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才女貌,堪稱絕配,長孫氏是如何看中了李世民

2020-12-20 玲玲的人生

在隋朝的大業年間,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擅長騎射,出身在名門望族之中。而長孫這個姓氏起源於北魏的皇族拓跋氏,因為他們祖先擔任過宗室長,故改姓為了長孫氏。長孫晟的女兒長孫氏從小就喜歡讀史書,以古人的善惡來規範自己的言行,她待人也是彬彬有禮,贏得了人們的一致稱讚。而長孫氏喜歡看書和他的哥哥長孫無忌的教導有著很大的關係,長孫無忌很好學,博覽群書。原來在長孫晟去世了之後,長孫氏的哥哥長孫無忌就被舅父高士廉給收養了。高士廉很有才華和修養,曾為隋朝的顯官。

在公元614年的時候,方圓幾十裡都知道長孫將軍家裡出了美女,而且聰明過人,因此上門提親的人很多。在封建社會中,人們都非常的看重婚姻的作用,正因為看得太重,所以說婚姻的決定權不能掌握在年青人的手裡,大多數都是由父母來決定的。在古代的社會中,通婚是一種政治的手段,以此來拉攏關係和擴大自己的勢力。高士廉也為外甥女的婚嫁費盡心思,能與她匹配的人實在是很難找。

高士廉入朝為官的時候,對北周武帝的外甥女竇氏的印象特別的深,竇氏出身於鮮卑貴族,是竇毅的女兒。而在楊堅稱帝後,竇毅又被任命為了定州的總管。竇毅看見自己的女兒才貌雙全,於是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凡來求婚的人,給他兩支箭,在門屏後要射中孔雀的眼睛才能許婚。前後十幾個人都沒有射中,而只有李淵一箭射中了,成為了竇家的女婿。

高士廉託人去李家悄悄的暗訪,聽說李淵次子李世民文武雙全,到了十六歲還沒有取妻子的,而李世民也是出生在貴族家庭中,對於候門將子的李世民來說,近二百年的貴族積累,不僅僅表現在了財富上,而且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也有積累。他從小就在李淵的軍營中長大,很熟悉軍事。由於他長期的生活在中原和關隴地區,而統治這一地區的政權都是鮮卑族建立起來的,因而李氏家族和鮮卑族族為首的北方少數民族接觸十分的頻繁。

李世民的祖輩多與鮮卑族通婚,可見當時民族之間的差異也在漸漸的消失,文化也基本上融為一體了。在封建時期,婚姻的成功與否,會左右每個人的命運。上天總會眷顧幸運的人的,從而使他變得更加的幸運。高士廉請人提親,而把長孫氏許配給了李世民。而李淵聽說了十四歲的長孫氏天生麗質,博學多才,又是出身在名門望族中,於是馬上就送去了厚重的聘禮。

這一年,李世民和長孫氏喜結良緣。李淵家可是異常的熱鬧,張燈結彩,吹吹打打,很多的達官貴人攜帶著妻兒前來祝賀。李世民英俊非凡,而長孫氏又貌美如花。前來祝賀的人都稱讚這是一樁好的姻緣。長孫氏聽說了李世民才貌雙全,武功蓋世,彬彬有禮,心裏面也是非常的高興。她又想起了歷代的賢妻良母,便在心中暗暗的發誓,我一定要遵循古訓,處理好內務,輔佐好自己夫君的事業。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的,在後來的貞觀之治時代,長孫氏不僅是不可多得的皇后,還是一位具有政治才能的人,她也也貞觀之治注入了一筆神力。從古到今的社會實踐表明了,一個男子想要幹大事,缺不了一位賢惠妻子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為何李世民如此敬愛長孫皇后,長孫氏是個怎樣的人
    為何李世民如此敬愛長孫皇后,長孫氏是個怎樣的人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位賢君,他的正妻皇后長孫氏也是十分有名氣的。雖然大多數的皇后都不得寵,但是長孫皇后和唐太宗的感情卻是很好的。長孫氏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從小就是好兄弟,長孫氏的舅舅高士廉也是很看好李世民,所以就促成了他們兩個的婚事,長孫氏十三歲就嫁給了李世民,後來成為了秦王妃,在李世民登基之後就成為了長孫皇后。其實李世民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並且取得勝利,長孫一家是功不可沒。
  • 長孫氏嫁給李世民以後對他幫助頗多,在李世民登基後還繼續勸諫他
    當時隋朝的一個大臣長孫晟看上了李淵家的兒子,李世民可是一表人才,論長相才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還有讓長孫晟放心的一件事情是,他是竇夫人的兒子,竇夫人是一個非常賢惠能幹的人,所以他相信竇夫人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會非常的優秀。然後他看中了就想拿下,於是就去找李淵談這樁婚事。李淵作為男方的家長,覺得女方都親自上門兒了。就同意了這門婚事,畢竟長孫家的女兒也是非常的漂亮有才華。
  • 李世民之妻長孫氏賢惠端莊,寫了首詩卻很「開放」,讓人難以置信
    他的第二個特點,是有個名震千古的好女婿:唐太宗李世民。長孫晟的女兒長孫氏,在大業九年(613年),嫁給了隋朝太原留守李淵之子李世民,兩人伉儷情深。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長孫氏也就成了大唐朝長孫皇后。
  • 長孫皇后臨死前哀求一件事,李世民卻拒絕,後導致長孫家族破滅!
    文德皇后長孫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是李世民最鍾愛的妻子,也是對李世民貢獻相當大的皇后了。長孫皇后年幼時經歷了很多波折,和他的哥哥長孫無忌一起吃了很多苦。後來年僅十三歲的長孫皇后就嫁給了李世民。
  • 唐朝一代賢后長孫氏,為什麼能夠深受恩寵?
    唐朝一代賢后長孫氏,為什麼能夠深受恩寵?長孫皇后和李世民是結髮夫妻,她是李世民的第一個妻子。長孫氏是名將之女,頗有大家風範,在父親死後由舅舅高士廉撫養,高士廉待她十分好,將她視如己出。長孫氏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在還小的時候就是朋友,高士廉覺得李世民大有前途,於是就把自己的外甥女嫁給了他。成婚時長孫氏只有十三歲,李世民只有十六歲,兩人都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又都是很優秀的人,自然是一見傾心。
  • 心狠手辣的秦王妃長孫氏,為何成了賢德淑適的長孫皇后?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后,在大家的印象裡,都是賢德皇后的榜樣。正史、野史、演義、戲劇裡面呈現的長孫皇后,也都是「千古一後」的形象。長孫皇后的形象非常正面,秦王妃長孫氏可就是腹黑心狠了。
  • 李世民後宮佳麗眾多,卻偏偏獨寵長孫皇后,為何沒有雨露均沾?
    可在這三宮六院的無數嬪妃中,李世民始終對一人不離不棄,就是長孫皇后。那麼究竟這位神奇的皇后有何魔力,能讓一代明君為之深深著迷呢?文德皇后長孫氏的真實姓名並沒有資料記載,《觀世音經信箋注》中記載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意思是女觀音菩薩。長孫皇后的父親是一箭雙鵰英雄齊國公,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是私交甚好的髮小。
  • 長孫皇后:史上最完美皇后,千古第一賢后,李世民賢內助
    高士廉是長孫皇后的舅舅,受到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玄武門之變前夕,高士廉、長孫無忌與李世民密謀,高士廉率獄卒釋放囚犯,發放盔甲兵器,到芳林門助戰,玄武門之變後,秦王當上皇太子,高士廉當上太子右庶子,進封侍中,封義興郡公。
  • 長孫皇后是什麼人?為什麼能得到李世民的寵愛,被稱為第一賢后
    在中國古代,女人的地位不高,歷史上更是把很多女人寫成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尤其是一些大權在握,縱容外戚的皇后, 比如漢朝的呂后,後世評價都不高,而長孫皇后則是最為知名的賢后的代表長孫皇后出生於隋朝時候的長安,家裡非常顯赫,父親長孫晟是驍勇善戰的右驍衛將軍。外祖父是揚州刺史。長孫氏喜好讀書,守禮,循規蹈矩。她3歲時就被嫁給了李世民。
  • 李世民的貴妃身高1米9,長孫皇后爭芳鬥豔,穿起了9公分的高跟鞋
    米芾去大宋庫房,發現了一雙大唐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的鞋子,就寫了這道史料記載這件事情。從米芾的記載來看,一向以簡樸著稱的長孫皇后,也有一顆愛美之心,她也喜歡穿高跟鞋。長孫皇后劇照,感謝原作者文德皇后的高跟鞋,用漂亮的丹羽織成,還裝飾了金葉子,肯定是價值不菲。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哪個女人不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呢?
  • 長孫皇后13歲嫁人到36歲病故 李世民為什麼對她如此念念不忘
    可以說李世民能夠開創「貞觀之治」,除了手下有一批能臣武將外,溫良賢淑的長孫皇后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說到唐太宗李世民之妻、文德皇后長孫氏,其正史形象無一例外是「千古賢后」、「皇后楷模」。可以說沒有哪個君王會一直愛一個女人,可是李世民卻一直都愛著他的妻子長孫皇后。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女人能讓李世民一直都這麼愛呢?   年少時就嫁給李世民,陪伴李世民多年。長孫是在8歲的時候就被李淵許給了李世民。13歲時嫁給李世民,成為李世民的正妻。別看他年紀小,但是畢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女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十分體貼照顧李世民,有這樣的賢內助,李世民自然很開心。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長孫皇后家族婚史:長孫無忌死後,汾陽王給了長孫家族最後的榮耀
    楊堅感嘆曰:「長孫郎逸而不凡,後世之名將必此子也。」 楊堅口中的長孫郎,就是長孫晟。歷史的發展,證明了楊堅的眼光。長孫晟後來果然成為著名的將領,還是著名的外交家。長孫晟憑藉一張利嘴,把一個突厥忽悠成了東西兩個突厥。長孫晟也憑藉這些功勞,獲得了高官顯爵。 長孫晟家族出身北魏皇族拓跋氏,亡國皇族的身份看起來高貴,實際上很敏感。
  • 長孫皇后的建議,李世民不聽,最後覆滅了長孫家族
    一代賢后可不是浪得虛名,在李世民登基,成為長孫皇后之後,她安定後宮,阻止外戚幹政,反對李世民重用親哥哥長孫無忌,這導致了在李世民去世之前,長孫無忌一直沒有實權。在長孫皇后13歲嫁給李世民之後,家裡就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和公公婆婆的關係也處的非常好。李世民被封秦王之後,她才能為王妃。之後的皇位爭奪中,不是長子的李世民,多虧了長孫王妃的協助,取得了勝利。她在現場,犒賞三軍,鼓勵將士,顯示了她的政治才能。
  • 胡人漢化:鮮卑族拓跋氏出身的長孫皇后,四個親姐妹都嫁給漢人
    拓跋宏以身作則,改用漢姓「元」姓,取代了鮮卑姓氏拓跋氏。在元宏的強力推行之下,鮮卑貴族們只能改姓漢姓。拓跋皇族的長孫,因為長孫的地位,改姓長孫氏,並且以洛陽為郡望,這就是洛陽長孫氏的來源。一說到洛陽長孫氏,大家肯定會想起長孫皇后。
  • 長孫皇后: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唐太宗李世民毫無疑問是一個成功的男人,而站在他身後的女人便是歷史上有名長孫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開創了「貞觀盛世」,有著「千古一帝」之稱,而他獲得的這些成就,都少不了長孫皇后的幫助。早在長孫氏還是秦王妃時,她就為李世民提供了政治的幫助。
  • 李世民的女兒居然嫁給了李世民的表弟,這輩分怎麼這麼亂
    李世民在這場儲位之爭中最開始是陷入劣勢的,但是幸好在他的背後有一個賢內助,這個人就是長孫氏,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李世民能夠成功奪得太子之位,長孫氏給予他的幫助十分巨大。長孫晟死以後,長孫氏的三哥長孫無憲是個無賴,他把長孫氏給趕出了家門,長孫氏沒有地方可去,只好投靠她的舅舅高士廉。
  • 長孫皇后是賢內助,李世民娶到她,已經成功一半了
    幼年嫁人長孫皇后出身將門世家,在隋朝末年(大業九年)嫁給李世民。十三歲的豆蔻之女,與十七歲的少年英雄便走到了一起。之後的年歲,守望相助,舉案齊眉。嫁給李世民,但不意味著一生呆在後院,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這樣一輩子就過去了。
  • 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為什麼長孫皇后屢勸無果?有效溝通是門藝術
    長孫皇后對李世民的進諫,有一個原則,就是對李世民和她談起的朝廷之上的賞罰或者朝政之事,她從來不參與。這個原則讓李世民一度很惱火,因為李世民知道長孫皇后能給出正確意見,他一定要長孫皇后給,可是長孫皇后就是不發一言。因為長孫皇后對李世民有言在先,自己是婦人,因此不敢參與朝政。
  • 長孫無忌:李世民在位時謙遜公正,為何李世民死後卻秒變嘴臉
    李世民自始至終沒能看出長孫無忌的真面目!長孫無忌與唐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李淵還是唐國公時,長孫無忌就與李世民相交莫逆,後來還與李世民成為「郎舅」,李淵起義後,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南徵北戰,立功無數,後來又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深受李世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