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在廣州研討

2020-12-14 央廣網

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10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 毛洪鑫 )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派高級項目官員參加會議並致辭,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均派專家出席了會議。來自東協10個國家的20名代表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會議。中國首次向國際勞工組織提交的海事勞工公約修正案提案徵求了東協國家的意見,得到各方參會代表的支持。並就中國和東協國家建立海事勞工提案磋商機制達成共識。

記者從廣東海事局採訪了解到,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10個東協國家政府主管機關20名代表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會議。中國海員建設工會、中國船東協會、海事院校以及交通運輸部直屬海事系統的專家學者列席了會議。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海事局主辦,廣東海事局承辦。

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會上,中國海事局與東協各國海事勞工主管機關分別就國家履行《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情況進行了通報,並對違反公約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各國代表對中國海事局起草的關於修訂岸上醫療和新增海上事故調查標準和導則的兩個公約守則修正案提案表示支持。會議代表認為,中國海事局為填補公約標準的空白所作出的努力值得肯定,對中國海事局基於新冠疫情期間船舶船員疫情防控所取得的經驗提鍊形成的對公約岸上醫療導則的修訂非常重要,能夠進一步保障疫情期間海員的權益。

在會上各國代表還就中國海事局提交的《中國-東協海事勞工提案磋商機制》文本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中國和東協各國有必要在海事勞工提案工作中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共同提升區域海事勞工的標準,共同維護全球海員的權益。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壽濤告訴記者,本次研討會是在第19次中國-東協交通部長會議之後舉辦的一次專題研討會,也是加強海事領域維護海員權益和防疫實踐經驗分享、深化《中國—東協交通合作戰略規劃》在海事領域實施的一次專題研討會,將全力服務《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實施,為推動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增添動力。

據了解,在當前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全球危機背景下,海員作為保障國際物流暢通的「關鍵工作者」,形勢不容樂觀,全球近200萬海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海事局願意和東協各國海事勞工主管機關攜手為全球航運業的復甦增添動力,進一步提升區域海事勞工履約水平,切實保障海員權益,共同建設中國-東協水上安全命運共同體。

一直以來,中國和東協國家海員在全球航運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和東協國家海員的總數佔全球海員總數的70%以上,在維護海員權益的目標是一致的。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將以此次研討會取得的成果為基礎,與東協各國海事勞工主管機關一起,積極推進後疫情時期國際合作,進一步提升區域海事勞工履約水平,切實保障海員權益。

明年將是「中國-東協海洋合作年」,中國海事局與東協海事勞工主管機關將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共同履行「海員權利法案」——《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的基礎上,強化區域履約標準的一致性,把海員作為「關鍵工作者」,高質量提升船員權益保障工作。

相關焦點

  • 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派高級項目官員參加會議並致辭,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均派專家出席了會議。
  • 中國和東協國家達成建立海事勞工提案磋商機制共識
    12月9日,「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在廣州舉辦,國際勞工組織中國和蒙古局派高級項目官員參加會議並致辭,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均派專家出席了會議。來自東協10個國家的20名代表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會議。
  • 中國和東協國家建立海事勞工提案磋商機制 切實保障海員權益
    從廣東海事局了解到,12月9日,中國海事局在廣州舉辦「中國-東協第2次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履約合作研討會」,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10個東協國家政府主管機關20名代表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出席了會議。
  • 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中譯本)
    >    附錄A5—Ⅰ    附錄A5—Ⅱ    附錄A5—Ⅲ    附錄B5—Ⅰ國家聲明樣本     序    言        國際勞工組織大會,    經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召集,於2006年2月7日在日內瓦舉行了其第94屆會議,    並希望制訂一項條理統一的單一文件,儘可能體現現有國際海事勞工公約和建議書中所有最新標準以及其他國際勞工公約中的基本原則
  •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於申報承擔國際海事專業研究委員會及分委會秘書處的函
    參照國際組織內設機構的設置,按照跟蹤的國際海事會議機制和研究的國際海事公約,國際海事研究委員會下設6個類別的專業研究委員會,專業研究委員會下設研究分委會,部分研究分委會設專門研究室。具體如下:一、海上安全專業研究委員會    船舶技術法規研究分委會、船舶建造技術研究分委會、船舶檢驗研究分委會、漁船技術與檢驗研究分委會、安全管理研究分委會、港口國監督研究分委會、海事調查研究分委會。其中,船舶檢驗研究分委會下設產品檢驗研究室、RO 規則履約研究室。
  • 《海商法》第二章「一般規定」與《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之牴牾
    目前,該節以我國《勞動合同法》為主要參照,尚未參照《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而我國《勞動合同法》與《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又存在根本差異。因此,為使三者相互協調,且以《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為優先,以履行締約國義務,則此節勢必大改。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布國際海事研究委員會下屬工作機制掛靠...
    為加大國際海事研究工作力度、提升制度性話語權、打造政產學研用一體的工作機制、建設國際一流海事、服務交通強國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對國際海事研究委員會進行了改革,現將確定的國際海事研究委員會下屬機制掛靠單位公布如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布國際海事研究委員會下屬工作機制掛靠單位
    MARPOL公約研究室掛靠上海海事局(牽頭指導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危管防汙處);2. 壓載水公約研究室掛靠河北海事局(牽頭指導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危管防汙處);3.>(四)海事勞工研究分委會掛靠廣東海事局(牽頭指導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員管理處);(五)船員職業發展研究分委會掛靠深圳海事局(牽頭指導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員管理處)。
  • 《斯德哥爾摩公約》與中國的履約情況(上)
    【編者按】本文系何玲輝於2020年12月12日,在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福建綠家園、陽光學院、福州大學法學院、福建綠行者等單位主辦的「第六屆生態環境共治研討會」的分會場「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與綠色轉型」上所做的「《斯德哥爾摩公約》與中國的履約情況」的主題分享的內容。為方便閱讀,本文將分為上、下兩篇進行推送。此為上篇。
  • 聯合國審議中國關於兒童權利公約履約報告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履約報告及《關於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製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首次履約報告。    參加審議的中國代表團由中央政府和港澳兩特區政府官員組成,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代表沙祖康任團長。中央政府代表及港澳官員將分別向委員會陳述本地區履行上述公約的情況。    沙祖康在介紹性陳述中說,中國政府一貫重視促進和保護兒童事業的發展,認真履行根據公約承擔的國際義務,並在憲法中明確宣示「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其中包括兒童權利保護。
  • 外交部發布「中國—東協合作:1991-2011(全文)」
    2004年,雙方籤署《關於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2010年續籤。雙方在打擊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恐怖主義、武器走私、洗錢、國際經濟、網絡犯罪等跨國犯罪方面進行了密切合作。    2004年以來,中國公安部先後舉辦禁毒執法、刑事技術、海上執法、案例研討、出入境管理、網絡犯罪偵查等各類培訓、研修項目60餘個,共邀請1500餘名東協成員國執法官員訪華。
  • 國際勞工組織呼籲採取緊急行動 解決疫情給海員造成的嚴重挑戰
    當地時間12月8日,國際勞工組織採取特殊行動通過了一項決議,以解決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而被困海上的海員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員所面臨問題持續了很長時間。這份關於「海事勞工與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決議認可了主要船東、海員組織及政府為應對危機進行的諸多社會對話與行動。決議指出,儘管聯合國系統提出了許多呼籲並採取行動,但成千上萬的海員仍然在正常海上服務期滿後繼續工作,其中一些船員海上工作時間長達17個月甚至更久。
  • 著力培養國際化交通專業人才,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國際學生...
    12月9日,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國際學生培養標準研討會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召開。來自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18所院校共37人齊聚一堂,共商國際學生培養標準。貴州和東協國家地域相近、人文相親,希望通過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合作研討,進一步推動貴州交通乃至中國交通職業教育的發展,促進中國—東協雙方職業院校在師生互訪、學生交換、學科共建等方面開展實質性的合作項目,建立職業教育的長期合作關係,分享中國職業教育經驗和成果的同時,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 中材國際走進東協實錄:步履堅實「走出去」 開拓進取贏未來
    SEMEN BOSOWAMAROS 公司在印尼Maros 正式籤署了總金額為2.075 億美元、年產300萬噸水泥生產線總承包合同。這是兩家公司的第二次合作。去年12 月份,中材國際與BOSOWA 公司籤訂了Maros 和Banyuwangi 兩個水泥粉磨站合同。  ……  以上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均來自中材國際東協一線,是中材國際東協奮戰的縮影。
  •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重要活動初步安排
    雲上東博會「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暨第3屆中國—東協衛生合作論壇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際合作司、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大會中國—東協博覽會組委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組委會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秘書處上午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 合作是中國和東協關係的最大公約數 南海問題只是局部因素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施壓不是一個好辦法,也不是應對衝突的現實途徑,是時候換條路了」,日本《外交學者》雜誌21日評論說,與許多專家預測的不同,中國並沒有宣布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沒有啟動黃巖島設施建設或對菲律賓實施制裁,也沒有宣布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方的回應是謹慎的。
  • 我院舉辦亞洲區域合作論壇及中國—東協合作研討會
    我院舉辦亞洲區域合作論壇及中國—東協合作研討會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自貿試驗區推動中國-東協合作不斷升級
    【原標題】廣西自貿試驗區推動中國-東協合作不斷升級  記者11月24日從廣西自貿辦獲悉,廣西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一年多來,聚焦制度創新和擴大開放,突出深化與東協經貿合作、服務陸海新通道建設、邊境經濟創新發展3個領域,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推進,在中國-東協國際經貿合作中探索出一批新機制、新政策。
  • 國際海事組織使用中國版《航海英語》
    本網訊 日前,國際海事組織(IMO)正式出版了由上海海事大學負責修訂的《航海英語》示範課程,充分體現了中國海事教育的國際話語權,使中國成為主導IMO航海英語教學標準的首個非英語母語的發展中國家。  航海教育是最具國際化的教育。
  • 特別的盛會 無限的合作——寫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
    11月27日至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將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盛會將為全球經濟復甦增添亮色。16年來,這一盛會始終圍繞推動中國—東協友好合作這一宗旨,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增進交流,服務範圍從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向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拓展,不斷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