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希望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嗎?

2020-12-14 康斯坦丁

全球製造業大概可以分為四個梯隊:首先是美國工業網際網路支撐的最高端製造;其次是德國、瑞士、英國等歐洲精密製造;第三梯隊則特指中國,我們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有著龐大的資本規模和超高的生產效率,也湧現出一些優秀的製造品牌和產品品牌;最末則是印度、非洲等國家的低端製造,正處在高速發展中,但工業體系尚不完善,效率也沒有太高。越南製造比較火,同樣屬於第四梯隊,他們現在的情況有點兒像三十前的中國:衝破了生產關係之束縛,迎來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廉價勞動力充裕,人工成本僅有中國的二分之一。工業體系尚不完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首都胡志明市一枝獨秀,其他區域則相對落後。更大的區別在於,越南製造崛起的基礎來自於國外的投資,而非依靠國內消費拉動經濟,有一定的風險性。好在,全球化的重新分工,讓越南有了一定的「後發」優勢,簡單來說,他們比印度的體制更健康。

越南正在吸納來自全球各地的資本,同時,也努力革新國內的政治環境。要知道,這是一個飽受戰爭之苦的國家,他們和美國、柬埔寨、法國斷斷續續的戰爭持續了40年之久。現代領導人終於認識到:戰爭是罪惡的,無論能否取勝,都會拖慢國家的發展進程以及影響國民的生活層次。於是,招商、開放、革新、靈活…變成越南日益醒目的標籤。

製造東南飛,越南有哪些製造產業?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 Made in China的標語流行全球,耐克、阿迪達斯的代工廠均設置在中國。每逢聖誕節,西方國家的父母就會搞一顆精美的聖誕樹,聖誕老人的玩偶栩栩如生,而他們均來自中國的製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專家並不覺得Made in Chine是什麼光榮的事兒,一直教唆:追求Design in China或者Create in China。尷尬的是,中國尚沒有創造出足夠多的品牌,Made in China就已經保不住了,取而代之的則是 Made in Vietnam.他們搶走的訂單,大都來自中國。

首先,衣服鞋帽的製造訂單已然飛向越南。如前面提到的阿迪達斯,他們越來越多的鞋子和衣帽都標著Made in Vietnam。隨著越南的產能逐步增大,阿迪終於徹底放棄中國大陸工廠,於2012年關閉最後一家蘇州工廠。同樣地,耐克在越南的產能也日益加大,早在十年前就超越中國,如今越南產能佔耐克總產能的50%,而中國僅有20%。日本著名品牌優衣庫,也在三年前開始移轉產能。除了這些毫無感情的國外品牌之外,紮根於廣東、福建沿海的國內潮牌衣帽也紛紛向越南投資,大家不圖別的,就貪圖越南的廉價勞動力,以及越南管理者之於製造業的那份「尊重感」。

其次,越南的電子廠也快速發展。在代工大王富士康的全球化布局中,越南是郭臺銘非常重視的一塊區域。這位代工出身的大佬,太知道勞動力成本的影響了。雖然他們的主營業務依舊在鄭州、成都等地,但越南作為郭臺銘的一枚「閒棋」,勢必會在未來的戰略執行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那些「四海為家」的臺灣人應該能駕馭好越南風情。

此外,蘋果的電聲供應商歌爾聲學在2018年開始在越南投資建廠,總體的戰略布局應該是以中國山東為研發總部,越南做加工製造。於是如你所見,大量的中國高級管理人員乘坐專機飛往越南,繼臺灣幹部之後,成為新一批「四海為家」的精英。要知道,歌爾聲學掌握著大量的專利技術,而且客戶資源亦非常豐富,包括蘋果、微軟、Google etc.這意味著,越南製造的訂單有著非常大的潛力和機遇。至於說,三星這個最有頭有臉的電子大咖,對越南的感情早已相當深沉。眾所周知,三星把控著OLED顯示器超過90%的產能,連蘋果都要低三下四地求三星向其iPhone供貨,而出貨量最大的iPhone OLED生產基地就是在越南。如此級別的生產線會在很大程度上帶動周邊產業鏈,如Touch panel/display/玻璃,甚至光學透明膠,都會給越南帶來就業會。因為三星在越南建廠,一些配套的企業就必須跟著過來,更重要的是,三星、蘋果等品牌總有強大的升級作用。

越南大火,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提起越南總會和貧窮、猥瑣聯繫到一起。據說某企業招聘了一批越南的工人,送到中國大陸來培訓,同時,又有歐美客戶來訪問該企業。同樣是外籍人士,越南人在歐美客戶面前顯得非常矬,令人唏噓。大概是領導者意識到同樣的問題,才把焦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過去十年,大刀闊斧之改革,更勝中國昔日的決心,也正因如此,他們吸引到大批的投資,搭建起全球的出口網絡,GDP平均年增長率達到7%,一躍成為東南亞經濟龍頭,而就在2017年,他們的股市增長率達到48%,笑傲東南亞。現在的越南人站在歐美客戶面前,估計猥瑣感、貧窮感已經降低很多。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衰敗,更沒有無緣無故的崛起。事實上,越南的高速發展並非偶然,他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之一,改革的手段和決心也值得老大哥學習。

如前文所述,越南能吸引到來自全球的大批投資,最核心的資源就是廉價的勞動力以及這些勞動力「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意志力。顯然,這些都是歐美、中國、韓日可以享受的最好用的黃金資源。除此之外,越南也是一個包容性、革新性極強的國家,他們在十年前毅然決然地廢除了「戶籍制度」。平心而論,戶籍是個毒瘤,依舊毒害著中國的大部分高考生,以至於,我們始終不能把最好的學生輸送到清華、北大;同時,越南為了調動國有企業的積極性,廢除了公務員終身制,這使得公務員們不得不為了年終績效而殫精竭慮、努力工作。更重要的則是,公務員的鐵飯碗砸掉之後,年輕人的奮鬥目標就會變得多元化。相比之下,中國的年輕人還在為一個「鐵飯碗」而持續努力,最可惜的是,能跨過公務員門檻的人,幾乎是中國最聰明、最有資源、最有背景的一批人,而他們卻早早地開始養老生活。此外,越南的貪腐也曾非常猖獗,後來管理者自上而下地自我革新,要求副科級以上的公職人員都要公布自己的財產…相當於自己切斷自己的退路了。

一個國家的改革往往伴隨著勇氣、流血,還伴隨著委曲求全:越南的戰爭史如此漫長,但他們不得不選擇原諒美國,開放向美國的出口通道;同時也不得不將與其他國家的矛盾,先擱置在一旁,接受投資。祝福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希望越南越來越好。(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焦點

  • 越南平均工資約1500元,勞動力成本低,或將成為世界工廠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工業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產業鏈,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物價上漲,我國發展工業的優勢逐漸漸漸變弱。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因為勞動力成本較低成為了各國資本投資的天堂,在這些國家中,尤以越南最受關注。
  • 亞洲經濟的「新星」,越南是否能夠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從無限風光的亞洲四小龍,到春風得意的亞洲四小虎,如今,還有不斷刷新世界經濟史,成就讓世人驚嘆的中國奇蹟,還有,在東南亞有著這麼一個國家,「朝氣蓬勃,極具野心」,想趕超中國,夢想著自己能夠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它就是越南。
  • 越南會成為下一個「世界級工廠」嗎?
    今年六月八號,越南與歐盟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表示將取消或是減少99%的關稅,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世界銀行稱這項協定預計將會在2030年給越南的經濟帶來2.4%的GDP增速,那麼越南會威脅到中國嗎?會成為繼中國後的下一個「世界級工廠」嗎?提起越南,你會想到什麼?
  • 越南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美國人: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事情有變化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這就是近年大舉發展製造業,並試圖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越南和印度的生產商及消費者也都離不開中國製造。事情的一個新變化是,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越南紡織服裝業的供應鏈嚴重受影響,從今年第2季度起,越南紡織業將會面臨原輔料嚴重短缺的問題。而這背後的原因正是越南生產企業離不開從中國企業等生產商提供的原材料。
  • 越南製造正興起 新「世界工廠」誕生?
    越南製造正興起 新「世界工廠」誕生?菲律賓媒體Inquirer引用了仲量聯行地區負責人Stephen Wyatt的話說,越南正在成為東南亞的工業強國。預計工業市場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並在未來向價值鏈上遊移動。Inquirer還引用了仲量聯行的報告,在1986年,越南為工業園區劃撥了335公頃土地,現在這個數字為80,000公頃。
  • 有人說越南會成為世界工廠,甚至是發達國家,這是笑話嗎?
    最近幾年越南通過承接世界產業轉移,國內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增速非常快,過去十幾年年均增速基本上保持6%以上。而且目前越南還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吸引全球各地的企業到越南設置生產線,因此好多人都預測越南有可能成為世界工廠,甚至成為亞洲第五個發達國家。
  • 世界工廠成為過去式,是好事還是壞事
    當我們不再是世界工廠,這背後發生了哪些故事 基於我國國土面積比較大,資源豐富而且勞動力充足的原因,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獲得了一個新的外號叫做世界工廠。
  • 越南野心勃勃,也想當「世界工廠」,該國教授:沒看到中國的強大
    我們國家和越南國家是最近的,越南也應該是最了解中國的,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大家都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世界工廠,但是隨著中國勞動力價格的上升,一些企業相繼的搬離到了一些落後的國家去,越南就是其中一個。
  • 下一個世界工廠?資本家進入越南後發現弊端,想要回頭卻不現實
    02外國企業紛紛「撤離」中國這樣的發展趨勢,無疑讓注重利潤的外國企業看到了希望,紛紛選擇關閉中國的工廠前往越南,其中韓國企業巨頭三星,更是關閉幾家中國工廠,開始前往越南,日本韓國的企業家在這些新興經濟體似乎當中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在這種趨勢之下,紛紛前往越南投資辦廠,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進入越南以後,甚至有許多人稱越南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 「世界工廠」2個預備選手大PK:3大維度全面分析,印度和越南誰勝率大?
    實際上,近幾年來,以印度為代表的南亞地區以及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由於各種優勢因素組合,已經成為了全球製造型企業新的心頭好,甚至還引發了外界對於「誰將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討論。那麼,從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印度與越南誰勝出的機率會更大?
  • 深圳工廠搬去越南,給了工資做不出事情,虧的還是老闆!
    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去了越南,很多人都認為越南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我個人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既要有重工業,和輕工業,前蘇聯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在以美國為首的支持下完成了重工業發展,最終前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韓國從樸正熙開始,進行工業建設,用了將近三四十年,也是在美國的資助下,才有了如今韓國科技,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完成了重工業初期的建設,中國大約在90年代完成了工業體系的全部建設,請問越南憑什麼,請問它有重工業嗎,而且韓國日本,會眼睜睜看著越南,發展起自己的科技
  • 在越南中國工廠的江湖
    有巨頭沒夥伴的地方王立林之所以願意在越南賭一把,就是因為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但來了才發現,這裡也沒有賴以生存的配套產業鏈到越南的第二天,王立林帶《財經》記者拜訪本地合作夥伴,一家電鍍工廠。對這家公司,他很有信心,反覆說,清一色中國進口設備,關鍵是「大」。
  • 工業逐步轉到越南、印度等國,我國「世界工廠」地位會被取代嗎?
    我國工業區在世界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們能夠看到一條十分清晰的工業(產業)轉移路徑,總體而言,世界工業中心最早出現在英國,當時英國被稱為「世界工廠」,隨後世界製造業中心從英國轉到德國、美國、日本勞動密集型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是「勞動力價格」,擁有廉價勞動力的地區,往往具有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基礎,目前相對於我國而言,東南亞的越南和南亞的印度等國,都具有勞動力廉價、低價較低的優勢,對於服裝、裝配等勞動密集型工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從而也必定會促使該類產業往這些國家轉移。
  • 越南經濟或倒退回原形,或成「玻璃之國」,無法成世界工廠,有新進展
    例如,儘管越南外匯儲備總額現已達到830億美元,但據《西貢經濟時報》報導,早在四年前,越南債務總額就超過了1250億美元。達到該國GDP的63.6%。也就是說,越南經濟過去一些年份的高增長,幾乎都是由相當龐大數量的美元債務堆積的。滙豐在一份報告中稱,越南債務將有可能會達到GDP的65%,而這一比例是被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認的警戒值。
  • 越南會成為下一個韓國嗎?
    越南會成為下一個韓國嗎?這個問題提得好,我的答案是不可能。
  • 誰將成為下個世界工廠?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將取代中國
    美國石英財經網1月9日文章,原題:如果中國不再想當世界工廠,誰將取而代之?中國向世界製造強國的轉變令人矚目。當初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還是全球製造舞臺上的一個小角色,此後幾年就成為世界低成本工廠,為全球製造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玩具、服裝等。
  • 如何看待越南超過孟加拉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
    越南超過孟加拉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 過去十年,孟加拉國與越南的服裝出口競爭力相當。但是,孟加拉國以低價服裝出口為主。越南以高價服裝出口為主。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上一個財年孟加拉國的服裝出口下降了18.12%。同期,越南的出口收入下降3.09%。
  • 論國家對工人狀況的影響:基於臺灣工廠在中國與越南的比較分析社論前沿
    他們認為,東道國立場和態度的不同,會對設在該國臺資工廠中的勞資關係和工人狀況產生極大的影響。翻譯|朱靈校對|汪建華排版|朱豔婷過去幾十年來,隨著亞洲成為世界上工業化速度最快的地區,勞工權益成為世界貿易議程中備受爭議的議題,亞洲工廠中的勞資關係也日益受到關注。
  • 中金公司:越南會成為下一個全球貿易的贏家嗎?
    今年前11個月,越南整體出口規模同比增長7.8%,出口美國同比增長27.9%,加之,越南去年加入CPTPP,今年與歐盟籤署《自由貿易協定》,越南會成為下一個全球貿易的贏家嗎?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站在人均GDP即將跨過3000美元的騰飛起點,越南的發展潛力還有多大?其發展路徑與中國又有哪些異同?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好奇,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個全球關注的新興市場焦點越南。
  • 誰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可能還是中國!
    王爺說財經訊:近年來,關於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話題是不是就會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門話題!而最近由於疫情,「哪個國家能成為下個世界工廠?」再度成為熱門的話題。換句話說,未來的世界工廠仍然還是中國!漢森教授分析重點集中在10種勞動密集型產品,包括紡織品、服裝、鞋、體育用品、踏板車、玩具、衛生、照明、供暖、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