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還在幹銷售的人,是不是混的很失敗?未來的職業發展在哪裡?

2020-10-20 老夏分析師

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

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有位朋友來諮詢:已婚,二本畢業,做了好幾年銷售工作,

很累,感覺自己很窩囊很失敗,對前途很迷茫.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夏覺得這個問題體現出的是錯誤的觀念,

對於銷售的本質存在認知和意識上的謬誤。

雖說30歲的職場人士具有其他年齡段知識與經驗上無法比擬的優勢,但也已經屬於職場老人,「還在幹銷售」聽起來便很失敗,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一.審視身在職場的30歲

在《論語·為政》中有道:「三十而立。」

身在職場的30歲,正是職場生涯中關鍵的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既不再是二十多歲懷揣夢想、青澀稚嫩的職場新人,

也還沒到人到中年停滯不前、穩定現實的工作階段,而是一個上有無限可能的階段。

在30歲這個關鍵節點,無數的職場人都在這個年齡審視自己,成功地「立」事業,成就自我價值。

30歲的比爾·蓋茨創辦的創業型企業倒閉,隨後逐步創立微軟帝國;

30歲的賈伯斯賣掉了蘋果公司的所有股份,不甘敗逃重返矽谷二次創業;

30歲的李嘉誠還是「塑料花大王」,而後進軍地產市場一舉成為「地產巨擘」;

30歲的馬雲還在做自己的翻譯社,卻在日後挺進網際網路創辦中國黃頁。

那年,他們都只有三十歲,他們的三十歲又何嘗不是我們的三十歲呢?

不少三十歲的職場人士有過熱情褪去的失落,有過未來無望的彷徨,唯獨卻看不到自己依舊存在著的改變現狀的機會。

年方三十,正是成事立業的人生節點,在這個時候更不能忘掉初心,而應該總結過往的經驗,重新踏上職場路上新的徵程。

很多三十歲的職場人士,不願就此苟且於事業,總是希望能夠改變自己一眼看到頭的結局。

在看到這個題目時,我感受到問題背後隱藏的不甘,這是值得肯定的。但與此同時,多年從事銷售工作,似乎事業前景一片灰暗。

要想改變自己的未來,必須正確解讀關於銷售的本質,才能更好地在職場上發展。

二.銷售的本質是什麼?

根據百科的釋義,銷售是指以出售、租賃或其他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行為,包括廣告、促銷、展覽與服務等在內的為促進該行為進行的有關輔助活動。

銷售是企業的發動機,關係到企業的運轉和生死存亡,一個企業創造的直接利潤無不是由第一前線的銷售人員來完成,因此銷售工作對於企業的價值可以說是無比重要。

認清銷售的本質,才能做好銷售並超越銷售本身。

很多人對於銷售本質的理解相對膚淺,對於銷售崗位和銷售工作存在偏見。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在公司做了這麼多年還在跑銷售」、「沒有什麼本事也就只能做做銷售」類似的言論,似乎銷售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得已而為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甚至只因為存在有些卑劣的銷售為了籤單不擇手段的個例,而進而對整個銷售群體都抱有輕視。

職業沒有貴賤只分,千萬不要讓這種偏見影響自己,別人怎麼看不重要,身在銷售崗位便要以客戶為上帝,以公司利益為本,做好自己的工作。

銷售崗的薪資待遇也是不差,而30歲在銷售崗所積累豐富社會經驗和廣闊人脈資源都是其他崗位不能及的,切不要自我否定、妄自菲薄。

正是出於銷售的正確認知,才不會在職場工作中迷失自我,銷售崗並不差,相反還是很不錯的。

「溫室裡種不出參天大樹」,能夠在銷售崗位堅持多年,通過學習產品知識,融入企業文化,了解行業發展,

掌握並根據消費者需求快速擬定決策,為企業帶來收益,這又有什麼失敗的呢?

三.30歲還在幹銷售的人,真的很失敗嗎?

經過以上的分析,現在回顧題目,30歲還在幹銷售的人,真的很失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30歲還在幹銷售的人甚至還可能是公司裡為數不多的職場贏家。

因此問題體現出最重要的是態度,在工作中樹立和端正正確的工作態度,正確定位自己的身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同時體會工作的樂趣,進而煥發出工作的熱情。

題中的問題便是對於自身崗位的質疑,對於本職工作的缺乏自信。而在工作和工作之外,自信的心態也深刻地影響著成敗,

尤其是在銷售崗位,要有一種樂觀自信的工作態度才能做出業績、創造價值。

同時,除卻工作能力與創造收益,領導最看重無非就是員工的工作態度了,好的工作態度不僅能與工作能力互補,

實現實際的價值,也能得到領導的認可,帶來巨大的上升空間。

30歲的職場人士還在幹銷售並不失敗,失敗的是你認為做自己的職業是失敗的。

清晰認知自己的工作本質,正確理解自己的工作職能,準確定位自身位置,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銷售一樣能書寫自己的故事。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讚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

相關焦點

  • 30多歲,還在工廠裡打工,這樣的人有出路嗎?
    不過,這隻適用於一些高學歷的人才,而大部分人的話,都只有去工廠打工一條路而已。這一點,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發現了,這便是普通人的發展路線,雖然有些不甘,但這又是現狀。那麼,如果30多歲了,還在工廠裡打工的話,這樣的人生還有出路嗎?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人嗎?
  • 如果一個人在30歲的時候還在找工作,那這個人是不是過得很失敗?
    對所有的職場人來說,30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紀。因為在中國,一直都有30而立的說法,一個人如果在30歲還沒有做出一點成績出來,那別人就會覺得這個人在社會上混的很失敗。為什麼大家對職場上30歲還沒有成功的人看待的如此重要呢?
  • 30歲後大多越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你怎麼看
    這裡講的30歲後(30-35歲),可能更精確地定義是35歲這個職場的「求職年齡上限」。在職場裡面普遍流行著「35歲求職上限」這一說法,在林林總總的單位招聘公告裡面,都會有對年齡要求的限制,35歲似乎是一道難以逾越的求職門檻。「30歲後,大多越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是對的,有實力的人,不需要求職。
  • 30歲年薪20萬算不算很失敗?
    30 歲年薪 20 萬算不算很失敗?5年前月薪是1200,基本上一年翻一番才到達現在這樣,在同行業同年齡的人中算中等偏低吧?車和房目前看還都不現實,尤其是房子,很難說什麼時候能買得起。那麼同樣是30歲,我的人生是不是比較失敗?個人素質和能力是不是主要決定因素?是否我專注於提高專業能力就一定能到達年薪百萬?或者說一定要轉做管理工作才行?
  • 30 歲年薪 20 萬算不算很失敗?
    創意人員,只具備專業技能,也一直只專注於提升專業技能。非常不擅長與客戶打交道,非常不擅長運營,較不擅長管理,但與公司內部門合作均無問題。5年前月薪是1200,基本上一年翻一番才到達現在這樣,在同行業同年齡的人中算中等偏低吧?車和房目前看還都不現實,尤其是房子,很難說什麼時候能買得起。那麼同樣是30歲,我的人生是不是比較失敗?個人素質和能力是不是主要決定因素?
  • 30多歲還在考公務員的人是怎麼想的?
    大家知道國家公務員考試對考生年齡的要求是35周歲以下,那麼超過30歲還在報考公務員的考生所剩的機會並不算多了,那麼相應的報考壓力也會更大一些。有的是30歲在職場中並不順利,決心求一份更為安穩的工作,所以轉而加入到公務員考試大軍中來。有的是從畢業之後可能一直在斷斷續續參加公職類考試。公務員考試網想在本文中對超過30歲還在報考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分析下相關利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30多歲轉行,是逃避還是勇氣?
    很多30多歲甚至年齡更大的人想要轉行時,都在糾結:這時候轉行晚嗎?我該放棄原來多年的工作經驗嗎?而最近,30歲的蒲曉曉就果斷從房產中介辭職,打算轉行做建築資料員,進入到一個毫無經驗的行業,朋友們在勸她的同事又稱讚她這麼大年齡了轉行,勇氣可嘉。30多歲轉行,真的就晚了嗎?對此,記者了解到,也有年齡更大轉行成功的。
  • 事業不得志,人到中年裸辭轉行,職場機會在哪裡?
    這個問題非常經典,我從中提取出來三點關鍵的信息:第一是31歲,說明過了30而立的年紀,遇到了職業危機;第二是找工作兩個月,說明是裸辭,沒有找好下家就出來了;第三是物流行業想轉到一個沒有經驗的銷售行業去,非常迷茫。
  • 中石化銷售首引職業經理人 薪酬與市場接軌
    在牽手多家合作夥伴後,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簡稱「混改」)主體銷售公司又開始向內部管理結構動刀。昨日,中石化銷售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非油業務職業經理人,招聘範圍包括便利店、O2O、金融、廣告、汽車服務、環保產品六大新業務領域共9名職業經理人。按照中石化的說法,這是銷售公司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
  • 馬雲30歲還在擺攤賣襪子!中國網際網路大佬的30歲,比你過得好嗎?
    在中國,30歲往往被賦予了太多含義。三十而立,大意是說人到了30歲就有能力獨當一面,人生目標堅定、並且能夠坦然應對困難。今年,90後已經30歲了!但是,每個人在30歲時都能「立得住」嗎?這個疑問相信伴隨著許多即將30或者正在經歷三十的人。
  • 我,30多歲的土木工程人,終於轉行了
    30多歲的地產工程人,危機感和焦慮一直都在我的前東家是地產top3,我的職位是深圳事業部的工程總助理。這個職位,可能外人看起來還行,但是30多歲的工程人都知道,這個年齡,這個位置,一定會有很多焦慮,我也一直有年齡的危機感。地產公司對年齡卡得非常緊。像深圳這邊的房地產企業,招聘項目總、工程總,都會要求年齡40歲以下。
  • 曾經混社會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學著山雞泡妞,找學弟收取保護費,身後小弟就有好幾個網友:我有個表哥、廣元廣漢的、早起混得差、後來開遊戲廳於當地遊戲廳黑老大發生火拼、他殺了遊戲廳黑老他、一舉成名、在廣漢橫著走路、廣漢遊戲廳被他弄斷、賺了不少錢、後來又去做其他的、身價大概有一億了、投資房產、開發景區、賺了很多錢、有很多豪車、比如賓利、勞斯萊斯、法拉利、不計其數、私藏槍枝彈藥、後來被抓、身價400多億
  • 40多歲了還在打工,是不是可悲,會不會遭到恥笑?看完很心酸!
    問題:40多歲了還在找工作打工,是不是可悲,很沒面子,很無能,會不會遭到恥笑?各人的命運不一樣!有人四十歲當爺爺,有人四十歲還是單身狗!有人早運走得好學業有成,但走出社會就盲目了!有人早運走的不好十多歲就開始混社會,到了中年才走運而大展宏圖!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不能相比!現在社會上40歲,50歲還出來打工的人多了去,還有大把過不了35歲這道坎從私企出來另找工作的,除非是外在體制內工作才穩定一點。本來能成功的人就是極少數,只是人人都覺得自己就是極少數的那部分而已。靠自己的勞動掙錢養家,自己過得開心就好,何必理會別人的眼光和言論。
  • 30歲的你,還在寫代碼嗎?
    很多人說,程式設計師是碗青春飯。到了30歲,將是程式設計師謀求轉機、晉升的重要階段。那麼30歲的你,還在寫代碼嗎?領導對我越來越疏遠,如果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領導會留給其他同事;工作碌碌無為,每天純粹是按點到辦公室、坐在電腦旁等著下班。對未來越發恐慌,害怕有一天被淘汰。30歲了,沒有了工作熱情和衝勁,領導的排擠也越發讓我失去鬥志。
  • 30多歲一事無成,除了上班還能幹啥?
    是我們該討論的問題,我們一般傳統而言,三十而立,就是指30歲了,應該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一來不應該向父母伸手,二來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也就是工作,其實一事無成也不能這樣說,好歹你也有份工作啊,每天也能有事幹,有收入。那麼你現在其實已經不錯了,能夠掙錢養家,能夠扶養娃娃,其他你還需要什麼呢?
  • 30歲了,如何職業規劃?
    30歲的人,一般有五六年工作經驗了,多的也出道十年了。其職業規劃,更類似家庭和人生發展計劃,此時會考慮更多的長遠規劃。這跟畢業初期不一樣,當初更側重入行和擇業,跳槽也是司空見慣的手段。30歲的訴求,則是不同於以往的,比如影響人一生的長期職業因素有哪些,成家立業的壓力如何釋放,職業道路是否要重新選擇,定居城市得儘快確定下來,主業之外是否還需要有一兩個副業來為事業添磚加瓦,投資理財是不要也要準備起來?很簡單的例子,職場小美女陳倩倩,原來還精靈古怪的,最近開始問如何買房了,她30歲了。如此很多問題和現象,這些都是職業規劃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 那些30多歲還在報考公務員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30多歲的考生,因一種危機意識所以才報考公務員在30歲之前,你感覺到的只是工作的焦慮,但當你30歲以後,基本上所有人都會經歷來自事業和家庭方面的危機,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中年危機。別的不說,想要在城市裡買套房子,就能讓人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 有多少人30多歲了還在考研?心累嗎?
    2020年考研結束沒多久,參與的人數也不少,前幾天和同學聊起了30而立,但仍在考研的人,不禁有些感慨。要說身邊30多歲考研的,還真不少,我們同學裡就有。要問怎麼看?我覺得挺好,也很佩服他們。能在工作多年後(22、23左右畢業,30多歲至少工作了七八年)還想繼續學習,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值得稱讚,和讓人敬佩的一件事。如果沒工作時學習過,你不會懂工作之後堅持學習,不應該是很正常的事兒嗎,怎麼就值得稱讚了?一直待在學校裡,沒有參加過工作的人,肯定覺得學習很正常,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
  • 施工技術 | 我,30多歲的土木工程人,終於轉行了
    這個職位,可能外人看起來還行,但是30多歲的工程人都知道,這個年齡,這個位置,一定會有很多焦慮,我也一直有年齡的危機感。地產公司對年齡卡得非常緊。像深圳這邊的房地產企業,招聘項目總、工程總,都會要求年齡40歲以下。做工程的人,年齡的天花板就擺在那裡。35要做到項目經理,40歲要做到項目總,否則往後就很難有機會了。30、40歲的人還有家庭的考慮。做工程就這樣,人跟著項目走。
  • 30多歲的職場女性聚在一起都聊啥?美容、包包……NO,聊的全是它!
    可是,等我們到了真正的30歲以後發現畫風脫離浪漫主義走向了現實:30歲以後我們的職業上升通道在哪裡?「吃喝玩樂」的話題聊得越來越少,職業發展之路的話題聊得越來越多。而如今我們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工作,大多是職業上面臨的困惑,職業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