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別錯過孩子們的閱讀黃金期

2020-12-25 師者小熊

文|小熊

如果有天堂,那天堂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

我願意看到人們在坐地鐵的時候能夠手裡拿上一本書。 ——溫家寶總理

主人翁莫裡斯正在看書,一陣突如其來的颶風,把他、書和房子都吹到天空。

颶風過後,莫裡斯和書中的文字墜落在一片狼藉的陸地上。這時神奇的事發生了,他遇到一個手握飛書飄在天上的女孩,女孩送給莫裡斯她最珍愛的禮物:一本會飛的書。

書裡有著怎麼樣的世界呢,只有書蟲們才能發現廣袤美麗、永不消逝的秘密。

上面橋段來自《神奇飛書》中的情節介紹,該部影片榮獲201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是值得孩子百看不厭的10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之一。

人為什麼要閱讀?我們不耽於消遣和懷舊,而是為了獲得偷看一眼未來的能力,知道前進的大方向,再加上自己的勇氣與實踐,我們的前途將愈加光明。

一、孩子閱讀的現狀。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已連續六次被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倡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理念。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9年發布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08-2018十年間,中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由69.7%上升至80.8%,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增長到4.67本。

從該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國民閱讀量不足,尤其表現在未成年人。0—8周歲兒童圖書閱讀率為68.0%,低於2017年的75.8%。

我們不難發現成年人需要閱讀,孩子更需要閱讀。作一名合格的閱讀者在未來的世界將得到越多,我們一定不能錯過孩子閱讀的黃金期。從現在開始、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與習慣,讓孩子們從小開始積蓄財富。

縱觀孩子們課外的閱讀情況,我們發現閱讀現狀並不十分樂觀。經過分析大致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被動」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趕鴨子上架式的閱讀,無法真正的滿足孩子閱讀的需要,也不是我們倡導的閱讀形式。被動閱讀只會增加孩子的閱讀負擔,像一雙無形的手拉掖著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的發展。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孩子對老師布置的課外閱讀存在著抵抗情緒。常見的有:「我一拿起書就頭疼」、「我實在看不下去」、「一看書我就想睡覺」等等。

這些孩子肯定鮮為主動的拿起書饒有興致地閱讀,一般是帶有任務性地應付閱讀。我們知道被動的另一面其實就是應付,想想我們大人在應付工作、應付任務的時候抱的是什麼心態呢?

我想孩子們也和大人一樣,背後的潛臺詞就是「差不多得了」、「反正我又不在意」「no care」。

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興趣處於休眠狀態,在休眠狀態下的孩子們根本無心思考更多與閱讀內容相關的知識,無法深入思考。

孩子們沒有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閱讀效果與質量也會大打折扣,被動閱讀不可取。孩子們為了應付任務,拿著課外書假意認真閱讀,其實思緒已經飄乎其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其實是我們在另類的綁架孩子們的時間。

(二)「隨意」閱讀。

這裡的隨意閱讀指的是兩種形態,一種是選書上的隨意,一種是讀書形式上的隨意。

第一種選書上的隨意。孩子們的好奇心、獵奇心理以及青春期荷爾蒙分泌的原因。部分孩子追求感官刺激、情節跌宕起伏的內容、甚至血腥、暴力、黑暗元素的書籍;還有部分孩子會喜歡淫穢低俗刊物;部分女生對校園言情小說情有獨鍾。

我們知道孩子們雖然花時間進行了課外閱讀,不難發現孩子們的閱讀價值取向出現了偏差。孩子們在沒有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指導下容易受市場上書籍的衝擊,稍有不慎容易走向極端,實際上也是被出版商和銷售商牽著鼻子走。

第二種讀書形式上的隨意。曾經有一個同學問我老師:讀完一本書需要多長時間?這個問題一下子難住了我。孩子一臉認真樣跟我說「讀完一本書」只需要5秒,一個字1秒。雖然這只是一個玩笑,卻讓我想起了孩子們「蜻蜓點水」「囫圇吞棗」式的讀書方式。

我大學同學曾經告訴我,她從來沒有完整的看過一本書。當時讓我確實很震驚,震驚之餘又不經思考一本書真的很難讀完嗎。

我們細品部分學生的閱讀行為,部分學生真的的極少把書從頭讀到尾;有的今天看這本、明天翻那本、後天已不知道前兩天的書放哪兒了;也有的根據小夥伴的安利、其他渠道了解的情況,匆匆瀏覽一遍了事,似乎只是為了驗證他們說的是否是事實而讀書。

我們都知道這種閱讀方式不會持久,我們倡導細水長流、精耕細作式的閱讀方式。

(三)「粗淺」閱讀。

孩子「虛熱」的閱讀需要冰敷,如火如荼的閱讀活動令家長與孩子眼花繚亂,真正沉下心進行閱讀與思考的孩子並不多,從書中受益並將其付諸實際行動,讓書為其所用的孩子真的屈指可數。

不經引發我們的思考,粗淺閱讀與無效閱讀的界限似乎沒有那麼清晰了。淺嘗輒止式的閱讀模式真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歷程嗎?

學生在閱讀時大部分只關注或只想記住故事的情節內容。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句子、文本內容都是能過則過,基本上不會用工具書進行查閱,能跳過去就接著往下讀,大多時候囫圇吞棗式地啃完一本書。

當你問孩子書中給你留下些什麼,你有什麼思考?你有什麼收穫?大部分孩子都說不出個所以然。雁過無痕式的閱讀方式留給孩子思考的價值並不多。

被動閱讀、隨意閱讀、粗淺閱讀讓孩子的閱讀歷程並不那麼順暢,長期以往不良的閱讀習慣,會消磨學生的精力,打擊孩子主動閱讀的興趣。「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閱讀史。」希望我們每個孩子都能夠有完整的、豐富的、有趣的閱讀史。

二、重視閱讀刻不容緩。

日本有所全國著名的中學,每年度給新入初中的學生家長發一份「告家長書」。書中有一條尤其與眾不同引起我們關注的是:建議學生在家期間,即課外,不要再讀課內書,提倡多讀課外書。望家長給予配合與支持。

再把「閱讀」的視角轉向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與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陶德麟針對當前語文教育現狀,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多讀一些經典名著。

安徒生獎獲得者、當代著名作家曹文軒有次接受記者採訪,記者問到: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

曹文軒回答: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麼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閱讀的重要性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出。

新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曾明確規定:課外閱讀總量,要求五年制不少於100 萬字,六年制不少於150萬字。

教育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未來高考語文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我們知道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題量。

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

曹文軒說中國作家輸給世界上其他一些作家,就輸在讀書上。他連續發問:你不閱讀如何發現經驗?你不閱讀哪有生活的豔麗?你不閱讀哪來的申辯能力?你不閱讀哪來的想像能力?

文字是酒,閱讀是燈。一個會閱讀、愛閱讀的孩子會更有創造力與競爭力,孩子們的生命會因閱讀而精彩。

三、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如何實現讓孩子們能夠進行主動閱讀、日常閱讀、深度閱讀呢。冰心先生說: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

(一)興趣濃鬱,激勵好讀書。

猶太人有一個傳統,給孩子的第一本書上塗蜂蜜,讓孩子從小就認為讀書是一件甜蜜的事,目的正在於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打開孩子課外閱讀這扇大們的時候,我們要學會關注孩子興趣的培養與維持這把金鑰匙。

循序漸進讓孩子進行完整的閱讀,並讓孩子們享受閱讀的快樂與閱讀成功的體驗;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嘗試與書本的人物進行對話,享受整個過程中產生的共鳴與交流的快樂;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思考,與作者進行深入的思想交流。

(二)書目多彩,引領讀好書。

理想的境界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閱讀心理特徵,閱讀興趣特點等準確的把握與偏向。

我們幫助孩子共同選擇書目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任務。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事,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由於孩子們的心理、生理特點及生活經歷的局限等影響因素,造成大家在書籍選擇上出現偏差、閱讀行為不持久等現象。

我們師長要做孩子們閱讀之旅的有心人,嘗試從基礎、拓展與個性化三大版塊的書目清單供孩子選擇與閱讀。

(三)方法走心,實現讀書好。

親子閱讀。「在決定兒童的學習成就方面,家庭因素比學校因素更重要」。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家長平時愛看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跟孩子一起看書報的,他們的孩子也普遍喜愛課外閱讀,也愛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問題時,請教爸爸媽媽。

朗讀20分鐘。《朗讀手冊》中,有一首詩說的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哪怕你手握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每天為孩子朗讀20分鐘,《朗讀手冊》這本書裡,就有很多孩子因為朗讀而改變人生的故事。

珍妮弗出生時被診斷為患有唐氏症候群,極有可能出現耳聾、全盲、嚴重智障。

但是,從她出生後,父母抓住一切機會讀故事給珍妮弗聽。結果是,現在7年過去了,她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了,她的閱讀測驗總是得滿分,這個原本可能是智障的孩子,已經成為班上閱讀成績最好的學生。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朗讀對孩子健康成長有巨大的魔力。

教師指導。在學校,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在閱讀方法上做指導與激勵,如何閱讀一本書。

圖書館。經常讓孩子們去圖書館,為孩子們營造閱讀的氛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大於培養孩子其他特長。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說:「因為閱讀,我的人生變得越來越豐富,閱讀就是讓我們找到語言排列密碼的智慧。」

育兒專家尹建莉曾說過:「一個孩子,從閱讀中獲得的,不僅是心靈的滋養,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希望我們的孩子真正的熱愛閱讀,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

全文3957字,第8篇原創,未完待續,關注與支持小熊。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聯繫,我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憶讀書》文本教學解讀與學習活動設計
    「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以及「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讀書感悟。以上即為作者在讀書的經歷中,體悟出的好書標準。同時在這些閱讀經歷中,也有冰心先生讀書的感受「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要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得不到的」生動詮釋了為什麼「讀書好」。在此部分,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對作者這句話的體會即自己讀書的經驗和感受。
  • 好讀書 讀好書 讀書好
    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來教育學生,要求他們從小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通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奠定人生的基礎,走向成功的人生。
  • 淺談如何指導學生「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閱讀教學中,應特別注重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開展閱讀活動,營造「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親身的閱讀體驗中,發展閱讀興趣,端正閱讀態度,培養閱讀習慣。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知名人,讀名著」活動,通過學生收集交流名人讀書名言,讓學生在名家名言收集交流中,樹立「讀書好」的意識,感悟課外閱讀的真諦在於:開闊視野,培養閱讀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滋養良好的品德,發展健康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此激發學生閱讀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 好讀書 讀好書 書讀好
    高 昌關於讀書,古人留下很多名言,更留下了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許多千古流傳的典故。那種苦讀書、好讀書的精神令人感動,可是書海茫茫,如果不重視讀書的目的、內容和方法,哪怕讀書破萬卷,也未必都能夠達到開卷有益的目的。
  • 冰心《憶讀書》教材習題答案,什麼樣的書才是好書!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回憶了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麼樣的書才是好書。七歲時開始讀《三國演義》,相較於《蕩寇志》來說更愛讀《水滸傳》;十二三歲時看《紅樓夢》,然而到了中年才嘗到讀書中的真正滋味;從日本訪問回來後,讀了大量的書,並學會了如何挑選書。作者認為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感人的書是好書。具體地說就是古典小說要精彩而不煩瑣,引人入勝而非索然無味;現代文藝作品要充滿質樸淺顯的真情實感。
  • 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我有以下幾點建議,與各位共勉:——愛讀書《莊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不斷地充實自己,獲取知識,讀書是非常好的一條途徑。讀書,可以拓寬眼界,豐富知識;讀書,能讓人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還能提高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實現「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目標。
  • 冰心讀書奉行的九個字,值得每一位愛讀書的人謹記於心,受益匪淺
    那麼說起讀書,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冰心讀書奉行的九個字,值得每一位愛讀書的人謹記於心,受益匪淺!文字如下:我讀書奉行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讀完冰心這段語錄,無不讓人感到佩服,她把讀書的精髓可以說是道出來了,而且還分了三個階段,我們不妨一起來分段理解一下,反省一下,感悟一下。讀書好讀書之前,一定要有這樣的潛意識,要認為讀書肯定是一件值得樂道和稱道的一件事。
  • 書香潤童心 好書伴成長——記長樂實幼讀書月系列活動
    在這秋意濃濃,金風送爽的日子裡,我們迎來了長樂區實驗幼兒園「書香潤童心 好書伴成長」讀書月活動,讓我們一起在生動有趣的圖書王國裡,帶著發現的慧眼,聆聽孩子們天籟的童聲,一起體驗與感受快樂的閱讀之旅吧!教師發起閱讀倡議,幼兒分享閱讀感受,師幼共同朗誦冰心奶奶經典詩文作品。
  • 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原標題: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編者的話   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第20個讀書日,也是我省以人大立法形式確定的首個遼寧省「全民閱讀日」。
  • 究竟如何「多讀書,讀好書」
    於是,錢老當年這句看起來現場效果不佳的「多讀書,讀好書」,比起動輒數十本、虛張聲勢的「本月閱讀書單」和豆瓣上可視的「曬出你的書架或書房」來,更讓人費心琢磨。比如,在今天,走進書店,不管是實體還是網絡上的,數量浩瀚的書籍,常常讓人有暈眩之感。電子書和有聲讀物,讀書頻道和微信公號,更是讓書不再限於時間地點,成為可以隨時隨地相遇的朋友。
  • 春雨:會讀書,讀好書
    薑汁兒的碎碎念:1、愛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讀書的三部曲,層層展開的層進式論證非常好。
  • 不能錯過的2020年好書推薦 好讀書不如讀好書 培養習慣 開卷有益
    2020年,整理好下列書單,讓我們拾起讀書好時光。這種成就感長久保持下去,你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量就會慢慢培養出來,讀書也就有了目的性和針對性。如果你想閱讀範圍更廣,建議多看看別人的書籍推薦,裡面會有不少人生的必讀書籍。
  • 你有怎麼的讀書經歷,冰心先生回憶童年讀書經歷,《憶讀書》!
    本文是一篇敘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時間順序,回憶自己童年時期的讀書經歷、多年的讀書經驗、選書的標準以及讀書方法,表達「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等感悟。二、作者介紹。冰心,原名謝婉瑩,詩人、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
  • 讀書推薦丨讀好書,好讀書
    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拾讀書的美好,一起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吧!延伸閱讀:《曾國藩家書》、《大道至拙》、《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推薦書目4:《呻吟語》作者:(明)呂坤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中華國學經典精粹,稻盛和夫推薦的中國讀本,居廟堂之高者的實踐、閱讀
  • 為職工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 良好環境也是好福利
    據悉,煙臺市總工會組織職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以閱讀理念為引領,引導職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據《工人日報》)。 多讀書、讀好書是改變人生匱乏、貧弱、蒼白狀態的最好辦法,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推進閱讀陣地、教育基地建設,豐富閱讀形式,極力營造讓職工多讀書、讀好書、用好書的氛圍,既能提升員工讀書文化,又能夠提高職工爭先創優的積極性、提升企業文化建設。這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培養學習型員工的大好事。
  • 十堰各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營造出了濃鬱的書香氛圍。圖書館工作人員熱情地給孩子們介紹了圖書館免費開放公示及圖書的分類和借閱規則,帶領孩子們參觀了成人閱讀區、少兒閱覽區和電子閱覽區等場所。工作人員還為孩子們講解了如何找書、借書,最後孩子們在少兒借閱室閱覽圖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 借古言今┃從蘇軾的三首詩中,領悟冰心的「讀書九字真言」
    ┃讀好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是蘇東坡有《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詩的開頭兩句,「百讀不厭」這個成語就出在這裡。「舊書」指的是經典好書,所以要「熟讀深思」。意思是一本好的書經得起千百遍的閱讀,書多讀幾遍再加上認真地思考自然就能明白其中所蘊含的的道理,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 好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第四屆愛蘭州愛閱讀主題公益朗誦活動...
    活動現場 周棟楠 攝 為了大力營造「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全民閱讀深厚氛圍,以建設「書香城市」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我市全民閱讀工作。12月16日,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舉辦的第四屆愛蘭州·愛閱讀公益朗誦活動在七裡河小學舉行。
  • 書籍該怎麼選,你的讀書經歷是什麼,走進冰心先生的《憶讀書》!
    《憶讀書》寫於1989年9月8日。當時,冰心已是近90歲的老人。她在這篇文章裡回憶了年少時的讀書經歷,並向青少年朋友傳授了多年來積累的寶貴的讀書經驗,告訴人們識字讀書有諸多好處,提醒人們要多讀書、讀好書。二、教學目標。
  •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通用航空學院——「好讀書,讀好書」主題班會
    為了正確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自己的課餘時間,提高學生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讀書的積極性,養成良好讀書的習慣。11月27日,通用航空學院組織各班開展「好讀書,讀好書」主題班會。書籍是人類成長的階梯,高爾基曾經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豐富我們的情感,能讓我們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糾正我們過去所犯的錯誤,在書籍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原來這麼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