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的職場人來說,30歲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紀。因為在中國,一直都有30而立的說法,一個人如果在30歲還沒有做出一點成績出來,那別人就會覺得這個人在社會上混的很失敗。
為什麼大家對職場上30歲還沒有成功的人看待的如此重要呢?
一、30歲的人已經工作了好幾年,他們應該在某一個領域之中有所建樹
對30歲的人來說,他們已經在職場上工作了六七年的時間,按照職場積累來說,一個人持續的在一個領域中工作了3年左右的時間的時候,他們就應該對某個領域中的知識有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任何事情都會由量的積累而發生質的轉變。
幾年的職場打拼,不論是專業知識還是人脈資源,30歲左右的人應該是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所以30歲的時候,職場人應該就如一把出鞘的寶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30歲的人在經過了職場的洗禮之後,不管是他們的專業技能還是為人處世的技巧,他們都應該駕輕就熟,信手拈來。
二、30歲之後的人生會有很多的變化,過了30歲就要有足夠的實力來應對未來的挑戰
當一人過了30歲以後,他就要真正開始承擔一些責任了。30歲以前你可以做到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就算你不斷的折騰,你還可以快速的恢復元氣,跌倒了爬起來繼續戰鬥。同時,對很多人來說,30歲之前你還很年輕,你的父母還會或多或少的給你一些錢來幫助你度過生活中的一些艱難險阻。
但是在30歲以後,結婚早的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孩,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也是大不如以前了。同時,伴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的逐漸老去,一個家庭當中用錢的地方就會越來越多。如果一個人過了30歲還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那他接下來的處境就會非常危險。
三、一個人一生的黃金時間段就是30歲之前的歲月,過了這個時間段要再做別的事情就是很困難
對一個人來說,他的一生當中的美好時光是非常短暫的。或許有的人會說,人生長則百餘年,短則幾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一個人在職場上工作的時間卻是有期限的。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就已經明確地表示他們不要35歲以上的人。因為對用人單位來說,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能夠加班熬夜、能吃苦、學習快、成本低、好管理,而上了30歲的人他們在經過職場的洗禮之後,他們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世故,同時他們的成本也要比那些剛大學畢業的人要高很多。
但是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把30歲後的人生想像的很美好,但想像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並不是每個人的職場路總是會過得順風順水。有的人在剛畢業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能做好什麼,於是他們就開始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嘗試新的東西。但是當前社會的試錯成本又很高,試錯不光要浪費一個人寶貴的時間,還會消耗一個人的精力。試錯失敗幾次之後,一個人的年紀不小了,他也錯過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如果他在各個領域中的積累不是很深厚,那他接下來再回到職場上就會非常的困難。
但是無論何時,人生還是要繼續。30歲以後投遞簡歷找工作也並不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有的人在30歲之前積累了很多的人脈和資源,如果他們的專業能力非常強,那他們在30歲以後找工作的時候自然是不用通過投遞簡歷來找工作,他們只需要藉助人脈關係或者是獵頭的推薦就可以找到工作。而對有些人來說,如果他們在30歲之前不斷試錯,在多個領域中都有過嘗試,那在30歲之後確定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並持續的發力也是一個人必然要做出的選擇。對一個人來說,30歲的年紀並不是很大,以後的路還很長,只要30歲以後選好方向並持續的發力,那他們以後還是會有很多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