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35歲以後就找不到工作啦,人到中年沒人要」
是真的嗎?阿胖只能說不全對,有一部分人35歲之後確實找不到工作,沒人要了,有一部分人哪怕到了40歲,還有人搶著要。
一、我那個40多歲還被搶著要的阿姨
我有一個阿姨,現在是註冊會計師兼高級會計師,她的註冊會計師是30歲以後才考上的,在這之前她的工作完全和會計無關,也就是到現在,她做會計的年限僅僅只有10多年左右。
前段時間她因為身體出了點小問題,所以準備退居二線,回到家鄉的小城市去悠閒度日,把自己特別不錯的工作給辭了。
本想著可以好好休息了,結果還沒2天,就有獵頭來找她工作,提供的公司也是非常不錯的,在他們當地算數一數二的上市公司,待遇自然不用說,但她給拒絕了,因為她想先休息一段時間,沒想到那個公司竟然願意等她休息好,再來。
之後又有一個朋友找到了她,希望邀請她來公司工作,並且工作時間非常自由,待遇也特別好,我阿姨同樣還是拒絕了,原因是:「我想先休息一下」
我這位阿姨的年齡已經超過了40了,可還是這麼多人搶著要,那又怎麼能說年過35,就沒人要了呢?
有人可能會說:「因為她這個崗位是越老越吃香阿,當然有人要」
那我也見過不少老會計,勉強有了工作,但一直在淘汰的邊緣掙扎,被搶著要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差距在哪?
差距在於自身的實力,如果你實力足夠強勁,年齡對你的影響不會太大。
如果你現在還年輕,阿胖來幫你做一個規劃,讓你老了的時候,實力超群,仍然充滿了競爭力!
二、怎樣規劃,競爭力爆棚?
由於每個人的崗位都不一樣,阿胖在這裡的規劃沒法具體到某個崗位去做,但是我會找出一些能夠提升大多數崗位能力的的共性特質,來分享給你。
1、專業
當你不知道學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崗位合不合適於自己時,什麼都別想了,糾結只會浪費時間,直接開始學習專業知識就是。
就算你不喜歡,當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保證了自己的競爭力,也會讓你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合適自己並且自己也喜歡的崗位。
如果這個崗位恰好是還算適合你的崗位,你深耕了專業,做到了專業內的top多少,並保持持續不斷的學習,就算你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行,你也完全不用擔心沒公司要你,如果你都沒有人要,那別人就更沒有人要了。
2.可遷移能力
最常用的可遷移能力包括溝通、表達、寫作,說白了,也就是與人更好交往的能力,這些能力能夠讓你無論在哪個崗位、哪個年齡,都能夠很好的相處好人際關係,當你的人際關係足夠好,你的實力也會得到無限的放大。
所以,從年輕的時候開始,這3種能力一定要經常性地去刻意提升。
3.逆商
還有一個能力你需要持續的提升,那就是逆商
職業生涯有這麼長的時間,失敗是高頻率的事,如果你不能夠從失敗裡走出來,那一切都是空談,但如果你能夠持續地從失敗裡走出來,那就已經打敗了那些不能夠從失敗裡走出來的人,再持續的進步,那又能夠打敗一批人,這樣下去,就算你到了35歲,你會失業,找不到工作嗎?
總結:35歲以後找工作是不是沒人要了?那還能做什麼,怎樣提前做好規劃
其實35歲,如果你的競爭力足夠,是不怕沒人要得,所以,與其糾結35歲之後沒人要能做什麼,還不如從現在開始不斷的積累自己的專業、可遷移能力與逆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就算到了35歲,你仍然極具競爭力,不怕沒人要!
碼字不易,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