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敏感」到底是缺點,還是優點?如何讓這樣的孩子獲得成就?

2020-08-09 處處有心

時常無緣無故,或者因為很小的事情就吵鬧不已的孩子,

被身邊人公認為「作」、「難搞」、「太敏感」的孩子,

如果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如此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是高度敏感兒童。

在亞洲,人群中,大概23%的人屬於高度敏感。

生活中,高度敏感的孩子會為了飯菜的擺放、冷熱等「小問題」哭鬧不止,

所以,作為高度敏感兒童的家長,往往會覺得「很累」,「不知道該怎麼做」。

  • 高度敏感的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哭鬧呢?

原因在於:他們對世界的變化非常敏感,

由此,湧入他們眼中、腦中的信息就多,

孩子對信息的加工能力有限,因此過多的信息往往令他們「煩躁不已」。

而對煩躁,他們沒有更好的化解辦法,只能本能地選擇哭鬧來宣洩。

但若因此判斷高度敏感就是個缺點,為時過早,

來看看高度敏感的另一面,再下判定。

高度敏感的優點:

  • 細膩、細心、有耐心;
  • 重感情,富有同情心;
  • 更容易專注、投入;
  • 第六感、直覺力很強;
  • 邏輯分析能力更勝一籌;
  • 有豐富的想像力。

除了這些普遍的優點,高敏感度的人還可能有各自特殊的優點

比如:某些人的嗅覺特別敏感,他們就更有能力成為收入不菲的高級聞香師、制香師。

更重要的是,「高度敏感」是個可遇不可求的特質。

如果你出生時沒有自帶這個特質,後天很難訓練出來。

而自帶這份高度敏感特質的人,可能兒童時期幸福感不那麼強,

但成年後,大多數人,都能馴服這份高度敏感的特質,從而讓自己收穫幸福。

好了,現在你覺得「高度敏感」是優點,還是缺點呢?

或許深陷養育高度敏感孩子痛苦中的家長,仍會認為:優點只是傳說,缺點卻實實在在。

也有高度敏感的成年人說:如果我不是高度敏感就好了,我就不會那麼自卑。

但其實把這些痛苦掰開了揉碎了看,全都不是高度敏感本身的錯,

而是錯誤的養育方式,

比如:打罵、冷落、羞辱等。

換一個不是高度敏感的孩子,如果在這樣的養育環境中,也會有問題。

童年的陰影會影響人的一生,

因此導致了成年後,依舊無法獲得幸福。

至於「高度敏感」,客觀地說:它只是種性格特質,無所謂好壞,

只有合理利用,揚長避短。

怎麼「揚長」,激活孩子的優點呢?

方法就一個:找到孩子的興趣點。

家長做好了這件事,高度敏感的孩子,會比普通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具體該怎麼做呢?

  • 日常觀察孩子在哪些事物上安靜停留時間最長

這件事需要由父母中較敏感的一方來主要負責。

  • 多給孩子創造接觸各類事物的機會

只是,接觸新事物對高度敏感兒童來說是重大挑戰,家長不要安排地太頻繁。

  • 家長要思考孩子將來的方向

沒發現孩子有明確興趣,父母就要主動為孩子樹立方向,並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 不打擾孩子專注

當孩子專注於某事時,千萬不要隨意打擾。

一來,高敏感兒童一旦被打擾,反應會非常激烈;

二來,影響孩子對事物的專注和喜歡,當喜歡的事總被打擾,可能孩子下次就不願做這件事了。

為什麼激發孩子的某一個興趣,或者為孩子樹立一個方向,對高度敏感的孩子特別重要呢?

因為這有助於孩子抗幹擾,

並將自己的敏感特質用於搜集有針對性的信息。

如果信息多而無用、雜亂,那麼這個人就會變得抓狂。

而如果信息有用,且自己對此有興趣,那就會讓這個孩子更專注。

高度敏感的孩子一旦自成宇宙,

其能量之大,會非常驚人。

曾有人對著名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的性格研究後發現,她是非常典型的高度敏感特質。

小時候,居裡夫人就表現出非常注重細節,總能發現別人關注不到的信息。


居裡夫人的童年可以說是非常坎坷。

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母親早逝,長姐如母,撫養她長大,

只是,沒過幾年,大姐也去世了。

對居裡夫人而言,生活的動蕩和滄桑,是她心中無法磨滅的痛苦,

支撐她堅強前行的動力之一,就是自己的興趣。

居裡夫人的父親是物理老師,且非常熱愛自己的專業。

居裡夫人從小就在父親的實驗室裡玩各種瓶瓶罐罐,聽父親講各種物理、化學知識。

受到父親的影響,居裡夫人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確定自己喜歡物理、化學。


長大後的居裡夫人,果然在物理、化學兩個領域獲得了超凡的成就,

她是第一個獲得兩次,分別不同領域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一次是和丈夫一起獲得的物理諾貝爾,

另一次是丈夫去世後,她獨立研究後,獲得的化學諾貝爾。

可以想像,每當她進入實驗室,信息就開始過濾,內心回歸單純、平靜。

這是專注的好處,對高度敏感的孩子而言,擁有專注就擁有一切,

而專注要靠目標、方向激發。

與其說「高度敏感」是缺點,不如說它是沒有被激活的寶藏。

一旦確立了目標,高度敏感的孩子會煥發出常人難以企及的韌勁和力量。


—END—

  • 如對「如何養育高度敏感兒童?」話題有興趣,可點擊我頭像,進入主頁「專欄」中看更多文章。
  •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處處有心】,每日都有微頭條,或長文章更新~

作者簡介:

處處有心

兒童發展及教育心理學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

營養師,教師,EAP諮詢師,婚姻家庭治療師,育兒類原創文章獲獎作者。

在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實戰經驗

相關焦點

  • 孩子高度敏感,父母要這樣引導才對,高敏感度孩子也能成就大器
    伊萊恩·阿倫博士首先提出了"高度敏感"特質的概念,她通過幾十年的研究,證明了高敏感度和內向或外向的性格一樣,是一種正常的性格特質,無所謂好壞之分。換句話說,高度敏感特質並不是缺點。有這種高度敏感特質的人大有人在,據說世界上有 20%左右的人屬於高度敏感的人。
  • 我家寶寶「高度敏感」,我該怎麼辦?
    大人照顧這樣的孩子,簡直能累死個人。如果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如此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是高度敏感兒童。在亞洲人群中,大概23%的人屬於高度敏感。高度敏感的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哭鬧呢?原因在於他們對世界的變化非常敏感,由此,湧入他們眼中、腦中的信息就多,孩子對信息的加工能力有限,因此過多的信息往往令他們「煩躁不已」。而對煩躁,他們沒有更好的化解辦法,只能本能地選擇哭鬧來宣洩。
  • 家長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一撇一捺,那麼這個左邊的撇呢,他是優點;右邊一捺呢是缺點。這就說明,我們人呀,他也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俗話說:人無完人!所以呢,我們必須要客觀地去看待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既不能因為一個人身上有缺點,我們泌去否定它的優點。也不能因為他有優點而忽視他的缺點。我們家長該如何正確地對待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呢?首先我們要先知長後知短。
  • 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優點與缺點?
    #一起家庭教育#當代社會很多家長只會看到孩子的缺點,卻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生活中有一些熊孩子在大人嘴裡不可救藥,但實際上,他們不是沒有優點而是我們家長的眼睛只盯著他們的毛病舉個「慄子」吧:有一天某所學校突然收到一面錦旗
  • 父母一定要記住,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是孩子的特點
    人無完人,只要是人,就有優點和缺點,但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是特點,孩子也是一樣。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優點和缺點,尤其是孩子,到底孩子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優點還是缺點,與我們內心自主判斷結果有很大關係,是憑藉經驗或感覺評判眼睛看到的表現出來的行為,這裡就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主觀行為了。
  • 安裝榻榻米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優點與缺點分析,聽完恍然大悟!
    安裝榻榻米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優點與缺點分析,聽完恍然大悟!家裝時很多朋友都會在家中安裝榻榻米,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增加家中的收納空間與儲物空間,而且榻榻米還可以當床使用一舉兩得,但是又有很多人認為安裝榻榻米非常不合理,拿取物品不僅不方便而且非常潮溼,今篇這天文章就為大家總結榻榻米的優點與缺點,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 榻榻米的優點有哪些?
  • 《高度敏感的力量》:那些具有高度敏感的人,才是真正會生活的人
    由此可見,敏感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相反,如果你能夠正確認知自己的敏感,並把這些敏感用在合適的地方,你也能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活出真實的自己。那麼應該如何認識自己的敏感,並運用敏感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呢?我想,這本書中會有你想要的答案——《高度敏感的力量》。本書作者卡特琳·佐斯特,他自己就是一位高度敏感人士。
  • 優點,不是缺點?!害羞的孩子背後的隱藏個性和指導
    它的特徵還在於對周圍環境和在您面前發生的事情敏感,從而使您感到焦慮和害怕。我不擅長進入新的環境,當我看到周圍的朋友彼此相處時,我會變得不耐煩並失去聲音。我不擅長適應環境的變化,因此不像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我會在仔細檢查後逐漸適應它。每個孩子變得害羞的原因是不同的。
  • 總是抓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多想孩子的優點,正確認識「光環效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教育對家長來說越來越重要,幾乎每一位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該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仔細回想一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說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似乎每一位家長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是最優秀,自己家孩子卻毫無優點,這也導致很多孩子長大後還生活在這個陰影中,家長們不妨用用「光環效應」來看待孩子,說不定在自己眼裡恨鐵不成鋼的孩子,馬上就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了!什麼是光環效應說到光環效應,很多家長肯定比較疑惑,到底什麼是「光環效應?」
  • 網友疑惑:公務員工作穩定安逸,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
    網友疑惑:公務員工作穩定安逸,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 都說年輕要去拼搏 要去做一些有激情的事情 以免將來後悔 但公務員的工作卻和這樣的想法恰恰相反
  • 孩子不願剪指甲,很怕痛,易受到驚嚇……高度敏感的孩子該這樣養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高度敏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是一名高度敏感者,她也是一名研究敏感特質的國際權威專家,在《發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書中這樣解釋:高度敏感的個體天生比一般人更關注周圍環境,做事習慣,三思而後行,他們可能會顯得膽小害羞,不太合群,受刺激時很容易情緒緊張,更注意細節,他們容易受到痛感、藥物和外界刺激的影響。
  • 學會這3個步驟、6個方法,高度敏感不再是你的標籤!
    有時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確實對一些事情的反應過於敏感,也知道身為一個「社會人」,這樣做是不好的。況且自己不是生活在真空的,不可能像電影裡那些隱士一樣的生活,仍舊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在這個外向的社會中暢快的活出自我,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並且過上舒適愜意的生活,這才是最終目標!
  • 小高層有何優點和缺點,洋房有何優點和缺點,買誰更划算?
    所以很多朋友在買房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做取捨,他們不知道究竟是購買小高層好還是購買洋房好。配圖1,小高層有著怎樣的優點和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想要知道如何取捨,就要分析房屋的優點和缺點,到底存在著哪些。因此我們簡單歸納一下,看看小高層住宅到底有著怎樣的一些優點和缺點。
  • 孩子缺點一定要批評教育嗎?父母掌握這5招,幫助孩子缺點變優點
    如果家長覺得「我的孩子問題太多,根本沒有優點」時,需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有多久沒有去發現和欣賞孩子的優點呢? 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 「作、難搞、哭不停」,磨人的高敏感寶寶,培養對了將來能成大事
    02高敏感寶寶小時候磨人,長大了優點一大堆小時候因為敏感而總是哭鬧,不斷消磨著爸媽的耐心,但是高敏感也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優勢。這樣的高敏感,想要通過後天訓練得來,並不容易,因此,具備高敏感特性的人在一些行業中,可以領跑多數人。所以,寶爸寶媽們,寶寶小的時候高敏感確實會讓你們不好過,但是長大了之後,他們的一些特質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優點和天賦,這樣還覺得有個這樣的孩子是件壞事嗎?
  • 孩子「高度敏感」怎麼辦?是好事!這是一種被嚴重忽略的「天賦」
    有些事情如果沒有達到她的要求她就會在那裡生氣,如果我動過她的書本她會說:媽媽,你動過我的書了嗎,我之前不是這樣的順序放進去的。 所有的這些細節讓我意識到我的孩子應該是屬於高度敏感的兒童。
  • 《敏感的人》:高度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你可遇不可求的情商資產
    大傢伙,歡迎來到@梵羲讀書 ,今天,我們通過《敏感的人》這本書,一起來聊聊敏感的人如何面對外界壓力。《敏感的人》是一本經典的關於人的性格與情商管理的書籍,這本書告訴我們,高度敏感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種你可遇不可求的情商資產。這本書能讓閱讀的人了解如何從自己身上看出敏感的特性,並學會將敏感特性運用到日常的人際關係和工作中,創造更豐富更美好的生活。
  •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孩子沒有永遠的優點或缺點,只有特點
    沈奕斐在她的著作《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瑞瑞媽媽是一名小學美術老師,瑞瑞是一個很可愛的喜歡畫畫的大男孩。在瑞瑞上四年級的時候,瑞瑞媽媽向我請教:如何能提高孩子的情商?這是孩子專注力強的一種表現,你希望改變他這個特點嗎?」瑞瑞媽媽再次說:「那不行。」當孩子畫畫的時候專注是認真的表現,是一個優點;但是玩的時候沒有留意到身邊的人,專注就成了情商低的表現,是一個缺點。
  • 「媽媽,我不要剪頭髮」,遇上高度敏感的孩子,家長該這樣養育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會這麼敏感呢?事實上,在心理學上針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有個名詞做描述叫做高度敏感。而且平時小雨是特別挑剔的,總是覺得穿的衣服和襪子不舒服,媽媽覺得小雨太難養了,他們夫妻都不這樣為什麼她的兒子卻這樣呢。很明顯,小雨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孩子。小雨怕剪頭髮和剪指甲。對衣服和襪子接觸也是有些敏感。一、高度敏感的孩子有哪些特殊的行為?有些孩子聽到太大的響聲會讓他們覺得害怕。
  • 內向不是缺點,家長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父母先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看看內向的孩子有哪些優點再下結論。 而內向的孩子雖然性格比較安靜,但是還是能夠和人正常交流的。 其實事實也不是這樣的,自卑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一直否定自己。而性格內向的孩子只是更喜歡自省而已,內向不等於自卑,家長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沒有必要對此過度緊張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