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給父母多少錢合適?你準備好為他們養老了嗎

2020-12-18 金融後花園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少不經事時,無法體會這其中的深意,有了子女後,我們才漸漸懂得父母把子女拉扯大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成年後,看著父母日漸衰老,你可曾想過如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錢,雖然只是無感情的數字,但對於無法陪伴在父母身邊的人來說,按時給父母生活費恐怕是最直接的表現愛的方式吧。

那麼,你每月大概給父母多少錢呢?

不同地區,經濟水平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人而異。

根據《婚姻法》第21條的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子女必須贍養父母,給父母必需的生活費。」

那麼,我們按照基本的生活指標分析,看看一個老年人每月大概需要多少生活費:

老人日常生活費用大概每月需要800元,另外個人負擔的醫療費,我們假設是每年3000元,也就是每月250元左右。總體算下來,平均每月1050元。那麼兩個老人,每月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

每月2000元,對於月入幾萬的高收入人群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或是在三四線城市工作的人來說,每個月的工資也不過4000元左右,除去自己的必須生活費,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給父母。

尤其是對於上有老下有小、背著房貸車貸的人,生活實屬不容易。

我們來看幾個網友的回答:

闌珊清影:我是女方,我爸媽教師退休,倆人合計每月一萬左右退休金,所以不要我們一分錢,還會給我家寶寶買很多東西,過年過節給壓歲錢啥的。我們只能過年過節給他們買東西,基本扯平了,相當於沒有支出。公婆家只有一個婆婆了,她有自己買的養老保險一個月一千多點,還有很多菜地啥的。

Guojiashun:我爸媽都有退休金,我倆剛工作,他們還經常補貼我們,我們平時買些東西給他們(都不是大件)。我嶽父也有工作,還沒退休,嶽母有老婆姐姐給買的保險,一個月也有點錢,平時回去也就帶些禮品。

彩色燕子:看你工資多少決定,爸媽是不會說什麼的。

……

看來,大部分網友的父母都不需要子女額外的財物支持。另外,網上也曾有調查印證了這一結論:工作後仍與父母同住的人,佔比44.7%,從來沒有給過父母生活費的,比例為39.2%,僅有22.1%的人每個月按時給父母生活費,佔比最低。

網友象山南關分享了一個例子:

有的人家裡條件好,父母退休金高,父母不但給買房,在日常生活中還給孩子買這些那些的。我見過一個朋友,她的小孩光是春節收長輩(七大姑八大姨好多長輩)壓歲錢,就夠普通人好幾個月工資了。而朋友每次給父母買一點東西,父母總是會返給她更多的錢。

養兒防老,歷來是我國的傳統,在過去,尤其是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只要還能勞動,就不會賦閒在家,要麼種地,要麼進城打工,自給自足,不給子女增添負擔。失去勞動能力後,需要靠子女養老,所以給父母生活費是必不可少的開銷。

現在,物價、房價的不斷上漲成了上班族沉重的負擔,生活壓力不斷加重。對於「80後」、「90後」來說,自己餬口已經不易,尤其是對於結婚生子的人來說,在自己都可能「入不敷出」甚至啃老的情況下,更別提給父母生活費了。

他們面臨的矛盾是:一方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父母的生活;另一方面,自己的實力不足和困窘現狀,導致他們不得不依賴父母的救濟,在盡孝和捉襟見肘的經濟困境中,苦苦掙扎。

曾有新聞報導,哈爾濱的張阿姨,女兒在廣州工作13年,極少回老家,所以平日裡給張阿姨買了很多衣服和禮物。獨居的張阿姨,花了幾千元買了只善解人意的狗作伴,因為她害怕家裡的「靜」,又不想打擾女兒。在張阿姨的手機通訊錄裡,女兒的備註一直是「啊」,因為能排在所有聯繫人裡的第一位。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這個物慾橫流,急功近利的年代,思考一個問題,怎樣做才算孝順?

錢、禮物、衣服、生活用品,這些真的是父母們需要的嗎?到底什麼是孝?

我國傳統文化提倡,百善孝為先。孔子認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也就是說,孝是「仁」的根本所在。

孔子的學生子由問他什麼是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翻譯過來就是:所謂的孝順,就是給父母提供吃、穿、住嗎?現在連狗、馬等動物都擁有吃住。如果這樣簡單的理解何為「孝」,那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

撫養一個孩子承認,至少花掉父母幾十萬,如果父母辛苦把子女拉扯大是為了錢,那他們何必付出幾十年的時間呢?

孝,不僅體現在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關懷。對父母盡孝應當用心,多給予父母愛和陪伴。

我們花掉的雖然只是錢,卻欠下了一輩子的債。這個債叫做親情。

我們能做的不多,但只要多陪陪他們,多回家看看,多打幾個電話,多做家務,少頂幾次嘴,對父母來說,就足夠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到那時,留給我們的只有無盡的悔恨。

看到此處,是不是該給父母打個電話,道一聲感激。

關注金融後花園,獲取更多理財乾貨!

相關焦點

  • 存夠多少錢 才夠給農村戶口的父母養老
    本文作者,挖財錢堂社區達人:叫啥好前一天的馬拉松文章(有多少錢就是足夠(D23)中寫道了自己無聊在那算有多少錢了就可以隨時退休了,當時有提到,以上為沒有考慮家庭支出的特殊情況,但是人活在世,不是孤身一人,父母的養老問題是迴避不了的,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
  • 養老|退休後每月養老金到底能領多少?養兒防老真的有用麼?
    儘管政府正積極補足資金缺口並且開放二胎政策,但同時個人也應該為自己的養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因此長期投資必須未雨綢繆。我們不怕老,怕的是老無所依。當我老了,現在每月都在交的五險一金中的養老金真的能養我到老嗎?今天亮保保就為大家好好分析一下養老保險,說一說老年到底能依靠什麼可以過得好。
  • 2020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調整,每月需要繳多少錢,你搞懂了嗎?
    2020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調整,每月需要繳多少錢,你搞懂了嗎?2020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上年全區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3078元(5256.5元/月),作為核定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指標,其中繳費基數上限為15769.5元/月,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為3153.9元/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為2955.1元/月。
  • 2020年農村老人養老錢 每月有多少?
    近年來,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也開始重視養老的問題。對於經濟發展條件一般的農村地區來說,參加新農合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為未來養老帶來保障,那麼2020年農村老人每月有多少養老錢?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在農村地區,由於實行的的是新農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所以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和城鎮地區的基本養老保險,是不一樣的。農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總額/139。假如張三每年交500元的新農保,繳費15年後,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 獨生子女請注意:你知道父母滿60歲,每人每月能領多少錢嗎?
    汪,大家好,我是易哥,多年保險狗,關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險套路!朋友們,你是獨生子女嗎?或者你身邊的親戚朋友們有沒有是獨生子女的?肯定有吧但是你知道做為獨生女子家庭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待遇嗎?易哥今天就給大家來好好說說。在其他地方看到這麼個問題:100多萬人瀏覽,超800人收藏。
  • 每月房貸還多少?貸款買房,你幸福嗎?
    買房了嗎?全款還是貸款?不知從何時起,90後的我們聊天已經從工作、遊戲、旅遊等內容變成了買房、結婚。2019年已經電量不足,21世紀都已過去五分之一,現在的你,每個月房貸還多少?貸款買房,你幸福嗎?結婚要有婚房,孩子上學要考慮學區房,父母養老可能還要考慮養老房。買房,成了每個人逃不開的一個命題。隨之而來的,就是怎麼付款,貸款還是全款。你現在每個月房貸多少?貸款買房,小城市每個月貸款幾千,大城市數萬,看似差的很多,但各自有各自的壓力。
  • 50歲的夫妻一般都有多少存款,有多少人為養老做準備了?
    50歲的夫妻,一般不會有多少存款。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是這樣考慮的:50歲的人,子女差不多正是20~30歲之間,正好處於結婚、獨立成家的年齡段。相信父母都會給孩子們支持一大筆錢用於買房或者付首付,當然也有的會給兒女買車,另外兒女結婚宴也是需要大筆的費用。經過這麼一番折騰,相信很多家庭都會花個底兒朝天吧?更有的家庭甚至欠上了幾十萬的外債,這外債都不一定包括房子。回憶當年我結婚,也是把家裡的積蓄花個精光。我對父親的一句話印象非常深刻,「錢花光了沒關係,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借點錢。
  • 「家裡沒閒錢,你少給父母拿點」「我賺的錢,想給多少給多少」
    女人工作以後,就該往家裡寄錢了。趁著父母還不太老,表示自己的貼心,讓他們好好過幾年快樂的日子。等老了以後,或許身體就不好了,也沒那麼多需要用錢的地方了。所以,趁著年輕,趕緊孝順父母吧。咱倆收入每月加起來不到八千,除去房租,孩子的生活費,日常開銷,哪還有錢往家裡寄這麼多?」「一月給一千,多嗎?」明妮覺得一千元已經很少了,父母辛苦把自己養大,現在有了正式工作,在父母50多歲的年紀,每月一千元還不夠買菜的錢。可問題是,老公不答應,覺得明妮給太多了。
  • 農民60周歲以後每月養老補貼多少錢?
    60周歲的農民每月補貼多少錢?現在我國農村全面推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即「新農保」,已經達到了全覆蓋,是一項惠民措施,解決了我國農村人口無養老保險的現實,使廣大農民年滿60周歲的農民,解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社會現實,是一項民心工程,已經得到廣大農民的高度關注重視和熱烈歡迎,成為農村老人生活的「及時雨」。
  • 結婚的合適年齡是多少?你準備好了嗎?
    但結婚的合適年齡是多少?你怎麼知道你還小到不能結婚呢?問題很多,但你知道真相,對嗎?只要你們倆相愛,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結婚。只要你們真的深愛著對方,你們真的能在任何年齡結婚嗎?成功的婚姻不僅僅需要真愛才能成功。與其問自己結婚的最佳年齡是什麼,不如問問自己這些問題。你準備好結婚了嗎?
  • 社保每月交多少錢?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單位繳費標準一樣嗎?
    社保每月交多少錢?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單位繳費標準一樣嗎?社保每月交多少錢,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單位、不同的繳費群體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同一個地區,都按照40%來繳納,基本上繳費標準都是一樣的。第一,在崗職工按照40%來繳納,每月社保需要繳納多少錢?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在崗職工繳納社保,都是按照本人的稅前實際工資來繳納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4%,其中個人要承擔8%的繳費比例。
  • 農民養老金多少錢你覺得是合適的?漲到五百的話是好事還是壞事?
    問題:農民養老金多少錢你覺得是合適的?漲到五百的話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農村老人60歲以上可以領到100多的養老錢,可是對我們農村老人來說根本不夠用,可以說買鹽都不鹹呀,不過也沒辦法,現在農村大多數都是這個數,我們農民都盼著每年都漲多點養老錢,可是你看這個養老錢是從2010年開始實行的,我記得當時每個老人每月可以領取55元,到現在差不多過去10年了,才漲到120元左右今年國家推行的9萬元一次性繳納完成的農村養老保險的主要惠及人群是
  • 你準備幾歲開始養老?我和身邊的好朋友聊了聊,聽聽他們怎麼說
    此外,還有讀者朋友也說出了他的心聲:當我老了,我會提前入住養老院,並且提前準備好足夠的資金,不讓女兒操心資金的問題。當我父母老了,我不會送他們入住養老院,我會提前賺足他們養老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那麼,問題來了,你有想過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為養老做準備嗎?
  • 每個月給父母2萬塊錢算少嗎?給多少才合適?網友:不是錢的事
    按照目前的總體物價與消費指數來講,每個月給父母2萬塊錢已經是不少的了,甚至遠遠要超出一般的生活標準。子女能夠每月給父母那麼多錢,說明掙錢的能力確實是比較強的,對父母的不吝嗇也是一種美德。一、父母養育子女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 如果給農村老人用來養老,每月給一千元,你覺得夠嗎?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情,我是【萊迪探知農村】,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事件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看著問題,突然覺得腦洞好大,關鍵是誰給的啊!給孩子吃?養老金保險?或者老年人的其他存款等等?
  • 大學生,父母每月必須提供零用錢嗎?提供多少才比較合適呢?
    家庭能夠給上大學的孩子提供多少零用錢,不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而是要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條件和上大學的實際需要所決定的;那種蠻橫的孩子強迫家庭每月提供多少零用錢,和那種蠻橫的家庭硬性規定孩子每月只能使用多少零用錢,都是非常錯誤的。
  • 60歲需要多少錢養老?不光領取養老金,存款還要達到這麼多
    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讓自己過上舒適的老年生活?養老不能完全依賴政府,也許每個月存上一筆錢,到老了靠著存款,再加上自己的養老金,是可以過得不錯的,所以現在就要做長遠的規劃,好好的存上一筆錢。如果你是六十歲退休,保守按照現在的人均預期壽命,七十五歲計算,也就是說你需要支撐十五年的養老費用。如此算來,如果每月領取的是四千元的養老金,再把一百萬元平攤到十五年,每個月合計也還不到一萬塊。
  • 大學生消費指數:大學生每月消費應該多少錢?你的消費達標了嗎?
    大家好,我叫巖大叔,一個專注教育領域的工作者,每天分享關於教育領域有趣好玩的事情。有任何教育方面問題,可以隨時私聊。家裡供一個大學生需要花很多錢,如果是進入985、211大學每年的學費相對比較便宜,包括住宿費,基本在6000左右。如果上民營大學學費可能偏貴,生活消費也比較貴,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大學生每月多少生活費合適?這裡做出一份關於全國地區的調查表,作為家長參考。
  • 2020年農村80歲老人說養老錢夠用了,多少錢?農村養老金怎麼漲?
    我問老人「你們有養老金嗎?」老人說:「託共產黨福,我們有農村養老金,一個月110,還有高齡錢30元,一個月140元。」「一個月140元夠用嗎?」「在門口種點蔬菜,一個月買點米、油、鹽,夠用了,我們80多歲老人能吃啥好東西呢?吃不了,玩不動了,不指望有多少錢,多希望身體健康,子女常回來看看我們。」這個就是留守農村的老人生活場景。
  • 大一女學生要求父母每月給5000元生活費,不以為然:舍友更多
    5000元生活費一位大一的女學生,其父母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一個月的固定薪水有限,也不過三四千塊錢,除去日常的花銷,和給孩子預留學費的錢,每月也所剩無幾。看到舍友的花銷比自己大,便問了一下舍友每月的生活費。不問不知道,問了之後女兒心理不平衡了,立馬打電話給父母,怒氣衝衝地向他們要錢,並要求父母一個月要給予自己5000塊錢的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