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隨著河北省專接本考試的結束,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網絡專場招聘活動月拉開帷幕,首個專場招聘微信群「航天科工二院23所邢職招聘群」一經推出,吸引100餘位畢業生加群應聘。「疫情防控以來,我院第一時間召開就業工作專題會議,啟動應急響應服務機制,將就業工作由線下轉移到線上,全力以赴保就業、穩就業、促就業。本次活動我們先後聯繫了60餘家企業,保證有充足的崗位供畢業生進行選擇。」褚建立副院長在介紹本此活動時說。
受「畢業生數量新高」和疫情影響,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空前挑戰。「面對就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如何破解就業壓力,推動畢業生順利就業,成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學院強化頂層設計,積極布局,以智慧校園建設為契機,不斷提升就業信息化服務水平,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有效地確保了畢業生順利就業。」學院黨委書記劉彩琴說。
網際網路+就業,促就業服務不斷線
「我在學院舉辦的網絡視頻雙選會進行了簡歷投遞,經過初選,企業邀請我參加網絡面試,通過面試我成功獲得了錄用通知,學校的這一活動,讓我足不出戶,就落實了就業單位。」4月8日,在邢臺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2020屆畢業生網絡視頻雙選會上,汽修專業畢業生小馮成功籤約。此次雙選會遴選優質單位69家,提供崗位6106個,吸引了來自省內外60餘所高校的937名畢業生入場招聘,瀏覽量達22909人次,總達成就業意向1546人次。
面對疫情影響,學院創新工作模式,依託網際網路優勢,搭建了以「一網二群一平臺」(一網:就業信息網;二群:微信群、QQ群;一平臺:雲人才市場)為重要載體的信息服務體系,開展信息精準推送,在線招聘、就業創業指導等服務。航空304所、正邦集團、聯想集團、長城汽車、京東方、悅洋集團等80多家單位,通過在線宣講、簡歷投遞、視頻面試等多種方式實現遠程招聘。
精準匹配,讓學生就業駛向高速路
「大一時,學院就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幫助我們及時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和大學期間的努力目標;大三第一學期一入學,輔導員就組織我們進行職業測評,指導我們進行崗位選擇,這些舉措有效地解決了我們學習三年不知道幹什麼的問題。」畢業生小左在介紹自己的求職過程時說。
幫助每一位畢業生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一直是學院就業工作努力的目標。學院針對每一位畢業生建立就業意向臺帳,對畢業生的意向崗位、就業地區、期望薪資等都進行詳細登記。「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按照專業需求將信息推送到各系,各系就業幹事對招聘信息進行精細化整理分類並與畢業生求職需求精準匹配,通過微信、QQ等推送給畢業生,解決畢業生求職時的「抉擇」「辨識」難題,儘可能地降低畢業生求職時間成本,讓學生求職駛向高速路」,學院招就處處長魏勇說。
多種形式促就業,主動適應就業創業新格局
小侯,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大一結束時參軍入伍,2018年9月退伍復學,2019年年初進入創新創業學院「卓越班」接受創業方面的培訓。培訓結業後發揮專業特長,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併入駐學院眾禾眾創空間,開展影視宣傳片的拍攝和成片製作業務,並帶動本專業2名同學就業,吸納5名在校生兼職。小陳,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技術專業畢業生,讀高中時就對電子商務產生濃厚興趣,大一時嘗試創業,通過微商、淘寶等渠道銷售服裝、箱包,在導師指導下電商銷售逐漸步入正軌,月銷售額穩定在6萬元左右。
為了鼓勵在校生、畢業生創業就業,學院構建了以 「兩育兩化兩平臺」「雙師雙線雙扶持」為特色的全過程創新創業育人模式,按照「一園兩區多空間」的架構著力建設院系兩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眾禾」「星期六」兩個眾創空間通過省級備案,為學生創業提供「0」成本入駐。同時學院還專門設立創新創業扶持資金,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學生創業就業。
6月初學院下發通知,鼓勵各級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科研項目組,根據項目開展需要挖潛科研助理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6月中旬,學院召開專題會議,出臺激勵政策,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到基層建功立業。截至目前畢業生參軍入伍報名186人。
拓展就業市場,打造服務軍地「預備役」基地
2019年12月1日,8名機電系畢業生結伴而行,由學院到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崗前培訓,這是北京中車長客二七軌道裝備有限公司在學院「軍民融合雙選會」上招聘的第一批學生,第二批6名畢業生春節之後報到參訓。
近年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依託軍隊辦學歷史優勢,牽頭髮起「軍民融合職業教育產學研協同發展聯盟」,與新興際華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近100餘家軍工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軍民融合型企業開展合作,精準對接服務軍隊裝備維修、軍需保障、應急管理等領域,打造服務軍地的「預備役」基地,擴展畢業生就業市場。
深化產教融合,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2020年6月3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三〇四所人資部長致電學院就業指導中心,2020屆12名參加頂崗實習的畢業生,在實習結束之後全部與企業籤訂就業合同,學生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希望與學院籤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展深度合作。
就業是檢驗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立足職業活動分析,實現專業設置對接產業發展,課程設置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專業教師對接企業師傅、校園活動對接職業素養、知識評價對接能力評價的精準『六對接』,構建了『產、教、學、做、文、評』一體化培養體系。」馬東霄院長說。學院先後與新興際華集團、旭陽焦化等大型優質企業共建現代學徒制學院,實施「賽崗訓」實戰技能培養,為現代工匠培養提供了實施路徑和能力供給,解決了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難、實戰能力不強的問題,有效地提升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多年來,學院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9年達到99.13%。學院先後榮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50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教育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畢業生就業一頭寄託著家庭的希望,一頭連著國家社會。「危機之中孕育著機會,轉變思維,創新工作模式,以更優質的服務和更高質量的人才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來校招聘,讓企業招得上、留得住、用得好。」學院黨委書記劉彩琴說。從2019年年底至今,學院舉辦線下大型雙選會3場,各類專場招聘會、宣講會160餘場,參會單位1200餘家,提供崗位30000餘個,2800餘名畢業生落實工作單位;舉辦線上大型雙選會1場,小型線上招聘會24場,推送招聘信息1800餘條,發布就業崗位11000餘個,畢業生累計落實就業單位3815人。
(數據和信息來源: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來源:邢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