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對應群言出版社
《美語發音秘訣》第216至第225頁
AAT-Day10-June
08:00來自她讀SheReads
今天是美語學習的最後一天。之前我們已經學完並複習了所有的美語發音技巧,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漢語和美語發音上的區別吧!
總體來說,我們這些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在學習說英語時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太依賴拼寫。這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於漢字是視覺型文字,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漢字一個發音。而英語由於連讀和弱讀的存在,其口語與書寫的節奏並不吻合。
通過英漢語言的對比,我們將會對美語發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並且要有意識地在日常會話中使用這些技能。
在英語中,音調的高低變化表示說話人的意圖:強調的內容、新的信息或者語氣、情緒。而在漢語中,音調只是漢字發音的一部分,而且漢字的音調是固定不變的(多音字的發音雖變化,但是並不是以說話人的主觀意志而變化的)。
這樣的區別導致了一些問題的存在。首先,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在說英語的時候缺乏靈活的語調變化。比如My name is June,我們會重讀每一個單詞(或者說每個單詞都沒有重讀,因為沒有相對的語調變化),並且逐個單詞地說,這就導致這句話聽起來很僵硬。而使用美語語調和連讀技巧,這句話聽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My name is June.
Dog eats bone.
漢語對於學習美語語調的一大優勢在於漢語的音調豐富。我們有四聲音調以及輕聲,算是五個音調了。我們可以把音調和語調進行類比,輕鬆地掌握美語語調。比如我們學過的例子,Dogs eat bones 的語調模式 la la la 用漢語的音調來近似就是 啦-喇-辣,所以例句套用這個語調模式讀起來就是 Dogs(一聲) eat(三聲) bones(四聲)。
再舉個四個單詞的例子, It sounds like rain 的語調模式 la la la la,用漢語的音調來模擬就是 喇-啦-喇-辣, It sounds like rain。
缺乏連音會讓你的英語聽起來大打折扣,即便你的語調非常完美。
連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弱點,這是漢語自身特點決定的。我們知道英語需要連讀的四種情況,在漢語中是幾乎都不存在的。因為漢語中的每一個漢字都只有一個音節。個別情況除外,大多數的漢字的音節都是由一個聲母(輔音)後加上一個韻母(元音)組成的。
漢語裡不存在連讀
也就是說,漢語不存在連讀現象,漢字中沒有尾音(thank,bad, drag中的k、d、g就是尾音),漢字中更不存在尾音的清濁分別。
要克服這個弱點,我們需要發揮自己的強項:給一個輔音和一個元音,我們就能把它們念出來,畢竟這很符合我們的語言習慣嘛!所以連讀在這裡可以就變了個樣,即我們把符合連讀情況的尾音輔音字母擠到下一個單詞的前端一起發音。比如 902 nine-o-two中的前兩個單詞,我們把它改成 nai-no-two,再來發音就會輕鬆很多了不是嗎?再舉個例子,Los Angeles可以變為 Lo-sAngeles。
要讓你的英語聽起來如巧克力般絲滑~
使用了連讀之後,你的英語聽起來就會平滑而流暢,而不是之前的那樣誇張、僵硬。這需要時間來練習,需要進行大量的糾正。但是要相信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你的英語將會聽起來非常地道、舒適。
這是本次學習過程中第一次講發音。關於英語國際音標,我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詳細介紹過,故不在此贅述(英語學習 | 零基礎英語口語學習大合集)。而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漢語和美式英語中在發音上的異同。
英語學習 | 美式發音一瞥:什麼是美式發音?我能學會嗎?我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中列舉了一些中國人常見的發音問題,其中 v,捲舌 r 和 th 的發音很容易糾正,而舌側音 l 和 n,尤其是在作尾音時,容易被我們忽略。
比如 spell,很多人的發音是 spe 或者 spe-o,這都是不準確的。正確的發音是在spe 之後舌頭向上向後捲起,貼到上顎,完成 l 的尾音。
美語裡的尾音要求我們口型要到位
同時聲帶不發聲
大家還可以通過在發音的最後加上一個微弱的後元音(還記得元音的分類有前元音,中元音以及後元音嗎?),如元音 /u/ 和元音//。
另一個中國人常見的問題則是混淆元音 //、/e/ 和 /e/。我們在發/e/音時是沒有問題的,出問題的元音在//和 /e/上。
首先,//與/e/ 在發音時舌頭的位置一模一樣,只是前者的口型明顯大於後者。例如 rad, red。
至於/e/ 和 /e/,最大的區別是後者的讀音持續時間比前者長。而且,作為複合元音,第二個元音 // 經常會被我們忽略。例如 cake 會被我們讀成 kek,其實應該讀作 ke-i-k。
cake 的發音應該是ke-i-k
為期兩周的美語發音學習到今天就要和大家說再見啦。希望大家能夠掌握這些技巧,並且在口語有意識地運用這些技巧,讓自己的英語口語更自信,更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