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奔波,信報救命血平臺的4位熊貓血志願者從青島火急火燎地趕赴北京。3月7日,李偉華 、耿慧、韓佳佳三人完成使命,分別獻出400CC、400CC、200CC的RH陰性AB型熊貓血,來自萊西的孫顯國因為血液中的一項指標不合格沒能獻血。在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當一滴滴飽含真情的鮮血流進血液收集袋時,記者的眼角溼潤了。
7日晚7時,記者在北京一家寫字樓下的地下網吧奮筆疾書,不停地感到勞累,而這時才想起,原來一天只吃了一包泡麵。而此時,4位「熊貓」已回到住處。因為太累,其中兩人已進入夢鄉。
抽完血後,「熊貓」中的兩個女孩子顯得很憔悴。用耿慧的話說:「你看,我的手在不停地抽搐。」400CC血液剛從她身體流出。用她的話說:「俺不能輸給老爺們。」韓佳佳 ,一個極瘦弱的女孩,體重原來只有90多斤。「你這麼瘦,最好別獻了……」醫生善意地提醒她。「我有100斤!」韓佳佳絲毫沒有猶豫地回答。
「熊貓」累了,睡了。奔波千裡來京,此行,值了!
壓力大 「前邊的人不合格,我們就是全部」6日下午的探視,讓耿慧、李偉華、韓佳佳、孫顯國更加清楚了自己的重要性。因為到6日下午,成功獻血的只有一個人,僅獻上了200CC。也就是說 ,如果他們四個無法成功獻血,或者少一個成功獻血的,張瑜的手術都可能無法進行。
「我不出去了,我得多喝點水,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耿慧在從醫院回酒店的路上跟韓佳佳說。韓佳佳也跟著說 ,「有一種感覺,張瑜大哥的命運就掌握在我們的手裡,我壓力很大,如果明天獻血不成功就對不起張大哥。」
4個志願者當中,沒一個人來過北京,來到北京後看到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新奇。一路上,他們還多次談到了天安門。可是因為情況特殊,即便身在首都,他們仍老老實實待在酒店裡養精蓄銳。
他們的晚飯在孫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沒有肉,沒有雞蛋,沒有海鮮,也沒有豆製品,當然更沒有酒水。「吃完飯回去好好休息,都多喝點水,明天早晨7點起床趕赴血站,爭取早點獻上血。」吃完晚飯,他們四個「熊貓」在床上看了一會兒電視,都早早地睡下了。
「昨天晚上還感覺有點累,今天早晨起來感覺非常輕鬆,這次我獻血肯定成功。」快言快語的耿慧看起來精神不錯。相比之下,孫顯國顯得有些憂慮,「我咋感覺自己還是有點累,不過,我身體一直非常健康,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
早晨7點,記者開車帶著 4個「熊貓」先來到醫院,打算從這裡拿互助獻血單,並接著張瑜的弟弟張寧,一起到血站辦理獻血手續。「你等等,我下去,你們說獻完血就走,我得去看看給我獻血的『熊貓』們。」聽到記者趕到 ,張瑜趕忙說要下病房樓,「我現在還沒有手術,還能下樓,你們等我,等我。」
走下病房的張瑜精神狀態不錯,看得出他的眼神裡透著希望。張瑜伸手拉了拉大家,「咱一起合個影吧,在什麼地方呢?對,在醫院的門口,能看到世紀壇醫院,咱們在這裡相會,以後就是一家人。」
了不起 4個「熊貓」捋袖子,3個合格為了早點獻血,記者和4位「熊貓」並沒有在醫院逗留太久。「看到了張大哥的眼神,我就感覺必須成功獻血,對我來說只是一次獻血,而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生的機會。」李偉華說。
「我感覺會有人獻血通不過。」孫醫生開始擔心 ,「這是一種感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不會,大家肯定都沒有問題。」李偉華和孫顯國都這麼說。只有瘦弱的女孩韓佳佳表示了擔心,「我咋感覺自己不能獻呢?」
上午8點半,記者開車載著大家進入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先到裡邊驗血吧,要驗血合格才能獻血。」血液中心的醫生告訴記者。醫生分別從他們的血管中抽出了一點鮮血,放進了小試管,「一人一張餐券,先去吃點東西,檢驗結果半小時以後出來。」
他們四人去吃飯的時候,記者和血液中心相關部門主任江峰聊起了獻血的事。「他們4個全部是熊貓血?你們來自青島?了不起。」江峰一邊感嘆 ,一邊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根據往常經驗,這四個『熊貓』有一個能成功獻血就不錯了。」
上午9點,檢驗結果出來了。「我通過了,我通過了。」年齡最小的韓佳佳先喊了出來,她看起來非常興奮,「我還擔心自己不行呢,現在太高興了。」
第二個拿到檢驗結果的李偉華更是興奮,他像足球運動員進球一樣,擺出了一個給力的慶祝姿勢。可是,就在他慶祝的時候,孫顯國出現在了他的身後,臉上沒有笑容,他手裡拿的是一份很小的說明:轉氨酶稍微有點高。就在記者為孫顯國惋惜的時候,耿慧非常有信心地說,「你看,我是合格的,我就知道自己沒事。」
4個「熊貓」,3個合格,這個結果讓江峰感到意外。「不會吧,這麼高的合格率,太少見了。」當記者給他解釋,為了讓他們成功獻血,信報救命血平臺專門為4位「熊貓」配上了隨行醫生後,他恍然大悟,「要不然,絕對不會有如此高的合格率。」
就在耿慧、李偉華、韓佳佳挨個走進獻血室的時候,孫顯國悄悄坐在等候室的椅子上。「就是感覺心裡不舒服。」當記者安慰孫顯國時,他說,「就是感覺自己來都來了,卻沒有派上用場,感覺白來了。就好像我們四個人一起考大學,他們三個考上了,而我沒考上。雖然我知道 ,沒考上也一樣生活,可是心裡就是不舒服。」
寫給志願者的話 你們,了不起!雖然記者發稿時,張瑜的手術還沒有進行。可是,信報救命血平臺的這次救助算是完成了。4名「熊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他們給張瑜送去了生的希望。我們有理由對4名熊貓血志願者說一聲:「你們,了不起!」
實話實說,聽說4名「熊貓」來自青島,奔波千裡就是為了給張瑜獻血,血站的人都被感動了 ,他們給信報救命血平臺的志願者開了綠燈。在信報救命血團隊等待的時候,他們還特意拿來了飲料和麵包,招待這些素不相識的人。然後,豎起大拇指說:「你們,了不起。」
不得不說,醫院決定幫張瑜籌備剩下的血量,他們也開了綠燈。張瑜的主治醫師羅主任說,他們也被感動了。「奔波千裡獻愛心,為了成功,有醫生隨隊,這樣的事,我是第一次見,如何讓醫院不感動?」羅主任說,輸血科的工作人員說了這些後,醫院決定給張瑜儘快手術,「我也想說一句,你們,了不起!」
耽誤3天時間,控制飲食,遠離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來到從沒來過的北京,心裡只有兩個字:「救命」。事實證明,他們做到了 。再說別的好像都是浮雲,兩天的相處,記者也想對他們說一句:「你們,真的了不起!」
善意的謊言 為了多獻血,虛報體重相比孫顯國的落寞,另外3位熊貓深知自己的作用:孫顯國無法獻血,他們要儘量多獻,儘量幫孫顯國把血量補上去。
就在他們3人走進獻血室的時候,北京世紀壇醫院的輸血科主任談春榮給記者打來了電話:「獻上了嗎?獻上之後,第一時間告訴我,我好跟醫生溝通,及時聯繫手術。」當記者告訴他只有3人通過檢驗後,他停頓了下說,「我知道了,獻完你跟我聯繫吧。」
「你要獻多少?」血站的醫生問。
「400CC。」李偉華沒有想,他知道,他至少得獻400CC。他很快坐到了獻血的沙發上。
「你呢?獻多少?」醫生問耿慧。「400CC。」耿慧也沒有考慮。可是,醫生看了看她,「你體重多少?獻400CC行嗎?」
「沒問題,我110斤。」耿慧趕緊說。看了看耿慧,醫生說了一句,「那好吧。」事後,耿慧告訴記著,她其實沒有110斤,「沒辦法,我只有多獻一點,如果說了我真實的體重,醫生可能只讓我獻200CC,現在孫顯國不能獻了,我不能再少獻了。」
輪到韓佳佳了,醫生問她獻多少,她也說了400CC,可是,她的確有些瘦弱,她的體重根本無法逃過醫生的眼睛。「你只能獻200CC,多了不行。」醫生告訴韓佳佳。
「好吧,那就獻200CC吧。」韓佳佳有些不情願地坐在了沙發上。一開始她伸出了瘦弱的左臂,醫生在短時間內沒找到她的血管,「換右手臂吧。」幾經周折後,韓佳佳終於獻血成功。
就在 3個「熊貓」獻血的過程中,張寧悄悄站在獻血室的門外,他透過玻璃看著3位「熊貓」獻血,眼神裡充滿了期盼。
雖然三個熊貓成功獻血1000CC,可是,大家心裡都非常清楚,這還不夠張瑜的手術用血量。「醫生說了,他要至少準備2000CC的血量,而加上之前200CC的獻血量 ,僅僅有1200CC,還差800CC。」在外等候的孫顯國想到這些,更加落寞。
安慰 剩下的血不用「熊貓」操心忽然,記者的手機再次響起,還是談春榮打來的,「獻上了嗎?」
「獻上了,一共獻了1000CC。」記者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談春榮。
「我也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剩下的血量你們不用著急了,我來想辦法。我馬上和醫生聯繫,儘快手術。」談春榮匆匆說完,就掛斷了電話,他要聯繫血站,讓血站儘快送血。
聽到這個消息,記者趕緊一一通知了各位「熊貓」以及隨行的病人家屬張寧。「真的?太好了。」這是大家不約而同的反應。
張寧還追著記者問,「你再幫我核實一下吧,看看明天能否手術,如果能手術,我馬上給老家打電話,讓他們再來兩個人。」
看到張寧迫切的眼神,記著再次撥通了談春榮的電話。「明天能不能手術還不好說,因為這些血液至少要到8日中午才能處理好,等他們處理好,我再和醫生商量手術的事。」
隨後,記者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寧。張寧考慮了一下,「那我就先不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哥哥了,別萬一出了意外,他再不高興。」
獻完血,3名「熊貓」在休息區休息,並討論張瑜的病情。孫顯國獨自一人走出了休息室,記者通過玻璃門看到,孫顯國在外頭掏出了一根香菸,躲在牆角抽了起來。
「咋了?老孫,心裡還是不舒服?」記著追過去,打算和他聊聊。
「呵呵,沒事,聽到張瑜能手術了,心裡真是高興,可是,這麼大的事我成了打醬油的,心裡真的有點不舒服。」
驚喜 今天就能進行手術手術即將進行,4名「熊貓 」的進京任務已經完成。「咱們再去醫院看看張瑜吧,我想去對他說聲『抱歉』。」孫顯國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咱們應當再去一趟。」大家一致附和。
張瑜的精神好了很多,「我都知道了,謝謝你們,我的手術很快就能進行了,現在心裡有底了。沒想到我的病引起了這麼多人的關注,真的是謝謝大家,謝謝醫院,現在我說的恐怕只有謝謝了。等我病好之後,我一定加入信報救命血平臺,如果我的身體條件允許,我一定盡力幫助大家。六次進京,都沒有血,我自己找,一滴都沒有找到,我其實都已經想好了,如果這次再找不到,我真的就不找了,也不治了。雖然我不捨得我的家人,不放心老人和孩子,可是我有什麼辦法呢?」
說到這裡,張瑜的眼裡泛起了淚花。站在一旁的張寧也不禁動容,「我哥這幾天跟我說了好幾次了,說不治,讓我照顧好父母……」兩個山東漢子都有些哽咽。
「現在好了,有血了,你的手術可以進行了。」李偉華的一句話打破了這種氣氛。張瑜的情緒也被調動了起來,「是啊,啥都不說了,感謝!感謝!」
就在 4位「熊貓」和張瑜聊天的時候,記者去找輸血科主任談春榮,問問他手術什麼時候進行。
看到記者走出病房,張寧跟了出來。
談主任在開會,記者還是撥通了他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談主任簡單介紹說,「已經商量好了,明天手術,醫院非常支持,但是具體什麼時間手術還得商量。」
得到這個好消息,記者沒來得及道謝,趕緊轉頭告訴了張寧,「明天可以手術。」
「真的?太好了,我趕緊告訴家裡人。」張寧同樣沒說太多,拿出了電話,「可以了,明天手術,你們來吧。」
張寧可能太激動了,有些語無倫次。打完電話,張寧轉身問記者,「咱們是不是還沒有感謝談主任?」
聽到談主任在開會,他說,「我一會給談主任發個簡訊,這一天 ,我們等了半年,折磨了我們半年,現在終於可以手術了。」文/圖 信報北京特派記者 谷朝明 王磊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