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2020-12-23 三九養生堂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漸凍人症是什麼

專家指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 症,與愛滋病、癌症齊名為頑症。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因是運動神經元細胞的進行性退化變性,引起全身肌肉進行性萎縮無力,造成漸進性的殘障,通俗地說「身體有如被凍住一樣」,病情繼續發展吞咽和呼吸功能逐步減退,直至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但由於感覺神經並沒有被侵犯,患者的記憶、智力、感覺等均不受影響,處於「有口難言,有心無力」的狀態,因而異常痛苦。

由於「漸凍人症」比較罕見,患病的機率較小,大家便以為這種絕症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不然。霍金的離世以及前段時間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症」後,留下「遺囑」要求捐獻自己的器官等事例莫不拉近了漸凍人症與人們的距離。

「漸凍人症」在臨床中被稱為漸凍人,實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病。該病會損害到運動神經系統,有時還會涉及到上神經元或者下神經元,有的則都上下皆有。臨床上常表現為上、下運動神經元合併受損的混合性癱瘓。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可怕的疾病?很遺憾的是,目前該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且非常複雜難解,炎症感染、免疫、外傷、中毒、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都可成為誘因。

此外,據調查顯示,全國漸凍症患者達到10萬以上。中國的發病率沒有一個官方的數據,但由於近年來患病人數增加,也有研究者懷疑該病的發生或與環境汙染等因素有關。

漸凍人症能治好嗎

漸凍人症不能根治只能延緩「冰凍」

因為漸凍人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因此對於該病的治療也只能是延緩疾病發展的時間。目前治療漸凍人症常用的藥物是力如呔,但這種藥物也不是萬能的,只能延長減慢發病時間,不能根治,也不能阻止發病。

該病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使用神經營養藥、中醫等多種方式進行調理。例如,呼吸不好患者,使用呼吸機;吞咽困難的需要插胃管等。同時,還需注意多種併發症的發生,如呼吸困難可引起急性肺炎感染,肌肉萎縮的會引起營養不良,導致抵抗力下降;呼吸不好時,可引起缺氧等併發症。

出現肢體遠端麻痺無力需篩查診斷 都是這些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

雖然漸凍人症的發病機制無法確定,目前無法根治,但是早發現和早治療該病依舊十分重要。

一般來說,漸凍人症多發於中老年患者,即40歲到60歲的人群,且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出1.5—2倍。那麼出現哪些症狀需警惕是漸凍人症呢?

漸凍症早期臨床表現是圍繞上下運動神經元的損害,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肢體運動變異。如果患者出現無力、肌肉萎縮、肌肉的跳動或影響到咽喉吞咽、講話、呼吸不暢等症狀,嚴重時因為患者吞食的機能減退,還容易嗆咳,需要打胃管或胃造瘻,比較幹的食物難以吞咽,那麼此時就必須小心了。

另外,如果發現自己的肢體遠端,尤其是手為主,骨間肌、蚓狀肌和魚際肌等出現無力、肌肉萎縮、不飽滿,或者關節附近出現肉跳的狀況,就要小心了,趕緊到神經專科就診,最好是去大醫院神經肌肉病專科。

漸凍人症病因

1.遺傳因素

此類病人佔全部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大約5~10%,但是無法解釋散發性病人的原因。

2.毒性物質

比如鉛、錳等重金屬中毒; 過多激活性胺基酸及自由基的刺激造成運動神經元的死亡。

3.自體免疫

由不明的因子激活的人體的免疫反應去對抗運動神經元,造成運動神經元的死亡。

4.病毒的侵犯

有人提出運動神經元的傷害有可能類似小兒麻痺病毒侵犯運動神經元的結果。

5.神經營養或生長激素的缺乏

目前在體外賈驗結果發現運動元的存活必須依賴某些激素比如BDNF,FGF,CNTF,IGF-2及NT3-5等等。

如何預防漸凍人症

加強體質鍛鍊,保持氣血通暢是預防此病的關鍵。常參加適量的體育鍛鍊,能使氣血流通,肢體活動有力,臟腑功能旺盛,不致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一類的痿證發生。平時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傷害。因此,生活中必須具有安全意識,切不可麻癖大意,掉以輕心。

結語:漸凍人症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嚴重的損害了運動神經系統。若是出現手腳出現無力、肌肉萎縮的情況一定要到大醫院進行診治。漸凍人症是無法根治的,所以在生活中要積極的運動,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以預防疾病。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漸凍症 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漸凍症是現在醫學上面的治療難題,這種疾病因為病因不明,沒有有效的方法能治療,所以一旦患上了漸凍症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那麼什麼是漸凍症?漸凍症早期症狀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漸凍症如果通過專業的名詞給我們解釋可能我們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告訴我們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就是這種疾病我們可能就了解了。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人症,正式名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疾病。這種疾病的運動神經元損傷會導致病人出現肌無力、肌肌萎縮、 吞咽障礙、說話不清、肌肉跳動等症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漸凍人症」是什麼病?
    那麼,漸凍人症究竟是怎樣一種疾病?能徹底治癒嗎?  病因不明無有效治療手段  「漸凍人症」即「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其特徵是腦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胞(神經元)的進行性退化。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同時,還伴有說話、吞咽和呼吸功能減退、逐漸萎縮癱瘓等症狀,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稱為「漸凍人」。
  • 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讓我們了解「漸凍症」 關愛「漸凍人」
    奎恩在2013年3月8日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他與漸凍症的鬥爭長達7年。 奎恩的支持者在臉書上宣布了奎恩去世的消息,「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在抗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不懈鬥爭中的靈感和勇氣。」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協會說:「帕特以積極和勇敢的態度對待漸凍症,激勵了周圍所有人。
  • 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關於漸凍症這些前兆需警惕
    醫生:早期治療是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福州新聞網6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吳旻慧)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昨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關愛漸凍人,附一在行動」公益講座暨病友會。醫生們呼籲,要用愛去融化冰冷,並及時發現「漸凍症」的早期症狀。
  • 比癌症還要殘忍的疾病,正是罕見的「漸凍症」
    今天,#冰桶挑戰聯合發起人奎恩去世#衝上了微博熱搜。根據他的臉書主頁,奎恩在2013年3月8日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 到底什麼是漸凍症?它是怎麼一步步奪走患者生命的?為什麼說它比癌症還要殘忍? 什麼是「漸凍症」? 漸凍人症(英文簡稱ALS)目前仍是不可治癒的絕症。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他是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也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漸凍症患者,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他強韌的生命力、堅強的意志力、樂觀豁達的性格、以及良好的醫療條件等等,一起創造了奇蹟。然而,絕大多數的漸凍症患者沒有那麼幸運。「漸凍症」是一種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學名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縮寫為ALS),也稱運動神經元病。
  • 76歲「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 「漸凍症」是什麼病
    圖說:76歲的「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 來源/東方IC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6歲的「漸凍人」科學家霍金去世,引發了人們對「漸凍人」的關注。霍金在21歲時就被診斷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就是俗稱的「漸凍症」。儘管他曾被告知只有兩年生命,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繼續追求夢想,也被媒體報導為存活最久的「漸凍人」。ALS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如何早期發現及治療?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陳晟表示,「漸凍人」在臨床上其實並不少見,「冰桶挑戰」讓「漸凍人」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 「漸凍人症」如何才能活得更久
    資料圖片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肖頌華文/羊城晚報記者陳映平通訊員劉文琴熊鸚3月14日,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永遠離開了,這再次喚起人們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
  • 漸凍症無法防治 多為遺傳環境因素造成
    漸凍人症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應該如何治療,如何預防?帶著眾多讀者的疑問,記者採訪了第三軍醫大學和中國醫師協會的專家,一起為大家揭秘這個罕見的疾病。「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破壞的是人體的運動神經,其它神經系統則是正常的,也就是你的思維和意識完全沒有問題,能聽、能看,也會感覺到疼痛。」陳康寧說,大多數的漸凍人最終都是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亡,但這個過程中,漸凍人的頭腦清醒如常,清晰地看著自己逼近死亡。
  • 海綿寶寶之父去世,到底什麼是「漸凍人症」?
    海倫伯格於去年(2017年)3月被診斷罹患漸凍人症(ALS),與病痛鬥爭一年多後終告不治。《海綿寶寶》自1999年播出,動畫設計詼諧搞笑,陪伴了無數兒童成長。2005年1月30日,該片榮獲第32屆安妮獎授予的「最佳TV動畫製作」獎然而沒想到就在2017年,創作者海倫伯格證實患上了和知名物理學家霍金一樣的「漸凍人症」。
  • 遺傳性漸凍症致病基因發現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它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肌肉也會因缺乏運動而萎縮。晚期病人會完全失去行動能力。目前,漸凍症病因不明,但該病的部分患者有明確遺傳因素。日本國內約有1萬名漸凍症患者,其中約10%是遺傳性漸凍症患者。
  • 右手使不上力 警惕漸凍人症早期症狀
    昨天在市一醫院,得知自己成了「漸凍人」,孔先生當場崩潰。  43歲的孔先生是高中數學老師。今年寒假開學後,他發現在黑板上寫字時右手有些不得力。一開始他並沒有太在意,慢慢地感覺寫板書越來越費勁,甚至要用左手託著右胳膊才能正常寫字。暑假期間,孔先生在家休息了一個月,期間多次到社區醫院做按摩和理療,奇怪的是,症狀沒有緩解。
  • 至今無法治癒的漸凍人症
    至今無法治癒的漸凍人症 2020-12-17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漸凍症 像慢性毒藥一樣吞噬生命的病
    當天,川大華西醫院進行了一場專門針對漸凍人的愛心義診和患者教育宣傳活動,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商慧芳教授說,從2006年正式統計以來,川大華西醫院統計到的「漸凍人」有3000多名,還不算不認識此病而未求醫的,「『漸凍人症』理應得到大家的關注,只有早診早治,才能延長這部分病人的生命。」
  • 霍金與漸凍症抗衡了55年,這種病早期怎麼識別
    對於很多人來說,霍金身上的標籤很多,#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時間簡史作者# #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最知名客串演員#,以及#漸凍人#。1963年,21歲的霍金被診斷出患上「漸凍症」,此後的漫長歲月,他的身體都在和這個醫學上稱為致死性疾病的罕見病做鬥爭。
  • 日科學家發現遺傳性「漸凍症」基因
    【財新網】(實習記者 金瑛)2014年夏天,一桶桶冰水當頭澆下,「冰桶挑戰」讓更多人知道了一種被稱為「漸凍症」的罕見疾病。日前,日本科研人員發現,人體的一個基因發生異常是導致遺傳性「漸凍症」發病的原因,這項成果發表在在《幹細胞報告》(Stem Cell Reports)雜誌網絡版上。
  • 你要高度警惕漸凍人症
    你要高度警惕漸凍人症   今年3月,患「漸凍人症」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享年76歲。「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愛滋病齊名。遺憾的是,「漸凍人症」目前尚不能被治癒,但霍金的案例也鼓舞了不少患者。「經過早期診斷、良好的護理、漸凍人症患者也可以很長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姚曉黎主任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指出。
  • 罹患漸凍人症,羅貝託的母親於本周六不幸離世
    巴薩後衛羅貝託的母親瑪利亞-羅莎-卡尼採(Maria Rosa Carnicer)於本周六不幸因病去世,她所身患的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症」。羅貝託的母親患上的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症」。這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最早期的典型症狀通常表現為肌肉明顯的無力或萎縮,患者最終可能會逐漸喪失發起和控制一切自主運動的能力。
  • 銀幕中的罕見病:漸凍症、閉鎖症候群
    前陣子席捲網絡的「冰桶挑戰」總算告一段落,讓我們了解了還有這麼一群人,每天遭受著罕見疾病的折磨。其實,除了漸凍症(ALS),還有許多聞所未聞的罕見疾病,比如閉鎖症候群、短期記憶喪失症、多發性硬化症、妥瑞氏症等等,這些病人的症狀有哪些?在生活中又會遇到什麼不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