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福州市一名依姆抱著紙箱走進了臺江分局洋中派出所。而紙箱中是剛煮好的熱騰騰的元宵,她專程過來送給假期值守的公安民警。「進出小區的次數有限,看你們忙前忙後地防控疫情,這些元宵送給你們祝你們節日快樂」,她邊說邊端碗出來。
擔心被拒絕,依姆看著值班民警把8份元宵分完並吃下,這才露出微笑。依姆不願透露姓名和家庭住址,走出值班室大廳時只告訴民警「有你們在,我們很安心」。
小小元宵見證警民魚水情,值班民警陳永感慨這是他經歷過的最有意義的元宵節,暖心的同時也鼓舞自己更好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別樣元宵別樣暖!
心在一處,便是團圓!
……
昨夜,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收到了陌生人贈送的15份湯圓,整個科室瞬間被溫暖包圍。有廈門網友感嘆:「讓我們一起感受這座城市的美好,待疫情過去,一定春滿廈門。」
寧德福鼎市,來自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為防抗疫情,這個假期只能堅守崗位。當地部門為他們送上了一份熱騰騰的湯圓,而帳篷中的元宵節也成為許多基層部門工作人員的一份回憶。
今天上午8點多,福建安井食品公司滿載湯圓的貨車順利抵達武漢,其中包括花生湯圓,芝麻湯圓,三鮮水餃,公開捐贈給醫護一線食堂以及提供愛心餐食的餐飲企業。
向所有堅守崗位的人們致敬
雖然不能出門,但這個元宵節
我們可以這樣過
家人一起煮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當前疫情正是緊急的時候,一家人待在家裡,一起動手包湯圓,煮湯圓,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回憶呢。
一起描繪心中的花燈夜
鬧花燈,是元宵佳節必備的傳統習俗活動,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往年,福建各地都會舉辦元宵燈會,熱鬧非凡,人聲鼎沸。
如今面對疫情,避免聚眾,保護好自己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除卻必須出門的時候,還是要儘可能待在家裡。沒有燈月交輝,遊人如織,我們可以拿起水彩、鉛筆,和孩子一起描繪心中的花燈夜!
一起在家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元宵節晚上,來一場「家庭燈謎會」也是不錯的選擇。大家可以提前準備好謎語,吃過甜甜軟軟的湯圓後,把自己的燈謎讓家人猜一猜,過一個快樂的元宵佳節。
不出門的元宵節,簡訊怎麼發?
試試這幾句詩!
在這個原本應闔家團圓的節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家庭都無法團聚。還有更多與病毒抗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為了保障大多數人的健康,「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國家有難,義不容辭」「召必回,戰必勝」,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疫情當前,或許我們無法相見,那麼就用這幾首詩來作為節日簡訊吧!
承平無事上元節,絲竹歌聲更互發。自從雨後最晴明,不似往年今歲別。——宋太宗《緣識》
「承平」即天下長久太平之意。前兩句意思是:年年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又到了熱鬧非凡的上元節。絲竹喧鬧歌聲悠揚,二者互相搭配,將上元節的氣氛烘託得更加美妙。宋太宗描寫過往年上元節的熱鬧場景外,開始抒情——「自從雨後最晴明,不似往年今歲別」,從此以後雨過天晴,一切都會別往年更加美好。「不似往年今歲別」中的「別」這裡大概是「特別、尤其」之意。這四句先交代每年上元節的盛況,其次祈願一切安康,很適合用來做疫情時期元宵節的祝願詞。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這句詩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為什麼說它可以用來做元宵節的祝福語呢?疫情當下,有很多夫妻都是醫護人員,他們至今仍奮鬥在一線。元宵節這天,這首詩詞很適合用來送給奮鬥在一線不能回家團圓的醫護夫妻們,祝願他們早日扼制病毒,平安歸家!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
李清照這句詞大意是說「元宵佳節雖然風和日麗,但是我們又怎知道不會有風雨出現」。這句詞告誡大家未雨綢繆,不能等到「風雨」來臨才想起之前沒有做準備。對於這次疫情,不管它到底是何原因造成,希望大家都能認真從中反思,重視公共衛生問題,不能再重蹈覆轍。
雖然今年我們沒有辦法像往年的元宵節一樣,
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把酒言歡,
但是在自己的小家裡面也要甜甜蜜蜜。
今年我們不「鬧」元宵,宅在家裡,
城市雖空,有萬家燈火;
燈火雖小,家裡皆是團圓!
【來源: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