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急著找「替罪羊」,英美各界譁然

2020-12-14 騰訊網

「種族主義」(racist)、「仇外心理」(xenophobia)、「找替罪羊」(scapegoating)……

本周在社交網絡和白宮的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川普頻繁將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貼上「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標籤,結果招致英美主要媒體、官員和文體界名人的口誅筆伐。

川普在本周三、周四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以及最近的一些推文中都使用了「中國病毒」一詞,而不是世衛組織定名的「COVID-19」或「冠狀病毒」等術語。 而且他還當場反駁了記者對其種族主義言行的質問。

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美國記者阿曼達·沃克表示,川普「最近非常有目的地加大提及『中國病毒』的頻率」。

她撰文質問:「周一之前,他一直在稱之為冠狀病毒——那,為何要如此換說法呢?」

她指出,「川普先生的語氣最近又發生了變化」,因為他現在「把處理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真當回事了」。

沃克認為,川普「承認(新冠疫情)可能會觸發經濟衰退,對美國的衝擊可能會持續到夏季,那距離今年11月大選只有幾個月了」

「如果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死亡,那將是他的責任。而稱之為『中國病毒』是逃避指責的一種方式,「沃克寫道。

《紐約時報》周四指出,川普「正在無視日益高漲的、稱(該說法)是種族主義和反華的批評」。

該報稱:「有亞裔美國人近來報告稱,受中國是病毒起因的錯誤說法影響,他們遭遇種族主義誹謗和肢體暴力事件。」

紐約作家兼律師吉爾·菲利波維奇周三在CNN網站上撰文批評道:

「這是一種故意的言語挑釁和種族主義行為,讓人想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謂的『黃禍』一說,當時美國人和歐洲人就在散布所謂東亞人危險的言論。」

文體界名人紛紛站出來批評川普。

NBA球星林書豪周二發推寫道:「我希望你們能有力支持那些能因為疫情應對不善而受苦的弱勢群體,包括那些遭到你們所支持的種族主義言行衝擊的人。」

曾出演《X戰警:天啟》的越南裔女演員拉娜·孔多爾(Lana Condor)周三在推特上痛斥:

「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種族主義言行對美國亞裔人群造成了什麼影響。」

然後她專門寫了一句:「Be better!」

Be better可以翻譯成「你就學學好吧」,套用時下流行語就是:

「求你做個人吧!」

主演電影《盧安達飯店》的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得主唐·錢德爾,周二在轉發川普有「中國病毒」字樣推文時批評道:

「中國病毒,嗯?哇哦。又是老樣子。你是不是又沉醉到不能自拔了?沒有嗎?「

川普如此抹黑中國,其政治動機與策略為各界不齒。

美國《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格雷姆·伍德(Graeme Wood)周三寫道,「他這樣做,就像一個孩子躲回毯子裡一樣,這就墮落成一場文化口水戰,他感到極為踏實,他的支持者感到極為委屈。」

伍德指出,「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最初的爆發據稱最有可能發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哈斯凱爾縣。這場流感最終導致5000萬人死亡,並蔓延到整個歐洲。

「但是因為西班牙是中立的,而且它的新聞相對自由,關於大規模死亡的報導就是從那裡開始的,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流傳下來。」

周四出版的英國《衛報》說:「美國的右翼勢力處理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方式與其他事件大體相同:散布虛假信息、搞陰謀論和找替罪羊。」

美國俄勒岡州作者傑森·威爾遜在該報的一篇言論文章中指出:川普在3月上旬都在推特上反覆發帖稱這是一種「外國病毒」(foreign virus)。

威爾遜寫道:「隨著川普逐漸轉向承認病毒的存在,他也一直在積極地把移民和外國人列為病毒傳播的替罪羊。」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日前一番話說得中肯。

市長周四在回答倫敦議會議員關於疫情的問題時表示,這個說法「是那種會煽動對華裔人群仇恨的語言」。

他指出:「COVID-19就是COVID-19。它不是『中國病毒』,用這樣的字眼是可恥的。「。

他說:「我們是一個頌揚多元文化的城市,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優勢,而不是劣勢。有一點很重要:我們不能落入某些人的圈套,以新冠病毒為藉口詆毀、貶低和羞辱別人。「

市長說得對,我們不能落入「某些人的圈套」。

相關焦點

  • 世界觀|川普急著找「替罪羊」,英美各界譁然
    「種族主義」(racist)、「仇外心理」(xenophobia)、「找替罪羊」(scapegoating)……本周在社交網絡和白宮的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川普頻繁將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貼上「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標籤,結果招致英美主要媒體、官員和文體界名人的口誅筆伐。
  • 美媒: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
    來源:央視網五眼聯盟(示意圖 視覺中國)當地時間7月10日,英國駐美國大使金·達羅克致信英國外交部,宣布辭職,原因是他認為自己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密件被洩露一事引發各種猜測,他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大使。金·達羅克2017年至今對美國川普政府多項政策給出「差評」,兩國關係陷入尷尬。這也受到了很多西方媒體的關注,有媒體分析認為,達羅克辭職一事讓原有的美英「特殊關係」進一步走形。
  • 英國駐美大使辭職 美媒: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在瓦解
    當地時間7月10日,英國駐美國大使金⋅達羅克致信英國外交部,宣布辭職,原因是他認為自己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密件被洩露一事引發各種猜測,他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大使。金⋅達羅克2017年至今對美國川普政府多項政策給出「差評」,兩國關係陷入尷尬。
  • 川普與英美特殊關係的嬗變
    在過去70多年中,英美特殊關係雖有所削弱,但依舊可以稱得上名副其實,並一直延續到川普時期。對英美特殊關係而言,川普時期是一個不同尋常且充滿挑戰的時期。自川普於2017年1月入主白宮以來,其不羈善變的政治個性及其外交政策深刻影響著英美特殊關係,使這種關係一波三折,機遇與挑戰並存,震蕩中亦有轉圜餘地。
  • 病毒再次逼近川普,他卻忙著找「替罪羊」,美國只剩下一張嘴?
    據悉,當地時間3月20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的新聞秘書凱蒂·米勒發表聲明稱,副總統彭斯辦公室的一名員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不過川普總統和彭斯副總統均未與此人有過密切接觸。另據美聯社的消息,華盛頓當地時間3月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美國國務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國務院部分工作人員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 真相丨美媒:世衛組織是川普尋找的「替罪羊」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先是指責世衛組織對疫情危機的處理不當,緊接著宣布美國「斷供」世衛組織。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多方批評。16日,《紐約時報》發文稱:世衛組織是川普尋找的「替罪羊」,該組織向來謹慎,其行動比許多國家政府更有力、更快速。
  • 英國人不喜歡川普,但很需要「英美特殊關係」
    川普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再次令一些媒體關注英美特殊關係。   由於歷史淵源以及在語言、信仰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共同性,一百多年來,與其他世界大國之間的關係相比,英美兩國之間聯繫與合作更加緊密。
  • 英美特殊關係還存在嗎?拒絕訪英後,川普又「表白」特雷莎
    後來,川普緊握特雷莎手邁過白宮斜坡的會面登上英國各大媒體的頭條,英國媒體對此事的興趣超過特雷莎是川普就職典禮後正式接待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也超過特雷莎訪美期間兩人高調重申的英美「特殊關係」。當時讓英國官員擔心的是特雷莎與川普走得實在太近了。
  • 川普缺席駐英新使館開館儀式 英美特殊關係受考驗
    川普缺席駐英新使館開館儀式  英美「特殊關係」受考驗  1月16日,新落成的美國駐英國大使館在倫敦開館。然而,原本計劃由美國總統川普剪彩的開館儀式由於行程取消只得低調舉行。川普的缺席和此前他一再推遲訪英引發外界質疑英美關係是否陷入低谷。分析認為,川普上任後,英美兩國領導人互動遠遠落後於以往,在國際重大事務合作方面也乏善可陳,分歧卻越來越多,英美「特殊關係」正面臨巨大考驗。
  • 法學者評論:美在為政治模式缺陷找替罪羊
    庫爾蒙-阿特蘭蒂科認為,在應對疫情不力的情況下,美國在為政治模式缺陷尋找替罪羊。訪談摘編如下:「美國不可戰勝」遭顛覆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問:「9·11」事件之後,美國認為自己是別人碰不得的,然而他們卻受到了強烈衝擊。現在,他們自認為是世界第一大國,卻在應對疫情上無能為力。
  • 被稱「英國川普」,英美有特殊關係,詹森訪美咋一推再推?
    就在特蕾莎梅即將辭職之際,還爆出英國駐美大使達羅克在給倫敦的外交電報中抨擊川普,招致川普憤怒,達羅克最後不得不辭職,特蕾莎梅和川普的關係也大不如前。川普上臺以來,雖然英美都認可雙方是特殊關係,但其實雙方關係很不和諧:特蕾莎梅早早地訪問了美國,但川普訪問英國卻磕磕絆絆;詹森本來計劃1月或2月訪問美國,但現在看來要拖到6月去了——英媒透露,下一次英美領導人間會晤可能不會早於6月,屆時英國首相詹森將出席在美國戴維營舉行的G7峰會,「順便」訪問一下美國。
  • 經濟日報評西方政客「甩鍋」:莫為抗疫不力找替罪羊
    經濟日報評西方政客「甩鍋」:莫為抗疫不力找替罪羊 面對洶湧的疫情,一些西方政客不是實實在在地為其國內抗疫忙碌,反倒不斷地憑空捏造並散布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諸如「中國政府仍然在繼續壓制與疫情相關的信息
  • 巴各界強烈反對川普推特批評巴基斯坦
    &nbsp&nbsp&nbsp&nbsp1月2日巴基斯坦各主流媒體紛紛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首日發推特稱,「過去15年裡美國愚蠢地向巴基斯坦提供超過330億美元的援助,但巴基斯坦回饋給美國的只是謊言和欺騙,這無疑是把美國領導人當成傻瓜。
  • 英媒:「英國川普」難以恢復英美特殊關係
    原標題:英媒:「英國川普」難以恢復英美特殊關係參考消息網7月29日報導英國《衛報》7月24日發表題為《鮑裡斯·詹森入主唐寧街10號後,美英關係將如何發展? 副題:唐納·川普是新任首相的支持者,但不清楚在政策上是否會真正趨同》的文章,作者為朱利安·博格。
  • 川普「驅逐」大使,給英國人5點啟示,更看清了英美的真實關係
    1「特殊」的英美關係不再特殊大使作為外交領域一個非常敏感的職務,不僅受本國政治的影響,受駐在國政治的影響也很大。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至少在川普的眼中,過去特殊的英美關係已經不再特殊,英國也必須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處理與美國的關係,討好川普。在川普已經發怒的情況下,英國人是無法拒絕更換英國駐美國大使要求的。
  • 英美關係步入「後脫歐時代」,有多特殊?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6日晚上,拉布在白宮與美國副總統彭斯會面後,受邀赴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了一次計劃之外的會面。拉布表示:「川普總統再次明確表示,希望與英國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自由貿易協定。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在10月31日離開歐盟後儘快實現這一目標。」
  • 曼徹斯特恐襲後紐約時報洩露證物情報 英國首相:將當面向川普抗議
    不過,《紐約時報》的相關報導卻引得英國政壇和媒體譁然,英國方面認為這是美國單方面公開洩露曼徹斯特爆炸事件證據,不僅會破壞調查進程,違反英美兩國在情報合作方面的共識,還會對遇害者家屬造成進一步的創傷。
  • 讓川普心心念的這座倫敦莊園有啥魅力?竟然想用英美貿易協議做...
    不過,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川普竟然還是一位房地產大亨。 在父親的影響下,川普畢業後也開始從商,並在後來出任了父親公司的總裁。 隨後,川普將家族公司更名為川普集團,並將業務擴展到了寫字樓、酒店、賭場和高爾夫球場等領域,業務遍布全球各地,曼哈頓市中心的君悅酒店,以及川普大廈就是他負責開發的。
  • 替罪羊效應
    原標題:替罪羊效應   替罪羊原指古猶太教在贖罪日用做祭品的羊,表示由羊替人受罪,後比喻代人受過者。根據社會心理學家多拉德在1939年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論,侵犯行為是挫折的結果。然而,由挫折引起的侵犯行為並非總是指向挫折製造者,有時會出現目標轉移,指向其他的人或物,而這些人或物就成了替罪羊,這就是替罪羊效應。
  • 替罪羊—情緒壓力的轉換器
    後來羊除了作為祭品以外,還有一則意義是為人類「替罪」,於是就有了「替罪羊「這一詞。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做錯了事情,常常會找個「替罪羊」讓自己免受懲罰,其實大腦也一樣,在遇到困境的時候,也會找到自己的」替罪羊「,對自己實施保護,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