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該不該納入高考?是提高身體素質還是增加身體負擔?

2020-09-17 師錦教育

  本著「贏在起跑線」的思路,《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意見》將於2021年正式實施,廣州市不少準初一學生的家長,已經開始研究如何讓孩子在3年後的體育中考上拿滿分。

  以前害怕體育課被佔,現在害怕體育課不被佔。隨著教育部門對上好體育課的要求越來越嚴,中小學體育課被擠佔的問題基本不會再被發生,但如何才算上好體育課成了悖論:如果體育不列入考試,容易變成「走形式」;一旦列入考試,被重視的同時又大概率成為應試課程。

  只要被納入了考試,體育課教學內容一定會變,一定會向著考試內容的方向出發,即使是基礎性體能訓練,這是不可避免的,學校都會想要學生能拿到體育的分數。

  在如今普遍實行體育中考的背景下,初中體育課正逐漸應試化,但是許多上了初三的學生都表示恐懼體育課,800/1000米的限時跑,體育課沒有時間玩感興趣的,都在被迫向滿分訓練。課堂40分鐘的時間,有30分鐘都是在訓練,剩下十分鐘去小賣部買瓶水,體育課就過去了。


  很多學校初一初二時就開始有向著中考的目標而設定體育運動,在已經確定的800/1000米的限時跑,從初一初二開始已經成了固定的體育課項目了。

  小編採訪了廣東省內某中學的初三學生,表示在初一開始就每節課都會要求男生跑1000米、女生800米,一開始只要求跑完就可以的,慢慢地會有要求時間內跑完,但是也還好都能完成。跑完後就學一下實心球、跳繩之類的,剩下半節課就可以玩自己的喜歡的項目。到了初二後漸漸被要求跑步的時間了,目標都是滿分,每節課都要跑一次計時。初三的1學生課間操時間也改成了跑步了,挺累的。

  2021年推行的廣州新體育中考,將體育與健康考試分值將提高至70分,各單項的評分標準也逐年提高,滿分越來越難。


  也有網友直言,贊成增加分值和難度,「當體育考試能夠充分拉開分數差距時,家長才會把體育重視起來了」。

  深圳家長張先生說,他去年就為孩子報了跳繩班,一節課100多元,「不過確實立竿見影」。半月談記者了解到,有家長甚至砸了2萬元讓孩子練跳繩,很多家長的見面開場白都變成了「你們家的孩子現在一分鐘能跳多少個」。

  有家長表示,「文化課的分數比較難拿捏,但是體育分基本可控的情況下,還想是拼盡全力讓孩子拿滿分。」也是鍛鍊孩子體格,也不是什麼壞事,有適當的運動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有精氣神,這樣對文化課也有更好的幫助。


  但是體育課項目同一化,課程內容難免會比之前枯燥。很多孩子對練「老幾樣」的體育課表示反感,他們更喜歡自由、輕鬆、項目選擇多元的體育課程。有專家認為,目前國家強制保障體育課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讓孩子們學會一兩項體育技能。體育課過分應試化,一來不具備可持續性,二來會造成孩子對體育的逆反心理。

  那體育課要不要納入高考呢?

  有高中老師表示「校運動會紀錄10多年沒破過了,25年前800米的及格線是4分4秒,現在4分40秒,還有不少不及格的。我們的跨欄在倉庫裡都生鏽了,安全第一,這些都不敢開展。現在雖然每年都有體質監測的抽測抽查,但我們感覺,不能說沒有水分。」

  很多人都表示現在越是長大身體素質反而是越差,很多人都沒有運動的意識。一到換季就一堆學生發燒感冒請假的,反而拉下更多課程。


  其實也不止高中,上了大學更不運動了,某大學監考體側的同學表示,一天就能抓到十幾個代跑的,甚至很多兼職群裡有找兼職體側的。

  目前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還是家長,對體育的認知也在不斷加強,越來越多人希望孩子能將體育鍛鍊變成一項生活習慣,受用終生。

  那麼,如何在保障重視程度的同時,讓孩子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呢?江蘇某重點高中一位體育教師直言:「如果體育進了高考,孩子就沒那麼快樂了。這對那些喜歡上體育課的孩子是壞事,因為不能練自己喜歡的項目了;但對那些體能差的、不愛參加體育課的孩子是好事。」

  「說實話,無論是進高考,還是增加更多專業項目,都有道理。最理想的方式,是按著課程教材走,學生自選體育項目,但那麼多體育項目怎麼組織,器材怎麼用,什麼是規範的課程,不好操作。」上述基層教育局副局長說,「我更擔心孩子在這種考試下會越來越累。孩子晚上睡不了幾個小時,白天再加體育課,還要考試,孩子能不更累嗎?」


  專家認為,目前提到學生體質過分強調學校和體育課的作用,而忽略了家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事實上,家長的言傳身教會對孩子帶來巨大影響,一個整天不運動的家長,很難讓孩子愛上體育鍛鍊。這需要整個社會的體育氛圍進一步提高。只有當越來越多家長將體育變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孩子才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體育習慣,體育課也將不再成為支撐孩子體質的唯一支柱。

相關焦點

  • 東方時評丨體育計入中考成績引熱議,身體素質不該被分數「禁錮」
    ,廣州市許多準初一的學生和家長在這個暑假不但要忙著學習,還要忙著如何將體育成績「贏在起跑線上」。這一消息很快在網絡上引發熱議,體育列入考試,可以提高教師、學生和家長們的重視,但容易「變味」,只是為了考試而鍛鍊;不列入考試,沒人重視,大概率會「走形式」,一如既往的「體育老師今天有事」,進退兩難。近年來,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明顯下降,近視率卻逐年上升,「小胖子」「小眼鏡」成為常態,甚至「小三高」也見怪不怪。
  • 高中生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專家表示,「體育高考」應該實行
    —中國青年報高考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重要轉折,決定了學生今後人生道路上起點的高度,但也由於學校和家長對高三時期學生的學習成績越來越重視,學生缺乏體育鍛鍊,身體素質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有關教育專家表示,體育應當被納入高考的範疇。
  • 體育、美育將納入中考,增加負擔or全面發展?這些省份已在實施,你怎麼看?
    對於將體育、藝術等科目納入中考並提高分值,廣大家長和學生頗有爭議,其中,增加學生課外補習壓力和家庭負擔是家長最大的焦慮。教育界人士也指出,培養青少年的美育素養必須擺脫功利,以學生的興趣和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否則將導致美育出現扭曲和異化。據了解,今年以來,已有多省份提高了中考體育的分值。比如,今年雲南省對中考體育科目「提分」。
  • 體育、美育將納入中考,增加負擔or全面發展?這些省份已在實施,你怎麼看?
    對於將體育、藝術等科目納入中考並提高分值,廣大家長和學生頗有爭議,其中,增加學生課外補習壓力和家庭負擔是家長最大的焦慮。教育界人士也指出,培養青少年的美育素養必須擺脫功利,以學生的興趣和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否則將導致美育出現扭曲和異化。
  • 兩會提議增加體育成績在升學考試中的佔比,能提高國內體育成績嗎
    在不久前舉行的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增加體育成績在升學和考試中的佔比。看到詳細的提議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為了增加青少年身體素質而做的準備。,也許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這樣肯定會大幅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畢竟為了成績他們也會去加強自己的身體鍛鍊。
  • 121體育解讀體育成中考主科,能否有效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
    《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目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級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鍊。這意味著體育與語文、數學、英語共同成為中考必考科目,體育成績也將納入錄取計分總分數。出臺《指導意見》的目顯而易見,就是為了讓體育也能獲得應試教育的「保護」,引導學校老師、家長、學生以及全社會更加重視體育,積極參與體育鍛鍊。
  • 如果把體育科目納入高考必考科目,那麼英語考試還有必要取消嗎?
    初升高考試除了會考驗同學們各個科目的成績,體育科目的成績也會被納入考試範圍。把體育科目放入考察範圍一直都具有非常大的爭議,畢竟有些同學他的其他科目成績非常優異,但就是身體素質很差,體育考試成績連及格都很難。從某種程度上,這對於他們非常不公平。
  • 體育應該納入高考,中國的孩子們需要增強體質!
    教育部在去年明確要求從今年起自主招生高校在校考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此舉被視為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即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體質與運動能力的測評今後有可能被納入高考!要武裝頭腦,首先要武裝身體。體育在「德智體美勞」中的不可或缺毋庸置疑。
  • 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身體素質考核,你還不重視青少年近視防控嗎?
    每逢考試,學生們都是加班加點的學習、刷題,逢上中考、高考這樣的重大的考試,學子們更是白天到深夜不停歇的學習著,然而,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也導致了眼睛的視疲勞、眼乾、近視等問題的出現······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近視率隨著年級的升高快速增長,小學階段從一年級的15.7%增長到六年級的59.0%,初中階段從初一年級的64.9%增長到初三年級的77.0%;
  • 體育和美育即將納入中高考,會加重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嗎?
    另外,廣州部分中小學已經開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家庭體育作業完成情況納入學生日常體育行為規範考察範圍,並作為學期體育成績考核指標之一。以上這些地區已經對體育和美育納入中考進行了探索。只不過我們不知道具體的效果。
  • 體育成為必考項 身體素質不應被分數「羈絆」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意見》將於2021年正式啟動,把體育列入考試,必考項目中200米調整為中長跑800米至1000米,對體育考試要求逐年提高。廣州市的初中學生和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忙活著如何在假期裡提高體育成績。  如此一來,確實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對體育的重視,這本應是利國利民的措施。
  • 體育課要不要納入高考?網友:別再折騰學生了
    不高考,不重視中考有體育,有硬指標,身體素質普遍不錯;高中沒了升學壓力,體育課只是徒有其表。上課時間縮減:體育課常被其他任課老師佔去講試題體育課沒內容:通常做完熱身運動,其餘時間就自由活動設備學生用不了:許多高中體育器械要麼沒有,要麼被嚴格看管一方面需要忙著準備應付高考,所有事情圍繞著應試進行,無關考試的課程被戰略性放棄;另一方面體育課索然無味,學生只是在操場上瞎晃,自然提不起興趣。
  • 若美育體育納入中考高考,如今教育減負,只會讓孩子壓力越來越大
    近幾日來,關於提高中考體育分值,體育考慮將納入高考,以及美育納入中考和高考等這些關係到中考高考升學話題,在家長們之間炸開了鍋。 @家長1:還嫌現在的孩子不累嗎?教育減負了這麼多年,孩子的學習任務不但沒有減輕過,反而越來越重了。
  • 高考增加體育,減少英語,怎麼樣?
    建議中高考增加體育近年來,隨著學生課業負擔逐步加重,中小學生的近視率、肥胖率不斷增加,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了。為此,有人建議,把體育列為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所以說,重視體育、加強體育鍛鍊,要達到「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的境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就現階段學生壓力已經較大的情況下,增加一門主科,學生能否承受得了呢?網友們的意見也不統一。
  • 裸眼視力也納入中考 下一個該輪到誰?
    今年暑假,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結果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引發社會熱議,有網友質疑此舉「涉嫌基因與經濟雙重歧視」,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導向。「這兩項考核,考生最後得分差距並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育鍛鍊、保護視力,提高身體素質。」面對公眾質疑,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 中考體育科目將逐步提高分值!專家呼籲:將體育納入高考選考科目...
    通知指出,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對於這條新規,學生家長、老師們怎麼看呢?
  • 教育部官宣,把體育和美術納入中考,是全面發展還是增加負擔?
    體育納入中考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經歷或聽說過。但這次美術也橫插一腳:2022年開始,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都成為了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應試教育」這麼多年都備受批判,聲討孩子們成為了考試的機器,這下總算徹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體育將納入高考?官方回復:已啟動
    體育將納入高考?官方回覆:已啟動近日,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據此透露,教育部關於體育納入高考的研究已經啟動。藝術進中考還未降溫之時,體育進高考再次掀起了熱浪!體育中考提高總分今年,雲南省初中生體育考試按照滿分100分計入中考成績,音樂、美術考試滿分按40分(即各20分)計入中考成績,這一導向性的提分,勢必引起體育考試總分的普遍提高,在一些省市將出現高於社會考試總分的情況;中考體育成熟,推動進入高考其實在體育正始中考計分前,也是作為綜合素質考查科目,不計入總分,隨著多年的不斷改革,中考體育考試已經被慢慢的被接受到習以為常
  • 毛振明|專訪:體育高考,比較急迫
    體育是另一種形式的教育,是要治病於未病。如果在身體發育期間不注意體育鍛鍊,身體內核的部分會埋下隱患,就像溫水煮青蛙,感覺不到危險,等有所感覺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我們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壯的國民,從這個角度比較而言,體育納入高考是急迫的。
  • 高中硬性規定:體育測試納入會考,會不會影響高考?家長反應各異
    教育主管部門在推進體育測試納入高中會考的工作中,將採取增強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鍊時間、減輕不必要的課業負擔、建立健全各項保障制度的「一增一減一保障」舉措,確保體育進校園工作的順利進行。對於這項規定有家長表示贊成,鍛鍊身體有利於健康,而且不過是學業水平測試,只要達到標準即可,不會影響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