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探討認知偏差對審計的重要影響

2020-12-17 中國會計視野

中國會計視野訊:近日,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發布了一份報告,探討了審計過程中「認知偏差」(可能影響到決策制定的潛在行為動因)的重要影響。    

隨著要求加強並踐行專業懷疑精神的呼聲日益高漲,報告「闡釋了認知偏差對於強化專業懷疑精神的實踐以及理解客觀性的基本倫理原則而言至關重要」。      

報告「建議採取一種全面的方法,鼓勵市場參與者積極思考認知偏差,並採取措施儘量減少認知偏差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報告向準則制定機構、監管機構和審計師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提高和推動審計質量,解決審計過程中的認知偏差問題。    

有意者可通過ACCA網站閱讀相關新聞稿和報告。

校對:葉凌波

中國會計視野2017年5月21日18:46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

原文連結:ACCA publishes report into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ve biases to the audit process

延伸閱讀:

  • IFRS基金會與世界銀行深化合作
  • 法務會計師去年處理的案件數量增長了21%
  • 富時100指數公司大多未提供職業道德內容
  • 相關焦點

    • 高頓ACCA:acca基礎考試F階段難不難?
      acca基礎考試F階段難不難?  acca基礎考試難不難?都說F階段簡單,但是簡單的問題恰恰容易設下陷阱,也容易被人們忽略掉。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在acca基礎考試F階段該如何學習?    二、acca基礎考試F階段難不難?網課+筆記+刷題    從通過率就可以看出,F8審計是ACCA前期難度較大的一科,在CPA中情況也相似,審計也是難度較大的一科。
    • 這7種廣泛存在的認知偏差,影響了我們太多的決策
      系統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知識,對於設計工作其實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用戶體驗設計很大程度上是在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研究基礎上逐漸進化和發展起來的,對於想要深耕這一領域的設計而言,心理學和行為學是繞不開的必修課。心理學和行為學早已並非是單獨存在的學科,它們和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交匯融合,圍繞著人性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探討。
    • acca專業怎麼樣?好學嗎?
      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是acca專業怎麼樣?好學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acca專業怎麼樣?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一般指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
    • 葉海林: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關係前景的影響
      引子本文在簡要回顧中印關係70年曆程的基礎上,重點討論身份認知偏差對雙邊互動過程產生的影響。本文認為中印的身份認知偏差主要體現在雙方的國際地位和戰略角色想像以及互動的成果預期方面,進一步討論了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兩國產生的不同影響,並就中印關係的最優前景和次優前景做出了展望。2020 年是中印建交 70 周年。70 年以來,中印雙邊關係幾經波折,跌宕起伏,畫出了一條蜿蜒輾轉的軌跡。
    • acca是什麼意思?acca真的好就業?
      acca是什麼意思?acca真的好就業?    acca是國際註冊會計師,這本證書背後的價值遠遠超過證書本身所花費的時間精力。acca好就業嗎?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一起來看看。    一、acca真的好就業嗎?
    • 投資中的認知偏差:確認偏差
      這種現象來自於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偏差:確認偏差(Confirmationbias)。確認偏差,也被稱為證實性偏差。是個人選擇性回憶、搜集有利信息,忽略不利或矛盾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確認偏差也指人一旦產生某個信念,就會努力尋找與它相符的例子,並無視那些不符的。
    • 2021年CPA和ACCA哪個好?acca有什麼優點呢?
      cpa是國內證書,國內的認可度是非常高的,擁有在審計報告上簽字的唯一權利,適合cpa持證人的單位有,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諮詢公司、商業銀行、政府機構的經濟部門、大中型企業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學習就業方向!
    • 高頓ACCA:國企acca和cpa哪個有用?
      國企acca和cpa哪個有用?不知道怎麼選擇?    不知道如何選擇acca和cpa兩本證書,今天小編就是來解答你們國企acca和cpa哪個有用?這些問題的,有相同疑問的你還不快一起來看看究竟為何?
    • acca 知識點:會計acca英文單詞(113)
      acca 知識點:會計acca英文單詞(113) 2020-04-10 15:29:23| 中公教育
    • 認知偏差:大腦的「非理性」你認知多少?
      在認知科學裡,大腦的「非理性」也常被稱為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也稱認知偏誤、認知偏見,指人們主觀的認知與外在客觀現象的差異所產生的特定模式的判斷偏見。認知偏差可導致感知失真、判斷失誤等各種統稱為「非理性」的結果。
    • acca考試成績重要嗎?
      很多人對於acca的考試一直以來最害怕看到的就是49分,因為49分意味著掛科,需要重新補考。那麼由此有的同學們問道:acca考試成績重要嗎?如果以分數及格與否來判定自然是重要的。在於你從什麼角度判斷,下面就來看看不同的理解吧!
    • 澳洲cpa與acca可以互免嗎?
      acca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協會頒布的證書,考生需要通過15門科目中的13門方可獲取acca證書。一、澳洲cpa與acca哪個好?  看你以後發展,可以說如果去UK Top讀個學位含金量肯定不錯的。不過要拿PR找工作就很難了,UK金融人才已經飽和了。
    • 高頓教育ACCA:acca的通過率一般為多少
      acca的通過率大不大?是小夥伴們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其實很多人覺得acca考試的通過率低,主要是因為acca是全英文考試導致的。更多精彩資訊請前往高頓ACCA頻道獲取。一、acca近幾年通過率高了還是低了
    • 認知偏差、認知偏見(簡述016-030)
      認知偏差、偏見指的是在判斷中偏離規範、理性的系統模式,目前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之中進行了一些研究。繼上文:3-認知偏差、認知偏見列表(001-006),3-認知偏差、認知偏見列表(007-012),認知偏差、認知偏見(013):富蘭克林效應,認知偏差、認知偏見(014):伯克森悖論,
    • 反轉新聞中的社會認知偏差分析
      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主要來自認知者、認知對象和認知情境三個方面。在新聞採訪中作為認知者的報導者自身的知識經驗、性格個性、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會影響其對被訪的人和事的認知。被認知者的儀表、談吐、個性、行為、現象等也會影響認知者對其的認知、印象和評價。同時,新聞採訪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而社會認知的情境會為認知者提供了解被認知者的線索。
    • 大數據對審計取證的影響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知不同。在大數據時代,一切信息都是電子化的,審計相關事項的信息或數據主要產生於網際網路、物聯網、智能終端、社交網絡及審計客體自身的信息系統,所有這些信息或數據都是電子化的,雖然也可以形成紙質載體,但是,電子數據是其基本形態,所以,大數據時代,審計載體電子化是其重要特徵,這些特徵對審計取證產生了重大影響。
    • 在生活裡的一些認知偏差,你遇到過嗎
      認知其實我們有很多認知——對於現象以及對現象的看法、評價和判斷——在相當程度上沒有遵循人類認知的規律。老祖宗早就總結出了這些規律,不需要我們再費盡心思的探討。這個差異不只是在清晰度上和取景的角度上,框架效應在相當程度上比認知能力、認知方式還重要。「屁股指揮腦袋」反映的就是框架效應,即立場決定觀點。在框架效應中,立場不是通常認為的立場,而是腦袋裡面自動勾畫的一個參考框架。我們看一件事情、看一個人、解答一個問題的時候會有一個參考框架,這個框架決定了我們怎麼樣去定義和評價它。
    • 作為領導者,如何克服認知偏差?
      陳老師給我提供了一點有益的認知。按照陳春花教授的說法,企業要達到這個目標,最重要的一點是領導人的自我認知與反思,然而作為領導人,大家常常有三個認知障礙:自我,事實和經驗。今天就這一點分享我的感悟。「自我」就是過度自信,做得好的都是自己的功勞,做得差的都是別人和環境的問題。「事實」是指在認識的事實和真正的事實有差距,從而導致認知偏差。
    • 認知偏差與投資決策
      通過與私人客戶合作,我們觀察到的最常見的啟示類型有:-錨定錨定是一種認知偏差,即過度注重特定意義上的成功。它是一種根據對已知起始點的估算或信念進行相應調整的傾向,即使這種錨定並不具備應有的穩定性或相關性。當我們估算我們所不了解的事情時,通常會從已知的事情(錨定)開始,然後據此上下調整來對未知數量進行估算。
    • 認知偏差、認知偏見(簡述016-026)
      認知偏差、偏見指的是在判斷中偏離規範、理性的系統模式,目前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之中進行了一些研究。繼上文:3-認知偏差、認知偏見列表(001-006),3-認知偏差、認知偏見列表(007-012),認知偏差、認知偏見(013):富蘭克林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