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現場探訪位於雨花臺區的這家外資超市。
最近,南京新開了一家美國品牌的大型超市,跟其他超市不同。在這裡,想購物,必須要先花260塊錢辦張會員卡,但前幾天卻有市民辦了卡又馬上退掉了,到底為什麼?南大經濟學專家表示,這種收費會員制模式恐怕難以適應南京市場。
探訪:購物需花260塊買會籍,只管一年
昨天,記者驅車來到位於雨花臺區一個商業綜合體內的山姆超市。現場看到,該商業體的建築外圍還在施工,進入停車場內可以聞到較濃的油漆味,據說這家美國品牌的超市於8月下旬剛剛開業。
這裡進門並不需要證件,但想要購物,結帳時必須出示會員卡,而辦理會員卡需要交納260元錢。這260元並非存在卡裡,而是用於購買會籍,享受購物資格。但一年後想要保留會籍必須續費。超市對於「為什麼要收會員費」的解釋是「可專享高品質及高性價比的商品」。那麼,這裡的東西果真高性價比嗎?
轉了一圈,記者發現,這裡跟其他超市的不同主要有三點:一、有非常昂貴的商品,比如,兩萬多塊的電飯煲,四萬多塊的咖啡機和十八萬的電視機。二、這裡所售的產品包裝較大,比如啤酒,基本是12或者24瓶裝,洗髮水3大瓶裝,抽紙24盒裝,牛奶6大盒裝等等。三、所售的商品進口品牌的比較多,自有品牌的較多。
「辦卡了,但當天就退了。」一位中年男士告訴記者,這家超市開發票的方式極其原始,客人拿著消費單,到開票處,一樣一樣手工錄入開票。「我買東西一個小時,開票一個小時。我的觀念裡,花錢的會員就應該享受更便捷的服務。但顯然這樣的體驗連不花錢的超市都不如。」
「感覺被騙了。」另一位市民陳女士略有懊惱地告訴記者,自己是衝著榴槤來的,看到朋友圈說這裡只要9.9元一斤,沒想到來了以後才發現是14.9元一斤。「估計就那兩天開業促銷而已。」
專家:會員制恐難適應國內市場,囤貨需謹慎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南京東方智業管理顧問公司首席顧問成志明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明了對這種商業形態完全不同的看法。「適合美國,但不適合中國。」在成教授看來,山姆和之前的麥德龍一樣,在南京這樣的城市生存前景並不理想,難以持續吸引消費者付費辦卡。
美國人習慣每周甚至每月開車去一次大型超市購物,因此超市裡的生活用品往往都大包裝。而國內,尤其是大城市商業設施密集,居民外出購物便捷程度很高,再加上國內電商和物流的發達程度都超過美國,可以說,坐在家裡動動手機,想要什麼都能送貨上門,而且價格優勢明顯,消費者根本沒有必要大量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