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大疫出良藥」:「三方三藥」起了哪些作用?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肖寒 王坤朔)「手裡有藥,心裡不慌。」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每次在一個大疫過後,都會出現好藥,所以有一句話叫「大疫出良藥」。在本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在方藥方面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

  張伯禮日前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中,中醫藥對於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狀,縮短療程,促進痊癒;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可減輕肺部滲出,控制炎症過度反應,防止病情惡化;對於恢復期患者,可促進康復進程。

  憑藉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規律和經驗,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和結合臨床實踐,在3月23日國新辦就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明確表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一批有明顯療效的方藥被篩選為「三藥三方」,推薦使用。

  金花清感顆粒:縮短核酸轉陰時間

  金花清感顆粒是2009年H1N1流行時研製的治療流感的新藥,已上市,是由《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和《溫病條辨》的銀翹散兩個方子合方組成。麻杏石甘湯到現在已經有1800年的歷史,《溫病條辨》也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它們經受了長期歷史的考驗,是有效的方子。其主要功效是疏風宣肺、清熱解毒。在研製的過程中,由王辰院士做過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並且在美國《內科學年鑑》上發表了論文,證明它治療甲流的療效和達菲相當,但是負作用更少,價格更低廉。

  據張伯禮介紹,這次在武漢一線也做了一項102例的臨床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金花清感顆粒治療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和對照組相比,轉重症的比例下降了2/3,退熱時間縮短了1.5天,同時反映免疫功能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淋巴細胞計數有顯著改善。結果證明,金花清感顆粒具有確切的療效,除了可以改善臨床症狀,特別是可以減少轉重率以外,對免疫學指標也有作用。

  北京佑安醫院對該藥做了一項80例的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核酸轉陰的時間縮短了2.5天,使患者肺炎滲出吸收好轉的時間較對照組提前了兩到三天,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數值也明顯上升。

  蓮花清瘟膠囊:輕症、普通型確切有效

  蓮花清瘟由吳以嶺院士開發,也是在治療非典時研製的一張處方。它主要的功效同樣是清瘟解毒、宣肺洩熱,治療輕型和普通型的新冠肺炎的患者有確切的療效。

  由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張伯禮院士共同指導的一項全國9個省市23家醫院共同參加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一共納入了284例新冠肺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主要臨床症狀的消失率、臨床症狀持續的時間,治療組均優於對照組,肺部影像學的好轉達到了83.8%,而對照組是64.1%。臨床治癒達到了78.9%,對照組是66.2%,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在輕症轉重的方面,治療組較對照組降低50%。同時,在體外實驗中,也也證明蓮花清瘟對體外的新冠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金花清感和連花清瘟功效相似,臨床上怎麼區別呢?張伯禮說,發熱比較輕、頭疼重的用金花清感,發熱比較重、大便幹的用蓮花清瘟,臨床可以照此區別使用。

  血必淨注射液:重型和危重型的重要治療藥物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在3月23日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在新冠肺炎治療中,尤其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治療中,血必淨注射液是個非常重要的治療藥物。他表示,這次選擇中藥注射劑來治療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是基於前期臨床研究中證明了血必淨在重症肺炎中有一定療效。

  在復旦大學白春學教授的「血必淨與安慰劑治療重症肺炎療效」研究中,有33家醫院參加,結果顯示,血必淨聯合常規治療可以明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的28天的病亡率,能夠下降8.8%,而且能夠明顯使得肺炎滲出吸收更快,器械通氣時間縮短,住院時間縮短。在膿毒症研究方面,血必淨注射液也證明可以降低膿毒症的病亡率。

  「中藥具有多靶點的特點,更像是團隊在作戰。對於新冠肺炎而言,病毒導致了炎症、免疫的失調,進一步導致了肺、心等器官的損害,而中藥可能實現多靶點的治療,比如對病毒的複製、對炎症和免疫的調節以及對之後的器官損傷、凝血等這些方面可能有影響。」邱海波說。

  清肺排毒湯:阻斷病情惡化

  除了上述三個「老藥」,還有「三方」在抗疫中顯示出明顯療效。

  第一個方子是清肺排毒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介紹,該方來源於麻杏石甘湯、射幹麻黃湯還有小柴胡湯、五苓散等,它是一個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一個通用方。

  在全國10個省(除湖北省以外),66個定點醫療機構已納入1263名確診患者,治癒出院的1214例,佔到96.12%。57例重症患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服用清肺排毒湯的臨床觀察中,其中42例治癒出院,佔到了73.7%,無一例轉為危重症型。患者的肺部影像學對比顯示,服用清肺排毒湯兩個療程(6天)後,53例(93%)患者的肺部病灶顯示不同程度的縮小和吸收。

  根據臨床研究數據,清肺排毒湯在阻止輕型、普通型轉為重型、危重型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阻斷了病情惡化,明顯降低了病亡率,減弱了疫情的危害程度。

  宣肺敗毒方: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細胞計數

  第二個方是宣肺敗毒方,是在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葶藶大棗洩肺湯、千金葦莖湯等經典名方的基礎上凝練而來。在武漢市中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單位開展的宣肺敗毒組(70例)與對照組(50例)的研究對照顯示:宣肺敗毒方在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細胞計數方面具有顯著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淋巴細胞的恢復提高17%,臨床治癒率能夠提高22%。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使用該方治療輕型、普通型患者40例,平均轉陰時間為9.66天,無一例轉為重型、危重型,CT診斷好轉率為85%。

  在武漢市中醫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夏方艙醫院,通過對使用該方治療500例患者開展的隊列研究,結果顯示,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明顯減輕,CT診斷也顯示治療後顯著改善,無一例轉重。

  化溼敗毒方:已正式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第三張方子是化溼敗毒方,這是在國家診療方案推薦的方劑的基礎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結合臨床實踐優化而成。

  該方分別在金銀潭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將軍路街衛生院開展了重型、普通型、輕型的臨床療效觀察。在金銀潭醫院臨床對照試驗入組75例重症患者,CT診斷的肺部炎症以及臨床症狀改善非常明顯,核酸的轉陰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平均縮短了3天。在將軍路街衛生院治療普通型124例,在東西湖方艙醫院隨機對照觀察的輕型、普通型894例(中藥組452例),確證了該方的有效性,我們對服用化溼敗毒顆粒患者的肝腎功能進行了跟蹤檢測,未發現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在試驗方面,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的小鼠模型評價發現該方可以降低肺組織病毒的載量30%。

  為此,3月18日化溼敗毒顆粒已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中藥和化藥、生物藥的研發流程不一樣,化溼敗毒方源自臨床,所以獲得臨床批件的意義更在於中醫對疫病的理論以及臨床療效有了物化的載體,也是把中醫的科研數據與臨床高級別證據進行了有效轉化。」黃璐琦說。

  中醫藥綜合療法效果顯著

  中醫藥的武器遠不止「三藥三方」,多種中醫藥治療方案在此次防疫中突顯作用。據悉,在廣東省的臨床應用中,「肺炎1號方」治療新冠肺炎(輕症)確診病人50例,經過1周臨床觀察,全部患者體溫恢復正常,50%的患者咳嗽症狀消失,52.4%的患者咽痛症狀消失,69.6%的患者乏力症狀消失,無一例患者轉重症。

  除湯劑或中成藥外,還有按摩、刮痧、貼敷等綜合治療。湖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巴元明介紹,採用中西醫結合辦法,做一些呼吸鍛鍊,同時配合中醫藥針灸、按摩、火罐、刮痧、五禽戲、八段錦以及心理療法等綜合治療,可以促進肺部炎症吸收、改善症狀,對保護臟器、修復免疫功能都有積極作用。

  在這次疫情抗擊過程中,中醫藥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受關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來源:綜合自新華網、生命時報、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相關焦點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這麼評價中醫藥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王坤朔 張馨心)全球戰「疫」正在全面展開,中國方案和經驗越發受到關注與肯定。其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集中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 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在武漢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傳遞這些信息新華社記者李思遠、胡喆、喻珮全國調來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經過實踐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下午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西醫專家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 ...中醫藥新觀察】中醫大家曹洪欣:挖掘中醫藥精華 為防治新冠肺炎...
    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教授,解讀中醫藥有效抗疫的理念與實踐。  曹洪欣:中醫對新冠肺炎能起作用源自於中醫認知疾病的特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屬突發流行性、傳染性疾病,是中醫「瘟疫」「疫病」範疇,中醫藥在我國歷代疫病防治中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的記載,指出疫病的傳染、流行性與臨床表現相似的特點。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如何常備不懈打好疫情阻擊戰?看...
    近日,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系列訪談連線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分析如何「避免倉促打遭遇戰,常備不懈打好阻擊戰」。新冠肺炎救治中首次實現中西醫全程聯合巡診和查房,中醫藥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在西醫沒有有效藥、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探索形成了以中醫藥為特色、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的系統方案,成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一次生動實踐,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醫藥在救治新冠肺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方案,正為全球抗疫作出貢獻。
  • 國新辦發布會:中醫藥是疫情防控的亮點,願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
    3 月 23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表示,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醫藥彰顯了特色優勢,貢獻了重要力量。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舉行發布會
    推動科技攻關,對已經納入第五、第六、第七版診療方案的中成藥和方劑,我們進行了臨床療效的同步觀察,目前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社會各界認為,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
  • 這場發布會為中醫藥正名|91.5%確診病例使用,有效率90%以上
    推動科技攻關,對已經納入第五、第六、第七版診療方案的中成藥和方劑,進行了臨床療效的同步觀察,目前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社會各界認為,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
  • 生活小百科: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哪些作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23日下午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西醫專家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從臨床療效觀察來看,中醫藥總有效率達90%以上。
  • 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成果登上重要英文期刊APSB「抗疫專刊」
    同時,陳紅專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我國中西醫協同防治新冠肺炎》作為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PSB)「抗疫專刊」的開篇論文發表。陳凱先和陳紅專團隊通過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今天國新辦的新聞發布...
    3月23日下午4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這次中醫藥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是前所未有的。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 中醫大家曹洪欣:挖掘中醫藥精華 為防治新冠肺炎貢獻力量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電(王坤朔 肖寒)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救治模式成為「中國方案」的亮點。為何中醫能對抗未知病毒?中醫認知疫病有哪些優勢?如何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有效參與疫情防控機制?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教授,解讀中醫藥有效抗疫的理念與實踐。
  • 抗疫,中醫藥添加新力量
    該方將四個方劑21味藥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方劑。這個方劑不以藥為單位,而以方劑為單位,方與方協同配合。結合前期臨床觀察結果,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推薦治療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日前公布,清肺排毒湯列入中醫臨床治療期首選,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情況合理使用。
  • ...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淨注射液三個藥物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先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先生,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司副司長楊勝先生,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女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先生,請他們就疫苗研發進展、中藥科研攻關、藥物應急審批等來回答媒體提問。大疫出良方,大疫出良醫,這是中華民族幾千人同疾病做鬥爭實踐中經驗的總結。
  • 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
    所以當天體驗在這種環境下中醫應該怎麼樣去治療。因為在一種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來臨的時候,往往不能第一時間馬上研發出特效的西藥,也不會很快就研發出疫苗。但是我們從中醫的角度卻可以做一個基本的定義。所以當時感覺到,在當時非常溼冷的環境下,這個病是「寒溼疫」。
  • ...未來將高度重視發揮現代循證醫學作用 推動中醫藥科技化、國際化
    未來將高度重視發揮現代循證醫學作用,通過加強機構建設和國際合作等措施,推動中醫藥科技化、國際化。  加快推進「三方」新藥研發  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出的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這些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藥品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
  • ...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清肺排毒湯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
    隨著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的到來,特別是當前疫情進入了全球性的大流行期,中醫藥在中國的經驗能為世界分享什麼?很多媒體朋友非常關注。記者朋友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威脅的時候,今天我和幾位專家來到這裡,期待通過更多的對話與交流,與大家分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有關情況。
  • 《瞭望》:大疫出良方!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人堅持守正創新,結合實際深入辨證,從經典名方中篩選研發出通治方「清肺排毒湯」,並大面積推廣使用,成為挽救生命、控制疫情的有力武器。「大疫出良方」。一個從經典名方中篩選研發出的速效通治方,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古方今用為何仍能「效如桴鼓」?中醫人如何更好守正創新?
  •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布...
    01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中醫藥的預防,可以用兩句話來說,一句話叫扶正氣,第二句話叫避邪氣。我們整個的過程,全部是在這兩句話的指導思想下進行,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 中醫藥促進大會在石家莊舉行
    10月30日,以「時代大變革•共創大未來」為主題的健康中國•中醫藥促進大會(西柏坡)高峰論壇在石家莊以嶺健康城舉行。鍾南山、張伯禮、高福、吳以嶺、劉清泉等兩院院士、醫學專家、省市領導以及相關企業負責人,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參加了本屆高峰論壇,共同探討健康中國下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大勢,分析秋冬季流感和新冠疫情的風險,對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健康科普等領域進行深度剖析,探索中醫藥發展的新驅動,助力健康中國,服務人民健康。
  • 中醫藥開始受全球追捧!
    中央指導組成員餘豔紅就已經說過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鬥爭中,經過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張伯禮院士在發布會上說「雖然沒有特效藥,但是中醫有有效方案。」這真的是對中醫藥謙虛、低調的說法。「三藥三方」當中的清肺排毒湯高達97%的有效率,是當之無愧的特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