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教大家面試技巧的文章評論裡,看到了一個還蠻有代表性的觀點:到了三十多歲,怎麼還要靠投簡歷苦哈哈去面試來找工作呢?說明你自己能力不行。我雖然一開始有點驚訝,但後來一想就理解了,這種觀點顯然是還沒有被社會毒打過的孩子,被雞湯洗禮的結果。同時,這個觀點也是某些自媒體販賣焦慮的新手法,本質上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毫無區別,暗示你要是三十多了還在靠投簡歷找工作,而不是有了自己穩固的人脈,或者一想跳槽就被高端獵頭電話打到爆,那你就是被同齡人淘汰了。
今天我就來聊聊,所謂高端職場人脈、和所謂高端的獵頭,現實中到底什麼樣。
首先,關於靠人脈找工作。人到了一定年齡,你以為的所謂人脈,其實,大部分都是虛幻的,真到想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是多麼的一廂情願。人在某個行業某個圈子時間呆久了,自然會認識不少人,有些關係上的積累,好多人會想當然把它理解為人脈。但是,卻少有人靜下來去假想一下,這些所謂的人脈別說能不能讓你登上職業巔峰迎娶白富美了,就說萬一你哪天失業了,急需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真的能幫助你找到一個比較不錯的崗位、讓你重新起飛回歸正軌麼?我今年35周歲,作為一個35歲的職場女性,創過業打過工,賣過公司拿過工資,名校本科、兩個碩士學位,自認為資歷尚可,但我問過一些周圍的朋友,我這個條件,你們幫我內推一下的話成功機率多大?他們有些人和我是十幾年的朋友了,直接告訴我,你這個年紀,有些公司可能連HR那邊的流程都過不了。或者推薦你去一線大廠996、007,你願意不?從我身邊的很多人的情況看,四十多歲失業,可能真的要麼創業要麼自降身段降薪打工了。他們不優秀麼,他們很多人在四十歲前已經大幾十萬、上百萬的年薪了。所以,真的靠發發微信、建立點兒人脈就能保證三十五歲以後工作無憂的,那得是什麼樣的機率?我自認為走專家路線能夠延長職業壽命,但我也很焦慮以後的工作前途,更別說單靠人脈找工作了。我有時候甚至覺得我連真正算的上人脈的關係都不多。
其次,關於獵頭會瘋狂挖你。而現實是,現在獵頭公司滿大街都是,入行門檻極低。以前的優秀獵頭,必須熟悉行業、業務、上下遊資源,詳細掌握背調、談判、行為能力測評等專業能力,現在呢,給我打電話的獵頭,可能連我簡歷上的工作內容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就給我推薦職位。看見我title裡有運營兩個字,不管哪方面的運營總監、運營專家職位,一股腦砸上來。我也算在人力資源領域的公司工作,你們就這麼糊弄我?所以,顯然現在的大部分獵頭,已經淪為了普通銷售,他們的技能僅限於兜售崗位和搜索簡歷,然後打電話。不用等35歲,剛畢業你就可以享受獵頭服務了。
最後,說了這麼多我最想告訴剛入職場沒多久的新人,職業生涯是場馬拉松,建立關係、積攢人脈沒錯,但,打鐵最重要還是要自身硬。中年危機確實存在,但不要寄希望於靠雞湯裡描述的人脈、成功學來拯救自己。除非家裡有礦,否則不管什麼年齡找工作,最靠得住的只有自己,靠自己找工作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