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奈雪的茶如何用「包裝術」,讓63%的消費者快速做出購買決策?

2020-12-22 新茶視界

「讓包裝從消費者那裡來,然後再回到消費者那裡去吧。

茶飲火了,跟著茶飲火起來的,還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茶飲包裝。當行業老大帶動這個市場時,跟上隊伍往往是最保險的選擇。

它們的火跟包裝有什麼關係?

超級品類的崛起往往都伴隨著獨一份的「超級包裝」,就好像我剛剛趕時間買的肉夾饃,吸油紙袋一裝,兩張餐巾紙,一裝一拿立馬就走,它幾乎可以滿足我任何地方都快速吃飽一餐的需要。再比如桶裝方便麵,圓形厚底中空隔熱層的桶裝設計,可以滿足我們 3 分鐘吃一碗熱乎面的中國胃,不燙手不劃嘴又便宜;或者漢堡紙盒,它是為了滿足我們快速吃飽一餐,同時醬汁又不會擠得到處都是的「體面感」。

這些超級包裝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滿足了我們對食物本身,以及圍繞食物而生的「複合型需求」,越多需求被滿足,品牌(品類)就越有機會。

搶佔先機

喜茶的奶蓋杯口是可以旋轉的,消費者可根據自己口味控制杯口大小,但無論你怎麼調,旋轉杯蓋的意義就在於:總是比嘴寬(普通奶茶杯和咖啡杯都是 2cm 左右的小孔),這就能保證你喝到芝士和原茶混合在一起的最佳口感。為了以防萬一,喜茶還在杯口貼了張紙條,向消費者普及如何在最規範的時間、姿勢、喝法內正確喝茶。

一切圍繞產品

奈雪的茶杯身是透明且瘦長的,因主打鮮果茶,透明杯會讓人看上去更有食慾,而杯子設計成「瘦長型」的原因也在於女生可以單手拿,外面鍍的一層磨砂還不至於移動的過程中滑落。聽說為此,創始人彭心先後調整了 18 次,花了 18 萬才最終成模。

奈雪杯

喜茶不只想讓消費者喝下一杯茶,它還想讓其喝出最佳口感;奈雪的茶不只想讓消費者喝下一杯茶,它還想讓整個過程更加舒服、便捷。杯子的造型也直接指向了女性消費群體。

在王老吉前陣子開的「 1828 王老吉」實體店裡,它也跟上腳步,把包裝從鋁製易拉罐改為紙杯和透明杯,以希望在滿足過去「好喝+方便」的基礎上,可以再多一層情感需求:對內在食物的感知,溫度、成分、顏色等等,這些都能讓它在過去只求「快」、求「便」的基礎上傳遞更多價值。

王老吉現在是這樣的

杯子之於它們而言,早已不只是一個容器,而是創造品牌「識別度」。所以它們必須搶佔先機,做那個創造者。

為產品推波助瀾

評價是不是「好包裝」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為產品體驗推波助瀾。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口紅蹭臉上了......

奈雪的茶除了用它獨特的直徑和材質來創造便捷和舒適之外,還會做更多細節設計:杯子上的刻度線、紅色的杯塞、杯子旁邊附帶的叉子......不過凹槽設計的杯口是我印象最深的,彭心說,這正是因為之前自己喝咖啡時總花妝才蹦出來的點子,既然主做女性消費者生意,那麼讓細節更完美,就是品牌必須更重視的。

將包裝這個大環節分成無數個小環節,穿插到產品體驗的流程裡面,客人需要時推一把,客人不需要時收一下,這是包裝應盡的「義務」,奈雪的茶就是這樣從「看-摸-嘗」等環節進行了層層設計。這讓我想起之前看到的日本一款零食外包裝,它上面總共設計了 3 個缺口,隨著食物剩的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拿,你就可以撕掉下一個缺口繼續享受滿滿的狀態,又比如星巴克咖啡豆外包裝的「單向排氣閥」,隨著咖啡豆越來越少,擠壓袋子可以釋放氣體,延長豆子保質期。它都伴隨著一整套的產品體驗。

只出氣不進氣,保持咖啡豆的新鮮原味

喜茶也是,不光杯子,就連包裝袋、杯套、杯座都要圍繞產品並且各自兼具功能性,創始人 Neo 說,國內國外消費者需求不一樣,國外客人更偏向於自助,而國內客人想要的是更完整的一條龍服務,因此喜茶也必須在包裝設計上做到更完整。但無論怎樣,再細緻的推波助瀾,都不能蓋過產品本身風頭,所以如果不是你正在看這篇文章,相信很多你應該還沒注意到,你只是感覺:蠻舒服的。

讓包裝成為「無聲推銷員」

「杜邦定律」有這樣一項調查:63% 的消費者都會根據包裝來選擇產品,華與華也在《超級符號》裡也表述過:包裝是最大的媒體,它是一個信息炸藥包,能夠炸開消費者的心智,達成購買。

將產品的思想傳達給消費者,提高營銷效率,這是包裝超出產品之外更進一步的意義。如何實現這層意義?無可厚非,功能性本身是最容易創造,也最「硬」的一層,是口碑營銷,也是我們前面討論的。

其次是美觀性。這個美綜合了目標客群的特點、品牌和產品三者,也正是從美開始,包裝開始逐漸加入精神層面的需求。因為品牌和客人的需求和被需求,不單單只是一杯產品,是一個綜合體。所以奈雪對於所有的設計有一條準則:必須美,而這種美又跟自己的副牌「臺蓋」不一樣,臺蓋是小清新的美,奈雪是典雅的美,喜茶的美又跟這兩種美不一樣,它是極簡的美。而包裝美、燈光美、裝修美這些因素加起來,就是消費者要的,就是他傳播的更大動力。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最後是趣味性。喜茶、奈雪的茶不定期變換的杯套和手提袋,星巴克的紅杯子都非常典型,確切講,趣味性就是始終貫穿品牌理念的新鮮感而不是低級趣味,它比功能性和美觀性要更靈活、也更能傳神。

喜茶在趣味性的包裝表達上就非常討巧,它把包裝分為兩部分:基礎風格+多元化嘗試,杯子本身是基礎風格,保持極簡且很少變。杯套、手提袋、外帶紙盒、菜單等等則不斷進行多元化嘗試。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一直不變,他們很快就會厭倦你,如果變得太多太快、隨波逐流,他們就會不認識你,因此,分兩部分來實現,也剛剛好可以在保持辨識度的基礎上呈現新鮮感,這與喜茶在店型上的設計理念一脈相承,也保證了靈活身段。

喜茶 X 大黃鴨之杯套

包裝是一種媒介,它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也更容易感知,尤其對於零售品牌來說,這是他們製造話題最好的機會,對了,王老吉今年 9 月份換了黑涼茶包裝,還沒正式售賣,就訂出了 20 萬箱。

長這樣

現在來看,佔位、產品、營銷這三點,喜茶和奈雪的茶都做到了,對它們而言,在包裝上繼續要做的,是把它變成一種信仰,就像蘋果那樣。

跨界伽新茶飲圈

CHAYIN.CN

-商務合作-

-內容轉載-

周杰|

-交流群邀請-

相關焦點

  • 喜茶、奈雪、茶西西,飲品包裝哪家強?
    產品包裝永遠不是通過精美修飾,展現在電腦上看的作品,而是會與眾多相似競爭品一同擺在市場銷售終端的商品。怎麼讓你的產品脫穎而出?如何抓住消費者的第一視線?如何通過產品包裝驅動購買?是每一位打算或正在進軍飲品界的人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
  • 為什麼喜茶和奈雪的外帶袋子,你都捨不得扔?
    茶飲品牌喜茶曾在2019年推出過11款不同的包裝袋。奈雪の茶(以下簡稱「奈雪」)在品牌粉絲的呼應下,出了一則官方視頻,來告訴大家如何獲取自家的外帶保溫袋——除點外賣外,還可以去門店直接購買,小號袋子2元,中號4元。對於這些品牌來說,外帶袋子除了它本身便於攜帶產品的功能之外,它更多的作用是「移動廣告牌」。
  • 營銷數據對決:喜茶VS奈雪の茶
    兩個現象級的奶茶品牌:喜茶和奈雪の茶,二者之所以成為佼佼者,其實有著許多相似點:產品力——全新的口味研發;品牌力——更年輕活力的品牌形象;營銷力——更專業的營銷推廣內容,甚至包含資本的推動等等。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這些元素也讓大排長龍的重重困難,搖身一變成為購買後可供炫耀的社交貨幣。
  • 深度解析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
    奈雪的茶和樂樂茶在飲品之外有更加豐富的烘焙產品,尤其是樂樂茶的烘焙品多且極具個性,喜茶相對較少,以吐司、牛角包和糯米餈為主。另外,喜茶店的酷、靈感、禪意和設計感最明顯,奈雪的茶則是清新明媚的溫暖路線。產品方面,喜茶主打芝士奶蓋茶,奈雪的茶的霸氣鮮果系列、樂樂茶的「酪酪」系列分別是其招牌。
  • 奈雪的茶和喜茶為什麼都在進軍零食領域?
    「我們是從5月20日那天開始正式將奈雪零食推向全國門店的,之前線下只能在奈雪夢工廠才能買到。」 奈雪的茶公關總監王依對界面新聞介紹,目前,奈雪的茶全國門店已陸續增設「零食展架」,在收銀區放置三層小展架,展架上擺放著獨立包裝的奈雪零食。「奈雪門店銷售零食會常態化,還會有更多品類的零食陸續上架。」王依說道。奈雪的茶門店中已擺上零食展架。
  • 奈雪的茶、喜茶的上市第一股誘惑 食安拷問VS網紅長虹
    在這個異軍突起、沉浮變化的新茶飲市場,最核心的還是要精準把握市場變化、牢抓消費者需求,產品用實力說話,才能留住消費者。」貼身肉搏 同質化焦慮一句實力說話,可謂一語中的。但仔細深究,喜茶的這份「悔過書」,也有避重就輕之嫌。首先,這份說明表示,喜茶發現主要問題出在「操作不規範」,如冰鏟放置不規範、冷藏牛奶放置在常溫中時間過久,然後,用一個「等」字作為概括,替代了其他具體問題。
  • 喜茶、奈雪の茶為什麼終有一撕?
    從發展歷程來看,2015年下半年開始,喜茶進入廣州、深圳、上海的第一家門店,都選擇了人流密集的商場。 這背後的原因是,兩個品牌的門店正在變得越來越大,ta們都希望改變傳統奶茶店的「檔口」模式,將奶茶店變成消費者休閒、聚會的場所。大空間與體驗式店鋪,需要購物中心內的優質空間來承載更高的產品品類與客單價,也需要密集的人流帶來持續地客源,因此,商場就成了喜茶與奈雪の茶的共同選擇。
  • 奈雪&喜茶再傳上市、茶顏「走出去」,新式茶如何「飲」領潮流?
    事件:奈雪の茶、喜茶再傳上市,茶顏悅色進軍武漢從「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備受關注的上市進程再到茶顏悅色出省,近年來興起的新式茶飲,不但能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更成為了資本的寵兒。11月28日,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奈雪の茶已委任招銀為上市負責行,又稱將會再有其他承銷團加入。另一消息人士表示,香港上市計劃仍在初步階段,上市時間表及集資規模仍會出現變化。另一頭部品牌——喜茶也曾傳出過2021年底前赴港上市消息,募資金額達4億-5億美元。對此,喜茶方面暫無回應。但在融資方面,喜茶動作則更為頻繁。
  • 奈雪的茶也出氣泡水,但……
    圖片來源:奈雪的茶公眾號 奈雪的茶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此次推出的瓶裝氣泡水是在噗嗤氣泡茶系列的基礎上,結合瓶裝特點對口味、口感進行改良後的產物。方便攜帶儲存,希望讓消費者在居家、辦公、戶外等多種場景下也能體驗到奈雪氣泡水。
  • 為什麼喜茶和奈雪與上市無緣?
    奈雪、喜茶等頂級品牌仍然在快速開新店,截至12月,均已經開設了200多家新店。但是,當我們仔細觀察時,在熱鬧的局勢中也存在許多障礙,茶飲市場的規模與新型茶飲的規模不同,新型茶的估計規模僅為1020億元,今年傳聞已經多次上市的喜茶和奈雪仍未上市。除了疫情的影響外,新型茶還存在未解之謎。
  • 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這一連串聯名,我真的很可以!
    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名字好好聽~~它的奶茶和軟歐包真的和名字一樣,外表賞心悅目、口感綿潤柔滑。奈雪的茶為每一個人提供「一杯好茶、一口軟歐包」的美好生活體驗。
  • 喜茶、奈雪的茶、周黑鴨加入月餅爭奪戰 看好這樣的跨界嗎?
    喜茶、奈雪的茶、周黑鴨加入月餅爭奪戰 看好這樣的跨界嗎?1、喜茶8月20日,喜茶中秋禮盒就已在喜茶靈感鋪開售,售價為188RMB。禮盒主題為:舉茶邀明月,且喜人間好時節。(Fly Me To The HeyteaMoon),設計充滿森林繪畫風,圍繞著主題講述採茶人將鳥蛋做成月餅的故事。喜茶「中秋限定月餅包」在9月1日起各大熱麥門店有售。
  • 喜茶、奈雪們「破圈」,零售化能成正道嗎?!
    20至35歲的消費群佔到奈雪の茶消費群的85%,這其中又是女性消費者居多。從2015 年底開始到今天,奈雪の茶已經進軍全國多城市,並斥巨資建起了自己的上遊供應鏈中心,包括烘焙工廠、茶葉加工等等。此前開業的奈雪夢工廠最值得注意。
  • 喜茶、奈雪、樂樂茶……刷爆朋友圈的新茶飲搶先布局線上 天貓迎...
    為了將盒馬青團與喜茶最熱門的豆乳口味、最受歡迎的波波相結合,盒馬的研發小二把喜茶的所有口味喝了個遍,「最多一次點了6杯」,盒馬研發小二笑說:「真的很擔心變胖。」如何將流質的奶茶包進固態的青團中,是令盒馬小二最頭疼的問題。
  • 雙十一首戰告捷後,喜茶、奈雪在新零售戰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
    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打通,也是喜茶、奈雪等在新零售時代做出的發展決策,不難發現近一兩年,不論是產品線的延伸,還是線下精細化的場景運營,喜茶和奈雪都在加速布局新零售,以此為自身帶來長足增長量,同時在新式茶飲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壁壘。
  • 奈雪的茶、喜茶海外首店開業,都落地新加坡
    消息稱,繼兄弟品牌臺蓋在新加坡開業後,奈雪的茶海外首店也將於近日落戶新加坡。事實上不止是奈雪,喜茶、R&B巡茶、蜜雪冰城等,都在探索海外市場。中國新茶飲的大航海時代,終於到來了嗎?新茶飲的「大航海時代」,到了嗎?海外市場,正在成為新茶飲徵戰的另一塊疆土。
  • 用氣泡水開戰雙十一,喜茶奈雪都想當下個元氣森林?
    對此,「喜小瓶」官方公眾號在10月15日發布了一則推文進行解釋稱,已將所有桃桃烏龍氣泡水召回銷毀,成本損失以數百萬計。「這兩款新品的確心意不足,不僅沒有建起技術壁壘,更敷衍的是口味和包裝風格也與氣泡水市場的大多產品趨同。」從事食品行業供應的Nicole對鋅刻度表示喜茶和奈雪的茶此次上新缺乏創新力。
  • 奈雪向上,喜茶向下?
    文|時趣喜茶和奈雪是新茶飲行業的重要頭部品牌,且均發跡於廣東。2011年喜茶在江門發明的奶蓋茶正式打開了新茶飲行業的市場,2015年奈雪成立並將新茶飲搭配軟歐包,俘獲了不少年輕白領。但如今,喜茶和奈雪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似乎也意味著二者對於新茶飲未來的判斷及思路的不同。
  • 茶顏悅色 喜茶:如何快速成為網紅品牌「頂流」?
    30元的奶茶被炒到100元都有消費者願意掏錢?還有近乎失控的排隊場面,喝到一杯奶茶,先要排一個小時隊,再要等一個小時單?以上說的就是:茶顏悅色、喜茶、奈雪的茶。新消費品牌浪潮中,新式茶飲可謂最強「造星」賽道之一,快速躥紅,出盡風頭。
  • 「抄襲」風波後……奈雪的茶把研發窗口開在了喜茶總部對面
    「奈雪的茶與喜茶之間對壘意味非常濃了」,業內人士評價。此做法讓人不禁聯想起兩家品牌創始人在朋友圈嗆聲「產品抄襲」事件。如果說瑞幸咖啡的撤訴是達到了營銷目的放手了,那奈雪的茶把「研發窗口」開在喜茶總部的斜對面則是新茶飲競爭持續升級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