的那點獎勵多還是養孩子花錢多?
  • 外交部領保中心:臺灣同胞可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詳細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涉及到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
  • 11月起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但不影響各種優惠政策和福利
    但不影響留學生享受各種優惠政策和福利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王莉 通訊員 陳煥明 黃贇瑩17日,教育部發布公告稱,為簡化留學回國人員辦事程序,方便廣大留學回國人員工作和生活,教育部決定自2020年11月1日起,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 在孩子與房子之間,臺灣年輕人做了這樣的選擇……
    近幾年,因為臺灣少子化問題嚴重,臺當局積極推動相關託育政策,希望民眾能多多生育,甚至還推出育兒津貼,鼓勵臺灣人敢生能養。不過,由於經濟不景氣,高物價、高房價等原因,現在臺灣很多年輕人表示真的不敢生。臺灣「發展委員會」此前估計,島內總人口2022年將開始出現負增長,2027年人口紅利將結束。相關數字背後則是島內年輕人的感嘆,「低薪時代自己都養不活,哪敢生小孩。」有些年輕人婚後只敢生一胎,對於第二胎保持觀望態度,甚至還有人表示可以結婚,但是暫時不想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