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讀古詩詞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這5種能力會更突出

2020-12-14 星主說教育

我常常鼓勵家長們要讓孩子從小就誦讀古詩詞,為此,常有家長問: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古詩詞?從小讀古詩詞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讓孩子從小學習古詩詞,到底贏在哪裡?面對他們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從以下5個方面來好好詳談。

第一,可訓練和提升大腦記憶力。

心理學上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快速發展,13歲時會達到頂峰。那些從小誦讀古詩詞的孩子,記憶力往往會被更好地開發。

為什麼讀古詩詞的孩子的記憶力會被更好開發?為了家長更好地理解,在給出答案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一般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古詩詞時常會用到的記憶方式。

1、誦讀記憶方式。很多家長在引導孩子讀古詩詞時,往往會發現,大聲朗讀和學習古人讀書時拉長音調,搖頭晃腦地慢慢誦讀,孩子能記得更快。為什麼會如此?其實是因為聲音可刺激大腦反覆記憶,再加上利用古詩詞本身具備的獨特韻律,會讓孩子更好掌握古詩詞的節奏,誦讀放慢速度又有利於孩子去體會古詩詞中的美感,從而完成對古詩詞的記憶。這種慢節奏、反覆地大聲朗誦的記憶方式就是誦讀記憶方式。

2、形象記憶方式。唐詩派別有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浪漫詩派、現實詩派等。宋詞有婉約派和豪放派。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古詩詞能教會他區分,孩子往往能根據詩詞字面上去展開相關想像,從而對詩詞形成某個具體物象,同時進行派別歸類,進而加深自己對詩詞的記憶。這種通過腦海中形成具體物象並歸類的記憶方式,就是形象記憶方式。

3、理解記憶方式。因為每首古詩詞的產生都有各自獨特的創作背景,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孩子學習古詩詞過程中,家長通過分享詩人的一生經歷或創作詩詞的背景故事,孩子往往在讀詩詞時就能更好地理解詩所表達的意思和感情,從而會記得很快。這種通過理解詩詞的意思和思想情感的方式,就是理解記憶方式。

除了以上談到的誦讀記憶、形象記憶、理解記憶,家長們在引導孩子學習記住古詩詞時,往往還會採用到其他的記憶方式,如遊戲記憶、關鍵詞記憶等,在學習古詩詞中訓練的這些記憶方式,會形成孩子特有的大腦記憶模式,在日後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不斷被運用。比如學習數學,孩子往往會利用形象記憶來記住數字、函數圖像等;學習文科類,則會調動理解記憶、關鍵詞記憶等來更快記憶背誦文章或段落等。

看到這,相信家長們都知道了答案——從小讓孩子讀古詩詞的好處就是可利用古詩詞這個載體來訓練和增加孩子的記憶方式。孩子掌握的記憶方式越多,且運用自如,他的記憶表現力就會越好,對他日後學習生活都會有所幫助。

可能有家長會說:那載體可以不要古詩詞嗎?當然可以,只是古詩詞的話會更好,因為古詩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寓意深遠,可利用的記憶方式會更多樣,會讓孩子學習起來更有效果。

第二、可提升審美情趣和表達能力。

什麼是審美?審美是指欣賞、品味或領會事物及藝術品的美。一般來說,我們將審美分為淺層審美和深層審美。淺層審美是指對客觀事物的欣賞,如飲食、繪畫、建築、音樂等。深層審美則是淺層審美的基礎上進行探討,看得到人性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淺層審美容易達到,只要對某領域具備足夠的經驗和技能即可,然而深層審美則需要具備更高的審美情趣。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古詩詞會是很好的渠道。

比如在古詩詞中,當我們讀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們會知道這是人性美;當我們讀到「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可將刀割自身」時,我們也會知道這就是人性美。

古詩詞是歷史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它的內涵裡所體現的審美是社會普遍長久讚美的真理,這份真理包含著人性裡的真實、善良、慈悲等美好品質。如若孩子從小接受薰陶,審美情趣又怎麼會差呢?

此外,審美差異又會帶來表達差異。一個審美情趣高的人,往往能更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說出口的話也往往更具衝擊力,直達人心。

舉個例子,在表達對親人、愛人的思念時,可能一般的人會說:「我想死他了」「我好想他啊」。雖然直白,但是卻難以表達自己內心的那種澎湃的、更具層次的情感。

可有古詩詞底蘊的人表達,就很容易讓豐富的情感被體現。如「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相思相見知何時?此時此夜難為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再舉個例子,同去踏青,路途中突然下起微雨,此時搭配上春日美景,美不勝收。一般人可能會說:「哇,下雨了,好美啊!」「下雨和美景的感覺真好。」而有古詩詞底蘊的人開口表達,一般會是:「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等。

用古詩詞表達出來的感觀和體驗是不可比擬的,精準切中內心難以言說的澎湃情感,也唯有古詩詞可以做到。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也是星主為什麼會鼓勵家長從小讓孩子學習誦讀古詩詞的原因。

第三、可提高一個人的格局。

格局,格是認知範圍事物的程度;局是時間與空間認知範圍的大小。人的格局,我們講究格要精、細,局要大。如果要將它分層次,浙大心理學博士崔翔宇在《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中的區分可以借鑑。

第一層次:盲眾,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處於「看不見」階段。第二層次:逐利,尋求和看重自身利益,處於「看自己」階段。第三層次:理念,追求和捍衛真理,處於「看天地」階段。第四層次:至善,以造福人類為最高目標,處於「看眾生」階段。一個人對事物發展認知越精細、越廣大,他的格局就會高,他的眼界、胸襟、抱負自然也大,做人做事也會更懂輕重取捨、得體周全。於是,便可爬得更高、走得更遠。

那麼,古詩詞為什麼可以提高一個孩子的格局?這是因為經典的古詩詞中,詩人和詞人傳達更多的哲學道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的格局都處在「理念」和「至善」的境界中。如宋代詩人陸遊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唐代詩人孟郊的「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等。

英國改革家塞廖爾·斯邁爾斯曾經說過:「與優秀的人交往總是會使人自己也變得優秀。」孩子從小學習,接受古詩詞的薰陶,在古詩詞中與這些有大格局的詩人、詞人做朋友,受這些詩人詞人的影響,其價值觀和格局境界自然會趨同。總之,古詩詞對提升格局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培養和增強孩子的愛國情懷。

梁啓超說過:人必真有愛國心,方可以用大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愛國心,增強他的愛國情懷?從古詩詞中去感受。

《奇葩說》第六季中,羅振宇曾談到讓學生學語文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們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而是為了讓他們具備共識。敵人入侵,因為讀過《滿江紅》,知道嶽武穆,因此,當搬出「嶽飛」二字時,就能調動我們的民族力量,共同抗敵。

確實,古詩詞中有大量充滿家國情懷的作品。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戴叔倫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有嶽飛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古詩詞,能激發一個人的愛國熱情,熱愛我們的大好河山。因此,培養和增強孩子的愛國情懷,從學習誦讀古詩詞開始。

第五、增強生命韌性,樂觀看待人生。

近幾年,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考試失利等而離家出走,甚至放棄生命的新聞並不少見。比如2019年5月8日,渭南一學生因中考壓力過大,深夜離家出走。2019年11月,揚州寶應一17歲少年因成績排名從年級40多名下滑到200多名後選擇自殺等。這些案例,令人感到痛心的同時,也常常令人不禁反問: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脆弱?

當然,造成這樣的悲劇肯定是多種因素造成。只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孩子們的抗挫能力不夠強。那麼,家庭教育中,要如何增強孩子的生命韌性,學會樂觀看待人生?

這裡給大家講講中國古詩詞研究者葉嘉瑩教授的故事。葉嘉瑩教授一生坎坷,13歲時與父親失聯;17歲時喪母;25歲生女不久,丈夫就入獄;人到中年,大女兒與女婿在車禍中喪生,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些磨難,隨便一件都容易擊垮一個人的意志。然而,葉嘉瑩教授並沒有因此被打倒,反而在這樣的命運面前不屈不撓,在古詩詞和教育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就。

為什麼能做到如此?她自己解釋說:「我能保持樂觀平靜的態度,這與我從小熱愛古典詩詞有很大關係,詩對我而言,是承載人世間所有磨難的一種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對古詩詞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古詩詞背後的詩人、詞人們大多命運坎坷,比如李商隱、孟郊、賈島等,他們出身貧寒、事業受阻,經歷過很多磨難,可是他們的詩詞裡所傳達的人生態度卻充滿了向上的力量和希望。常讀古詩詞的人,對待人生的理解會更透徹,不輕易墮落,更不會輕視生命。

總之,一個從小接受古詩詞薰陶的孩子,在古詩詞中獲取樂觀人生態度的養分,生命韌性、抗挫折能力不會太差。

綜上,星主想說的是,從小讓孩子讀古詩詞,不僅可以提升記憶力、提升審美情趣和表達能力,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格局,增強愛國之心,更能讓人擁有樂觀人生態度,使生命更具韌性。學習古詩詞對孩子而言,百利而無一害。這就是我鼓勵家長讓孩子從小學習誦讀古詩詞原因。對此,你們又是如何看的呢?

寫在最後:

孩子進入小學後,語文教材上會有關於古詩詞方面的學習。不過,如果家長能在此之前引導孩子愛上古詩詞,這不僅對孩子學習有幫助,還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因此,在引導3-6歲孩子愛上古詩詞方面,星主給予家長們幾點小建議。

每天睡前給孩子念古詩,像學習兒歌那樣,不強制孩子學習和背誦。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給孩子講述古詩背後的故事,激發他的興趣。家長主動學習賞析古詩詞,家庭氛圍好,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受感染。————————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發展與心理,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教育成長路上,上到大學下至小學,有困惑來諮詢。

相關焦點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這4種「益處」,為以後學習打下基礎
    因為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會對他們的大腦有這4種「益處」,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第一種: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古詩詞有短短幾行字組成,雖然只是短短的幾行字,卻能傳達出很豐富的信息。 對於孩子來說,古詩詞的意義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但是孩子的想像力都很豐富,他們根據查看古詩詞的翻譯,就可以自己腦補出古詩詞中所想表達的意境,這對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提升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學習成績差不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關於古詩詞的說法有很多,有些家長覺得孩子不懂其中的含義,即便會背誦了也是死記硬背,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還有人覺得,大量背誦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想告訴各位父母,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以後學習成績差不了。
  • 孩子從小學習古詩詞,究竟有什麼好處?這些也許是最好的答案
    尤其是著名主持人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展現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董卿在採訪中曾說過,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歸功於有一位嚴厲的父親。於是許多家長紛紛開始效仿這位「嚴厲的父親」,讓孩子從小學習古詩詞,都期盼著能將自己的孩子培養的像董卿一樣擁有非凡的氣質。
  • 多讀古詩詞的孩子,不一定非常耀眼,卻很有內涵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小被古文化薰陶滋養起來的孩子,在日後的學習道路上,尤其是在語文當中的表現會非常醒目。雖然各種外語科目,在如今開放的環境當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位置,但是古詩詞依然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道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發掘古詩詞中的快樂,從小培養孩子的古詩詞興趣,有多重要
    家庭教育中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提倡過早地給孩子灌輸知識,因此在學齡前,孩子們要做的就是玩樂,享受更多沒有學習的時光。但其實如果換一種角度,知識本身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在知識中同樣能找到樂趣。一些家長從小讓孩子學習也並不是真的要求孩子們掌握些什麼。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對知識的興趣,比如從小開始接觸古詩詞,拋開「學」的成分,以興趣入手也能讓孩子愛上它們。
  • 發掘古詩詞中的快樂,從小培養孩子的古詩詞興趣,有多重要
    家庭教育中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提倡過早的給孩子灌輸知識,因此在學齡前,孩子們要做的就是玩樂,享受更多沒有學習的時光。但其實如果換一種角度,知識本身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在知識中同樣能找到樂趣。一些家長從小讓孩子學習也並不是真的要求孩子們掌握些什麼。主要還是為了培養對知識的興趣,比如從小開始接觸古詩詞,拋開「學」的成分,以興趣入手也能讓孩子愛上它們。
  • 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益處」,未來學習會很輕鬆
    其實背古詩不僅僅有以上這些好處,讓孩子從小開始背古詩,還會對孩子的大腦有這4種「益處」,孩子未來學習會很輕鬆,父母了解以後再決定要不要讓孩子背古詩。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益處」,未來學習會很輕鬆進一步提升各種語言能力曾經北京師範大學語言教授研究所所長任翔指出:從小就要讓孩子通過學習古詩文來打下語言基礎,因為古詩文的節奏和韻律,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種「益處」,以後成績不會太差
    兒子非常喜歡有圖畫和注釋的古詩書籍,寶媽就採取激勵的手段,看看他一天能背下來幾首。兒子雖小小年紀,但人已經是非常的上進。在寶媽的激勵下,兒子第一天就能背下5首古詩,之後每天都在刷新紀錄。從此即使寶媽不提醒,背古詩也已經成為了他每天的習慣。
  • 「爸,請用古詩詞罵我」,背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
    這幾天小編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視頻,視頻內容是「小女孩在教育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只見視頻中,小女孩因被家長批評,沮喪的坐在小凳子上,「語重心長」對著坐在沙發上的爸爸說:「你看很多父母是不是小孩子跟我一樣,很調皮也很聰明?她們父母就像你一樣打她罵她。
  • 從小背古詩詞,背後有這4點好處,孩子以後學習差不了
    並且在語文這門學科中,古詩總是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在每一個升學考試當中,我們都可以看見古詩的身影,由此可見古詩對我們來說有多麼的重要。因為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會對他們的大腦有這4種「益處」,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1.培養孩子的氣質堅持讀古詩詞的人的氣質是會有明顯的變化的,這就是文人氣息的由來。才女張愛玲的氣質一直是被人們所稱讚的,她自幼就被母親要求背誦古詩詞,造成了之後屹立文壇不倒,猶如梅花一般的凜冽氣質。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 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1、「腹有詩書氣自華」 氣質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長都想培養孩子高貴的氣質
  • 怎樣培養孩子讀古詩詞
    不管從長遠的文化修養來說,還是從眼前考試來說,從小培養孩子美讀古詩詞是穩賺不賠的好事;不管孩子將來學理還是學文,老祖宗留給咱們的還是要繼承,不為別的,將來孩子長大後看到月亮不至於只會說個:「啊,好大,好美啊。」最起碼能從心田產生一絲絲的共鳴,這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吧。那麼怎麼培養孩子讀古詩詞呢?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古詩詞?看看《中國詩詞大會》,也許你就明白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對詩詞教育發表的觀點,通過對《中國詩詞大會》中幾個人物與詩詞的「不解之緣」,總結出了讓孩子多讀古詩詞的意義!看完本文,各位家長也許就會明白:讓孩子從小讀古詩詞,原來是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家長們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智商更多,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有徵兆。
  • 孩子假期讀什麼書,決定開學的差距!沒讀這5本書,試卷都做不完
    」這是何等美妙的場景啊!讓孩子從小讀詩詞,不僅僅是滋養孩子的內涵、格調這麼簡單,因為從這兩年的語文教材改革來看,不讀詩的孩子,今後可能連試卷都做不完!據統計,一年級到六年級語文教材,需要掌握的古詩詞擴充到了128首,增幅87%;初中語文,古詩詞增幅57%;等到明年高考,需要孩子們背誦的篇目,也由60篇增加到了70篇。能否學好古詩詞,直接決定了小學階段的水平;而孩子假期讀什麼書,則決定了下學期的差距!
  • 李玫瑾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孩子將來才會有出息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專家,同時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李玫瑾建議: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對孩子格外的寵溺,更不會讓他們吃苦,但這樣下去,孩子對父母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只有家長幫忙才行,之前我就看過類似的新聞,有個孩子都已經上大學了,飲食起居還需要媽媽照顧,這樣的孩子就算學習好又有什麼用?
  • 從小背古詩,對大腦有這3個「隱形幫助」,孩子以後學習差不了
    古詩詞對於我們來說很是一般,但是對於懂得古詩詞的人來講就非常有魅力,古詩詞的魅力在於短短幾行字就能夠描繪出美麗的畫面。就如同《江雪》這篇故事一樣,短短的二十個字就能將詩人的孤獨情感表達的淋淋盡致。那麼我們可以接著往下看,就會知道孩子背誦古詩詞有沒有用處,會不會對孩子的大腦有所傷害。讓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對孩子的大腦並無害處,反而還有好處,可以幫助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上提高成績,也能讓寫作能力有所長進,究竟有哪幾個好處呢?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是最好的答案
    近些年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越來越重視讓孩子背古詩詞這件事了。 尤其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的武亦姝火了之後,更是讓不少家長堅定了讓孩子從小接觸故事的想法。
  • 孩子學古詩詞我被「批評」,北師大教授:從小就要打好古詩文基礎
    文|彤寶媽媽愛彤寶你教孩子古詩詞了嗎?我教了。卻因此受到了一位寶媽的「批評」,她說:「快別教了,孩子現在根本不明白古詩的意思,這叫填鴨式教育,新聞上有個語文特級教師說這樣是在害孩子。」他還認為不該讓孩子們「偽學習」,死記硬背會讓孩子的思想僵化,應該讓孩子自主、自動學習。
  • 古詩詞背了用不到?成語才顯得更有水平,讓孩子出口成章有涵養
    古詩詞背了用不到?成語才顯得更有水平,讓孩子出口成章有涵養前段時間,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古詩詞的文章,沒想到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看來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真的是越來越重要。看到這種現象,我感到很為孩子們高興,這些從小就開始積累的小朋友,長大後一定會比同齡人的文化存儲量高出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