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臺商投資區:社會事業經濟建設全面對接 融入廈門半小時生活圈

2021-02-14 漳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

建校僅五年,成就已輝煌。如今,雙十中學漳州校區辦學師資力量雄厚優質,校園文化形式多樣,教研活動豐富多彩。學校受到上級部門和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3月被福建省教育廳授予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2017年被評為「2015-2017年度市級文明校園」;2016屆、2017屆、2018屆高中會考通過率平均為99.95%,2016屆、2017屆高考本科上線率平均為95.49%;連續三年榮獲「漳州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漳州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2018屆高考理科包攬漳州臺商投資區全區前五名,文科包攬全區前四名,實驗班本一上線率達93%,本科上線率100%,接近50%的學子被985和211重點大學錄取。

漳州北大培文學校:

傳承北大精神 踐行博雅教育

今年以來,漳州臺商投資區在引進教育品牌方面又取得豐碩成果,漳州北大培文學校在原有鴻漸中學學校資源的基礎上開始運行。據悉,漳州臺商投資區將投入6億至8億元,將該學校建成一個建築一流、裝備一流、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學村。

校方表示,漳州北大培文學校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目標是傳承北大精神,踐行博雅教育,為國家和民族培養棟梁之材。其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特色凸顯,管理標準化、規範化,努力培養學生具有自律中正、理智審慎、內省自審、仁愛關懷等多種素養。漳州北大培文學校將發掘特色、補齊短板,致力於成為名優品牌學校。

北大培文學校選派張建華任漳州北大培文學校執行校長,選派宋洪華任駐校督學。張建華曾擔任過多所學校校長,為中學高級教師,曾獲河北省優秀校長、河北省專家庫成員等榮譽,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2015年度教育學課題,並獲得教育部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附屬學校引進為學校督學兼主管教育教學。宋洪華也曾擔任過多所學校校長,曾獲得深圳市優秀校長、深圳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榮譽。

第三實驗小學及附屬幼兒園:

將建成品牌學校

在角美中心城區萬達廣場和花海之間,有一座新建的較大規模的校舍——漳州臺商投資區第三實驗小學及附屬幼兒園。工程總投資達17910.66萬元,現已進入封頂裝修階段。下階段,這所新學校將與閩南師範大學合作,成為該區又一所品牌學校——閩師大附小。

第三實驗小學建成後可增加學位1620個,附屬幼兒園建成後可增加學位360個。其中,小學新建工程規劃佔地面積54.87畝,總建築面積約29365.1平方米,幼兒園建築面積約3978平方米,小學地下室2410平方米,規劃招生規模為小學36班、幼兒園12班。項目同步建設綠化、風雨操場、小學運動場、道路、給排水、供配電管網、圍牆等配套設施。此外,漳州市經發公司使用自有資金在小學地下建設一層地下停車場,建築面積約8058平方米,包含243個停車位,項目總投資2820萬元。

相關焦點

  • 「2019全國網媒漳州行」漳州臺商投資區:打造對臺融合先行區
    漳州臺商投資區航拍(臺商區供圖)東南網漳州11月9日訊(本網記者 陳惠華)這裡地處漳州、廈門城市節點,到廈門機場、漳州市區只要30分鐘路程,到廈門港只要15分鐘;這裡是福建省重點僑鄉和臺胞祖籍地,有臺胞和海外僑胞4萬多人;這裡是國內臺企發展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 漳州臺商投資區教育衛生均衡發展 共享合作推進廈漳同城化
    漳州臺商投資區在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和廈漳同城建設中,除了先試先行推進交通設施和公交的互聯互通外,始終把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堅決落實尊師重教和醫療衛生全覆蓋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設施優先、適度超前發展,補缺口補短板,推動全區教育衛生事業在開拓創新中不斷夯實。
  • 廈沙高速蓮花互通今天通車 同安蓮花鎮融入廈門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作為我市行政區域面積最大的鄉鎮,有「廈門第一鎮」之稱的蓮花鎮真正融入了廈門半小時經濟生活圈。「這裡曾經是廈門最偏遠的山區,如今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安區蓮花鎮鎮長梁景忠說,這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同安區委區政府對山區均衡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重視,蓮花互通正式通車解決了交通瓶頸,蓮花鎮將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 北大培文學校落戶漳州臺商投資區 分為中學與小學校區
    閩南網11月8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11月8日上午,北大培文學校正式落戶漳州臺商投資區,該區管委會主任蔡總平,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方藝榮,區管委會副主任蔡俊文、蔡石鷹,副調研員郭少菁等領導出席掛牌儀式。
  • 漳州臺商投資區:建設美麗公園 營造宜居環境
    近段時間以來,漳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管委會持續奮力作為,開拓創新,繼續按照打造對臺先行先試「試驗田」、廈漳同城「橋頭堡」和漳州發展「排頭兵」的戰略部署,致力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宜居宜業、活力創新的廈門港南岸濱海新區建設,基礎設施日新月異,快速與廈門無縫對接。本期,我們重點關注漳州臺商投資區的公園建設方面。
  • 明天凌晨,廈漳同城大道全線通車,對接海翔大道
    來源: 海峽導報 1月31日下午,導報記者從漳州臺商投資區建設局獲悉,2月1日凌晨零時許,廈漳同城大道全線通車,對接廈門海滄海翔大道。廈漳同城大道的通車,意味著連接廈漳兩地的又一條交通大動脈實現貫通,對於完善交通路網結構、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紅色文化館開館
    文化館大門口烈士英名錄館內一角由三個舊糧倉改造成的文化館臺海網10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王龍祥文/圖)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7日上午,在嘹亮的歌聲中,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紅色文化館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角美鎮黨委、政府在廈鼓戰役英雄家鄉——南門村規劃建設「角美紅色文化館」,展示以張水錦為代表的角美廣大漁民踴躍支前、搖船參戰的紅色故事,不斷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時刻牢記黨的宗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加快建設「富美臺商區、幸福新角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
  • 福建漳州臺協會長林伯彥:大抓工業 抓大工業 臺商先行
    「大抓工業、抓大工業,臺商先行。」福建省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9月4日電 (記者 張金川)「大抓工業、抓大工業,臺商先行。」福建省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以下簡稱「漳州臺協」)會長林伯彥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漳州市作為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臺灣文化重要發祥地和臺商投資密集區,有獨特的對臺優勢。在林伯彥看來,漳州不僅是祖籍地,也是投資寶地。「漳州與臺灣隔海相望,臺灣現有人口中有近一千萬人是漳州籍的,如今,漳州境內的臺資企業有3000多家。」
  • 海外華媒走進漳州臺商投資區:訪僑村 進古廟 探臺企
    龔雯 攝中新網漳州11月25日電 (張金川 何凌霄 夏惠娟)作為「行進中國·海外華文媒體漳州行」的最後一站,海外華文媒體採訪團一行24日上午來到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參訪。漳州臺商投資區2012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實行以區帶鎮管理模式,區域總面積163.7平方公裡,人口27.3萬(其中外來人口13.6萬人),是廈漳同城化橋頭堡和漳州市重點發展的四大經濟增長極之一,於2014年被福建省政府確定為漳州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海外華媒代表參訪白礁村的白礁慈濟宮。
  • 開放之門——記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鄭金沐回憶說:「習近平同志經常帶我們上北京,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拜訪著名學者,虛心求教各種問題,邀請該院經濟研究所與廈門合作研究。他勤學好問愛鑽研,給我們留下很深印象。」經過一年半時間的研究,《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最終出爐,並形成了21個專題研究報告。
  • 漳州臺商投資區:探索「送教上門」 +「志願服務」新模式
    結合送教上門活動,組織志願者入戶送溫暖為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5年,漳州臺商投資區殘聯正式啟動「送教上門」試點工作,並出臺實施方案,成立以社會事業管理局局長為組長的「送教上門」領導小組,
  • 從小漁村到新港城 漳州開發區26載蛻變
    2006年1月1日,福建省對廈門港資源進行整合,廈門灣內原漳州港務局所轄的招銀、後石、石碼3個港區併入廈門港,廈門灣南北岸港口實現管理體制一體化,整合後的廈門港便承擔起了港口資源整合開發和廈漳同城化發展先行先試的使命。 「我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前港—中區—後城』模式,融入廈門灣經濟一體化,全力建設了集疏運網絡系統,不斷提升工業區到濱海城市的承載能力。」丁勇說。
  • 漳州臺商區第二屆文旅講解員大賽明日開啟
    漳州臺商投資區社會事業管理局文物旅遊部門發出徵集令,臺商區第二屆文旅講解員大賽即將開啟。本次大賽從10條路線從參賽者中篩選出「金牌講解員」「優秀講解員」「講解員」若干,大賽結束,將向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講解員聘書及價值分別為1000元、600元、400元相對應的獎品,並統一製作臺商區文旅講解員服裝。報名時間為12月5日-18日,初賽時間初定為12月23日,決賽時間初定為12月30日。路線設定為「仁義禮智信」路線等。
  • 漳州開發區積極融入廈門灣發展 探索出發展新模式
    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福建建設、漳州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重大機遇面前,漳州開發區積極融入廈門灣發展,擼起袖子、邁開步子,探索出了一條「前港—中區—後城」(即以港口先行、產業園區跟進、配套城市新區開發,從而實現成片區域的整體聯動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 美福一品位於角美臺商投資區、廈漳同城化「橋頭堡」
    美福一品位於角美臺商投資區、廈漳同城化「橋頭堡」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07-21
  • 廈門臺商吳家瑩「憶往昔感慨,盼未來期待」
    40年前,廈門被歷史選中,這方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試驗田」拉開了廈門追風逐浪的奮進大幕。 40年間,廈門敢闖先試,源源不斷地引入「改革活水」,設立臺商投資區、建設保稅港區,實施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
  • 廈門北至漳州角美開通直達城際公交 今日起運營
    該線路由廈門公交集團和角美城發公交公司各投入6臺公交車共同運營。現場,停放著多輛戴著「大紅花」的980路公交車,它們有的是藍色,有的是橙色。「藍色公交車是廈門公交,從北站開往角美火車站,橙色公交車是漳州公交,從角美火車站開回廈門北站。」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 福建省漳州市:慧遊臺商區人文古角美
    5月19日,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漳州市文旅局聯合舉辦「首屆文物旅遊年」暨全域旅遊研討活動。來自北京、漳州、廈門、汕頭等地的專家及旅遊業者齊聚臺商區,入住主題酒店,鑑賞國保文物,暢享文化旅遊,共商合作發展。
  • 【重磅】投資235億元!臺商區將建設十幾個重大項目...
    日前,在第十屆世界惠安泉港泉州臺商投資區同鄉聯誼會上,臺商區共籤約項目20個,投資總額約235億元。隨著這些項目的成功籤約,未來臺商區的發展後勁將不斷增強。以下為部分籤約項目。社會事業項目11彩蝶灣養老養生村項目由「海峽兩岸醫療產業基金」投資建設,項目擬投資30億元,項目選址於洛陽鎮,用地78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投入22億元,用地600畝,二期投入8億元,用地180畝;建設包括養老養生寓所、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老人大學、國學文化交流中心、兩岸傳統藝術文創中心
  • 泉州臺商投資區 站前廣場開工建設
    今年以來,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新泉州東站站前廣場及市政配套工程項目全面開建,意味著臺商區擁抱「高鐵時代」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在新泉州東站站前廣場及市政配套工程項目現場,100多輛工程車輛來回穿梭,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目前主要是在進行前期的土石方開挖,未來將通過兩年的建設,把這裡打造成集鐵路交通、軌道交通及市政交通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