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讓書籍成為疫期瞭望世界的窗口

2021-02-07 新華每日電訊

來源:4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據新華社巴黎4月22日電

記者:劉芳


「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記者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獲悉,受疫情及全球戰疫措施影響,本屆讀書日的公眾聚集型慶祝活動多已取消,但是線上資源分享和閱讀交流活動十分活躍。該組織鼓勵人們善用時間,從閱讀中汲取力量,讓書籍成為疫情期間瞭望世界的窗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聞官克拉爾·奧黑根告訴記者,鑑於新冠病毒疫情及全球各地採取的應對措施,本屆讀書日的聚眾慶祝活動嚴重受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計劃在巴黎總部舉辦的多場活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市卸任2019年「世界圖書之都」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出任2020年「世界圖書之都」的盛大儀式,均已取消。


一些慶祝活動轉至線上進行。22日晚,沙迦市舉辦2019「世界圖書之都」線上直播閉幕式,回顧阿聯在過去一整年裡舉辦的系列文化藝術活動,同時在阿拉伯語有聲書平臺贈送5000份為期3個月的免費會員。23日,歐洲和國際暢銷書聯盟在多國舉辦線上閱讀交流活動;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圖書館新南威爾斯州立圖書館將舉辦線上資源分享活動,讀者可在網上瀏覽該館收藏的莎士比亞作品和多種《堂吉訶德》書籍版本;法國讀書協會的志願者成員將全天接力為兒童朗讀童話。


本月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公告說,全球大部分學校停課、人們被迫限制外出時,圖書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大,通過閱讀,可以減輕孤獨感、增進人與人的聯繫、拓寬視野、活躍思維、激發創造力。


教科文組織希望人們用4月及2020一整年的時間,獨自閱讀或與子女一起閱讀,「頌揚讀書的意義,培養並陪伴孩子閱讀,形成對書籍的終身熱愛,融入工作的世界——此其時也」。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決定將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又名「世界讀書日」),在這一天向圖書和作者致敬,鼓勵人們,尤其是青年發掘閱讀的樂趣。


在法國巴黎,一名男子在路邊讀書。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組稿之一


波赫:閱讀之光照亮晦暗疫期


來源:4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據新華社塞拉耶佛4月22日電

記者:張修智


疫情肆虐世界,但生活仍要繼續。在巴爾幹國家波赫,許多人捧起書本,用閱讀抵抗不安,思考生命與未來。


在北京理工大學讀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的克裡姆,一月中旬回到波赫過寒假,受疫情影響,至今無法返校。「我太想念北京了!」他說。波赫出現首例新冠確診病例後,政府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呆在家中,克裡姆並不無聊。忙於撰寫畢業論文的同時,他遊弋於經典文學的長河中,用精神財富抵抗焦慮。


「我開始第三遍讀《大師與瑪格麗特》。」克裡姆說。這本出自前蘇聯作家布爾加科夫之手的小說,被認為在探索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上,可媲美歌德的《浮士德》。


退休礦山主管馬裡奇的疫情期間書單上,也有《大師與瑪格麗特》一書。此外,他還閱讀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卡夫卡的《變形記》。馬裡奇說,退休讓閱讀變得更加享受,疫情期間尤其如此。


供職於歐盟駐波赫某機構的佔科維奇認為,疫情讓社會生活停擺,但不幸中的收穫是,精神世界獲得了休整與反省的時間。疫情暴發以來,他已經讀了好幾本書,特別推薦生活在美國的波赫籍作家黑蒙的回憶錄《我的生活》。


「我的許多朋友都通過閱讀來渡過當下的艱難時世。在這個信息過載時代,社交媒體上充斥著無意義的信息,卻容易讓人沉溺其中。閱讀好書,可以避免浪費生命,讓生活更有質量。」佔科維奇說。


巴尼亞盧卡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博士候選人、孔子學院波方負責人斯特維奇正在做與中國相關的博士論文。疫情期間,她大量閱讀研究中國問題的書,其中她最為推崇的,是由戴維斯與拉什科維奇合著的《理解變化中的中國》一書。


「在我看來,這本書對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做了最好的觀察與研究,對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準備向學生推薦這本書。」斯特維奇說。


今年是中國與波赫建交25周年。中國與波赫兩國關係、中國問題及「一帶一路」是政治分析家法魯克的閱讀重點。


「對於任何想要研究當今中國影響力的人,我向他推薦塞爾維亞出版的《中國在歐洲》一書。在這本書中,阿雷日納博士從歐洲不同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入手,研究文化對商業的影響,富含有價值的信息,是一本對中國與歐洲關係具有深刻理解力的書。」法魯克說。


酷愛中國武術、有「波赫李小龍」之稱的巴尼亞盧卡大學德語系學生託尼,準備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疫情期間,他每天花兩個小時學習漢語語法,同時也讀中國歷史方面的書。「中國歷史充滿傳奇,十分吸引人。此時讀來,可以讓人忘卻身外世界的不幸。」託尼說。


4月22日,市民在耶路撒冷的一處街邊閱讀站裡挑選書籍。耶路撒冷設有一些街邊閱讀站,供人們免費借閱書籍。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組稿之二


以色列:非常時期的別樣閱讀生活


來源:4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據新華社耶路撒冷4月22日電

記者:尚昊、陳文仙


咖啡店裡,正在讀書的顧客輕輕翻著書頁,手邊的咖啡散發著清香;夏日海灘上,休閒的市民一邊享受地中海陽光,一邊打開手邊的書……在以色列,經常可以看到專心閱讀的人。

 

熱愛讀書是以色列人的一大特點。但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隨著一系列防控措施的實施,以色列的正常社會生活受到衝擊。非常時期,以色列人開始了別樣的閱讀生活。

 

住在以色列中部城市拉馬特甘的利莫爾·東布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說,這次疫情並沒有對她的讀書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在利莫爾·東布看來,讀書可以使自己「進入他人的最親密世界」,並以此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和寬容能力。「好在我家裡有很多書,它們在這段時間陪伴著我。我讀了許多譯作,來了解其他文化和其他國家人們的生活。這段時間我的女兒也一直在讀書,這是生活的一部分。」

 

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新聞評論員戴維·埃塞斯認為,擁有書是一種幸運,它們可以幫助人們度過當前的非常時期。

 

戴維·埃塞斯最喜歡的書店停業了,但他驚喜地發現,書店依然可以提供送書上門服務。

 

通過電話或網站下單,等待送書上門——在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這成為以色列人獲得新書僅有的方式。

 

斯蒂馬茨基書店是以色列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連鎖書店品牌。品牌所有人雅菲特·格林貝格介紹說,疫情防控措施實施後,斯蒂馬茨基書店的網絡訂單量增長了一倍,「我們甚至沒有能力處理新的訂單」。

 

除了書店,以色列政府、媒體、公共機構等也通過各種方式倡導閱讀之風,為人們閱讀提供方便。

 

長期以來,以色列主要媒體會定期發布圖書榜單,為愛書人士提供參考。疫情暴發後,許多媒體都及時更新榜單,推荐居家期間適宜的閱讀書目,這些榜單內容不一,但都緊貼讀者當下的興趣點或需求。

 

3月19日,以色列總統裡夫林首次通過電視和社交媒體直播的方式,邀請民眾特別是少年兒童和他一起讀書。在直播中,他朗讀了一位以色列作家的經典作品。這次直播受到不少以色列觀眾的稱讚。此後,裡夫林又進行了一次類似的直播。

 

此外,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在徵求著作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在其「口袋圖書館」應用程式中增加了大量有聲讀物,希望在疫情期間為人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陪伴。

 

「疫情的暴發無法改變愛書之人經年累月的習慣。」以色列文學評論員卡米特·薩皮爾·魏茨告訴記者,從她自己的觀察看,疫情暴發後,人們的閱讀量會更大,因為書可以提供一種「現實的替代」。

 

從本月19日起,以色列宣布放寬部分因疫情而採取的限制措施,書店等部分商業場所可重新開放。

 

目前,斯蒂馬茨基書店的多家店鋪已恢復營業,並迎來首批客人。「現在,人們可以再次到書店觸摸書本了。」雅菲特·格林貝格說。


在日本東京,一名顧客在蔦屋圖書公寓內看書。新華社記者馬崢攝

 

 組稿之三


日本:疫期宅在家中更愛讀書


來源:4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據新華社東京4月23日電

記者:郭丹


發達的出版業、時尚的書吧、電車裡隨處可見拿著紙質書在認真閱讀的民眾……「愛讀書」是日本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但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東京民眾常去的讀書場所卻特別冷清。

 

大小圖書館臨時閉館、「網紅書吧」蔦屋書店臨時停業、讀書人愛去的星巴克咖啡店也從縮短營業時間變為歇業……「外出自肅」(意為自律不外出)成為疫情之下東京的核心詞彙。那麼宅在家中的日本民眾又是怎樣讀書的呢?

 

在視頻網站優兔上,讀書愛好者清水有高的主頁上有各種讀書類短視頻。他告訴記者,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以來,他的網頁瀏覽量較之前幾乎增加了10倍,評論區中留言要利用宅家時光多讀書的人也增加了不少。「讀書開啟了我的人生。我喜歡《論語》《老子》,還有一本日本作家寫的《為了生存的論語》也不錯。」清水有高說。

 

日本systemcreate株式會社社長川上正義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自肅正是讀書時》的短文。他在文中說:「疫情尚未結束,有點人心惶惶。這時我們不如關閉電視,靜享讀書時光。再讀稻盛和夫先生的書籍,『困難之中,應該光明地、樂觀地、滿懷熱情地積極思考』的話語引發我的共鳴。」

 

「疫情引發世界的變化,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如何改變自身去投入疫情結束後的世界?現在就開始讀書積蓄能量吧。」川上正義在短文中說。

 

疫情也影響到愛讀書的在日華僑華人,閆嘉倫就是其中一位。疫情之前,他基本每天清晨都去書吧或咖啡廳閱讀1小時再去上班。疫情來臨,他不得不宅家閱讀。

 

「現在我每天的讀書時間從之前的1小時增加到兩到三小時。讀書群是我更愛閱讀的原因。大家在讀書群裡分享讀書筆記,每月至少一本。於是,讀書、記筆記、在讀書中思考成了我最大的樂趣。」閆嘉倫說。

 

4月23日也是日本的兒童讀書日,4月23日至5月12日是日本的兒童讀書周。日本公益社團法人「讀書推進運動協會」自1959年起每年都舉辦讀書推薦活動。在今年兒童讀書周期間,該協會不得不停止線下活動,但仍在線上為孩子們推薦了許多書籍。在今年的《年輕人必讀書單》中,其推薦了《世界盡頭的少年》《生於地球,旅於世界》等書籍。

 

日本擊劍協會也舉辦了贈書活動,呼籲大家捐贈手頭閒置的好書,為疫情期間不能訓練的運動員們提供心靈支持。兩三周時間,協會就收到1000多本書。




相關焦點

  • 「退出」的政治: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位於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希伯倫老城在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這一具有3000年歷史的宗教聖城目前處於以色列實際控制之下。巴勒斯坦方面申遺獲批可讓其擁有更多法律依據爭取自身權利,這引發以色列和美國強烈不滿。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參觀"新華影廊"圖片展
    新華網巴黎2月15日電(記者石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艾瑞克·法特15日下午在巴黎總部參觀以「聚焦貧困」為主題的「新華影廊」圖片展。本次展覽是新華社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二期「新華影廊」圖片展。所展出的26幅照片精選自2011年新華社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發起的「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獲獎圖片。
  • 美國要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啥?
    美國國務院12日宣布,美國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相關條款,美國的退出將於2018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美國務院在當日發布的一項聲明中稱,美國決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主要考慮包括不斷增加的欠費、機構需要根本性改革及對該組織「針對以色列的持續偏見」的關切。
  • 瓜瓜龍英語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瓜瓜龍英語籤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展開深度合作,促進中國兒童、家長以及教師的媒介與信息素養。  此次合作將覆蓋教與學雙端,學生端層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聯手瓜瓜龍英語,聯合開發10套媒介與信息素養在線繪本與10節配套課程,課程聚焦個人信息保護、真偽信息辨別、防止網絡沉迷、積極運用網絡獲取信息四大主題,且將全部免費開放學習
  • 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中國紫檀博物館藝術珍品紫檀雕天壇祈年殿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人民網9月14日電(記者 董子龍)9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藏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儀式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女士、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常務副總幹事曲星、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出席捐贈儀式。阿祖萊總幹事與陳麗華館長共同為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揭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向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致謝。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世界語版將登錄中國
    世界語刊物《中國報導》曾經發行到156個國家和地區,被國際世界語界譽為「最精美的世界語雜誌」;出版的千餘部世界語圖書,成為世界語多元文化的寶藏;世界語網絡傳播和新媒體傳播在當今時代國際影響廣泛;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作為國際世界語協會大家庭的一員,是中外世界語者溝通的紐帶。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談黃山申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絲綢之路」系列跨境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總協調人景峰博士,當年全程參與了黃山申遺工作,30年過去了,他仍在致力於遺產保護事業。我本人1989年初入職國家教委(現教育部),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黃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申遺。當時的主管部門是國家建設部,我所在的中國教科文全國委員會負責協調對外申報和審核最後的英文文本。黃山是中國自198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後組織的第二批申遺項目。
  • 日本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槓上了」
    (新華/路透)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秀玲)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14日證實,日本尚未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繳納約44億日元(約合2.85億元人民幣)的本年度會費。日本媒體分析稱,這種「異常」舉動意在牽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避免其在今年「慰安婦」史料申報世界記憶遺產時再次作出不利於日本的決定。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公布保護語言多樣性《嶽麓宣言》
    1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官網正式公布保護語言多樣性《嶽麓宣言》。2018年9月,由中國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長沙共同舉辦的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各國政府、相關學術機構代表和與會專家學者討論並通過了《嶽麓宣言(草案)》,成為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的又一次實踐。
  • 獨家 專訪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位女性總幹事
    1945年11月,三十七個國家籤署了《組織法》,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從此誕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設在法國巴黎豐特努瓦廣場Place de Fontenoy, Paris,France。其宗旨是促進教育、科學及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以利於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維護世界和平。自2007年,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與新加坡加入教科文組織後,組織的會員國達到193位。
  • 學而思「牽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獲多方肯定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在會上表示,好未來教育集團(學而思教育科技)等機構通過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做出了貢獻,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反響。12月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學而思教育科技正式籤署合作協議。
  • 2018年度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巴黎2018年3月8日電 /美通社/ -- 歐萊雅企業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舉辦的2018「為投身於科學的女性」頒獎典禮即將於3月22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辦,屆時五位優秀的女科學家將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性幸福力國際論壇 微笑面對新生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英文:United Natio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UNESCO) 於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是猶太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一本都不到。
  • 瓜瓜龍英語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共同提升兒童媒介與信息...
    (原標題:瓜瓜龍英語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共同提升兒童媒介與信息素養)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學校網絡國際會議召開
    為落實近期教育部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會談精神,在海南建立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中心,提升當地教育國際化水平,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於4月8-9日在海南舉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學校網絡國際會議。
  • 201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夏令營西安滻灞啟動
    環球網記者李娜西安報導:7月25日上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國際兒童夏令營CISV 中國入營儀式在西安世園會沁園春舞臺舉行。從今日起至8月19日,200多名中外少年兒童將匯聚西安滻灞永久活動中心,參加為期26天的夏令營活動。夏令營舉辦期間還將聯姻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展多項中外兒童交流活動。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中文版首發
    央視網消息:13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中文版首刊在北京發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是教科文組織1948年創辦的旗艦性期刊,長期致力於宣傳教科文組織促進文化多樣性、推動文明間對話、構建和平文化的理念,深受教科文組織會員國特別是知識界歡迎。雜誌2012年因經費原因停刊。在中國支持下,雜誌於2017年4月復刊,將陸續以中、英、法等7種語言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個會員國發行,同時推出紙質版和網絡版。
  • 早安海峽 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首先來關注新聞頭條  【頭條】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應用規模已居全球第一  伴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也在穩步推進,「機器換人」成為近年來製造業的新現象。從市場規模來看,目前,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佔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0%,而且保持高速增長。
  • 美國突然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欠費5個億,跑了……
    美國認為理應本著平等尊重原則的組織卻存在反以色列的偏見。起因是2011年教科文組織批准了之前只是觀察員的巴勒斯坦成為成員國。這一舉不僅惹惱了與之有著「世仇」的以色列,也同樣惹惱了他的堅定盟友--美國。他們認為教科文組織這是變相承認了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這當然是美國和以色列不能容忍的,更何況當時的美國還是由共和黨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