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向清揚君爆料,稱「微商品牌日彌(NIMI)好誇張,幾百萬的貨款直接走私戶。」
據了解,日彌品牌是由寧波日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彌微商」)運營的。企查查顯示:日彌微商,成立於2017年1月5日,註冊資本300萬,實繳資本為0,法定代表人胡嘉君。該公司為胡冬娜獨資持有,胡冬娜於2020年4月29日卸任法定代表人。
從網友提供的圖片可以看到,2020年7月13日,有人給何玉珍的個人銀行帳戶轉帳50萬,摘要備註為:升級日彌百萬董事;2020年7月15日,有人直接通過工商銀行向胡冬娜個人帳戶轉帳105萬,成為了百萬董事;日彌CEO米娜朋友圈信息顯示,日彌微商僅董事就有30多位。
這麼多百萬董事有多少巨款是直接轉入個人帳戶的清揚君不得而知,但貨款不轉入日彌微商公司帳戶,而是直接轉入實控人及其他私人帳戶,是否涉嫌偷稅逃稅?
一般來講,年銷售額達到500萬(含500萬)的屬於一般納稅人。日彌微商的稅率應該是13%,即便按照小規模納稅人4%的稅率來算,如果都轉私帳而不報稅的話,大家可以估算一下日彌微商的營收規模和偷稅逃稅的金額。
在此,清揚君希望寧波市稅務機關能夠引起重視,雖然稅務總局近日公布《關於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嚴禁徵收「過頭稅費」的通知》,但起碼這兩單可是近日所為,另外稅務機關也有加強企業稅務監督的責任,避免給國家稅收管理造成較大損失。
令清揚君好奇的是,日彌微商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眾多微商從業者不惜豪擲百萬也要加入董事陣營?
在調查過程中,清揚君了解到,日彌微商之所以如此火爆,可能是因為其宣傳的品牌背景、產品功效和代理模式。
不過,隨著對相關材料的梳理,清揚君卻發現,日彌微商火爆的背後卻充斥著「謊言」和「欺騙」。本篇我們先從日彌微商的產品品牌背景說起。
據日彌微商註冊的微信公眾號「日彌nimi服務中心」介紹:日彌NIMI始創於日本。經過超過5年的市場沉澱,服務超過百萬消費者, 和全世界的優秀科研機構合作開發,探索真正對於消費者有效健康的營養補充產品。
日彌NIMI秉持「全球優選,天然純粹,健康與美,治癒未來」的念,對健康營養補充產品品質堅持執著的匠心態度,在全球範圍內甄選頂級食材,與全球頂尖的研發和生產團隊合作。開發出符合世界頂級食品要求標準且人人都消費得起且真正對健康有益的產品。
日彌NIMI是日彌生物科技(日本)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由此看來,日彌品牌應該是日本品牌背景。但清揚君卻從另外一些材料裡發現了新的說法,也讓日彌的日本品牌背景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2018年10月16日,名為「日彌膠原蛋白」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關於日彌NIMI品牌背景》,文中提到「日彌NIMI始創於西班牙」、「日彌NIMI是日彌生物科技(西班牙)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在覓職人才網上,經認證過的日彌微商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日彌NIMI的品牌始創於西班牙」。
更為「巧合」的是,提到「日彌NIMI始創於西班牙」的那篇文章,與微信公眾號「日彌nimi服務中心」所介紹「日彌NIMI始創於日本」的文章,除了把西班牙改成了日本,其它宣傳內容並無差別。
為什麼日彌品牌像找不著家的孩子一樣,連始創地都分不清了,一會是西班牙的一會是日本的?是日彌微商自己傻傻分不清楚,還是根據經營需要而隨意改變呢?
清揚君通過查詢日本知識產權局官網,發現「日彌nimicollagen」商標是由日本日彌生物科技株式會社(香港)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16日申請的,「日彌NMI」商標(化妝品等類別)是由盛森許日株式會社於2018年9月19日申請的。
日本日彌生物科技株式會社(香港)有限公司雖然帶著日本字號,但卻是私人註冊的香港公司,而該公司的註冊時間為2015年9月2日。
那麼,為啥一個香港公司註冊成立不到一個月,就火急火燎跑到日本註冊一個商標呢?這很值得推敲。
其次,日本日彌生物科技株式會社(香港)有限公司的實控人是誰,我們不清楚。但就是這樣先在香港註冊公司,緊接著在日本申請商標,然後一個所謂的日本品牌就這樣成立了。隨後再找一個代工廠貼上自己的商標,於是一系列全新的「日本進口品」便可以回國銷售了。
但不論怎樣,日彌品牌所宣傳的創始地有西班牙,也有日本,其中必有一個是虛假宣傳。
另外,日彌品牌宣稱「在全球範圍內甄選頂級食材,與全球頂尖的研發和生產團隊合作。開發出符合世界頂級食品要求標準且人人都消費得起且真正對健康有益的產品」,而「頂級食材」、「全球頂尖的研發和生產團隊」、「符合世界頂級食品要求」等也涉嫌虛假誇大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明確規定 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第九條第三款規定 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接下來的文章,清揚君帶大家了解一下日彌微商的產品及「瘋狂」的代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