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粥鋪老闆在砂鍋粥中添加罌粟!判刑+十倍賠償金+賠禮道歉

2020-12-22 瀟湘晨報

本報訊 「要想皮膚好,粥裡加紅棗;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蓮。」食粥是很多人的至愛,而作為傳統名點的砂鍋粥,更已成為都市餐飲業一道靚麗的風景。可是,有人為了賺錢,竟在經營砂鍋粥中動了歪主意。年輕的劉某,在龍華開了間「砂鍋粥王」的粥鋪,他一直在想,怎麼樣能讓自己的粥鋪人氣更旺呢?

為了能增加花生醬的香味,於是,他找到了一條「捷徑」,從網上多次購買了罌粟籽,和花生、芝麻碾成粉後與其他醬料一起進行攪拌,然後將醬料拿到店鋪裡,在製作砂鍋粥時,將已添加過罌粟籽的醬料加到砂鍋粥裡進行銷售。 事情終有暴露的一天。2019年6月12日,民警在店鋪將劉某抓獲時,在其店鋪、住處還扣押了粥、花生醬、罌粟籽等。經鑑定,從扣押的罌粟籽中檢出蒂巴因、可待因、嗎啡、那可丁、罌粟鹼成分,從扣押的花生醬中檢出嗎啡、那可丁成分。

5月14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官方公眾號通報了此案的審理情況。

劉某對自己的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認罪認罰。 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深圳龍華區檢察院,依法對劉某批准逮捕、提起公訴。 可是,別忘了,劉某長期將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罌粟籽添加到食品中銷售,這已危害了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啊。

在依法打擊犯罪的同時,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檢察機關還要行使公益訴訟的職能啊。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檢察機關向社會公告了案件相關情況後,公告期內未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於是,龍華區檢察院,作為公訴機關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指控被告人劉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同時,還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人劉某支付涉案食品價款十倍的賠償金9296元,並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就其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進行公開賠禮道歉。

經開庭審理,法院全部採納了檢察機關的意見。近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判令被告人劉某向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支付賠償金人民幣9296元,並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就本次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向消費者賠禮道歉。 目前,判決已生效。

瀟湘晨報記者 蘇瑩綜合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砂鍋粥中添加罌粟,老闆獲刑一年並被判十倍賠償金
    廣東傳統名吃砂鍋粥,已成為都市餐飲業一道靚麗的風景。可有家砂鍋粥店老闆劉某為了賺錢,竟動了歪主意,在裡面加入添加過罌粟籽的醬料。近日,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檢察院以劉某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一審判處劉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
  • 一碗砂鍋粥加了它,長期食用不僅會上癮,嚴重或致死...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獲悉,一名男子因在砂鍋粥中添加罌粟籽被判刑一年。深圳一粥鋪老闆往粥裡加罌粟籽案件發生在深圳市龍華區。據當事人劉某交代,2018年底,砂鍋粥店開業後,生意不太景氣。
  • 老闆被抓了……
    商家為了吸引顧客不擇手段,在食物中加入罌粟,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今年5月份,深圳龍華一粥店老闆因在砂鍋粥中添加罌粟籽被判刑一年。後來,他在網上了解到一個秘方,在砂鍋粥內添加罌粟籽,煮出來的粥味道更好,而食客吃了後會對這種味道產生依賴。於是,劉某便在網上多次購買罌粟籽,並將已添加過罌粟籽的醬料加到砂鍋粥裡進行銷售。2019年6月12日,民警在店鋪將劉某抓獲時,在其店鋪、住處還扣押了粥、花生醬、罌粟籽等。
  • 在銷售的滷菜中添加罌粟果,餘慶法院依法判處刑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明文規定,嚴格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餘慶某滷菜店人員為使滷菜增香,留住更多「回頭客」,偷偷在滷菜裡非法添加罌粟果,本以為被發現了就是罰點款或者治安處罰,結果是構成刑事犯罪!依法受到刑事處罰。
  • 在羊肉粉裡添加違禁物,貴州這個女老闆被判了!
    罌粟內的「嗎啡」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興奮感也沒吸食鴉片那麼明顯但長期食用會導致慢性中毒最終上癮部分黑心商人正是運用罌粟的這一特性加入食材中誘導顧客近日,盤州市某鎮的一位羊肉粉老闆,因為在羊肉粉湯裡加罌粟粉,被檢察機關起訴。最終盤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被告人王某情支付十倍賠償金,並在媒體上公開道歉。
  • 貴州一店家在售賣的滷菜中添加罌粟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明文規定,嚴格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餘慶某滷菜店人員為使滷菜增香,留住更多 " 回頭客 ",偷偷在滷菜裡非法添加罌粟果,本以為被發現了就是罰點款或者治安處罰,結果是構成刑事犯罪!依法受到刑事處罰。
  • 在羊肉粉裡添加罌粟粉,貴州這個女老闆「遭」了!
    近日,盤州市某鎮的一位黑心老闆近日,盤州市某鎮的一位羊肉粉老闆,因為在羊肉粉湯裡加罌粟粉,被檢察機關起訴。最終盤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被告人王某情支付十倍賠償金,並在媒體上公開道歉。經鑑定,從樣品中檢出蒂巴因成分,檢驗結果為不合格。
  • 在羊肉粉裡添加違禁物,貴州這個女老闆被判了
    罌粟內的「嗎啡」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興奮感也沒吸食鴉片那麼明顯但長期食用會導致慢性中毒最終上癮部分黑心商人正是運用罌粟的這一特性加入食材中誘導顧客近日,盤州市某鎮的一位羊肉粉老闆,因為在羊肉粉湯裡加罌粟粉,被檢察機關起訴。最終盤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被告人王某情支付十倍賠償金,並在媒體上公開道歉。
  • 火鍋添加罌粟殼,獲刑6個月罰款7萬!
    同時判處牛某支付價款10倍懲罰性賠償金70000元,禁止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相關活動,並在國家級媒體上公開道歉。  2018年12月28日,灌南縣公安局民警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縣內餐飲行業進行檢查時發現,牛某在自己經營的火鍋店內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殼。
  • 粉店湯料中查出罌粟粉 香料店老闆獲刑
    紅網時刻10月1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陳露菡)向米粉店賣罌粟殼,香料店老闆被判刑。近日,常德市武陵區法院判決,出售罌粟殼的老闆楊某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2016年12月初,常德食藥監局執法人員接到投訴稱,常德市火車站附近羅某(另案處理)經營的米粉店有非法成分。
  • 揭秘化學砂鍋粥:增香劑基本所有店都放
    繼「化學火鍋」之後,廣東人愛吃的砂鍋粥近日也「中槍」。日前,網友「深圳喉哥」微博爆料稱,深圳市場上的知名砂鍋粥店,基本上都放了合成香精,甚至動物飼料紅蝦粉和死蝦蟹。網友對此紛紛表示憤慨,而事件曝光後,廣州多家砂鍋粥店開設微博紛紛否認在粥中添加增香劑。廣東省衛生廳食品安全處昨天回應「加料」砂鍋粥時表示,主食中是不可以加入添加劑的。
  • 【震驚】擔心食物變質,滷味店老闆竟加入這東西…
    大家都覺得滷味好吃,可是這誘人的味道中,如果添加了你意想不到的東西,你還敢吃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江蘇無錫市惠山法院近日審結的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滷菜店老闆竟然在滷水中添加了罌粟殼。
  • 深圳街邊有一家粥店火到不行!顧客評價卻兩極化?老闆覺得無所謂
    深圳街邊有一家粥店火到不行!顧客評價卻兩極化?老闆覺得無所謂世界上的美食有很多,特別是在中國的美食,那才是最多的。而且擁有種類非常多,每一種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身為中國人是非常驕傲和開心的一件事,可以吃到各種美味。
  • 竟然在火鍋中添加罌粟粉!這個飯店老闆獲刑10個月
    因為會有無良商家在火鍋底料中非法添加罌粟粉末。這不,江都法院近期就審理了一起飯館內製售含有非法添加罌粟粉末火鍋底料的案件。經檢驗,宋某在其經營的飯館內製售含有非法添加罌粟粉末的火鍋底料,抽樣火鍋底料中含有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火鍋底料被鑑定為不合格。
  • 為拉回頭客 餐館老闆辣椒油裡加罌粟殼獲刑半年
    為了改善米線的口感,吸引更多的顧客,嶗山一家米線店老闆李某竟然往辣椒油裡添加罌粟殼。在接到市民舉報後,嶗山食藥、公安聯手行動,當場在店裡查獲了154個罌粟殼。近日,米線店老闆李某因觸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嶗山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1.5萬元。
  • 製售油條違法添加明礬 一被告人被判支付十倍懲罰性賠償
    山西省霍州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中發現,被告人張某某在經營製作油條時,超限量添加明礬對外銷售,其製售的油條中鋁的殘留量為988mg/kg,嚴重超過國家標準鑑於該行為侵害了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該院提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其停止銷售超量添加明礬生產的油條、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和向消費者賠禮道歉。  9月7日,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處張某某拘役六個月,緩刑十個月,依法沒收違法所得1000元,並處罰金5000元。
  • 增香劑+紅蝦粉=「化學砂鍋粥」 網友爆料砂鍋添加劑
    繼「化學火鍋」之後,廣東人愛吃的砂鍋粥近日也「中槍」。日前,網友「深圳喉哥」微博爆料稱,深圳市場上的知名砂鍋粥店,基本上都放了合成香精,甚至動物飼料紅蝦粉和死蝦蟹。網友對此紛紛表示憤慨,而事件曝光後,廣州多家砂鍋粥店開設微博紛紛否認在粥中添加增香劑。廣東省衛生廳食品安全處昨天回應「加料」砂鍋粥時表示,主食中是不可以加入添加劑的。
  • 深圳首宗刑事附帶民事「十倍賠」藥品安全案件宣判
    原標題:深圳首宗刑事附帶民事「十倍賠」藥品安全案件宣判了10月19日,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對一宗涉嫌生產、銷售假藥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作出判決。在生產假藥的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張某成是主犯,應按照其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被告人蘭某全、舒某娟是從犯,應當從輕處罰。三名被告人能如實供述罪行,均可從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成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罪行,是自首,可以從輕處罰。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可以請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 製售油條違法添加明礬山西霍州:一被告人被判支付十倍懲罰性賠償
    山西省霍州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中發現,被告人張某某在經營製作油條時,超限量添加明礬對外銷售,其製售的油條中鋁的殘留量為988mg/kg,嚴重超過國家標準100mg/kg。
  • 製售油條違法添加明礬 山西霍州:一被告人被判支付十倍懲罰性賠償
    山西省霍州市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中發現,被告人張某某在經營製作油條時,超限量添加明礬對外銷售,其製售的油條中鋁的殘留量為988mg/kg,嚴重超過國家標準100mg/kg。鑑於該行為侵害了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該院提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其停止銷售超量添加明礬生產的油條、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和向消費者賠禮道歉。9月7日,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處張某某拘役六個月,緩刑十個月,依法沒收違法所得1000元,並處罰金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