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間唯奶茶不可辜負!」
你敢想像,會有人特意從大老遠打飛滴去喝奶茶嗎?30元的奶茶被炒到100元都有消費者願意掏錢?還有近乎失控的排隊場面,喝到一杯奶茶,先要排一個小時隊,再要等一個小時單?
以上說的就是:茶顏悅色、喜茶、奈雪的茶。
新消費品牌浪潮中,新式茶飲可謂最強「造星」賽道之一,快速躥紅,出盡風頭。這些品牌,自帶流量基因,兼具網紅體質,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加上社交媒體的助推,讓這三大新式茶飲品牌風靡一時,社交貨幣屬性甚至已超越了飲品本身,成為網紅品牌「頂流」。
那麼,茶顏悅色、喜茶、奈雪的茶是如何做到的?怎樣讓買到產品的人,不僅喝的滿足,還曬的開心?新式茶飲品牌頂流,如何煉成?
▍茶顏悅色:玩兒「中國風」文創的高手
茶顏悅色的走紅程度,幾乎出現在了每篇長沙旅遊攻略裡,甚至已經成了長沙的一張旅遊名片。《人物》雜誌曾形容茶顏悅色是「奶茶屆的楊超越」,有一種養成系偶像的感覺,可能不是硬實力最強的那一個,但存在某些特質打動人、圈住粉。
茶顏悅色能夠俘獲大量年輕人的心頭,離不開「中國風」的定位,並圍繞定位進行系統化地落地執行,被網友喻為「最會做文創的茶飲品牌」。
>>產品:具有辨識度的產品 沒有珍珠奶茶
目前,茶顏悅色的產品形態主要有兩種:茶+奶油奶油,茶+奶沫。和新茶飲行業內的主流產品——奶蓋茶、水果茶產品形態有一定區別,這也是茶顏悅色具有辨識度的原因。
茶顏悅色的「特別」,還在於飲品少,一張菜單,SKU就20來個,一年也出不了幾款新品,至今沒有珍珠奶茶!
不過,由於這種特別的產品形態,打出來的奶油Topping和奶沫都很容易消泡,如果不馬上飲用,外觀就會變得很難看,也有損口味。因此,疫情之前,茶顏悅色一直不嘗試外賣:就怕送到顧客手上,奶油已經塌了、奶沫也消泡了,還不滿杯。
>>包裝:老闆花了上百萬購買杯身包裝上的名畫版權
茶顏悅色在品牌形象和杯身包裝上,極具中國風特色。茶顏悅色的品牌Logo,來自小說《西廂記》主角崔鶯鶯的執扇圖,古香古色的畫面感,也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杯身的包裝設計上,茶顏悅色的插畫,每一款都帶有中國風並且很有藝術感,蘊含著各式各樣的歷史故事、典故、古風美女、風景名勝等,把「中國風」情懷貫徹到每一個細節中。
據說,老闆為了買這些名畫版權,還花了上百萬!
>>服務: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
茶顏悅色的店員,「話多」,哪怕門外的隊伍已轉了兩個彎,點單的店員依舊笑盈盈地問你貴姓,出杯的店員不厭其煩地教你,茶顏悅色是鮮茶+奶+奶蓋,喝法講究,要「一挑二攪三喝」。
「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這項服務,更是聲名遠揚,翻譯一下,即顧客對拿到手的茶飲口味不滿意的話,可以無條件重做一杯。
由於店員操作流程的不穩定,衝泡茶和打奶沫的過程都由人工完成,造成甜度、賣相等品質不夠標準化,這也是茶顏悅色推出「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的原因。
>>門店:為打卡而生 細節非常暖心
茶顏悅色在門店上的裝修,全部都非常走心,而且幾乎每一個店都是網紅店,滿滿的中國風,非常適合拍照留念。幾乎到了長沙旅遊的人,都會去茶顏悅色打卡。即便長沙本地人,一般也會用茶顏悅色為背景發一發朋友圈。
在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看來,在一個城市開店,就意味著需要跟固定的人群發生關係,因此他看重「復購」以及與人的交互。
茶顏悅色的每個門店都會有醫藥箱、共享雨傘、充電器這類的物品,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去前臺借用,不消費也可以,把盈利的一部分拿出來回饋給消費者。
>>社會化傳播:人格化魅力 熱搜常客
茶顏悅色為什麼會頻頻上熱搜?從其社交媒體風格就能看出,這個品牌傳遞出來的語言風格是有親和力的,有一種專屬的氣質。正如呂良說的,想和顧客形成一種「親人」關係。
網友曬出一張小票,用紅線標註出來兩句話:「茶顏悅色官網」和「茶顏招募加盟商」的消息都屬虛假,等我們有錢就去告他們。接著,這條微博就被網友轉發,並附上了茶顏悅色公眾號最近發出來的消息截圖:我們現在已經賺了一點錢開始告他們了。
很快,這種極具網感的語言風格和處理方式,在網上瘋狂轉發,直呼「可愛,有趣」。
>>跨界玩法:順水推舟 競爭對手互相聯名
3月份,喜茶抽獎抽到了一位叫@等一杯茶顏悅色的網友,被大家打趣道,終究是錯付了。並引來了茶顏悅色「謝謝茶茶將我們小主照顧好」的回覆。
7月份,兩大競爭品牌就出其不意地推出了主題為「恰杯茶不」的聯名禮盒。禮盒上的包裝設計剛好呼應兩個品牌發布的消息,一個稱「遠方來客」,一個回道「恰杯茶不」。
延續抽獎時的熱度,順應粉絲要求推出聯名禮盒,做到實力寵粉,這波合作也俘獲一眾粉絲的心。
>>地利:稀缺性 茶顏悅色與重口味湘菜更配?
一直以來,茶顏悅色主要「蝸居」在長沙,並沒有大規模向外「攻城拔地」的打算,這也可能與飲食文化相關。
有消費者就認為,茶顏悅色的走紅與湘菜的重口味密不可分:湘菜不僅辣,還重油、味鹹,茶顏悅色產品的口味關鍵詞則是「清爽」。一杯清爽不油膩的奶茶,更容易讓食客獲得青睞。
此外,在今年1月的公眾號文章《關於茶顏悅色2020年外區規劃自白》裡,評論區的熱評觀點便是:「茶顏為什麼紅,除了它好喝之外就是它只開在長沙,別人喝不到所以紅,平心而論,好喝的奶茶也不止茶顏一家對不對。」
▍喜茶:一杯數位化與社交化的奶茶
同樣作為奶茶界的「網紅代表」,「HEYTEA喜茶」的目標是,致力打造「年輕化、科技化、國際化」的中式新茶飲,以「中國製造·靈感之茶」為理念,賦予新茶飲都市社交的屬性。
從喜茶對自身的定位就能看出,這個品牌對於行業的革新意義,或者說差異性玩法,就在於數位化與社交化。
>>產品:打造獨有的口感和明星系列產品
喜茶自走紅以來,就有著自己獨有的口感和明星系列產品。口感主打清爽獨特,相較於臺式、港式奶茶的甜膩,喜茶採用烏龍茶、綠茶等茶葉,保留茶葉原有的清香。
儘管芝芝桃桃、多肉葡萄等產品元素早已不夠獨特,它們並不只有喜茶一家在做,甚至不是喜茶獨創,但通過強勢的營銷,當消費者想起這些口味,很容易最先想到喜茶。
據說,每兩個女孩就有一個是喜茶girl。而這個喜茶girl,有50%的概率就是多肉葡萄的心水女孩!多肉葡萄日銷量最高達到10萬杯,點單量高達17%,爆款效應可見一斑。
>>包裝:被奶茶耽誤的設計公司
喜茶始終發揚著它的品牌文化——設計。
喜茶奶茶杯用自己的特色Logo和磨砂材質,相對於普通包裝顯得高檔。且各種聯名包裝層出不窮,滿足了一些喜歡收集的愛好者。
自稱「靈感之茶」的喜茶,做的海報設計,也是充滿驚喜,極具幽默感,甚至把「土味」宣揚到極致!
>>門店:以「千店千面」給人們帶來新鮮感
喜茶以「千店千面」的店面設計,展示給消費者,給人們帶來新鮮感,讓喜茶不會成為一次性「打卡」消費的飲品店。
比如,西安「粉嫩少女」PINK主題店、廈門「城市山水」主題店、深圳「白日夢計劃」主題店,這些店面的裝修風格都極具網紅店氣質,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打卡。
這幾年喜茶開店如潮,但還是不斷給人們製造驚喜,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體驗感。
>>會員:打造茶飲界最強「會員系統」 做深用戶價值
據喜茶官方披露,截止2019年12月31號,喜茶會員系統內已有2199萬會員。
從喜茶對用戶數據隱私保護的公告中,我們可以知道喜茶會員系統擁有一個人的哪些數據:姓名、性別、出生日期、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偏好語言、第三方平臺(如微信)的用戶名、所在省市、會員等級、卡內餘額、使用會員服務的日期與頻率、購買或接受卡券的名稱與頻率、線上點餐時的收件人姓名、電話號碼、送餐地址、購買的產品名稱/金額/日期、登錄時你的地理位置信息、設備信息,以及在互動中可能會向你收集你的姓名、年齡、收入、婚姻狀態、工作、教育背景等人口統計相關信息,以及你可能感興趣的主題相關信息……
把這些數據再乘以2000萬,就是喜茶會員系統所擁有的用戶畫像,再加上對外部數據的觀測和打通。有了這些數據,喜茶就能真正做到數位化驅動的經營,從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到市場營銷、優惠推送、售後服務,全鏈路智能化。
>>研發:數據驅動挖掘細分需求 推出獨特新品
喜茶深諳對會員體系數據化運營的好處。在用戶分析上,數據可以進行精準的用戶喜好預測。從而獲取產品研發的靈感,推出更貼近用戶的獨特的系列新品。
從喜茶披露的報告來看:女性用戶更愛溫暖(熱/溫/去冰的佔比高於男性14.4%);在80、90、00後三代人中,越年輕越愛「正常冰」,越年長越愛「溫」;00後選擇正常糖的比例是41.8%,而80後僅為17.1%……
這些數據經過解讀,就能進一步指導企業決策。比如,基於年長者對糖分的顧慮,實質是對健康的顧慮,為此喜茶就在行業中率先推出了可降低90%熱量的「甜菊糖」。
>>營銷:千人千面推送 營銷更個性化與定製化
喜茶通過會員數據的科學化分析,能夠高效刺激和提升會員消費水平,並且根據對會員的精準畫像,推出提供選擇靈活的獎勵政策,以及專屬定製化服務,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根據你在打開小程序時的定位,喜茶會自動為你分配距離最近的門店;其次根據門店數據,將目前最熱銷的存量較多的產品,優先展示給你;實施靈活的折扣策略,比如根據不同的時間段為你推薦早餐、下午茶等等不同的組合……
自動化的千人千面營銷,不僅可靈活控制庫存,還能有效提高銷量,並且提升用戶體驗,真正讓用戶需要的信息與產品,第一時間呈現在用戶面前。
>>跨界玩法:瘋狂聯名營銷 讓喜茶無處不在
在同質化非常嚴重、產品迭代迅速的現制茶飲行業,喜茶的瘋狂聯名營銷玩法,也成為保持自己競爭優勢的一大法寶。
據介紹,2017年,喜茶第一次聯名是與化妝品牌美寶蓮,在特定場合推出限定杯套,這次嘗試,是喜茶跨界的開始。2018年,喜茶開啟了周邊生意,與一些小眾國產潮牌和大英博物館等文創IP聯名。
2019年,喜茶聯名開始「大步快上」,嘗試了與以往不同的風格,比如與一家巧克力豆公司聯名推出了包包、被套和限定的聯名主題飲料等。
如今,喜茶已經和60個左右品牌聯名過,涵蓋了食品飲料、國潮服飾、文創、生活用品和化妝品等領域,真可謂是「萬物皆可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