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大家在節慶舉杯同慶或者在家獨自小酌都比較在乎酒質怎麼樣,可能較少關注酒瓶的材質。其實作為一個資深的茅粉,我們很有必要知道酒質以外的這些小知識,因為這不僅是酒友們茶餘飯後的一些談資,還能幫助我們收藏到更有價值的酒。今天黃老師就和大家聊聊茅臺的兩種材質的酒瓶。
在茅臺酒酒瓶歷史變遷過程中,最早使用過陶瓷瓶,但是由於瓶形不太美觀,也容易出現滲漏的情況,因為樸拙的外形而被人屢屢詬病,特別是在出口到國外時,因為外形不符合當地的審美習慣而備受冷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茅臺酒拓展國際市場的腳步。而且成本也比較高,所以開始研製使用玻璃瓶。據記載1966年始,茅臺酒廠更換土陶瓶為清鎮玻璃廠出產之玻璃瓶,但因當時特殊需要,亦為與一般直接銷售產品做出區分,茅臺酒廠延續採用此種土陶瓶包裝直至上世紀70年代初期,俗稱「矮嘴醬茅」。矮嘴醬瓶茅臺酒當時只有「五星牌」一種商標。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隨著乳白玻璃瓶的問世,進而逐步結束了陶瓷瓶包裝的歷史,從此就走上玻璃瓶包裝的道路。乳白色玻璃瓶可以遮擋光線和紫外線,有利於白酒的儲存。光線和紫外線都會對酒裡面的微生物造成影響,尤其是紫外線會引起白酒溫度升高,引起酒精酸、酯類等營養物質的變化,影響白酒的口感。溫度的升高也會引起微生物的作用,導致白酒品質的變化和保存價值的變化。乳白色玻璃瓶既解決了滲漏和外觀不美的問題,又避光、避紫外線,利於酒液的保存。同時,它的造價相對來說比較低,適合大批量生產,這才成了茅臺酒穩定的選擇。
說到醬色瓶裝的茅臺酒,茅粉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當年的國宴專用茅臺酒,酒質上乘,意義非凡。茅臺酒醬色瓶原料主要是陶瓷,陶瓷是經過高溫燒結而成,胚胎結構比較粗糙,吸水率大,瓶身存在許多氣孔,空氣中的氧易進入陶壇中,進而加速酒體老熟,且陶壇它含有多種金屬氧化物,金屬離子在儲酒的過程中溶於酒中,對白酒的老熟有促進作用。但出於行業自律,茅臺集團在如今已經停止專供酒和特供酒的生產製酒。但茅臺集團是製造高端醬色茅臺酒的,而以往的專供特供茅臺酒也脫下了「專供特供」的外衣,走向了普羅大眾。為了更好的融入市場,融入老百姓,以前的專供特供也都紛紛改名。
由於醬色是陶瓷製造而成,酒瓶漏酒、容易碎且價格高,因此目前茅臺基本上都是用玻璃瓶裝的,而醬瓶一直被用作特供,身份、地位的高貴,歷史意義特殊,收藏紀念價值極大,且存世量非常稀少,醬瓶茅臺酒的數量還是非常稀少,不僅成交價高於同期茅臺酒數倍,而且特別搶手,一瓶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