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第19臺盾構機投入使用

2020-12-23 天眼新聞

12月22日,身披紅衣的「黔進19號」徐徐轉動刀盤,發出陣陣轟鳴,由中鐵十局城軌公司承建的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土建十三標段順海站-溫泉路站區間盾構在溫泉路站左線順利始發。這是該項目部始發的第二臺盾構。

「黔進19號」盾構始發儀式

據了解,3號線順海站-溫泉路站區間左線長約2250.165單線延米(含長鏈26.273m),隧道線路縱坡設計為V字坡,埋深約10.8至78米,最大坡度為27‰,最小坡度為2‰。 貴陽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該區間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較為複雜,在掘進時需要穿越巖溶、地下商場及多棟建築物,需解決溶洞、淤泥、湧水,控制地表沉降率等施工技術難題,安全風險高。

3號線第19臺盾構機投入使用

為確保盾構機順利始發,在貴陽市軌道集團、中鐵開投集團和公司的幫助指導下,項目部超前謀劃、科學組織、通力協作,結合工程特點、難點和關鍵點,充分協調各類資源,積極與監理、設計、地方政府等單位溝通交流,並邀請盾構專家優化完善盾構施工方案,對於重大危險源和風險點多次進行現場論證評審,對各風險點進行周密分析和充分論證。此外,項目部專門成立盾構籌備小組,制定科學有效的施工計劃,嚴格管理,加強監測,多次召開盾構施工統籌會、技術研究討論會和施工現場推進會,快速完成區間端頭加固、盾構機下井組裝調試、盾構始發應急救援演練等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為盾構機順利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全長43. 03km,線路南北貫通,串聯了花溪區、經開區、老城區等,是貴陽市南北交通的主幹線,覆蓋多個大型居民區和功能區,是客流的重要集散線。將對整個貴陽市下一步改善城市交通、引領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大煒 冷賽楠

編輯 帥宗林編審 閔捷 羅瑋

相關焦點

  • 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進度如何?
    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自2018年底開工以來,一直備受市民關注。 那目前整個3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進度如何?何時能夠完工?帶著這些疑問,日前,記者對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的部分施工點進行了實地探訪。
  • 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順海站-溫泉路站區間有新進展
    貴陽網訊 12月22日,身披紅衣的「黔進19號」徐徐轉動刀盤,發出陣陣轟鳴,由中鐵十局城軌公司承建的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土建十三標段順海站-溫泉路站區間盾構在溫泉路站左線順利始發。3號線順海站-溫泉路站區間左線長約2250.165單線延米(含長鏈26.273m),隧道線路縱坡設計為V字坡,埋深約10.8至78米,最大坡度為27‰,最小坡度為2‰。貴陽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該區間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較為複雜,在掘進時需要穿越巖溶、地下商場及多棟建築物,需解決溶洞、淤泥、湧水,控制地表沉降率等施工技術難題,安全風險高。
  • 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四皂區間隧道左線今日貫通
    今天(12月15日)上午十點,隨著黔進3號盾構機的破壁而出,四方河站至皂角井站區間左線隧道順利實現貫通,標誌著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向著2023年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 交通路網|市軌道交通3號線溫泉路站左線盾構順利始發
    交通路網|市軌道交通3號線溫泉路站左線盾構順利始發 2020-12-22 2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8臺盾構機齊掘進 重慶軌道四號線二期建設提速
    隨著刀盤轉動,周圍巖石被盾構機「吃」掉,隧道掘進向前推進。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按計劃,軌道四號線二期TBM區間將在明年7月底前全部貫通。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走進軌道四號線二期高石坎站至復盛站TBM區間工地,地上安靜,地下熱鬧,機器聲轟鳴,兩臺盾構機正以毫米級的精準度向前掘進。
  • 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首站封頂 全線首臺盾構機始發
    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首站封頂 全線首臺盾構機始發 2020-11-18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喚醒到運行、休眠全自動 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洞通
    7月30日,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全線洞通。圖為盾構機實現洞通瞬間。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示意圖  7月30日凌晨,伴隨著「奮進4號」盾構機刀盤的轟鳴聲,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成都西站至黃田壩站盾構機在接收端破土而出,標誌著9號線一期工程「洞通」。
  • 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高普號」盾構始發
    4月18日上午,一個「巨型鑽機」出現在重慶軌道交通四號線二期施工區域。隨著中鐵隧道局盾構機「高普號」刀盤緩緩轉動,重慶軌道交通四號線二期高石塔站至普福站左線盾構(TBM)始發!▲進入隧道口的盾構機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這是重慶軌道交通四號線始發的第一臺盾構機,也是今年重慶基礎設施建設復工復產以來首次盾構始發,進入主體結構施工的「加速車道」。
  • 貴陽軌道1號線南埡路站外電扶梯投入使用
    為方便南埡路站周邊百姓的出行,貴陽軌道集團按照市政配套設施建設要求,在該站口修建了14部自動電扶梯,向三個方向延伸,同周邊環境相連。經過建設者的不斷努力,南埡路站外電扶梯終於建設完畢,通過相關部門批准,貴陽軌道集團決定於1月14日開始運行,計劃運營時間為每天6:30至23:00。
  • 軌道交通4號線豐樂河路站封頂
    29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軌道公司獲悉,軌道交通4號線豐樂河路站主體結構封頂,成為4號線第13座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  據介紹,豐樂河路站位於高新區習友路與豐樂河路交口,共設置4個出入口、3組風亭、2個安全出口。
  • 東莞地鐵1號線濱江體育館站至莞太路站區間首臺盾構機始發
    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項目概況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又稱R1線,是東莞軌道交通繼2號線後開建的一條地鐵線路。該線路於2014年開工,總工期為5年,預計最早會在2019年通車,屆時將聯通廣州地鐵和深圳地鐵線網。
  • 貴陽地鐵3號線四方河路站至皂角井站區間貫通_貴陽_城市_資訊_黔訊...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倪淑琴)12月15日上午,利用「黔進三號」盾構機進行施工的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四方河路站至皂角井站區間左線貫通,這標誌著貴陽地鐵3號線建設又邁進堅實一步。
  • 「陽明號」盾構機有了升級版 寧波2號線始發
    11月5日,在寧波軌道交通施工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陽明號」盾構機升級後成功始發,始發地是2號線二期楓園站前段。升級後的「陽明2號」,在「陽明1號」的基礎上,零配件和核心部件都做了技術創新,使得類矩形盾構機地下施工時在減少地面影響方面更加先進。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2號線楓園站站前至楓園站區間內,這裡的100餘名工人正在埋頭苦幹,「陽明2號」類矩形盾構機正在掘井作業。
  • 貴陽地鐵1號線南埡路站外電動扶梯投入使用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楊昌鼎 實習生 羅秋豔)1月14日,記者從貴陽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獲悉,即日起南埡路地鐵站外的電動扶梯正式投入使用,計劃運營時間為早上6:30至晚上23:00。為方便南埡路站周邊百姓的出行,貴陽軌道集團按照市政配套設施建設要求,在該站口修建了14部自動電扶梯,向三個方向延伸,同周邊環境相連。地鐵1號線開通以來,每天計有3千多人次從南埡路站出行,但南埡路站位於一個很深的窪地,又是1號線線落差最大的車站,埋深40多米,從車站出入口到接駁BRT公交站及周邊小區都必須經過一段300多米長的盤山石階,坡陡、路長,乘客出行很不方便。
  • 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和6號線一期正式開工
    記者從施工現場獲悉,合肥軌道交通第三期規劃中,2、3號線延長線已開工一個多月,而7、8號線一期也將在年內開工。4號線南延亮點:新建8座車站 其中5座高架站4號線南延主要位於肥西縣、部分位於高新區境內,線路起於金橋路站,接入在建的豐樂河路站。
  • 成都造巨無霸盾構機:長100米 高3層樓 重900噸
    高速地鐵,要求隧道的設計斷面隨之擴大,需要採用大直徑的盾構機。這也是成都地鐵首次採用8.6米大直徑盾構機開挖隧道。據悉,18線一期工程預計將投入20臺這樣的盾構機進行施工。  地鐵版「變形金剛」  整重900噸,3層樓高  在生產基地,筆者看到了這臺龐然大物。
  • 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建成通車 穿過最複雜水系
    根據地鐵票價,市民坐完全程26.1公裡的軌道交通1號線,單程需花6元。  此外,1號線11個站點除採用自助售票機購票外,還將採用手機掃碼支付,乘客使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即可買票進站。記者體驗從自助購票機購票到過閘機用時不到一分鐘。
  • 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首站封頂!線路圖來了——
    盾構機接通電源巨大的刀盤慢慢轉動開始向東掘進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首臺盾構機始發與此同時3號線一期體育中心站今天也實現結構封頂在投入運營後,3號線將採用4輛、8輛靈活編組,在運營平峰期使用4節車廂運營,高峰期實現2組4節車廂連掛運營。
  • 寧波地鐵5號線一期最新進展!10臺盾構同步掘進,13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小布今天從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指揮部了解到,目前,5號線一期已有13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計劃年底大部分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 衝刺500+軌道交通裡程,建設者「雙節」無休 3.2萬人奮戰422個地鐵...
    在中秋、國慶「雙節」萬家團圓的日子,成都軌道交通建設者們放棄休息,奮戰施工一線,用實際行動譜寫一首壯麗的建設者之歌,向祖國母親生日獻禮。「雙節」3.2萬人奮戰在一線據介紹,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在建工點422個,包括185座車站及區間隧道、13個場段;11臺盾構機在掘進,9臺盾構機正下井拼裝;3.2萬人奮戰在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