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化名)從小就是個比較懦弱的孩子,在大學畢業後回到老家,在縣城的工廠上了三年班。不過他不甘心過這種平淡的日子,在學校的時候,他的成績就很好,腦袋也很聰明,只不過由於性格的原因,他總是做事拿不定主意,而且缺乏恆心。所以他的父親才會強制性的要求他回老家找份安穩的工作,不過張軍看到周圍很多不如他的同學都混的比較不錯了,眼看就要步入不惑之年,他覺得自己不能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在一次同學聚會後,他發現了一個商機,覺得很有前景,為了不錯過這個機會,他沒和家裡商量,就從工廠裡辭職了。
在得知兒子辭職的消息後,老張出乎意料的沒發脾氣,問張軍:「兒子,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張軍看著父親嚴肅的臉色,也有點害怕,回答道:「我想自己開一家店。」老張問他:「這次你下的決心很大?」張軍鼓起勇氣看著父親的眼睛:「爸,我年齡不小了,這次你別管我,讓我自己做決定吧!」老張聽到兒子的回答,微微的點了下頭,表示同意。張軍見父親不反對,小聲的說:「爸,我上班這三年就攢了十萬塊錢,還差兩萬才能把生意做起來,您看能不能支援一下兒子?」老張很痛快的說:「行啊!但是你必須給我打一張兩萬塊錢的欠條。」張軍頓時生氣了:「我可是你親兒子,打什麼欠條呀!」老張帶著無賴的語氣說:「我是你老子不假,但是你有自立能力了,我就沒義務白給你錢,這欠條你必須打。」張軍沒辦法,只能寫了一張欠條給父親,然後拿著兩萬塊錢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家。
張軍離開老家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選址、裝修、進貨、開店,一下把十二萬全都投了進去。但事情往往要比想像中要困難,前幾個月他的生意賠了不少錢,而且每天都把張軍累得不輕。張軍不禁回憶起了原來在工廠的生活,覺得還是那時候輕鬆,而且收入還有保障。想著想著他就打起了退堂鼓,準備把店鋪關掉,然後回家。就在他把這個想法給父親說了之後,父親就回他一句話:「回家可以,但是你必須把欠我的兩萬塊錢給我,我手裡可有你的欠條呢!」張軍聽後很生氣,也想不通為什麼父親這麼絕情。可是他手頭只有幾千塊錢了,即使把店鋪賣了,也湊不夠兩萬還給父親。
沒辦法,張軍只能選擇繼續堅持下去,店裡還有不少貨物,只要把這些貨物賣出去,他就有錢了···誰知沒過一個月,張軍的生意竟然有了起色,漸漸的就開始盈利了,這下可把張軍高興壞了,他打消了關門的想法,繼續經營下去。沒過半年,張軍就小小的賺了一筆,自己買了輛車。於是他就拿著錢回了家,把錢擺在父親面前,得意的說:「爸,這是五萬塊錢,多出的三萬就當我孝敬您的,把欠條給我吧!」老張看著兒子,只是笑笑不說話。這時張軍的母親在一旁說:「傻小子,你爸在你走後第二天就把那張欠條撕了,他根本沒打算讓你還錢。」張軍知道母親從不騙他,於是盯著父親看了起來,希望老張能給他一個解釋。老張說:「你小子從小做事就沒有毅力,考慮的不周全,其實在你說了你的想法之後,我託一些朋友打聽了一下,你的項目的確很有前景,但是我擔心你遇到點挫折就半途而廢,所以才會想出這麼一招的。」張軍聽後,眼角溢出了淚水,對老張說:「爸,謝謝你,我以後一定會改掉自己這軟弱的性格,不會再讓您為兒子操心了。」
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母親喜歡寵著孩子,父親更想鍛鍊孩子成人成材,雖然愛的方式不同,但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