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與楊志一同 上的梁山,為何關係變淡

2020-12-20 百家號

魯智深,在上二龍山落草之前,本是一個提轄,提轄的主要職責就是緝拿境內盜匪,不算官,是個吏。

魯智深為了給金翠蓮討一個公道,失手打死了賣豬肉的鎮關西,因而不得已之下,落髮為僧,逃避官府的追捕。

在五臺山,魯智深也當不了一個晨鐘暮鼓,恪守清規戒律的僧人,兩次大鬧五臺山後,智真長老礙於眾位僧人的要求,將魯智深趕出了五臺山,一紙書信,推薦給了大相國寺的智清禪師。

到了大相國寺,魯智深結識了林衝,因為替林衝出頭,開罪了高俅高太尉,於是再一次流落江湖,準備去投奔二龍山,結果二龍山的鄧龍與魯智深大戰,鄧龍見自己打不過魯智深,選擇閉門不出,任你如何叫陣,就是個不出戰,魯智深也沒有別的辦法。

楊志此時因為失陷了生辰綱,也流亡在外,在曹正開設的店內,準備吃霸王餐,與曹正一番對打之後,曹正不敵,楊志報明了身份。

於是,魯智深、曹正、楊志,使了一出苦肉計,殺了鄧龍。佔領了二龍山,此後,武松前來二龍山投奔,二龍山的勢力進一步壯大,成為了三山派中不可忽視的存在。在二龍山時,魯智深、楊志、武松,互為統領,魯智深是大頭領,但是有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是三兄弟一塊兒商量著來。

上了梁山後,這三位統領只見的地位開始有了變化,魯智深和武松,分別排名第十三第十三,在步軍頭領中排名第一第二。

楊志則是排到了第十七位,在董平和張清之後,而且楊志馬軍八驃騎先鋒使。

在對戰中,往往是魯智深和武松各率領一隊步兵,向前殺去。

上了梁山後,二龍山三兄弟,魯智深與武松關係變的更加的密切,但是與楊志,卻有一定的隔閡。

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大家屬於不同的兵種,魯智深和武松,兩人屬於步軍,而楊志屬於馬軍。屬於不同的兵種,馬軍負責衝鋒,步軍負責掩殺,作戰任務不同,所以交集變少。

二是大家志向不同,楊志是金刀楊家的後人,身上有著光耀門楣的重擔,心裏面對於朝廷投降派的官軍更為親近一些。而魯智深對於朝廷官員則是失望透頂,說出了,只今滿朝昏暗,就如洒家的直裰兒,染作皂了,怎洗殺的乾淨。具體表現在在對於詔安的態度上,武松帶頭反對詔安,魯智深支持武松,楊志選擇站在了朝廷投降派一邊,沒有說話。

相關焦點

  • 楊志是楊家將的後人,武力不輸五虎將,為何只入選八驃?
    楊志為北宋名將楊業之後,其武力自不用說,曾與林衝戰的不分勝負。後在大名府與急先鋒索超也是勢均力敵。即便如此,楊志的武功也沒什麼疑問,至少比得過五虎上將的秦明、董平,可是他並未列五虎上將,這是為何呢?
  • 楊志以禮相待,魯智深為何抬手便打,一段話語解釋原委
    後來林衝遭高俅父子陷害,被刺配滄州,魯智深也是暗中保護,直至野豬林出手救了林衝,後來一路輾轉來到二龍山下,在此顯示了他性格中鮮為人知的一面。自生辰綱被劫後,楊志驚慌失措。為躲避官府捉拿,他一路狂奔,途中遇上了林衝的徒弟曹正。曹正介紹楊志去二龍山落草,楊志便在曹正家住了一晚,走了一天,終於在天色將晚之時也來到了二龍山下,「(楊志)轉入林子裡來,吃了一驚。
  • 王倫為何拒絕林衝入夥,卻又主動邀請楊志留下?不愧是人精!
    難道是因為楊志的武藝比林衝的差,威脅不了自己的寨主之位嗎?顯然不是,就算楊志武藝不如林衝,梁山也還是沒有一個人是楊志的對手。難道王倫留楊志在梁山,就不怕楊志威脅他的寨主之位嗎?還有就是,這時的楊志丟失了花石綱,也是重罪一條,王倫就不怕收留了楊志,朝廷派官兵攻打梁山嗎?楊志的這兩點情況其實跟林衝的情況差不多,楊志並不比林衝好到哪裡去,那為啥王倫拒絕林衝入夥,卻又主動邀請楊志留下嗎?
  • 梁山的住房分配問題,可以看出地位來,武松,魯智深成了看門的
    梁山的住房分配問題,可以看出地位來,武松,魯智深成了看門的我們所處的環境的一切東西,其實都是有自己決定的,這一點在梁山這個組織上也能夠明顯的看得出來,梁山108個好漢,雖然表面上都是兄弟,一起吃飯做事和打仗,大家其樂融融的分享錢財
  • 种師道討梁山,將發生三件有趣的事情,魯智深會被重打二十軍棍
    梁山一般單八將中的步軍頭領之首、花和尚魯智深,原本就是种師道手下的一名軍官,而且極其信任的心腹,所以才會被种師道借調給小種經略相公當渭州兵馬提轄。種家軍的規矩是很大的,作為老種經略相公曾經十分器重的軍官,魯智深跟种師道的關係當然錯不了,一看老領導來了,必然條件反射般發出雷鳴也似的回應:「末將在!」魯智深倒提禪杖,陪著笑臉來到种師道面前:「恩相,您咋來了?您看,我又替您招了幾個好兵,正準備有機會就去延安府找您呢。
  • 張清打敗梁山16位好漢,連魯智深也非其敵手,為何卻敗給了厲天閏
    梁山上的好漢大多都具備有各自突出的才能,除去白勝、段景住那種湊數的,幾乎每一位都有著強大的武功,尤其是五虎將關勝、秦明、林衝、呼延灼、董平,那更是個個都有著萬夫不當之勇,另外步戰頭領中魯智深、楊志等人也都是可獨當一面的豪傑,然而這些人卻大多敗給了一個人,那就是東昌府守將:張清。
  • 二三十人肯為他赴湯蹈火:梁山一百單八將,為何魯智深朋友最多?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及時雨宋江口蜜腹劍,智多星吳用心懷叵測,黑旋風李逵蠻橫無理,只有花和尚魯智深只說真話不說假話,所以他才會被公認為梁山第一大俠。魯智深的真誠是發自內心的,無論是對師父智真長老,還是對初次見面的朋友豹子頭林衝,他都直言不諱。
  • 假如這5人也上了梁山,蔣門神鄭屠牛二隻配進地煞,誰能進天罡
    梁山上雖然聚集了108個好漢,但看他們的經歷,其實好漢不多,最多的是地痞流氓,朝廷罪犯,強盜土匪等,能稱為好漢的,只有武松、魯智深、花榮、燕青等少數幾人而已,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上了梁山,因此也有了一個名不副實的「好漢」稱號,但如果不上梁山,他們和鄭屠牛二等差別不大。
  • 細數《水滸傳》中的9大步戰高手,有一人能輕鬆完虐魯智深和武松
    而且楊志與魯智深也有過一戰,雖鬥到四五十回合開始轉入下風,但這也足以讓鮮逢對手的職業陸戰高手魯智深驚愕不已。經過與林衝和魯智深的兩戰,楊志在《水滸傳》中的步戰高手的地位便可確立。但受梁中書之命押送生辰綱的時候,卻再次中計被劫,無路可去的楊志只得落草為寇;後與魯智深、武松等人一同加入梁山;梁山受招安後,楊志隨宋江南徵北戰,頗有戰功。而且楊志也算是梁山好漢中少有的善終之人。
  • 楊志有五項優勢輾壓林衝,關勝魯智深呼延灼索超張清王倫心中有數
    楊志是將門之後,從小受到家庭的薰陶,再加上中過武舉,可謂是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在大名府比武一段中,展現了楊志全面的武功,他能躲過弓箭,用弓擋箭,用手抓箭;一箭射中有充分準備、還拿著盾牌的對手,說明弓箭水平相當高,急先鋒索超親眼見過楊志的武功有多麼全面。而林衝在全書中沒有寫他弓箭水平,還有一次對陣呼延灼的連環馬時,被弓箭射中。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水平不過硬,很吃虧的。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為了便於讀者諸君品評,咱們把這十位好漢分為五組,讓他們兩兩成對,通過他們之間耐人尋味而又有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關係,因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來折射映照現實:李逵怕不怕宋江?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跟盧俊義是啥關係——他真的只是一個僕人嗎?
  • 林衝病死前才明白,魯智深為何會毫無徵兆的去世,原因只有兩個字
    01魯智深的圓寂之謎想讀懂《水滸傳》,明白裡面那些讓人發懵的「神結局」,除了必須要讀懂宋江外,林衝這位重量級的梁山元老也必須要讀懂。就如,今兒要談的這個問題:魯智深為何會毫無徵兆的去世?原著很高逼格的告知,魯智深師父提前劇透,給了他四句話,其中有句「聽潮而寂」。
  • 水滸傳中孫二娘和張青在梁山武力不低,為何排名那麼低?
    水滸傳中孫二娘和張青在梁山武力不低,為何排名那麼低?孫二娘對於很多小時候看水滸傳的小夥伴來說都是童年陰影,為什麼這麼說呢?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看出來孫二娘和張青根本不是什麼好人,殺人不眨眼,在魯智深經過十裡坡飯店的時候曾經在魯智深的飯菜裡下藥,魯智深暈倒之後差點就被孫二娘他們殺了做餡了,不過還好沒有成功,要不然魯智深就要命喪十裡坡了,而魯智深身邊還有一個頭陀,他身邊帶著雪花鑌鐵刀和人骨念珠這兩樣兵器的
  • 梁山108將完整簡介
    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史進、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林衝來到梁山,王倫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狀」殺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見青面獸楊志,兩人拔刀大戰三十餘回,不分勝負。原來楊志是楊老令公楊家將的後代,本來是殿帥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綱在黃河裡翻了船畏罪逃避。與林衝不打不相識,被王倫一起邀上梁山。但楊志一心想到東京找個官做,不肯入夥。
  • 水滸傳:戰力最強的十位梁山好漢,武松進前五,盧俊義僅排第二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水滸傳》中戰力最強的十位梁山好漢,第十位青面獸楊志。在上梁山之前,楊志的戰績非常精彩,也可以用「驚豔」來形容。在梁山腳下,楊志40回合鬥平了林衝;在赤松林中,楊志40回合戰平了魯智深;在大名府,楊志在沒盡全力的情況下,40回合壓制急先鋒索超。
  • 梁山七惡人惡貫滿盈,魯智深武松為何不為民除害?他們有何苦衷?
    咱們前面提到的死有餘辜的梁山好漢,至少有七個惡貫滿盈的惡人,而二龍山上的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卻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俠士和英雄——魯智深是梁山乃至水滸第一大俠,這一點毋庸置疑,武松下手雖然有點太過狠辣,但他快意恩仇鏟兇除惡,仍然不失英雄本色。
  • 公孫勝為何在徵戰方臘前離開,魯智深活捉方臘後,為何又頓悟坐化
    劫持生辰綱時,公孫勝主動尋到晁蓋,同吳用一起,幹成事後一同去了梁山。但兩人的分界點是宋江上梁山後,公孫勝藉口探望母親離開了梁山。而吳用則倒向宋江,因為宋江的那套「招安得富貴」,切合他的需求,這種行為,如何算真正的道家?
  • 108位梁山好漢一覽全解,你知道多少?
    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
  • 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梁山上沒一個朋友,生病後到病死都沒人照顧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這麼一位人物,他堪稱是梁山最孤獨的好漢,在山上沒有一個朋友,生病後至病死都沒人照顧。而他,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青面獸」楊志。要說起楊志在水滸中的初次露面,那還要追溯到林衝求取投名狀時,當時林衝剛上梁山,王倫刁難他必須要獻上「投名狀」方可入夥,而他下山碰到的第一個人,正是楊志。
  • 《水滸傳》中天罡星及其對應的人物特點及性格(魯智深—徐寧)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孤,既指孤獨孤傲,又指一方之長。魯智深貴為渭州經略府提轄,官職不小名氣也大,自然算得上一方之長。又古人云:孤獨之人必有孤獨之處。魯智深的實力名氣能力在梁山泊中一時無雙:三拳打死鎮關西、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甚至生擒方臘,正應其孤傲的性格和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