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偏見指的是在判斷中偏離規範、理性的系統模式,目前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之中進行了一些研究。
繼上文:
3-認知偏差、認知偏見列表(001-006),
3-認知偏差、認知偏見列表(007-012),
認知偏差、認知偏見(013):富蘭克林效應,
認知偏差、認知偏見(014):伯克森悖論,
認知偏差、認知偏見(015):偏見盲點。
瓜瓜這種極其熱情的人,實在是不想調大家胃口,於是來一個快速的匯總:
16,bystander effect 旁觀者效應,也稱為旁觀者冷漠,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當有其他人出現時,人們在緊急情況下不採取行動的傾向;
17,Choice-supportive bias 選擇支持性偏見,當我們回想起過去的決定時,我們會歪曲記憶,使我們做出的選擇看起來是最好的。結果,我們對自己和我們的選擇感到滿意,並且對錯誤的決定不那麼後悔;
18,Clustering illusion 聚類錯覺,是實際上隨機的序列中看到模式的認知偏差。它是一種與賭徒的謬誤有關的一種症狀,有時被稱為「熱手謬誤」,因為籃球教練和球員之間的共同信念是最好使用「手熱」的球員;
19,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見,人們傾向於相信他們想要相信的東西。尋求證實我們的信仰是自然而然的,而尋找與我們的信仰相矛盾的證據違反直覺,這是我們大多數信念、想法形成的方式;
20,Congruence bias,同餘偏見(全等偏見,全等,即幾何學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這個用語)是一種研究中的偏見,指的是人們過度依賴假設的直接測試而忽略間接測試。在生活中,一旦我們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拒絕考慮替代方案。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有其他選擇需要考慮,而且我們會一直強化之前的概念,不進行修正與改變;
21,Conjunction Fallacy 同時發生謬誤,指的是感受謬誤,即:多個特定條件比單個一般條件更可能。這個謬論的最常被引用的例子起源於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琳達今年31歲,單身,直言不諱,非常聰明。她主修哲學。作為一名學生,她對歧視和社會正義問題深表關注,並參與了反核示威活動。哪個更有可能?A,琳達是銀行出納員。B,琳達是銀行出納員,活躍於女權主義運動。85%的受訪者選擇了選項2。這種代表性啟發式使我們看到人類天然地會認為更具特色的事物更有可能發生,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好小說(和好謊言)包含許多具體和有說服力的細節。在數學上,一個更簡單,更一般的命題有更多的機會成為真實,但通過我們偏見的心理視角看,更可能更詳細和具體的命題;
22,Conservatism (belief revision) 保守主義(信仰修正),在認知心理學和決策科學中,保守主義偏見是人類信息處理的偏見,指的是在提供新證據時不充分修改一個人的信念的傾向。這種偏見描述了人類信仰的修正,其中人們過度權衡先前的信息,對新證據信任不足。該偏差可能跟錨定效應有關;
23,Continued influence effect,持續的影響效應,即人們最初被給予了一個信念或想法,即使被告知它實際是錯誤的,也難以消除對它的認可,心理學家稱此現象為持續影響效應。在他們的研究中,最大限度地減少該影響的唯一方法是讓他們解釋為什麼他們首先聽到了錯誤的事實;
24,Contrast effect 對比效應,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判斷本質上都是評價性的。人們可能想知道某個等級是好還是壞,或者一個人的運動能力是什麼樣的,很少能以絕對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判斷通常是相對的,並且來自比較。也就是說,判斷主要是針對某些「比較標準」而對目標的評估。判斷可能會有很大差異,這取決於它們與之形成對比的比較標準(也可回憶下「錨定效應」),假設你剛剛決定買一套新西裝,很快,聰明的銷售人員為您提供了一個與西裝相得益彰的昂貴領帶,與套裝的價格相比,領帶似乎並不太貴,但如果沒有套裝引出的比較標準,你可能永遠不會考慮購買如此昂貴的領帶;
25,Shy Tory Factor 害羞的保守黨,它用來解釋民調異常,其中英國的長期保守黨的確比預計的民意調查更好。主要的解釋是人們經常在投票站的隱私中悄悄支持保守黨候選人,但選擇不告訴投票公司。害羞的保守黨因素出現在1992年大選和2015年大選中。它也可以指代:提出一種比一個人的真實觀點更具社會正確性的觀點的傾向,以避免冒犯任何人;
26,Curse of knowledge 知識的詛咒,人類極容易高估別人理解自己表達的程度。「一旦我們知道某些事情,我們就會發現很難想像不知道它是什麼感覺。」 心理學家伊莉莎白·牛頓 1990年的研究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她把人分成兩組:敲擊者和聽眾。敲擊者選擇了25首普通曲調列表中的一首歌(想想「生日快樂」,「瑪麗有一隻小羊羔」,「閃爍的小星星」),然後用指節敲擊歌曲的節奏,聽眾猜這首歌。敲擊者對聽眾非常有信心,預測他們在一半的時間裡會正確猜測。他們完全錯了。聽眾只有2.5%的時間才能獲得正確的歌曲。有5個建議:1,提醒它為什麼會存在,細節化;2,講故事;3,獲得外部視角;4,與人實際對話,「我能幫助您嗎?」和「您想解決什麼問題?」 5,節奏感,換一段時間再次反思,5秒,25秒,2分鐘,10分鐘,1小時,5小時,1天,5天,25天,4個月和2年,制定自己的節奏,換一段時間重新審視。
27,Declinism,衰落主義,它是一種社會或機構傾向於衰落的信念。可能是由於認知偏差,例如玫瑰色的回顧(回顧過去,過去顯得更好),看待過去更積極,看待未來更消極。心理學家說,在此時此刻,人類傾向於對消極的思想和情感給予更多的重視,而對積極的思想和情感忽視,他們將這種傾向稱為「認知偏見」或否定性偏見。當我們看待現在時,我們權衡負面因素高於正面。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過去的回憶,我們記住的是積極的事情而不是消極的事物。因此,當我們將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時,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比現在更為積極。這導致我們得出結論:事情在衰退!Archer博士認為,根據事實,事情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這種偏見的最大悲劇可能是我們對衰落的集體期望可能導致自我實現預言。因此,不要依賴對曾經偉大事物的懷舊印象,而是使用可衡量的指標,如預期壽命,犯罪和暴力程度以及繁榮狀況統計數據。
28,Decoy effect,誘餌效應,在市場營銷中,誘餌效應是這樣一種現象,即當呈現出不對稱的第三種選擇時,消費者傾向於在接近的兩種選擇之間進行選擇。為了說明這個概念,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試驗誘餌效應如何影響消費者購買大型爆米花而不是小型或中型爆米花。首先,他們以3美元的價格向第一批消費者提供了一小桶爆米花,或者以7美元的價格向大型消費者提供了一大桶爆米花。
結果顯示,由於當時的個人需求,大多數消費者選擇購買小桶。
至於第二組,他們決定提供三種選擇:一個3美元的小桶,6.5美元的中型桶(誘餌)和7美元的大桶。這一次,大多數消費者選擇了大桶,因為他們只需0.5美元即可看到更多爆米花的價值。
產品定價-Apple通過為其13英寸MacBook Pro提供三種定價選項來利用誘餌效應,以便銷售更多更高價格的產品。
最左邊的產品包括1,499美元的基本報價。中間包括1,799美元的預付款。最重要的產品包括預付款和兩倍的存儲空間,價格為1,999美元。如果你已經考慮購買一臺更好的MacBook,那麼「僅」200美元以上的存儲空間似乎很難實現兩倍。
中間選項(誘餌)由最右邊的產品不對稱地支配,因此,誘餌效果增加了它的吸引力。
如何實現誘餌效果?
按照接下來的五個簡單步驟將誘餌效果添加到您的價格中:
選擇您的主要產品確定主要銷售的產品。請記住,您的主要產品應該包含比其他產品更多的好處,並且價格更高,你的目標是使誘餌不對稱地由你的關鍵產品主導,確定關鍵功能或特色,並因此增加你的關鍵產品吸引力。至少有三個選擇(推薦三個)但是,不要添加超過五個(謹防:選擇過載偏差)。這三種選擇應該是故意不平衡的。將誘餌定價靠近您的主要產品(高價選項)誘餌和低價選項之間的價格差異很大,誘餌和高價選項之間的價格差異比較小。差異越大,誘餌對用戶感知的影響越大。使誘餌僅比低價選項稍微好一些。塑造誘餌的價值,使其比最低價的物品略好一點。這對客戶的想法是什麼讓他們想到,「哇。還有十塊錢,我只能獲得一些額外的好處?那太愚蠢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可能會花費更多的錢,並通過高價選項獲得大量好處。」 重申兩點:使誘餌的價格接近高價選項;使誘餌的價值接近低價選項。注意中間選擇傾向選項的視覺顯示也很重要。大多數客戶在提供三種選擇時傾向於選擇中間選項。由於您不希望人們選擇您的誘餌,請將其放在中心以外的位置。但是,中間選擇偏好可以適用於您的策略。通過將首選選項置於中心,您可以添加另一個影響因素,幫助客戶選擇該選項。總之,誘餌效應是一種科學證明的方法,幾乎可以用於所有業務,日常決策,政治選舉,商品組合銷售等等。
29,Default effect 默認選擇效應,當選擇過多的時候,傾向於選擇默認選項。默認效果對營銷,用戶體驗,道德和法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市場銷售中,默認效果通常用於指導用戶購買或更昂貴的選項。例如,汽車的報價默認情況下可能包含高利潤率的選項。這帶來了一些風險,因為聰明的客戶會假裝他們在談判結束前沒有注意到增加的選項。在最後一步,客戶可以請求刪除選項,因為他們從未要求過。銷售人員可能已經給出了很好的折扣,認為客戶沒有反對高利潤率的默認選項。
該效應的原因可能是用戶在一天內處理大量信息並使用各種用戶界面,他們傾向於瀏覽事物而不是閱讀,並且可以快速通過用戶界面。
日常生活中,比如就接種疫苗事宜,可進行如下設計:今年秋天我會接種流感疫苗,以減少患流感的風險,我想節省50美元;或者,即使這意味著我可能會增加患流感的風險,我也不會在今年秋天接種流感疫苗,不節省50美元。就容易讓默認選擇產生傾向。
假設所提供的選擇符合目的,可用且符合道德標準,那麼採用上述的雙重一致性/稀缺性方法在更多商業環境中同樣有效。這個兩步法的關鍵是首先考慮你希望你的影響目標主動選擇的兩個選擇,其次是用一個簡單的信息來指出如果一個選擇沒有被採取行動可能會丟失的那個選擇。
30,Denomination effect 面額效應(錢幣的面額大小),即,小金額的錢更容易被花掉,以及舊錢也容易被化掉。在購買股票等場景的時候,為了在投資時打擊面額效應,建議從整體上考慮一家公司,而不是只關注其交易價格。通過檢查公司的整體價值,投資者不會過分強調股價水平。實際上,它只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市值,債務水平,現金狀況,淨值等。面額效應背後的認知心理可以阻止我們做出關鍵的投資決策。最終,與許多認知偏見一樣,克服它的關鍵是客觀和理性,並避免情緒幹擾決策過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