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化妝品新規實施 福州市售產品依然拿"美白"說事

2020-12-24 央視網經濟頻道

  本月起,《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開始施行。《指南》在配方和有害物質控制方面設立了比成人化妝品更高的技術門檻,達不到要求的廠商將不能再生產兒童化妝品。

  昨日,記者在福州市場上調查發現,儘管新規已經實施,但是多數市面在售產品不達標。

  新規:不宜含有美白、祛斑等功效

  近年來兒童(含嬰幼兒)日化用品安全問題不斷湧現。由於不良事件的發生,國家藥監局為加強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的管理,提高了其準入門檻。

  記者查閱《指南》發現,其涉及的化妝品使用人群為年齡12歲及以下兒童。凡是在產品標籤(含產品說明書)的文字中或包裝上的圖案中註明「兒童用產品」字樣的,均須按照兒童化妝品要求進行申報;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配方所用原料的品種須最大限度減少;選擇香精、著色劑、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時,應堅持有效基礎上的少用、不用原則,並關注其可能存在的潛在致敏性;在配方中,不宜含有美白、祛斑、脫毛、止汗、除臭、育發、染髮、健美、美乳等功效成分;選用的原料及技術應具有一定的安全使用歷史,不鼓勵使用基因技術、納米材料等新技術新材料。《指南》還指出,產品中文名稱、標籤及說明書中應標註「適用於兒童」等說明性用語;對於兒童使用的產品,應在外包裝上標註「適用於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等警示用語;說明書中所闡述的內容應該科學、合理,不能用絕對化語言描述。

  現狀:多數產品不達標

  新規已經從本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然而,記者昨日在市場上調查發現,多數市面在售產品無法完全滿足《指南》要求。

  記者在多家超市看到,明確註明「嬰幼兒護膚」的幾款產品中,都沒有在外包裝上標註「適用於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等警示用語。

  在成分標識方面,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要麼完全不標,要麼標識十幾種成分。例如,在一款廈門生產的嬰幼兒化妝品的瓶身上,未見任何成分標識;而在幾個知名品牌的兒童化妝品瓶身上,成分標識所含元素都超過10種,最多的有28種,其中還含有香精等成分。

  在功效方面,記者發現,標註保溼、美白等功效的兒童化妝品不少,不過多數是國產品牌,在國際品牌中比較少見。一些暢銷品牌號稱具有「美白」「止汗」等功效。比如嬰兒特潤嫩白霜、兒童溫和潤白潔面乳等,都出現了「嫩白」、「保溼」等字眼。

相關焦點

  • 兒童化妝品新規2月起實施 對香精美白說「不」
    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本月起正式施行的《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新規規定,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香精、防腐劑應少用或不用,美白、祛斑、去痘等功效成分不宜用。而記者昨日調查卻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兒童化妝品中,部分成分和宣稱的功效與新規都有相悖之處。
  • 兒童化妝品新規將實施 亂給娃擦香香恐性早熟
    4月1日起,國家食藥監局《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新規正式實施。新規明確規定,最大限度地減少兒童化妝品配方所用原料品種,對香精、防腐劑堅持少用或不用原則。少用或不用香精防腐劑據市食藥監局有關人士介紹,國家食藥監局4月1日即將實施的《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新規中,對兒童化妝品的原料配方、添加成分等,作了各種禁限規定。首先,新規明確提出,除了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所用原料的品種外,在選擇香精、著色劑、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時,還應堅持有效基礎上的少用、不用原則。
  • 化妝品新規:美白產品申請新批文要等一年半
    原標題:化妝品新規:美白產品申請新批文要等一年半   原標題:化妝品新規:美白產品申請新批文要等一年半  一條10號新規影響上千化妝品企業,美白產品申請新批文至少要近一年半時間  1/3日化產品受波及:或跟「美白」拜拜  「『美白』跟『祛斑』就像感冒,『美白』重預防,『祛斑』重治療,兩者怎麼可能是同一機理
  • 謹慎兒童的化妝品不宜含美白成分
    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並頒布的《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將於明年2月1日起正式實行。《指南》提出,兒童化妝品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所用原料的種類,不宜使用具有諸如美白、祛斑等功效的原料。記者走訪廣州商家發現,目前市面上多見的兒童化妝品為清潔、養護類的護膚品,該類護膚品絕大多數標註的配方成分多達20種以上,含香精也是普遍現象。
  • ...停售美白產品|可伶可俐|強生|露得清|美白|黑人牙膏|化妝品公司
    6月19日,美國強生公司宣布停止銷售多款在亞洲和中東流行的美白霜。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而死事件,引發的種族歧視還在全球持續發酵。這波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浪潮,波及了各行各業,遊行示威者便借著這個機會,開始抵制抗議各種涉及歧視黑人嫌疑的品牌以及產品。
  • 兒童護膚品市場良莠不齊 管理新規2013年實施
    市場上的護膚品種類繁多,美白、保溼樣樣俱全,但質量良莠不齊。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兒童護膚品成分越簡單越好,能不用則不用。另外,針對兒童化妝品的管理新規,2013年2月起實施。    此外,今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兒童(含嬰幼兒)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曾明確規定,配方所用原料的品種須最大限度減少;選擇香精、著色劑、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時,應堅持有效基礎上的少用、不用原則,並關注其可能存在的潛在致敏性;在兒童化妝品的配方中,不宜含有美白、祛痘、脫毛、止汗、除臭、育發等功效成分;對於兒童使用的產品,應在外包裝上標註「適用於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等警示用語……
  • 嬰幼兒服裝新規實施滿月 ZARA等品牌不達標童裝仍在售
    嬰幼兒服裝新規實施滿月 記者探訪發現——  ZARA竟賣不安全童裝  從8月1日起,3歲以內的嬰幼兒紡織用品必須滿足最高安全級別A類。距新規開始實施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商場專賣店,還是街邊外貿店,仍有大量非A類嬰幼兒服裝在售。有許多家長和銷售人員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規定。  新規:  「嬰幼兒」服裝擴大範圍  8月1日,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取代2003版國標,成為紡織品新的強制性國標。
  • 從媽咪保貝的「停售」到「不停售」,鬥膽推測下重疾新規實施的時間!
    停售!又不停售!難道在炒?我更願意相信復星聯合沒有炒停售。為什麼呢?媽咪保貝霸佔少兒重疾王者寶座時間已久,即使近期新推出了開心小保貝、橫琴嘉貝保、大黃蜂3號Plus和守衛者3號少兒版,且各有優勢和不足,但消費者仍然對媽咪保貝情有獨鍾!復星聯合沒有必要炒停售!
  • 化妝品監督新規出臺 國貨名膜壹號產品均達標!
    近日,國務院正式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首次提出註冊人和備案人制度,其次,明確規定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新規一出,引發社會各界廣泛討論,記者發現,國貨無添加護膚品牌名膜壹號,其產品均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備案,符合新規要求。
  • 牙膏算化妝品了?一圖了解「美麗」行業新規
    近日,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其中一條新規引起人們注意: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進行管理。牙膏為何「變身」進入化妝品行列?除了牙膏以外,新規還有哪些變化?《條例》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產品安全性要求不降低的前提下,將一般清潔類及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的牙膏按照普通化妝品實施備案管理。
  • 亞洲人美白得罪了美國黑人?強生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圖源:Twitter)有網友就分析,強生的美白產品本來市場份額就不大。強生的這個行為,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反種族歧視的企業形象。為的就是讓強生家族在這場種族運動中置身事外。而化妝品的本質是包裝和營銷行業,真正的穩定利潤來自於其原材料。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本月起實施 牙膏功效不能宣稱美白
    2021年1月1日起,《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對化妝品標籤標註內容、化妝品功效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值得注意的是,牙膏產品將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
  • 強生停售美白淡斑產品
    美國保健產品巨頭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決定,停售在亞洲和中東地區廣受消費者喜愛的美白產品。本月稍早也傳出強生將停售旗下在亞洲和中東地區販售的「露得清」(Neutrogena)細白系列商品。強生表示,過去幾周的討論凸顯一件事,即公司部分產品的名稱或淡斑產品所標榜的功效,給人一種無暇或白皙膚色更勝於原本自身獨特膚色的印象,「這從來都不是我們的本意,健康肌膚就是美」。
  • 牙膏躋身化妝品界?「美白」出現在牙膏廣告裡難了,關於市面上的...
    △資料圖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近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對實施了30年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一次修改與更新。其中,條例首次將牙膏參照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
  • 化妝品促銷拿正品當贈品 有老貨退市清貨之嫌
    從上周開始,從來不喜加入贈品大戰的化妝品品牌SK-Ⅱ,也第一次拿出了30毫升的正品神仙水作為贈品,買滿1500元就可以獲贈神仙水和面膜。據每日商報報導,「滿就贈」是各大化妝品品牌的銷售方式,每家公司都準備了大量小樣作為贈品。然而,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初,拿正品作為贈品的促銷戰,已經越燒越烈了。     去年年底,碧歐泉推出一檔活動,購任何產品一件再加200元,可以換購600元的淨白精華素。
  • 這些化妝品是如何讓你祛斑美白的?
    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 長期以來,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廣受亞洲消費者歡迎,這些產品到底是如何美白的?使用時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 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對肌膚有哪些幫助?
  • 強生停售兩款美白產品,高露潔也重新評估「黑人牙膏」名稱
    強生停售兩款美白產品
  • 資生堂宣稱產品「7天美白」 化妝品成虛假宣傳重災區?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8日電 (高曉鍈)近日,日本著名化妝品品牌「資生堂」在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名為「櫻花調色精華」的新品,由演員劉亦菲代言。中新經緯記者在其官方看到,產品宣傳中資生堂突出強調「7天見證嫩白櫻花肌」「見證7日煥白」「7天美白」等賣點。
  • 眾多知名化妝品抽檢不合格 汞激素超標|面膜|美白|護膚品|祛斑|...
    在地方數據方面,去年一年,共有16個省/自治區食藥監局發布了化妝品質量公告,祛斑美白類、祛痘類、面膜類是重點抽檢類別,各地共抽檢出229批次各類不合格化妝品。其中,祛斑美白類產品不合格批次最多,達到50批次,其次為祛痘類產品,不合格批次為40批次,黑榜第三名為面膜類產品,不合格批次為39批次。此外,賓館專用沐浴液和洗髮/美發類產品問題也很多,不合格批次分別為38批次和24批次。
  • 1月新規來了!事關你上學、買車、納稅……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31日電 (馮方)新年在即,一大批新規將落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施行、883項商品調降進口關稅、教育部取消兩項證明、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化妝品禁止暗示有醫療作用、累計收入不超6萬元月份暫不預扣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