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能人帶動共同致富 產業引領鄉村振興

2020-12-22 大眾網菏澤

馬嶺崗鎮旭日陽光草莓種植基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袁野 菏澤報導

  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培育「能人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血液和新動能。

  再過幾天,旭日陽光草莓種植基地從臺灣引進的高架草莓就能上市了。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基地時看到,基地負責人李學亮正指導工人們對高架草莓進行整枝。李學亮介紹:「咱那邊一畝地栽七千到八千棵草莓,這能栽一萬二千棵,產量要高個三分之一,像這個草莓棚一畝地能產一萬多斤,要比平均採摘的價格要高一倍。」李學亮種植草莓已有十多個年頭,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註冊了 「旭日陽光」商標,成立了百日紅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讓更多村民嘗到了增收的甜頭。「現在跟著咱種植草莓的有200多戶,2000多個大棚,今年又新增加了1000多個大棚,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的得有1000多人。」李學亮說。

  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草莓種植戶姜建軍說:「從定苗一直到銷售,全程都是專業人員的指導,現在我這一畝地一棚能產6000斤左右,反正能賣五六萬塊錢,總體來說效益還不錯。」

  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產業支撐,菏澤高新區整合扶貧資金1424萬元,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建設了高標準玻璃溫室大棚。恆然雲農生態園總經理劉洋說:「你像我們這個溫室,5000多平,年產量20萬斤左右,預計收益200萬左右。」

  據悉,為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馬嶺崗鎮重點打造了以穆李、解北為中心的3000餘畝蘋果基地,以安頓莊為中心的4000餘畝草莓基地,以後段、劉坊、朱橋、朱廟為中心的3000餘畝蔬菜基地等十大特色產業基地,以特色基地為依託,努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黨委書記李楊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依託馬嶺崗自身優勢,全力打造草莓、蘋果、大蒜等十大特色種植產業,使之真正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色產業、市場青睞的綠色產業、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0 11:56

2020-12-20 13:36

2020-12-19 19:29

2020-12-19 16:41

2020-12-19 10:00

相關焦點

  • 黨建引領勇擔當 真情幫扶惠民生---記市派菏澤高新區第一書記郭志合
    【同期聲】我叫郭志合,2019年7月,我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主動請纓,自願申請到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刁北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期聲】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刁北村委委員 李秋生兩委的領導班子凝聚力也不強,經濟來源也沒有,想搞點啥事也很難。
  • 讓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5月22日,秭歸縣「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在歸州鎮白果園村召開,縣委書記盧輝參會並講話,縣領導徐本禹、廖良龍、宋俊華,白果園村新選聘支部名譽書記、產業發展顧問、文明新風使者及特邀嘉賓,各鄉鎮黨委書記,部分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歸州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白果園村「兩委」幹部及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會議。
  • 與夢同行,共鑄輝煌——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中心小學召開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
    9月7日,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中心小學師生共聚一堂,舉行了一場以「新學期、新徵程、新起航、新輝煌」為主題的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不僅滿載著馬嶺崗鎮中心小學全體教師和家長們的美好希望和願景,更是為新學年的戰鬥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近年來,該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發展,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優化功能布局,全面提升村級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四民空間」,推動實現鄉村振興。 黨建為民,普及紅色教育 強黨建促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及黨員的核心帶動作用是富民村治理的法寶。
  • 河南中牟縣狼城崗鎮:聽蝸牛講述黃河岸邊的致富故事
    但在中牟縣狼城崗鎮,蝸牛養殖不但是一道特色的風景,還承載著村民發家致富的希望。慢蝸牛帶動快致富,貧困村裡好項目8月24日,狼城崗鎮北堤村的蝸牛養殖基地熱鬧非凡,八千多平方的養殖房內,一個個潔白如玉的白玉蝸牛已到成熟期,外地商客慕名而來。
  • 武勝縣中心鎮:引領鄉村振興,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要認識到,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雙向良性互動關係。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發揮示範作用 振興鄉村產業
    原標題:發揮示範作用 振興鄉村產業   近日,
  • 常美紅:把「香皂花」做成扶貧產業
    出自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解北行政村的「香皂花」近年來不斷在網絡上走紅。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通過她的艱辛和汗水,讓「香皂花」 通過電商香傳幾千裡,不僅「走」進過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還受到過市領導的誇讚,這位「電商達人」就是常美紅。  在創業之初,常美紅對電腦完全是個門外漢,甚至連最簡單的操作都不會,更不用說運用網際網路了。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_新華報業網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通過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核心主體作用,全面促進區域化組織聯建,產業融合,文化惠民,人才共育共享,治理服務聯動五方面重點工作推進,實現了以組織振興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關鍵,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的「一體五面」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把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政治中心、發展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一枝蠟梅帶動文旅農融合,北碚通過花木產業實現鄉村產業振興
    精品園裡的蠟梅僅供觀賞不售賣,但它能夠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帶動周邊農戶的蠟梅銷售,甚至拉動附近的住宿餐飲等行業的消費。 靜觀鎮是中國首批花木之鄉,全國農業產業示範強鎮。
  • 三水樂平鎮:產業強鎮 唱出鄉村振興「聯字訣」
    即日起,佛山日報推出「鄉村振興的樂平實踐」系列報導,聚焦產業強鎮如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振興之路,敬請垂注。去年11月,隨著三水區樂平鎮禮運路開通,面積達9.6平方公裡、覆蓋20條自然村、超10萬人口的樂平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實現全面連通。如今,禮運路沿線的「一村一品」特色村、文旅項目串珠成鏈,呈現出「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繁榮景象。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工作隊在謀劃脫貧攻堅思路上,不僅是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保障,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組織力賦能鄉村振興 煙臺2779個村黨支部領...
    水母網10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唐壽銳 通訊員 孫金良 秦猛 王波 攝影報導)「這就是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的樣板。」置身萊陽市譚格莊鎮李家溝村山路彎彎、溪水潺潺山水田園美麗鄉村中,遊客對李家溝的生態美景讚不絕口。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先鋒引領黨旗紅|敦煌市郭家堡鎮:黨建引領促發展 振興鄉村謀新篇
    先鋒引領黨旗紅|敦煌市郭家堡鎮:黨建引領促發展 振興鄉村謀新篇 2020-07-01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芳村鎮繪就鄉「椿」振興的「富春山居圖」 提振美麗城鎮產業美發展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張倩)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正緩緩展開。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是打通鄉村振興命脈,實現鄉村華麗蝶變的引擎和動能。常山縣芳村鎮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資源稟賦,把握髮展脈搏,大膽改革創新,以產業為媒,在青山綠水間『繡』入「香椿」產業新圖景。用一次次生動實踐,講述著一個以「香椿」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的故事,一幅秀美和諧、充滿活力的鄉村新圖景將愈加清晰。
  • 中村唱響鄉村振興曲
    曹生榮所說的能人經濟協會中村探索發展村民服務組織,協會將柯柯鎮中村40名致富帶頭人組織在一起,按照「急民所想,幫民所需」的原則,充分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探索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子,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領頭雁」。能人經濟也是先進技術的引領者,利用閒餘時間組織會員外出取經,學習先進地區的技術、好經驗、好做法,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奠定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