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句老話叫「禍從口出」,以前沒有深刻地理解,直到今天辦完離職手續走出公司大門,我才對這句話有了清醒的認識。
公司再好畢竟不是你自己家,領導再大度畢竟不是你的父母,有些可說可不說的話儘量不要說,有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儘量還是做。
這是我打工12年來的一點感悟。下面說說我的經歷:
12年老員工因一句口誤被迫辭職
我失業了,今天剛去公司辦理完了離職手續,去財務上領了最後一個月的工資,然後去馬總辦公室,鄭重地說了句:老馬,咱們後會有期!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我在一家銷售公司工作,從08年到現在整整幹了12年,一步步從一名新人幹到部門經理,離職並不是因為我工作業績不好,也不是因為其他事,就因為我說錯了一句話,管馬總叫了一聲老馬,結果他就把我開了,就是這麼無釐頭。
這話還得從上周說起,上周公司舉行籃球賽,我和馬總一個隊,我是隊長,本來以為他挺會打球,沒想到基本動作都不熟,開始我還畢恭畢敬地稱呼他馬總,後來發現他老是拖後腿,就埋怨了他幾句,我說老馬以前打過籃球嗎?他的臉當時就沉了下來,拉得老長。同事朝我擠擠眼,意思是我說錯話了。第二天被馬總叫到辦公室,我本想去給他道個歉,但他壓根沒提昨天打球的事,而是說我工作態度不行,一頓批評,說我不適合幹銷售類職位,說我脾氣差,不知道能否和客戶順利溝通,最後還說我品德有問題,思想有問題,怎麼能代表公司的形象呢?我聽明白了,他就是變相要我辭職。然後我怒了,大吵一架。本著辭職不幹的心理,都把話都說開了。
我說你老馬好歹也是個職場老人了,比我大十幾歲有吧,五十多的人了,就是當面叫你聲老馬,又能怎麼著?可能不禮貌,但是這和品德,思想有什麼關係?我憤憤地離開了。離開他辦公室的時候,也不知怎麼回事,我想起了《我是餘歡水》這部劇的劇情,我突然覺得我自己就是餘歡水,這些年來,退讓隱忍、得過且過不正是我的生存法則嗎?
我本來是不想辭職的,因為我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了整整12年,當年高考失利,考了個專升本,讀的是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找工作的時候那個本科畢業證有很多企業都不承認,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這家公司,並一步步地走到現在,確實不易。
因為老婆是全職太太,倆孩子都在國際幼兒園,每月的花費全靠我打拼,我這一辭職很可能家庭就要陷入經濟危機,但我不如餘歡水那麼有忍耐力,的確無法壓抑我自己的本性。
回到家老婆也安慰我,說憑我的本事,再找一份工作問題不大。看到昔日的同事都沒有安於現狀,都在朝更好的方向前進,我覺得自己跳槽就對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家以後交友還是選擇優秀的人吧。
我覺得我還年輕,我還可以創造新的未來,成就新的輝煌,其實我很瞧不起那些坐辦公室的人,很多人正當壯年卻早早地放棄了自己,白天在單位混日子,晚上回家看孩子,周末陪孩子上培訓班,這不應該是成年人的生活。何不白天努力工作,回家讀書健身,充實頭腦淬鍊身體?
洋洋說兩句:
這是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一個真實案例,他滿腹委屈給我打電話訴說他的「不幸遭遇」,我聽完後在同情他的同時也在反思,這件事他就沒有錯誤嗎?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作為一個職場老人,有三句話你說之前是要考慮好的:
1、直呼領導姓名
很多外企都有這個習慣,無論年齡大小直呼姓名,但是這種叫法在很多單位卻行不通,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很多人非常在乎你對他的成為,老馬就不如馬老好聽,老王就不如王總好聽,這是必須明白的道理。
2、您是領導,您說了我照辦
這通常發生在領導在為某件事徵求下屬的意見時,這句話看似是下屬對領導的一種服從,但領導要的是你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這麼一句草率的答覆,這會讓他以為你對這個工作根本不感興趣,只是被動執行,應付了事,久而久之,他再也不會徵求你的意見了。
3、你憑什麼安排給我,不讓誰誰誰幹
這是領導最不願聽的一句話,也是工作中最忌諱的一句話,領導把某項工作任務安排給了你,自然有他的想法,你如果確實幹不了,可以給他說明情況,讓他知道你的能力不能勝任這件事,而不是從主觀上就拒絕他,這會讓他覺得你不服從管理,有故意跟他對著幹的感覺。
工作就是這樣,養家餬口不容易,有時候不得不「痛並快樂著」,洋洋想起了白巖松安慰柴靜的一句話:「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
推薦一本書,素手纖雲的《你的獨立 就是底氣》,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努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美麗又獨立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了不起,你的美好,要靠自己成全!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文|洋洋 本文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