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姆、開市客等會員制超市進入中國市場,消費者對於先花錢獲取會員資格,再享受服務的消費模式,已不陌生。一張山姆會員商店的普通個人會員卡年費為260元,一張開市客金星會員卡的年費則為299元。但是,如果消費者只是想去看看熱鬧,並不願辦卡長期消費怎麼辦呢?
針對這部分人的消費心理,有人利用網絡平臺,當起了會員卡「黃牛」。通過遠程協助消費者登入他人會員帳號等方式,「黃牛」們以幾塊錢至二十幾塊錢不等的價格,按次將會員卡出借給他人使用。
為了這門「生意」,「黃牛」們還專門開設了網店,整理出了一套「生意經」。
淘寶「九年老店」兜售會員超市「次卡」
在淘寶平臺,如果以「sam會員」、「costco會員」為關鍵詞進行搜索,一大批專職出售單次卡的店鋪,會映入眼帘。
這些店鋪大多在商品圖片中注有「單次山姆會員卡」、「全國各地SAM’s實體店進場和結帳」、「上海開市客、男女卡都有」等帶有暗示字樣,而商品標價只有幾塊錢到二十幾塊錢。
熱心市民小雯告訴記者,不久前,她的朋友就曾通過購買這些店鋪的服務,獲得了到開市客購物的資格。
對於只是出於好奇想要探店的人來說,花十幾塊錢在『黃牛』這裡買一次卡,比花費近300元辦理年卡要划算得多。」
小雯如此分析朋友的心理。
因為有一批抱有這樣心態的人,這些兜售「次卡」的店鋪看起來似乎生意興隆。記者看到,一家聲稱自己為「上海九年老店」的商家,其「會員卡單次卡租用」商品月銷量已達1171件。商品寶貝評價共計7277條。
不少使用者留言評價:
「操作方便,對於偶爾去的人非常友好。」
「和自己的卡是一樣的,很方便!」
「第二次用了,非常好用!」
……
這些賣家並不諱言「次卡」的來路,一些賣家將「次卡」的來源,在「商品詳情」頁面,標註的清楚明白。所謂的「次卡」,就賣家協助買家遠程登錄他人會員卡,使用他人會員卡結帳。
填入客服提供的手機號,並點擊獲取驗證碼,客服會提供給您。進店或者結帳的時候展示會員二維碼……」
一個商家在其商品詳情頁面圖文並用的解釋道。
記者體驗:「次卡」使用套路層出不窮
那麼,用這些「次卡」真得可以進場購物結帳嗎?使用這些「次卡」會帶來風險嗎?對此,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 實測山姆:「黃牛」給出選店攻略
「青浦最近查得嚴,不是自己的卡不讓進。」在得知記者想要購買「次卡」進入位於青浦區的山姆會員商店後,網店客服說。
「浦東店是可以的。」這名客服說。
另一家網店的客服給出了同樣的結論,當客服得知記者想要購買「次卡」進入浦東新區的山姆會員商店後,客服向記者推薦了10元一次的「隨機照片會員卡」。
「該店查卡比較松,用隨機照片問題不大。」客服說。所謂隨機照片,就是在客服的協助下,使用者通過微信小程序,登錄到他人電子會員帳號中,利用他人的電子會員卡購物並結帳。這張會員卡上的照片,除了性別和使用者相同,長相和使用者沒有任何相似點。
如果遇到極個別『槓精』收銀員,可補差價8元更換你的照片。」
這名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如果記者多付8元錢,他們還提供更換照片服務,可以將微信小程序會員帳戶中的照片,更換為記者本人照片。
記者嘗試支付了18元錢,購買了更換照片開卡服務。在記者提供手機號、照片後不到2分鐘,網店客服記者,可以使用記者提供的手機號登錄小程序了。
使用上述手機號,記者成功登錄到了山姆會員商店微信小程序中,在小程序頁面,記者看到了一張屬於陌生人陸某某的會員卡,但是,在電子會員卡詳情頁,頭像照片已經被更換為了記者所提供的照片。
那麼,這種「次卡」真的可以進店消費嗎?
5月17日,記者來到山姆會員商店高科西路店後發現,確如網店客服所言,店內的管理並不嚴格。
在進店階段,儘管張貼多處提示稱會員方可入店,但記者入店過程中,全程並無工作人員向記者主動提出查驗要求。在結帳階段,記者嘗試使用了價值10元的「隨機照片會員卡」進行結帳,儘管記者手持非本人頭像的會員卡進行結帳,但收銀員並未就此提出異議。
◆ 實測開市客:「黃牛」教顧客「挑人」結帳
開市客的情況與山姆會員店相似,在淘寶店花費24.89元購買了「costco會員卡電子實體店租用單次」服務後,上述店鋪的客服人員為記者發來了一男一女兩張會員卡照片,並告訴記者,可以先使用這兩張照片進店,結帳前10分鐘,再聯繫他遠程登錄他人會員卡。
這兩張會員卡照片一張頭像為一男子的全身照,一張頭像為一帶墨鏡女子,照片統一的特點是,人物面部比較模糊,難以看清。
5月16日,手持這兩張照片,記者進入了開市客門店,和在山姆會員商店的情況相似,入門時,工作人員並未仔細核對會員卡信息。
按照客服的「指點」,結帳前10分鐘,記者再次與客服聯繫。這一次,客服為記者提供了一個手機號,並通過提供驗證碼,遠程協助記者通過開市客APP,登錄到了一會員帳戶中。
該帳戶的持有者為一男子,帳戶頭像非常清晰。客服叮囑記者:「注意觀察一下前面結帳客戶,收銀員是否仔細校對頭像,選一個基本不看頭像直接掃碼的人,大部分收銀員不會校驗頭像,會直接結帳,個別收銀員如果問,強調是本人卡,不要說是網上買的就可以了。」
這名客服反覆叮囑記者:「任何情況不能說網上買的!」
結帳過程中,記者發現,營業員並未對會員卡信息與持卡者進行仔細核對,儘管記者與會員卡照片中的人性別、長相完全不同,但還是順利完成了結帳。
超市聲音:已報案,保留採取法律手段的權利
對於網絡上出現的「販賣會員卡」行為,超市方面是否發現了這一漏洞呢?
開市客、山姆會員商店的工作人員表示,企業方已注意到了有人冒用他人會員卡的現象,對於網絡上出現的「販賣會員卡」行為,他們非常關注。
開市客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和賣場工作人員核實,確實有員工遇到過冒用他人會員卡的現象。開市客是會員制超市,在結帳時查驗會員身份,是對其他會員的負責。如果確認持卡者與會員卡身份不相符,賣場會拒絕結帳。對會員身份的查驗,開市客一直在進行並不斷在優化中。
開市客表示,他們會持續關注網上「販賣會員卡」的現象,並保留採取法律手段的權利。
山姆會員商店表示,山姆會員商店高度重視近期發現的假冒會員卡情況,並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已有不法分子因涉嫌詐騙被處罰。
山姆會員商店提醒會員,企業方會監測用卡記錄,如發現異常行為,會依據會員章程凍結相應會員卡權限,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的權利。同時,山姆會員商店會加強對門店的培訓,利用技術加強防範,以維護誠信會員的權益。
山姆會員商店提醒市民,山姆會員商店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以倒賣會員卡為名義,藉機非法獲取個人信息,市民需對此保持警惕。
律師提醒:購買「次卡」法律風險高
那麼,消費者在網上購買這類所謂的「次卡」,進而冒名使用,會產生哪些問題或風險呢?
上海揚遠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揚律師指出,一方面,消費者「購卡」行為大多發生在網上,不具有當場性,又是先付款後交易的模式,無法核實交易的真實性,忐忑行事之中,很有可能遭到「黃牛」的欺詐行為。而此時,由於「購買他人實名會員卡」、「冒名消費」本身不是合法的交易,購買行為存在被認定無效的風險,亦違背我國《民法總則》、《合同法》中關於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原則的要求,消費者無法根據上述法律維護自身權益,隨後會陷入啞巴吃黃連、有苦不能言的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即便「購卡」、「冒名消費」的行為僥倖逃脫了商家監管,但事後萬一購得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甚至引發消費者身體權、健康權受損局面,受損害的消費者希望向商家或通過法院主張權利,首先需要證明自己與商家成立過一一對應的買賣合同關係,則先前使用他人會員卡的行為便構成了維權歷程中的第一個障礙。消費者需要額外收集證據進行說明,排除法院否認買賣關係相對性問題。
如果將看待該問題的視角再上升一步,若「黃牛」倒賣實名會員卡成風,甚至形成產業化,則相關出售主體很有可能觸犯經濟法乃至刑法,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在最近有關「共享網絡播放平臺會員」一類的案件中,該類「提供共享機會的」平臺最終被法院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需對原平臺進行賠償。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違反公平競爭、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擾亂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使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所謂的「共享會員」服務,明顯不符合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損害了他方的合法權益,更有可能違反我國《刑法》相關規定。
如果開卡條款中明確記載了轉讓他人使用構成嚴重違約,山姆、開市客等會員制超市可沒收或註銷其會員卡的,也會給出讓卡片使用權的消費者造成不利局面。
王揚律師提示,平臺實名會員制是付出對價、享受更好服務體驗的交易方式,消費者既然選定了交易平臺,則應接納其合理的會員管理制度,在多重法律風險的面前,切勿因小失大。
來源|新聞晨報·周到APP 記者 張益維 黃志強、@021視頻
編輯|周穎
▼推薦閱讀▼
願疫情早日結束,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