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走低的生育率?市婦聯建議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育兒假三分之...

2021-01-15 人民資訊

上海生育水平正處於極低水平,育齡婦女規模逐年下降。從長遠角度來看,將導致嚴重的人老化、勞動年齡人口短缺、經濟增長乏力等問題。對此,記者今天了解到,市婦聯擬向今年上海「兩會」提交《關於完善家庭政策、優化生育環境的建議》,建議構建本市系統性家庭政策以緩解家庭生養壓力,促進生育水平回升。其中,市婦聯提出增設夫妻共用育兒假,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育兒假的三分之一,以保障女性就業和職業發展,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

上海家庭平均生育意願為1.3個孩子,「養孩」壓力成為主要因素

自2016年起,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五年過去了,想要「生二胎」的人卻越來越少。

而在上海,更是反映在了極低水平的生育率上。2020年9月,市婦聯、市婦兒工委辦開展「家庭生育行為影響因素及政策支持研究」。課題組在普陀、靜安、徐匯、黃浦、浦東、閔行、寶山等區,以20至49周歲已婚女性或配偶為調查對象,開展網絡調查,收回有效卷2220份。調査顯示,當前上海市育齡家庭的生育意願和生育水平較為低迷,家庭平均生育意願為1.3個孩子,僅三成家庭希望生2個及以上孩子。家庭平均生育1.08個孩子,近七成家庭實際僅生育1個孩子,其中超七成一孩家庭未來三年內確定不會生育二孩。

為什麼不願意生?撫養孩子經濟壓力重成為最重要的原因,由此抑制家庭生育水平。市婦聯發現,上海市生養孩子成本顯著高於內各類城市,其中教育投入支出是其他城市的兩倍以上。同時,隨著社會代化程度增高,生育觀念發生重大轉變。傳統生育觀念讓位於個性化的生育道求,「人生完整、夫妻幸福、讓孩子有個伴是生育的主要動機,維持現有生活質量、只生一個好是不生二孩的重要因素」。此外,祖輩提供隔代照料也影響著生育情況。

在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胡申生看來,生育政策的變化反映著社會需求的更迭,目前中國面臨著勞動力不足、人口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因而需要對生育進行鼓勵。「生育現狀需要合理調節,這與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保障女性就業與職業發展,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

在提案中,市婦聯建議加強生育社會支持,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具體來說,保障生育期婦女合法權益,減輕用人單位用工成本;呼籲以家庭為單位評估撫養負擔,並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徵稅,同時嚴打教育機構高收費、亂收費現象。

市婦聯還建議,提升兒童保障水平,降低養育成本。持續推進普惠性託育點建設。多種形式增加託育資源供給,積極推進託幼一體化發展,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繼續鼓勵託育機構、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對有需求的家庭提供課後輔導照看服務,推進生育友好的空間網網絡布局。

去年市婦聯在兩會提交提案,建議合併產假和配偶陪護假為家庭育兒假,將現有夫妻雙方合計138天的產假和生育假延長至半年。今年市婦聯對這一建議進行「升級」,增設夫妻共用育兒假,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育兒假的三分之一。由此以平衡女性就業與生育的衝突,保障女性就業、職業發展。同時,市婦聯建議衛生健康部門可聯合婦聯、人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等,制定「家庭友好型」企業認證制度,每年推出一批「家庭友好型企業」

此外,市婦聯還建議增強隔代照料者社會福利水平,完善家庭功能和代際支持。提供「喘息服務」,關愛隔代照料者的身心健康。由社區志願者、相關專業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健康幫助、健康知識指導以及科學育兒理念。完善社區設施功能,創造代際共享公共空間,宣揚隔代照料的社會價值。

「完全建成生育友好型社會,才能讓每個家庭都過上高品質生活。」 華東師範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吳瑞君這樣認為。

尊重「生育自由」,以調節手段化解生育難題

提供良好的生育環境只是其一,推動人們觀念的更新也尤為重要。胡申生認為,許多傳統「養兒防老」的生育觀念,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消失,尤其是在國際化大都市,年輕人掌握著生育主動權。再加上近段時間社交媒體上對「生育自由」的熱烈討論,也讓生育成為「非必要選擇」。

與此同時,包括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很早便面臨了生育困境,也通過一系列政策進行鼓勵,但卻收效遲緩。「從少子化到多子化,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也不可能立刻實現,只能通過不斷的鼓勵、宣傳來慢慢解決。」胡申生說。

上海家庭呈現小型化、少子化、老齡化的特點,也讓年輕人有了更多選擇的空間。胡申生認為,一方面應該尊重生育自由,另一方面採用調節手段從各方面化解生育困境、完善生育環境、改進生育觀念。「最終還是要啟發我們的年輕人,來解決勞動力、人口結構的問題,認識生育二胎的重要性。」

作者:佔悅

編輯:王嘉旖

責任編輯:單穎文

相關焦點

  • 生娃不積極?這個地方擬建議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育兒假的1/3
    今天,一條名為# 男性育兒假是否有必要#熱搜空降微博熱搜榜第三,閱讀量達到了1.2億。這條熱搜的由來是因為,日前上海市婦聯擬提交的一條提案。建議增設夫妻共用育兒假,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育兒假的1/3。並呼籲以家庭為單位評估撫養負擔,並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徵稅;持續推進普惠性託育點建設。 以便讓奶爸們儘可能地照顧好產婦,分擔育兒壓力。
  • 上海市婦聯建議:產假生育假延至半年,並強制父親休假不少於30天
    市婦聯建議:繼續探索推廣公益性社區幼兒照護模式,以普惠性、公益性、託幼一體為主導,整合資源,加大為3歲以下幼兒提供社區託育供給,同時加強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不斷提高科學育兒宣傳、服務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 上海擬建議男性強制休育兒假42天,男性育兒假是否有必要?
    1月14日騰訊新聞報導:針對目前上海家庭一孩多,二孩生育意願少等問題,上海市婦聯擬提交提案,建議增設夫妻共用育兒假,強制男性休假不少於育兒假的1/3。另外呼籲以家庭為單位評估撫養負擔,並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徵稅;持續推進普惠性託育點建設。
  • 育齡家庭生育意願較低迷,上海市婦聯建議增設夫妻共用育兒假
    上海市婦聯、市婦兒工委辦聯合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前上海市育齡家庭的生育意願和生育水平較為低迷,家庭平均生育意願為1.3個孩子,僅三成家庭希望生2個及以上孩子。如何進一步優化生育環境?即將召開的2021年「上海兩會」上,上海市婦聯擬提交一份提案,建議保障女性就業、產假合法權益,加大對損害女性就業權益企業的經濟和行政處罰。
  • 上海婦聯:建議產假配偶陪護假合併 夫妻共享半年
    產假不夠用?配偶「喪偶式育兒」?1月8日上午,上海市婦聯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婦聯建議,合併產假和配偶陪護假為家庭育兒假,並將現有夫妻雙方的138天假期延長至半年,即182天,夫妻雙方協商確定各自休假天數,並強制父親休假不少於30天。
  • 釋新聞|國家鼓勵試行的育兒假是啥,若添娃男性適合休假多久
    從性別來看,陪產假和育兒假是男性能夠享有的。2018年3月28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已於當年6月1日施行。其中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
  • 各國如何鼓勵男性休育兒假_中國婦女報<20170809期>第B4版:環球女界
    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隨著生育率的走低,老齡化現象嚴重,韓國政府迫於各種壓力,不得不進行改革,其中一項改革措施就是通過提供政府津貼的模式來鼓勵男性休育兒假。韓國現行法律規定,男性可以休一年的育兒假,這時期可以拿到政府的津貼,相當於每月收入的40%。2015年上半年,韓國男性休育兒假的人數比2014年上升了40%。
  • 強制男人休30天產假?上海這個提議腦洞很大,西安市民怎麼看?
    ●上海市婦聯建議夫妻共享半年「家庭育兒假」  1月8日,上海市婦聯召開新聞發布會,建議整合資源,加大為3歲以下幼兒提供社區託育供給。同時,合併產假和配偶陪護假為家庭育兒假。借鑑國外經驗,將產假和配偶陪產假合併為可由夫妻雙方共享,夫妻雙方可根據家庭與職業的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女方和男方各自休假的天數。建議將現有夫妻雙方合計138天的產假和生育假(其中女方產假和生育假128天,男方陪產假10天)延長至半年,即182天,並強制男方休假不少於30天。  產假不夠用?媽媽「喪偶式」育兒?
  • 「建議夫妻一起休產假」?江蘇已經這麼做
    最近,一則「建議夫妻一起休產假」的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林勇提交了《關於夫妻合休產假的建議》。他建議:第一,夫妻應當合休產假,強制男性分擔育兒義務。第二,將陪產假與產假合併,由夫妻合休,其中男性產假建議為42天以上,具體天數各省根據財政能力自行確定;在上述規定假期內照發休假人全額工資。第三,建議男女雙方均可在法定產假基礎上申請延長假期至365天(夫妻雙方休假合計);在法定產假後的休假期間,按照全額工資的75%發放工資,以緩解家庭的經濟和人力壓力。
  • 共同育兒假看上去很「美」 員工基本不敢請
    2019-12-04 08:2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早在去年6月,我省開始施行的《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就已提出了「共同育兒假」,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早在去年6月,我省開始施行的《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就已提出了「共同育兒假」,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該條例已實施一年多,南京的奶爸們有人享受過嗎?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採訪。 尚未發現有企業給男職工放共同育兒假 生寶寶不僅是媽媽有假期,奶爸也有假期。
  • 共同育兒假,看上去很「美」
    「子女0至3周歲期間,鼓勵用人單位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天共同育兒假。」近日,有地區立法提出「共同育兒假」,引起社會關注和熱議。早在去年6月,我省開始施行的《江蘇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就已提出了「共同育兒假」,鼓勵用人單位在女方產假期間安排男方享受不少於5天的共同育兒假。該條例已實施一年多,南京的奶爸們有人享受過嗎?記者日前對此進行了採訪。
  • 丈夫休產假有幾天 建議男性配偶陪產假延長到38天
    據報導,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將在今年兩會提交《關於延長男性配偶陪產假期的建議》。其中提及,應將男性配偶陪產假延長至38天。他認為,就男性配偶陪產假而言,我國缺乏統一的全國性法律,各地執行標準不一且普遍較短,大部分僅為15天。同時,僅作為對實行晚育或合法生育的一種獎勵,在實際落實中有困難。
  • 深圳奶爸將有不少於30天育嬰假
    《性別平等條例》立法初衷    1月19日,深圳市婦聯召開的四屆三次執委會議上,婦聯主席蔡立表示,市婦聯正在嘗試立法,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性別平等條例》,在婦女的生存和發展權上做出一些具體的規定,從源頭上維護婦女權益。據悉,這將是我國內地對性別平等法規的首次嘗試,具有開創性意義。
  • 日本男性休完「育兒假」秒變「窗邊族」,升職漲薪機會被剝奪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日本為提高生育率,立法允許父母雙方都可以休「育兒假」。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男性休育兒假卻難以實施。很多休了育兒假的男性或被公司「擱置一旁」,或者被剝奪升職漲薪的機會。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的《育兒看護休業法》規定,在孩子1歲前,父母雙方都擁有休育兒假的權利。
  • 超長版「育兒假」來了!寶爸寶媽均可申請,最長至嬰幼兒滿1歲
    想生不敢生、生了沒人帶?最長育兒假來了,時長達一年!但這套「政策紅包」真能緩解生娃焦慮嗎?有調查研究表明,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效果並不明顯,很多年輕人生育意願依然不高。年輕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孩子,太小送託育又不放心,「沒人帶孩子」也成家庭生育的「絆腳石」。
  • 2021年上海「兩會」:婦聯聚焦女性就業及身心健康等
    ,上海市婦聯擬向市「兩會」提交7份提案、議案。  上海市婦聯副主席、新聞發言人翁文磊向記者介紹,這些建議從加強頂層設計和改善民生出發,圍繞女性就業及身心健康、公益訴訟、兒童閱讀及戶外運動設施、生育政策、家庭寄養等問題展開。  據了解,2020年9月,上海市婦聯、市婦兒工委辦與華東師範大學課題組開展「家庭生育行為影響因素及政策支持研究」。
  • 12省市「育兒補貼、育兒假」政策大匯總:發錢?休假10天?
    每個孩子從出生一直到滿6周歲時為止,國家財政每月發給一定金額的育兒補貼,具體金額可參考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雖然還只是建言,不過全國各省已經就育兒、生育發布了一系列福利政策,詳情跟著仁小聯一起看看:生育二胎的待遇等同頭胎,都可享受128天假期以及相應的生育津貼,男性陪產假,從原來3天增加到10天。
  • 日本積極鼓勵男性休育兒假
    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刊登整版廣告,呼籲人們關愛休育兒假的男性。這已不是該話題第一次進入日本民眾視野。近年來,日本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觀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越來越多日本女性在婚後選擇繼續工作。夫婦如何分擔育兒義務,成為一個實際問題。
  • 「延長男性配偶陪產假」 關鍵在於如何落實
    原標題:「延長男性配偶陪產假」,關鍵在於如何落實 近日,有媒體從蘇州大學獲悉,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將在今年兩會提交《關於延長男性配偶陪產假期的建議》。其中提及,應將男性配偶陪產假延長至38天,以更好地照顧、陪伴產婦和新生兒。
  • 鹹寧育兒假規定可陪孩子到一歲,網友:先看看雙休和五險一金?
    9月15日,湖北鹹寧市發布《鹹寧市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率先提出實行「育兒假」,即在落實已有的產休假政策基礎上,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可以自主探索實行符合本單位實際的育兒假畢竟只有公務員,事業編制才有實現的可能」、「不先解決職場婚育歧視,反倒先搞起了育兒假,反倒是在給女性增加負擔」、「與其這樣,為什麼不探索更好的早教、幼教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