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描述
和差問題就是已知兩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
作為常見的奧數類型題,許多同學張口就能說出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和-差)÷2=小數
但是公式到底是怎麼來的?萬一忘了公式怎麼辦?還有其它解法嗎?
二、公式由來
和差問題可以通過畫圖或是列關係式的方法來得出。
例1、八戒和沙僧一共吃了253個饅頭,八戒比沙僧多吃了67個,八戒和沙僧各吃了幾個饅頭?
方法一:畫圖法
從線段圖可以看出,直接求八戒或沙僧吃了幾個饅頭是有困難的,但是如果先求2個八戒或2個沙僧吃了幾個饅頭就比較簡單了!
①先求2個八戒吃了幾個饅頭
給沙僧加上67個饅頭,就和八戒一樣多了,這時饅頭總數變成了
253+67=320(個)
然後再除以2,就得出了八戒吃了幾個饅頭
八戒:320÷2=160(個)
沙僧:253-160=93(個)或160-67=93(個)
驗算一下
和:160+93=253(個),差:160-93=67(個)答案正確。
②先求2個沙僧吃了幾個饅頭
給八戒減去67個饅頭,就和沙僧一樣多了,這時饅頭總數變成了
253-67=186(個)
然後再除以2,就得出了沙僧吃了幾個饅頭
沙僧:186÷2=93(個)
八戒:253-93=160(個)或93+67=160(個)
方法二:關係式法
八戒+沙僧=253
八戒-沙僧=67
兩式相加,就可以得到2個八戒吃了幾個饅頭;
兩式相減,就可以得到2個沙僧吃了幾個饅頭。
列式和上面是一樣的。
三、其它解法
方法三:方程解法
如果不知道公式,又不會畫圖或列關係式求解,還可以用方程來解。需要注意的是「設」和「列」要用不同的關係式,用「和」設,用「差」列;或用「差」設,用「和」列。
①用「和」設,用「差」列
解:設八戒吃了x個饅頭,則沙僧吃了253-x個饅頭。
x-(253-x)=67
2x-253=67
x=160
253-x=93
答:八戒吃了160個饅頭,沙僧吃了93個饅頭。
②用「差」設,用「和」列
解:設八戒吃了x個饅頭,則沙僧吃了x-67個饅頭。
x+(x-67)=253
2x-67=253
x=160
253-x=93
答:八戒吃了160個饅頭,沙僧吃了93個饅頭。
也可以設沙僧吃了x個饅頭,解法和上面類似,不再贅述。
方法四:假設法
如果方程也不會,那又怎麼辦呢?別急,還可以用假設法。
假設法是一種試錯、調整的方法,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因為大部分現實問題的條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試錯,才能逐漸找到規律。
①用「和」來假設,用「差」來調整
假設八戒吃了253個饅頭,沙僧吃了0個饅頭。
則八戒比沙僧多吃了253個饅頭,與實際相差
253-67=186(個)
八戒吃的饅頭數每減少一個,他們的「差」就減少2個
所以需要調整
186÷2=93(個)
因為原來假設沙僧吃了0個,所以沙僧實際吃的饅頭數就是93個
八戒:253-93=160(個)或93+67=160(個)
②用「差」來假設,用「和」來調整
假設八戒吃了67個饅頭,沙僧吃了0個饅頭。
則八戒和沙僧一共吃了67個饅頭,與實際相差
253-67=186(個)
八戒吃的饅頭數每增加一個,他們的「和」就增加2個
所以需要調整
186÷2=93(個)
因為原來假設沙僧吃了0個,所以沙僧實際吃的饅頭數就是93個
八戒:253-93=160(個)或93+67=160(個)
四、小結
法無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
上面的四種方法式子其實都差不多,但是思考的過程卻完全不同。學習一個知識,學習一個方法不能僅僅滿足於「怎麼做」,還要去思考「為什麼這麼做」,也就是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當你真正掌握了一種方法後,你會發現它其實可以用於解很多問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同時也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滿足感。如果僅僅是單純地記公式,記得快、忘得更快!切忌,不要死記硬背!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單純的死記硬背何來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