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標新立異

2021-02-08 漳州事業資訊

2013-聯考-22.在多元文化語境下,出現_____的情感價值取向實屬正常現象,我們充分尊重個人的情感選擇。但是,過度_____情感的極端自由、極端物慾,其實會給個人的幸福帶來許多內傷。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琳琅滿目 渲染

B.林林總總 鼓吹‍‍‍

C.標新立異 強調

D.紛繁蕪雜 追逐

【答案】B

【解析】此題主要考察語境中提示性詞語的把握,文段中說在多元文化語境下,那麼出現多種多樣的情感價值取向也是正常的,所以第一空要填一個表示「眾多,多種多樣」的意思的成語。A項的「琳琅滿目」比喻美好的東西很多(多指商品、書籍或工藝品),而文段只是講有很多價值取向,並沒有強調是美好的的東西多,所以可以排除A項,B項「林林總總」形容人或事物眾多,符合語境;C項「標新立異」 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張、見解或創造出新奇的樣式;也指為了顯示自己,故意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吸引人,所以也不符合語境,排除C;D「紛繁蕪雜」指多而雜亂,沒有條理,文化語境多元強調的是文化語境的多樣性,沒有「雜亂」這一內涵,所以D也可以排除,那麼答案就為B項,第二空「鼓吹」剛好和「過度」相呼應。

【成語故事】標新立異

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指提出新的問題,新的主張,新的想法。也可以用作貶義詞,指過分追求個性,而故意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它出自於《世說新語·文學》,東晉時期,在建康白馬寺有一個叫支道林的和尚。他常喜歡談玄理,對《莊子》很有研究。而當時人們學習《莊子》時都引用晉代的郭象和向秀為《莊子》做的注,都沒有能夠超出這二人的見解,而支道林結合王弼思想與佛教思想,在舊義的基礎上針對原注提出的不一樣的見解,《世說新語》記載此事為「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於眾賢之外。」這兩句中的「標新」和「立異」,組成了成語「標新立異」。

【成語考察頻次】」標新立異「公務員邏輯填空題考試中一共考了6次,分別為:2014年國考,2014年浙江省考,2013年聯考,2011年國考,2011年浙江省考,2010年聯考

【小作業】「標新立異」「獨出心裁」「獨具匠心」「獨樹一幟」的區別是什麼呢?

例:①這次美術展上,他的雕塑作品是______的。

②在製作這件工藝品的時候加入了西方的元素,真是______。

③他在散文方面可謂是______。

④做人不能______,想顯示自己有多好的人,往往只能顯出自己的醜態!

相關焦點

  • 2014山東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成語積累
    2014山東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成語積累 2014年山東公務員考試筆試輔導簡章2014年山東省考言語理解與表達成語積累成語的釋義及使用是言語理解與表達必考內容之一。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一下近幾年省考以及國考考查到的成語以及成語的易混辨析,希望對大家的成語積累有所幫助。
  • 標新立異
    有多想要,就有多得不到,這世間的事,大抵都是愛而不得,有時候想,害,都這麼多年了,又不是第一次愛而不得,還那麼大驚小怪幹啥,但總有拿前面的經驗指導後世的不公平在裡邊兒,每一段相遇都特別,每一個人的言語都值得細細品讀,這種寬容和尊重才使得內心平靜,才使得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燦爛的凋謝。
  • 標新立異之正解
    「標新立異」是一成語,意思原指獨創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後來生出褒貶不同的理解,在保守主義色彩佔主流的儒家社會,貶義成了此詞的主要用途,因為儒家反對創新。 「標新立異」成語來源於《世說新語.文字》,《莊子.逍遙》篇:「舊是難處,諸名賢所不可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
  • 言語理解怎麼拿滿分?四大技巧讓你快速突破言語理解題型
    公務員《行測》考試中,有三部分考察內容,一是考察理解能力,二是考察選項中不同詞語、成語的細微區別,三是理解中心思想。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點語感的考察。其實,言語理解題型,也就是漢語的一個方便,就好比英語考試中的選詞填空,具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和規律。
  • 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詞句理解題
    點擊查看>>>2019京考筆試QQ群|微信群行測言語理解解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提供言語理解與表達答題技巧,包括言語理解怎麼提高、言語理解片段閱讀、閱讀理解、片段閱讀、邏輯填空
  • 2018年421多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專項解讀
    2018年421多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專項解讀 2018-04-21 18:26:00| 中公教育
  • 言語理解:言語理解與表達之邏輯填空巧用相反相對
    對於事業單位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一直以來就是很多同學頭疼的難題。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一共分為三大模塊,分別為從題型上看,主要包括邏輯填空、片段閱讀、語句表達三種題型。其中邏輯填空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種題型,常考查實詞、成語以及虛詞的使用。主要涉及考察兩個方面的能力---語境分析能力、詞語辨析能力。今天主要針對語境分析能力進行講解。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並列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2016國考,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因果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條件複句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公務員考試,2016國考,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成語故事: 標新立異
    【成語】:標新立異【拼音】:biāo xīn lì yì【解釋】: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
  • 言語理解與表達之聯考考情
    小編這就為各位考生雙手奉上近三年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的聯考考情,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複習方向。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來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的必考題型沒有發生變化,選考題型的部分發生了一定變化。詞句理解有了較大變化,連續兩年沒有考察。態度理解題的考察也有所減少,2019年沒有出現,2018年也僅出現了一道。代詞指代題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僅2019年A卷中出現了一道,基本上出題量在0~1左右。最後是下文推斷題,基本上考情較為穩定,每年都有考察,算是選考題型中的「必考題型」了。雖然篇章閱讀部分在歷年的聯考中有所考察,但是考生們不用慌,我們遼寧省的省考考題中是不會出現的。
  • 2020江西省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命題趨勢
    省考的言語理解考查的知識點非常豐富,我們日常練習到的言語題型幾乎都會在試卷中得以呈現,而且言語題目依然是考查40題,這個題量就告知我們全體考生,言語模塊一直是大家複習備考的重中之重。  事實證明,「變」才是真理。根據考生回憶,今年的考試在考點分布、重要內容和試題難度等方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 言語理解必考的20個高頻成語,幫你整理好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常考題型中有一種是成語辨析類題目,對於考生來說,在做成語辨析題的時候很容易陷入解題誤區,為了助力各位的2020國考行測考試,圖圖給你準備了20個常考詞語,提前學會
  •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舉例論證的關鍵
    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舉例論證的關鍵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行測,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絕招:遞進連詞
    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絕招:遞進連詞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言語理解與表達解題,2016國考,公務員,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9國考行測言語理解考前衝刺策略
    2019年國考筆試將近,為了使廣大考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有針對性和有效率的複習,接下來中公網校就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部分給大家分析一下衝刺策略。言語理解與表達是國考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按照考試大綱,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具體考查形式以邏輯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三個部分(國考副省級會考查文章閱讀)。近三年來總的考試題量不變,都是40道題,佔的分值也比較大。此外,言語理解與表達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好了言語理解與表達,對申論等部分會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引起廣大考生的注意。
  • 行測技巧丨言語理解之轉折詞
    在言語理解中有一些關鍵詞,考生們如果能夠抓住並且用好,相信正確率一定可以提升。
  •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題(一)
    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是國家行政職業人員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所以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它也是必考內容之一。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主要測查應考人員運用文字的能力,其中包括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從語法、語氣、語義等方面對有關句子做出正確判斷;概括歸納短文的中心、主旨;對短文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對比較複雜觀點或概念的準確理解,根據短文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等。
  • 行測備考指導:言語理解之萬能的轉折詞
    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會反饋言語理解的正確率很低,每一次都能完美的避開正確答案。其實,考生們之所以覺得所以覺得言語理解難,還是沒有抓住做題技巧,僅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做題。在言語理解中有一些關鍵詞,考生們如果能夠抓住並且用好,相信正確率一定可以提升。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各位考分享一下言語理解關鍵詞之萬能的轉折詞。